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000000025

第25章 湖北人(2)

这种豁达于外省人看来,就具有了一定的喜剧色彩。在他们眼里,湖北人不论男女老少,动不动就喜欢发笑。不唯他们自己喜欢笑,就其外表而言,也让人发笑。湖北位居中国之中,不仅性格受到各地影响,就连外貌,似乎也中合了别人的成分,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个子不高也不矮,面部少有鲜明的棱角,一副“面目模糊”、其貌不扬的样子,但一个个都显得精明能干、劲头十足、格外自信。湖北人不喜张扬、含蓄蕴藉、深藏不露,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派头,对什么都不拒斥,也不盲目接受,而是先打量打量,然后表明态度,决定取舍。其貌不扬的外表与昂然自信的气质集于湖北人一身,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于是,在外省人眼里,就有了一种滑稽可笑的成分,他们不禁在心底叹道:这些湖北佬呵,可真有点鸟人的味道呢。鸟人就鸟人吧,湖北人一点也不计较,显出十足的感性、达观与实在。

九头鸟这一称谓令湖北人最为惬意的解释,就是生命力格外蓬勃旺盛、顽强不屈。想想看,一鸟九头,即使遭遇不幸接二连三地砍下八头,还剩一头也可维持正常的生命与生活呢。而要斩下九头鸟的最后一头,说不定那砍下的八个脑袋早已复活也未可知。呵呵,这些九头鸟呀,可真令人无可奈何、防不胜防呀!于湖北佬的这种韧性与倔强,外省人不得不心悦诚服、油然生畏。

今天,当我们从21世纪的角度探讨九头鸟的文化内涵,还可得出另一种解释:湖北人站在中华腹心之地,以一种见惯不惊的眼光与吞吐万物的胸怀,迎接从古至今、从东到西的八面来风。各种文化在此交汇碰撞,湖北人将其纳于一体,成为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与典型代表。头,即首脑,意指最高控制指挥中心。一鸟一头,有一最高指挥控制中心;一鸟九头,乃多元杂陈,是对一元化专制集权的一种威胁与解构。多元化、多中心、多主题、多层次、多变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交响共鸣,才能平衡,才有效率。这也是工业文明的要求与体现,其内里弥漫着一股现代民主自由的精神与氛围。见多识广、兼容并纳的湖北人最不能容忍封建集权、专制残暴,皇帝老爷也不在话下。这一论断看似牵强,但有确凿的史事为证:公元1911年,正是在湖北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武昌首义,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辛亥革命,这才彻底推翻了笼罩中国大地长达几千年之久的封建皇权统治。

如果继续挖掘,我们从“九头鸟”这一称谓,还可寻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文化意蕴。九头,是一个多指挥、多中心的象征,中枢一多,互相制约掣肘,一天到晚扯皮拉筋“窝里斗”,难以形成统一而有效的运作机制,将使闪耀的智慧全部浪费在无谓的“内耗”之中,不得不令人扼腕长叹。这种被台湾作家柏杨称为“酱缸文化”的国粹,湖北人自然也难“免俗”。

楚人的发迹之地位于荆山,几千年的漫漫时光过去了,湖北人的骨子里仍一直保留着先祖先宗的勇敢强悍之风。

湖北人好斗,从不服输,军事家层出不穷,每一民众都是潜在的勇士、武士、斗士与战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古代自不待言,即以现代的“将军县”——湖北红安为例,仅一县就出了二百二十一位共和国将军,数目之多让人咋舌。“文革”时期,湖北人动枪动炮,武斗全国有名,十分了得。似乎一有机会,湖北人就表现出内在的“好事”与“好斗”本性。

撇开历史遗传,特殊的气候环境恐怕也是湖北人勇猛好斗的重要因素。湖北气候,一年四季最为分明,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冬天的北方,当然比湖北更冷,可室内大多备有暖气;夏天的南方,自然比湖北更热,可没有哪个地方热得过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与武汉纬度大致相当的另一“火炉”重庆,一年四季阴多晴少,难见阳光,为了平衡,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名曰“火锅”的饮食加以调节。而湖北人于大冷大热的严寒酷暑,什么也没有发明,又没有外来之物可供借鉴“拿来”,他们所依仗凭恃的,唯有父母赐予的血肉之躯,与酷烈的气候干抗干熬。生活之艰难困窘,心情之恶劣不堪,由此可想而知。于是,一股难忍的“积怨”时时压在心中,每每憋在胸口,一有机会,就要寻找适当的途径与渠道,用以发泄舒展,也就难怪湖北人脾气暴躁、爱憎分明了。他们热情火爆,容易冲动,但是,就如忽冷忽热的气候一般,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刚才还是恶言歹语、老拳相向,转眼间已是同围一桌、春风和熙,酒逢知己千杯少,大论哥们姐们、老少爷们……

