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800000012

第12章 长江下游的鱼

在南通吃饭,常听人说起长江四鲜。便询问是哪四样。打头的自然非河豚莫属(能让人舍生忘死嘛),其余依次是刀鱼、鲥鱼、鱼。南通据江海之会,它所评选的长江四鲜,确切地讲,应该是长江下游的四鲜,或者说是扬子江四鲜。都是一些在江海之间、淡水与咸水交汇处往来的品种,别的地方很难吃到的。正因为如此,更有地域特色。譬如鲥鱼,“平日生于海中,每年只夏初才进长江,到淡水中产卵,到达之处最多不过南京,再上游便少见。吃鲥鱼也就只在五、六月间。”(朱伟语)南通是幸运的,位于鲥鱼之类回游长江的必经之路;住在江之尾,看来比住在江之头要有口福。即使住在中游的武汉人,也吃不到鲥鱼了,只能吃武昌鱼。武昌鱼虽然挺有名,但它的滋味,还是比不上鲥鱼。早在南京还叫作建邺的时候,江苏人就骄傲地宣称:“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为什么?建邺水里有河豚、刀鱼、鲥鱼、鳜鱼,它似乎更受到这些珍稀鱼类的青睐。建邺水,离大海更近一些,等于是跟一个富翁做隔壁的邻居,一不小心就有肥水流进息息相通的田里。而对于武汉一带,则鞭长莫及。所以,武昌鱼虽经伟人毛泽东评点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至今仍无缘跻身于“长江四鲜”的排行榜中。慢慢等着去吧。

长江四鲜里的河豚,早在宋代,就受到苏东坡赞美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沾了这首诗的光,河豚一举成名;我甚至觉得南京盐水鸭的畅销,说不定都借了苏东坡的吉言(“鸭先知”嘛)。更何况民间,还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使河豚的意义简直大于生命。这,都不是长江中上游的武昌鱼之类所能比拟的。跟鲥鱼一样,河豚也生长在沿海,每年立春后回到长江中。只不过“海中者大毒,江中者次之”,所以人们吃得更多的还是长江中的河豚。即使这样,古往今来还是出过不少“人命案”。这不怪河豚有毒,只怪自己嘴馋。河豚,让人馋到了“虽九死犹未悔”的程度。话又说回来:假若河豚无毒)烹食时没有危险,说不定早在苏东坡的时代就被人吃光了。那我这次来南通,就尝不到河豚的味道,只能听一阕失传的神话。

托老天爷的福,我在南通,终于一识河豚的真面目。这是梦寐以求的。难怪河豚名列长江四鲜之首,鲜得人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据南通的朋友说,长江四鲜里,确实有一种(我记不清是鲥鱼还是鱼了),因人类历年来的疯狂捕食,而几近绝迹。在南通的任何饭店点长江四鲜,至少有一种缺席。“四鲜”变成了“三鲜”,另一种名存实亡。真担心如此下去,若干年后,所谓长江四鲜,将彻底变成当地风俗辞典里空头的条目,而在现实的江水里无迹可寻。

这绝非祀人忧天。我此次来南通,吃到的河豚、刀鱼之类,都已是人工养殖的了。作为保护野生品种的措施,当然是好的。但由此亦可见野生品种的稀缺的濒危。

我在南通,没吃到鲥鱼。不知是因为鲥鱼已濒临灭绝,还是来的时机不对?鲥鱼由于“其出有时”而被命名为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食鉴本草》)它是海鱼,每年只有五、六月间短短的日子里,才能在长江里才能见到。而现在已是盛夏。即使鲥鱼并非绝种,也与我擦肩而过。

我是多么景仰江南的鲥鱼哟。朱伟《考吃》一书,说到只有在特殊的节令才能吃到鲥鱼,而且鲥鱼离水便死,因此吃新鲜鲥鱼更显不易:“鲥鱼成为名贵之鱼,大约始于宋。因鲥鱼少而稀罕,宋以前史料中难见食鲥鱼的记录。梅尧臣有《时鱼》诗后,江南文人骚客始以食鲥鱼作为时尚。明以后,鲥鱼被规定为南京应天府上贡贡品。明时入贡,选肥美者,陆路用快马,水路用水船……入清以后,进贡规模更为扩大,在南京没有专门的冰窖,每三十里立一站,白天悬旗,晚上悬灯,作飞速传递……送鱼人在途中不准吃饭,只吃蛋、酒和冰水,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送到。当时宫中时有鲥鱼宴。”中国古代的“特快专递”,我至少已知道两种:一是唐朝为杨贵妃运荔枝以博千金一笑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是明清时向北京进贡江南鲥鱼的“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芦桔未应先。赐鲜遍及中官弟,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路,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明人何大复诗)鲥鱼是比荔枝还要娇贵且费事的贡品。仅仅为了满足皇帝尝鲜的欲望,长江下游的鲥鱼,就这样劳命伤财地被火速托运到远在燕山脚下的京都——毕竟,那是一个还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的时代。鲥鱼进贡,整整延续了两百多年。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山东的地方官张能麟,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直言不讳地写了一道《代清停供鲥鱼疏》:“一鲥之味,何关重轻!臣窃诏鲥非难供,而鲥之性难供。鲥字从时,惟四月则有,他时则无。诸鱼养可生,此鱼出网则息。他鱼生息可餐,此鱼味变极恶……若天厨珍膳,滋味万品,何取一鱼?窃计鲥产于江南之扬子江,达于京师,二千五百余里。进贡之员,每三十里立一塘,竖立旗杆,日则悬旌,夜则悬灯,通计备马三千余匹,夫数千人……故一闻进贡鲥鱼,凡此二三千里地当孔道之官民,实有昼夜恐惧不宁者。”康熙皇帝读到这段文字,脸红了。下令“永免进贡”,从而为山水迢遥的鲥贡画上句号。张能麟够有勇气的,一语道破了“皇帝的新衣”。使沿途为鲥贡所苦的官民得以解脱。

