登陆注册
1882300000030

第30章 秦汉时期思想舆论导向与反腐败思想的发展(3)

董仲舒在坚决反对任人唯亲同时,积极主张选举、任贤,并把其主张纳入天意范畴。董仲舒说:“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是故有孟、有仲、有季,一时之情也;有上、有下、有中,一选之情也。三臣而为一选,四选而止,人情尽矣。”《春秋繁露》卷七《官制象天》。董仲舒提出三公由“圣人”选,三卿由“君子”选,三大夫由“善人”选,三士由“正人”选。他说:“人之材固有四选,如天之时固有四变也。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而下者,不足选也。”《春秋繁露》卷七《官制象天》。在董仲舒看来,圣人“溥爱无私”,“君子廉洁而不污”,善人和正人善良正直,被选入官是天意所在。如果违背天意,选举任官不选贤、不任贤,天就会通过灾变予以警告和谴责,如出现冬温夏冷、寒暑失序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灾异,可能的原因就是君主不明,善者不赏,不肖者在位,贤人被黜。拯救的办法只有“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春秋繁露》卷十四《五行变救》。

董仲舒认为发现和任用贤才要通过太学来培养。他说:“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徳德。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为了能够得到贤俊之才,必须设立学校,以培养德才兼备之人。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建议说: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在董仲舒看来,设置学校以培养英俊之才,应是国家的首要任务。董仲舒还认为通过地方推选也是选贤举能的重要手段。他说:“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通过学校培养和地方推选相结合来选举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任子和纳赀制度的弊端。

汉初以来,由于对官吏考核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出现了“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汉书》卷五《景帝纪》。的局面。董仲舒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真”《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鉴此,董仲舒提出了以下加强官吏考核、堵塞贪官污吏的进身之路的官吏考核措施:

第一,对各级官吏进行经常性的全面考核。他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绌陟,命之曰计。”《春秋繁露》卷七《考功名》。

第二,根据官吏的职位、爵等、功过确定官吏的考核等级和进退黜陟。董仲舒说:“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为上中下,以考进退,然后外集。通名曰进退,増减多少,有率为弟。九分三三列之,亦有上中下,以一为最,五为中,九为殿。有余归之于中,中而上者有得,中而下者有负。得少者以一益之,至于四,负多者以四减之,至于一,皆逆行。三四十二而成于计,得满计者绌陟之。次次每计,各逐其弟,以通来数。初次再计,次次四计,各不失故弟,而亦满计绌陟之。初次再计,谓上弟二也。次次四计,谓上弟三也。九年为一弟,二得九,并去其六,为置三弟,六六得等,为置二,并中者得三尽去之,并三三计得六,并得一计得六,此为四计也。绌者亦然。”《春秋繁露》卷七《考功名》。董仲舒建议的考核办法虽然很复杂,但其基本点就是循名责实,根据考核的结果把官吏分为九等,不合格者罢黜,优秀者升迁。

第三,对官吏的赏罚要实事求是,据其政绩作出评判。董仲舒说:“任贤使能,观听四方,所以为明也;量能授官,贤愚有差,所以相承也;引贤自近,以备股肱,所以为刚也;考实事功,次序殿最,所以成世也;有功者进,无功者退,所以赏罚也。”《春秋繁露》卷十七《天地之行》。具体而言,考核官吏要“擥名责实,不得虚言,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功盛者赏显,罪多者罚重。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官职不废,虽有愚名,不加之罚。赏罚用于实,不用于名,贤愚在于质,不在于文。故是非不能混,喜怒不能倾,奸轨不能弄,万物各得其冥,则百官劝职,争进其功。”《春秋繁露》卷七《考功名》。

第四,选官用人,论赏行罚都要根据官吏的德才,而且应以德为主。董仲舒说:选官用人,行赏罚“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其意思是选用官吏不能论资历,应以德性作为是否选举的基础,以才能大小确定担任何种职务。

但是,如果选举用人唯才不重德,则会让那些心术不正、贪邪奸利之人进入官吏队伍,为害国家。董仲舒说:“不仁不知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其强足以覆过,其御足以犯诈,其慧足以惑愚,其辩足以饰非,其坚足以断辟,其严足以拒谏。此非无材能也,其施之不当而处之不义也。有否心者,不可藉便埶,其质愚者不与利器。《论》之所谓不知人也者,恐不知别此等也。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

董仲舒的这些认识,实质涉及官吏选拔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一是为保证吏治清廉,必须重视人才选拔。二是选拔人才必须以德才为核心标准,有效阻断奸邪之人入官之路;三是以德才选人,要以德为先,才为后。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中期以来,外戚、宦官擅权,吏治腐败,察举不实,选贡非贤,考绩制度名存实废,政治日益腐败。王符、仲长统、左雄等思想家对此十分忧虑,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反对腐败、倡行廉政的思想主张。