喜好动武只是湖北人的一个侧面,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凤的雍容华贵与智慧灵动,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在激动暴躁的另一面,湖北人显得格外冷静沉稳,这可能与湖北凛冽的严寒有关。“九头鸟”这一称谓中所蕴含的最为突出的特征并非勇武,而是聪明智慧、灵活狡黠、韧性十足。将聪明与韧性结合在一起,就有“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说。湖北多才子,自古皆然。即以当今为例,被誉为“教授县”的蕲春,从这里竟走出了一百五十多位教授;湖北天门是全国有名的高考“状元之乡”;湖北黄冈中学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得奖、风光不断,而高考保送率、升学率之高,全国其他中学,哪怕那些硬件设施远远超过黄冈中学的北京、上海等大都会中学,也无法与之比肩……

随着全国第一大湖泊——云梦泽的消逝与湮灭,湖北人的生态环境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应的改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眼中少了一种汪洋恣肆与云蒸霞蔚,心中少了一份浪漫主义的理想情怀。因此,自屈原以降,湖北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大师级的真正诗人了。当云梦泽衍化为千里沃野、良田万顷的江汉平原,带给湖北人的,不仅是鱼米之乡的美誉与富足,也注入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执着。将历史上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成为现当代湖北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对此,我们可以将中国当代话剧艺术大师、湖北潜江人曹禺视为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代表作品,便充分体现了湖北人这一独特的时代风貌。

然而,如果过于现实,过于实用,过于世俗,就会缺少人文情怀,缺少理想追求,缺少诗意浪漫,这种倾向已在湖北好些地方蔓延开来。当湖北人自己还未引起警觉之时,旁观者清的外省人早已“明察秋毫”地诉诸笔墨了。在广州《羊城晚报》的一份“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上,武汉被定格为“最市民化的城市”。这里的“市民”,更多的是庸俗、势利、市侩之意。是的,不管热也好,冷也好,只要活着就好,武汉市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与活着,至于怎样活得更好,活出高质量高水平,一时间还少有顾及,或者说难以顾及——没有闲暇,没有心情,没有条件呵!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乃一“最市民化的城市”,那么省内的其他城市呢,不必多言,我们自可想象、推及一二了。

湖北位于华中地区,武汉居于国之中心,具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按说最有条件与可能成为国都所在。其实,武汉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两次成为首都的机遇,最后都阴差阳错地失之交臂了。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因首义之功,武汉已俨然成为当时的民国首都,可阳夏之战的惨败改写了这一事实;第二次在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攻克武汉不久,当时的中央政府即由广州迁入,不久宁汉分流,身居武汉的汪精卫斗不过扎根南京的蒋介石,武汉不得不以“特别市”的身份屈居南京之后。如果武汉有幸成为首都,以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地位,就真的有了凤凰的雍容大气与高雅华贵,断然不至于陷入“最市民化的城市”之尴尬。受此影响,整个湖北省与湖北人,当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风姿出现在国人乃至世人眼中。历史与机遇,有时真能改变、决定一时一地的风物民情、发展走向与未来命运。

即使武汉没能成为首都,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湖北确属上帝垂青之地。这里有山有水,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之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湖北人便常常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神情。他们虽对外来新生事物“乐此不疲”,但那观望打量的目光里,其实含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沧桑。湖北既非起点,也不是终点,只是一处“过路站”。所谓“水过地皮湿”,仅只留下一点痕迹而已。因此,湖北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不持久,也不深刻,颇有点“夹生饭”的味道。

正因为湖北人居中兼收并蓄,常以折衷主义、中庸之道的姿态对待世界万物,所以少有极端主义者,个性大多不甚突出鲜明,更缺少一种吞吐宇宙万象的雄伟、大气与魄力。因此,湖北虽然“唯楚有才”,却少有顶尖级的千古伟人。见多识广有点玩世不恭,遇事中庸显得精明圆滑,在多种文明的撞击中生存能力强却给外省人一种强悍凶狠的感觉……最要命的是,长期的居中位置与拿来实用使得湖北人缺少一种原创的精神与活力,这一点与日本人颇为相似。然而,日本人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中左右逢源,不断发展,终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而湖北人呢?不说难以望其项背,即与国内沿海地区及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也无法匹及。