小小的鲥鱼,曾经出现在大清帝国的奏折与圣旨之中!它被列入长江四鲜之中是当之无愧的。连远方的皇帝都馋这一口。它也一度被“御用”。鲥鱼在古代的名气,比现在大得多。“长江四鲜”对于它,并不算最高荣誉。古有四大美鱼之称,其一就是富春江鲥鱼,另三种分别是黄河鲤鱼、伊洛鲂鱼、松江鲈江。

鲥鱼长有优美的鳞片,仿佛彩虹闪烁。清代的一位浪漫诗人,叫谢墉的,把鲥鱼比作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西施:“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鳞浮玉,夜月寒光掉尾银……”如果索性将长江四鲜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相提并论,鲥鱼像西施,已有定论;那么另三种呢?我私下以为:河豚像杨贵妃,丰腴、富丽,“温泉水滑洗凝脂”——这确实是我在南通第一次品尝河豚时的感受;刀鱼像赵飞燕,杨柳依依、弱若无骨,“二月春风似剪刀”,才能裁剪出如此婀娜的身段;鱼,应该像貂蝉了,有柔情而又不乏侠骨……

长江四鲜里,最出风头的,除了河豚,就要算鲥鱼。苏东坡为河豚写过诗,鲥鱼也不乏赞美者,包括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看来江南的烹调手法中,竹笋与鲥鱼是最佳搭配(鲜上加鲜、鲜外有鲜),仿佛金童玉女。鲥鱼成为贡品之后,如同越溪的浣纱女西施被送进吴宫,顿时身价百倍。“鲥鱼初出时,率千钱一尾,非达官巨贾,不得沾箸。”(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笔记》)它成了上流社会的专利,而且在宴会上独领风骚:“鲥鱼初出时,豪贵争以饷遗,价值贵,寒娄不得食也。凡宾筵,鱼例处后,独鲥先登。”(清人陆以《冷庐杂识》)

我从北京长途跋涉,来到长江下游,没见到鲥鱼。只怪自己来得不是时候。作为补偿的办法,那就多读几篇关于鲥鱼的诗文吧。想像中的鲥鱼,更美!留一点遗憾,其实是在留一点想像。

同样没有见到的,还有鮰鱼。鮰鱼我不太了解。只是好多年前,听生于江苏高邮的汪曾祺先生提起过。他回忆故乡的鱼类时,说鳜鱼的缺点是不能放养,因为它是吃鱼的;俗话讲“大鱼吃小鱼”,其实吃鱼的鱼并不多,据他所知只有几种,除了鳜鱼,还有鮰鱼、黑鱼(鲨鱼、鲸鱼不算)。我因此而知晓鮰鱼是极少数的几种吃鱼的鱼之一。

长江下游的鱼,除了“四鲜”之外,还有许多。南通面临长江,近水楼台先吃鱼嘛。狼山之西的马鞍山最高峰翠屏峰,有称作“天下望江第一楼”的梅林春晓餐厅,这里是边望江边吃鱼的好地方。酒楼搭建在直逼长江的悬崖上,落地玻璃窗外,就是滔滔江水。哦,滔滔江水携带着船舶也携带着鱼群,从我脚下流过!可以临渊羡鱼,也可以退而食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一边自问自答,一边自斟自饮。

主人招待的是全鱼宴。我也就此了解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江鲜。河豚、刀鱼,自然是压住台面的。我很惊喜的是,还吃到了鳜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此乃张志和的“渔父”里的名句,我从小就会背了。西塞山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我吃到了鳜鱼。吃到了鳜鱼,我就完全可以把眼前的狼山想像成西塞山,把自己想像成一位青箬笠、绿衣的渔父,或者,索性将自己当作把酒行吟于斜风细雨中而忘却归路的诗人张志和。诗人与自然,永远有一种鱼水之情。我想游在自然中。我想醉在自然中。