王符“隐居著书二十余篇,以议当时得失”《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一《潜夫论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其传世的《潜夫论》“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后汉书》卷四十九《王符传》。《潜夫论》中《浮侈》、《讃学》、《务本》、《论荣》、《贤难》、《明闇》、《考绩》、《实贡》、《德化》、《潜叹》等篇章较集中反映了王符对东汉中后期腐败政治的不满,以及他对理想政治的制度设计。他在《潜夫论·考绩》中提出“凡南面之大务,莫急于知贤;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贤不得见障蔽,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要把考绩真正落到实处,“必核于实”,防止沽名钓誉者混入,这样才能保证“官无废职,位无非人”。这种循名求实考核方法是防止贪官污吏、奸邪小人邀功冒进的最好办法。

当然,对各级官吏循名求实的考核还要辅之以赏罚分明。王符对汉初统治者赏罚分明的做法深表推崇:“明察其治,重其刑赏。奸宄减少、户口增息者,赏赐金帛,爵至封侯。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沥血于市。赏重而信,罚痛而必,群臣畏劝,竞思其职。故能致治安而世升平”,认为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让“百僚争竭其忠”,澄清吏治。《潜夫论》卷四《三式》。

仲长统是东汉末年的思想家,他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十分憎恨,乃论说古今,发愤著书,撰《昌言》,指陈时政,申述理想。虽然其书已佚,但较完整留存于今的《理乱》、《损益》、《法戒》等篇章以及后人辑佚的只言片语,仍然可见仲长统对于东汉末年腐败的批判和整顿吏治的主张。

仲长统在《昌言·理乱》中对汉代官僚贵族的奢侈腐化生活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也对东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担忧,希望从改善吏治方面着手来挽救东汉王朝。仲长统主张对于已经选拔出来的人才,应该有一个试用期,在使用中进一步考核观察,然后方可任以适当的官职,所谓“核才艺以叙官宜”《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引《昌言·损益》。。此外,仲长统还认为要重视在官吏任用之后的跟踪考核,将跟踪考核作为对官吏进行严格监督的手段,以杜绝官吏腐败害民的行为。同样,官吏的升迁也要经过层层考核,“皆级次进”,不可无原则地突击提拔。

自实行察举征辟以来,虽然选拔了众多清官廉吏,但其弊端也日渐显现。左雄对此作了深刻揭露。

为纠正察举征辟的弊端,他建议:对于地方官吏一是实行久任制,确有政绩者可增秩加俸,非有父母丧,不得擅离职守,违法乱纪之官其罪不得再赦免,并终身禁锢,永不起用。二是实行考试选官。他说:

请自今孝亷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

这种孝廉考试是既考知识文化水平,又在实践中测试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任用官吏的方法,对于反腐倡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类推荐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热门推荐
  • 血色迷雾

    血色迷雾

    这是尘封已久的扑朔迷离的案子,一环扣一环的连环杀人案。还有那染血的双鱼玉佩,到底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火线追凶的旅途从一具诡异的女尸说起……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命运之月

    命运之月

    这是个魔法横冲的空间,命运之轮不停的转动,把每个人都卷进这无无底的漩涡之中,挣扎,奋斗,不停的攀登,能否在最后登上命运的顶峰,一切……还是未知数。权力,魔法,没人,充斥着生活的每一秒钟,最终谁会走到最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君莫惜:惟妃作歹

    君莫惜:惟妃作歹

    大唐第一奇闻:以俊美风流闻名天下的四王爷,居然娶了个傻子为妻。没天理了,暴殄天物啊。然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婚后的王爷甘愿当上‘妻管严’?花街柳巷不去了,后院侍妾也全部遣散!到底那傻子是何方神圣?竟让浪子回头,风流王爷变情种。……“什么?四王爷要娶亲?王妃还是个傻子?”风流王爷---李宇晋成亲的消息,在长安城里绝对是重弹一枚。全城的雌性动物,但凡是心脏不好的当场昏厥,稍微有些抗打击能力的心如死灰,生命力堪比小强的就拿出女人的看家本事---一哭二闹三上吊。很显然的,李宇晋与傻子成亲的噩耗,当之无愧地坐上年度最坏消息的第一把交椅。……为了天下,为了苍生,他一次次地负她,当时光错位,往日的甜蜜难以再续,该怎么做才能弥补两人之间那段缺失的空白?……晋与芹儿他为了皇权,多疑狠厉,一次次地伤害自己身边最亲的人,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他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来救赎自己被仇恨蒙蔽的心?……少玄与菲菲三生之约,她却在转眼嫁与他人为妻,为了她,他放弃了所有,可是,爱情又岂能等价代换?……荣与莫离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
  • 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小说来消遣,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哲学,当作人生,当作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你会在胡可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胡可可就是你自己!是的,胡可可太普通了,可是她为什么能够成功?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把平凡的事情做一千遍,做好人,做好事,坚持到底。这就是凡女胡可可的成功秘诀。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