谈及经济,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写道,湖北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闪烁,诞生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却少有鸿商巨贾、经济学家,更不用说像徽商、晋商那样形成某一群体帮派了。以湖北人的聪明智慧、执着韧性及优越的地理环境而投身商业领域,一定会硕果累累、大获成功。然而,素有“人鬼”之称的湖北人于商业却不屑为之。不说跨越省界主动出击,就连本省地界的商业,自明清以降到民国初期,也全为外省商人如徽商、晋商、洞庭商人、宁波商人所控制垄断,哪怕繁华的商业重镇汉口也为徽商所建。湖北人对富商一掷千金的豪奢生活多少有些艳羡,但也仅止于羡慕而已,他们并没有纷纷“下海”,于外人对自家地盘内商业市场的“瓜分蚕食”也不怎么在意,就更不用说引起他们的危机紧迫与忧患意识了。

究其原因,恐怕与湖北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不无关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自给自足,还有什么必要为了金钱而四处奔波、汲汲钻营呢?此外,湖北人的缺乏商业精神,恐怕与“九头鸟”这一称谓也不无关系。“九头鸟”、“九头鸟”,它似乎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与湖北佬打交道可一定要多点心眼、多长几个脑袋才行呵!因此,外省人在与湖北人进行实质性的商业接触时,总是怀有一股深深的戒心,觉得湖北人不讲义气不够坦诚,精明狡猾韧性十足,轻易不敢跟湖北人较劲。他们心存畏惧,对湖北人缺乏信任,宁可绕着道儿走,宁可少做一笔生意少赚一笔钱,也不愿跟湖北佬经商交往。湖北人哪里受得了这等猜忌怀疑、蔑视防范?加之多次生意“谈崩”,于是索性远离商场,久而久之,经济意识也就越来越淡漠了。

湖北人对经商的远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直到错失了一次又一次难得的良机,才引起了他们的足够重视与深刻反思。改革开放后,湖北的商业与经济在全国最有名的似乎就只有一条汉正街,而汉正街不过是一处小商品集散中心,是市场经济的启蒙、过渡与入门。今天,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发达富裕,东北地区正在振兴,西部占得了个“大开发”的优惠,而位于中华腹心位置的湖北,过去的地理优势早已无从凭借,“中部崛起”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却迟迟不见崛起之势。经济意识淡薄、商业精神缺乏、已经落后半拍的湖北人这回真的着急了,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开始奋起搏击、齐头并进了。不难预料,只要他们严格遵循经济规则与商业道德,以其刻苦耐劳、脚踏实地、聪明能干的传统精神,必将大有斩获。然而,湖北人要想改变他们在外省人心目中的某些负面形象,树立真正的商业信誉,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充分施展自己的经济才能,还得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与改造才行。

同类推荐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身份

    身份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八荒镇仙录

    八荒镇仙录

    意气凌霄扫六合,八荒无匹镇诸仙!一个身世飘零的少年。一座隐藏在指掌之间的楼台仙阙。一处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古迹。一只以山岳为阵封印的上古凶灵。当这所有一切,偶然又必然地交集在一起之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八荒镇仙录》!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梦不曾消失

    梦不曾消失

    他们是相爱的啊!到底是什么把他们给分开的呢?他们还会在一起吗?他们的爱情还会持续下去吗?也许会,但是阻碍着他们爱情的东西太多了,想要在一起太难了,那么,怎么办呢?牛郎和织女每年见一次面感情还那么好,他们天天见面感情却无人知晓。不过,女主角是不会放弃的!
  • 皇室公主赖上腹黑恶魔

    皇室公主赖上腹黑恶魔

    她是皇室的公主,善变是她的性格,美貌身手和智慧集于一身的她,谁也想不到她会扮丑并且隐瞒自己的身份去诺樱学院上学,在人山人海中,她扛上了四位帅到没天理的帅锅,好吧,她承认她很衰,但是志气却是有的,她向众人宣布“我一定会让你们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从此,诺樱学院的颜色不再只有黑与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宁负天下不负卿

    宁负天下不负卿

    她,让皇帝倾心,让权倾朝野的王爷动情。她,却被二人无情推入权利纷争的漩涡,直至死亡的边缘。他说:“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要做朕的女人!”她,究竟是皇兄的宠妃,还是出塞的和亲公主?她,甘愿隐姓埋名只为做他府中一名不起眼的小妾,在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含笑远望遥不可及的鲜红喜字……他却说:“你只不过是本王的掌上玩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事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长夜里又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冰冷的长剑,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能不负前世那三千回眸,那一眼惊鸿又是否缘定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