汪曾祺认为鱼里头最好吃的,是鳜鱼。评价很高。似乎一点也不逊色于“长江四鲜”“刀鱼刺多,鲥鱼一年里只有那么几天可以捕到。”至于河豚,纵然美味,却有毒,让人敢想而不敢吃。他在淮安曾多次吃过“干炸花鱼”(即鳜鱼):“二尺多长的活治整鳜鱼入大锅滚油干炸,蘸椒盐,吃了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张岱所说:酒足饭饱,惭愧惭愧!”他给鳜鱼是这样打分的:“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红,嫩,鲜。清蒸、干烧、糖醋、作松鼠鱼,皆妙。氽汤,汤白如牛乳,浓而不腻,远胜鸡汤鸭汤。”鳜鱼的优势在于,似乎无论怎么做都好吃。

全鱼宴上,还有鲫鱼。鲫鱼以前常吃,这次却吃出不同的味道。想来是环境使然,心情使然,加上吃的是长江里的鲫鱼,比以往那些湖鲫要更为丰满。有个成语,叫“过江之鲫”嘛。长江里的鲫鱼,名不虚传。袁枚偏爱鲫鱼,在南京写《随园食单》,特意讲解鲫鱼先要善买:“择其扁身而带白色者,其肉嫩而松,熟后一提,肉即卸骨而下。”他还提及南通人喜欢煨食鲫鱼,“通州人能煨之,骨尾俱酥,号稣鱼,利小儿食,然总不如蒸食之得真味也。六合龙池出者,愈大愈嫩,亦奇。”所谓的六合,是南京一郊县。

鲈鱼更是江南一绝。晋代的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从此,莼鲫之思,就成了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苏州一带的松江鲈江,也就和富春江鲥鱼一起,位列“四大美鱼”排行榜。陶振《汾湖赋》不偏不倚地赞美了“春水桃花之鳜,秋风莼菜之鲈”,张翰的鲈鱼,跟张志和的鳜鱼一样富有诗情画意。因张翰字季鹰,有人甚至倡议将鲈鱼改名为季鹰鱼。正如鲜笋与鲥鱼是绝配,莼菜和鲈鱼也是绝配。跟鲥鱼的命运相类似,鲈鱼也一度成为封建时代进献皇上的贡品。《太平广记》:“吴群献松江鲈鱼干鲙六瓶,瓶容一斗……作鲈鱼鲙,须八九月霜降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会尽,散置盒中,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鲙,亦鲜洁可观。”据说最先是隋炀帝,为生切鲈鱼片起了金齑玉鲙这个美丽的名字。

鲈鱼虽然获得帝王的赐名并成为贡品,但在民间的思维里,它仍然是属于张翰的,属于游子或隐士的象征。江南的鲈鱼最值得牵挂,因为江南,是出游子、出隐士最多的地方。

我,不也是从江南出走的游子嘛。所以我热爱鲈鱼,热爱张翰的鲈鱼。热爱鲈鱼就等于思念家乡。鲈鱼(还有你的妹妹莼菜),等着我吧,总有一天,我会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北方,回到江南的,回到长江下游(我出生的地方),做一个小小的隐士。就像搁浅了许久的鱼,重新游回水里。仅仅设想一番,就觉得好滋润哟。

我永远不会否认:自己也是长江的一条小小支流。脉搏和长江息息相通。我的血型、星座、属相、生辰八字乃至人生信念,都这么告诉我!长江在流我在游。长江在流我在走。我在岸上?可我的影子在水里。我在水里?可我的影子在岸上。

在南通,我吃到的最小的一号鱼,是银鱼。比虾米还要小,简直算微型小说——如果说长江四鲜属于四大名著。太湖银鱼,是江南特有的小令。长不到一寸,像一个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点;似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它的全貌,看清它的触须与眉眼。用银鱼蒸蛋羹,挖一勺放入口中,慢慢品味,仿佛把它含化了:这才是真正的鲜呢,鲜到了你的每一个味蕾里,每一个细胞里。太湖银鱼,你给我的乡愁打上了小小的逗号。

南通的全鱼宴,我还见到了鲳鱼、鲤鱼、鲩鱼、鳊鱼、平鱼、黄鱼,以及一些只有外号、而不知其学名的南方鱼类。譬如一种叫白条的,听说是长江下游特有的,可我问主人它在书本里怎么称呼,主人却说不知道,他从小就叫它白条。又说这种鱼很贱(价钱便宜)。价钱便宜,并不代表味道不好呀。说实话,我挺喜欢白条的,从中咀嚼出一股真正的长江水的味道。有点儿土腥味,草腥味,还有点儿海腥味。至于鲳鱼,使我想起一个传说;之所以命名为鲳,乃是形容其为鱼类中的娼妓,它周游于长江流域,沿途的任何鱼种都可与之交配——当然,这也可能是谣传,不见得属实。人类把自己的一些社会行为,乃至道德观念,都影射到鱼身上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酒席从中午一直持续到黄昏。大家边吃边聊,也算是亲密接触“鱼文化”。我跟主人调侃:这哪是举办全鱼宴呀,分明在检阅海军,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乃至炮艇、潜艇,几乎都见到了,就差航空母舰了——鲸鱼、鲨鱼,可不是那么容易请来的……只能说长江还是太浅,载不动重型“航母”。

见多了鱼,吃多了鱼,虽然只是一顿饭的工夫,可我觉得自己也快向鱼进化(或退化)了。在想像中,慢慢地长出鳃来。鳃是鱼身上最让我羡慕的部位。我要是真能长出一副鳃来,该有好多。我就可以彻底地游进长江里了,与鱼虾为伍,与水草共舞,当一回掉进水里依然能活着的屈原。谁不想换一种活法?

在长江下游,必须要吃鱼,必须要喝酒,必须要写诗。写诗对于我,相当于用鳃呼吸。

同类推荐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唐家庄的唐甜甜家一门子的克星,克死了亲爹,克病了爷奶,克坏了地里庄稼,克糊人家锅里的饭,克傻了村头的翠花,克丢了隔壁二大爷家的狗!是活该被欺压挤兑,挨骂受苦的一窝子,更没资格有吃有穿有钱花!不过这都是村子里的传言,唐甜甜咬牙切齿,她娘是温柔善良,不是心思恶毒的扫把星!她大哥敦厚老实,不是没头没脑的丧门星!她自己活泼睿智,不是有娘没爹的小克星!唐甜甜握紧拳头,致富挣钱把糖造,日子红火添热闹!关起门,悄悄的发财,打枪地不要!——————哪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极品亲戚鼻子灵!红火日子刚冒头,各方极品来驾到!七大姑八大姨齐声嚷嚷:“你们家以前日子过不下去,全靠我们帮忙才活了下来,现在要点银钱,不过是小小的回报一下,都是你们家欠我们的!”“你哥文海和他表妹从小就感情好,青梅竹马,天生一对!文海太老实,就该找个厉害的撑门户!”“女大三抱金砖,这如花表姐才是你哥文海的良配,实在不行,就把甜甜嫁过来吧!大八岁不算大,大了知道疼人!”无耻爷奶一声吼:这个家里我来做主!都得听他们的!——————唐甜甜拿着扫把还没发飙,某男死皮赖脸凑上来,“这些刁民,本大爷帮你摆平!滴水之恩不要涌泉相报,在你家住几天就行!”谁知道几天几天又几天,竟然撵不走了!还吵着要她负责!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

    此外,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冠心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
  •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哔~~集合~~全体美男都有,向我看齐,报数!!!”“一”“二”“三”“四”“五”“集合完毕请指示!”“快向我看齐!!!”“???”“古龙月,出列!!!”
  • 调戏贵妃

    调戏贵妃

    偶的王妃群:11549481欢迎大家进来小坐~~她曾是天之娇女,潇洒人世。他曾是九五至尊,万人景仰。因缘巧合,她被贬下凡,接受命运试炼。痛苦轮回,受尽折磨。他因爱生恨,徘徊在爱恨边缘,成为折磨她的利剑。宫闱重重,遮挡的,是极尽奢华,还是阴狠毒辣?自古红颜多祸水,她又能否成为例外?追寻所爱,又是何人?江山美人,何处才是英雄冢?一江春水,掀起巨浪滔天。江山为之而动,各国纷争不断。究竟是谁,赢得美人归?冷酷的他,邪佞的他,抑或……温柔的他?不论是谁,都必须为她受尽折磨。黑暗之中,谁在幕后操控结局?又是谁,一手导演这出闹剧?而当她终于拾起勇气,妄图与命运抗争,又发现什么惊天秘密?天、地、魔、神。四界恩怨,重新展开。卷入其中,成为受人操控的棋子?还是积极反抗,成为最后的赢家?即使前方布满荆棘,她也要勇敢前进。即使必须血染双手,众叛亲离,她也不得不挥剑斩情丝。只为了,让自己活下去。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大家喜欢的话一定要收藏起来哦~~觉得精彩就拿票票砸偶~~认为不足便发表评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贵妃变得更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推荐好友的文文~《女尊》,作者:小路链接:《猎情宠物奴》小路《千金罪》小猪http://m.pgsk.com/MMWeb/m.pgsk.com希望大家踊跃留言,给我动力!O(∩_∩)O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