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25

第25章

唐寅当初蒙受冤屈无故遭贬,他认为“士可杀而不可辱”,故坚辞不就,宁肯赋闲回乡,靠卖画为生,体现了文人的骨气。他的后半生,实际上成了一名靠润笔维持生计的职业画家。远离官场,反而促进了他艺术上的日益精进,以至臻于成熟,最终在“文人画”派中独树一帜。他的画,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一不精,尤以仕女画生动妩媚,自成一家。他与另三位着名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被人合称为“明四家”,而他是其中被公认的“第一才子”。唐寅的佯狂醉酒、颓废厌世固不可取;然而他不就官职,不领官俸,不使人间“造孽钱”,靠自己的才气和书画润笔,活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倒也不失为洁身自好的书生本色。

作画慰“劳人”,高价卖富商

郑燮(1693--1766)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属扬州)人。是着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堪称三绝,盛名于世。

郑板桥不仅是一位“全才”型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出身贫寒,四岁丧母,从小与劳苦大众有较多的接触和较深的感情。他在乾隆元年做了进士之后,先后当过范县(今属河南省)和潍县(今属山东省)的知县,使他有机会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下情。他曾作墨竹图题画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刚直不阿,恃才傲上;终因开仓赈济灾民而得罪上司,于乾隆十八年被罢官回家。他为含泪相送的潍县乡亲父老题赠《竹》画一幅,其诗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的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思想和书画创作。他回到家乡扬州之后,泼墨丹青,卖画为生。对丑恶官场和为富不仁者的深恶痛绝和对下层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使他写下了这样的“艺术宣言”: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把天下人划分为“劳人”(穷苦百姓)与“安享人”(上层富人)两大类,并且旗帜鲜明地宣布自己的艺术作品对前者是“用以慰”,对后者是“非以供”,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这应当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郑板桥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何以叫“非以供”呢?那就是对有钱人么,我的字画就是要你出钱买,而且要你出够价钱,甚至出高价钱!有一次,一位富商求郑板桥写对联,郑开口要一千两银子,富商一再讨价还价,降至五百两。郑板桥笔走龙蛇,写了颇具讽刺意味的上联:“饱暖富豪讲风雅”,掷笔转身就走。富商追上来,请他写完下联,板桥讥日:“我要一千两,你只给五百两,一半价,一半联,货真价实,何须下联?”富商无奈,只得再补上五百两,郑板桥才挥笔写下了意味深长的下联;“饥馑画人爱银钱。”郑板桥就是这样嬉笑怒骂地“治”了一下这位“安享人”--既要你一联千金付高价,又要你忍受讥讽与难堪。对普通百姓呢?郑板桥则是另一种态度。清徐珂《清稗类钞》有一段《郑板桥倾囊赠人》,说他罢官家居后,“尝作一大布囊,凡钱帛食物皆置其中,或遇故人子弟及同里贫善之家,则倾囊与之”。这些囊中钱帛应是他卖画所得的润笔。郑板桥对贫善人家的慷慨解囊,也许就是他所说的“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吧。

郑板桥的“润格启事”

古时称为人写文章、写字作画所定报酬标准为“润格”,即润笔的“规格”;又叫“润例”,即付酬的“惯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定一个规格总比没有规格好。但古时候没有统一的出版管理机构,润笔多在民间流行,五花八门。买(文、画)方和卖(文、画)方又很难当面商定价格,于是有的画家(或作家)便自定“润格”。特别有趣的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润格启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还特意声明,必须“现金交易”: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银钱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这则“启事”把规格、尺寸、价钱,甚至付款方式、赊欠禁则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方便了买方“量身定做”,又方便了卖方“量体裁衣”,真可谓两得其便。更有趣的是,他在“启事”的后面,还附诗一首: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他)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诗中再次强调他的“启事”是“真格”的而非戏言,请求画者勿再罗嗦斡旋。在“启事”的末尾,他还郑重其事地签名钤印,署上“乾隆己卯,板桥郑燮”八个字。这一则“润格启事”,明码实价,快人快语,活脱脱体现了郑板桥落拓不羁、表里如一的性格;既无“口不言钱”的伪君子气,又无虚与周旋的假道学味,而是幽默风趣、率真坦诚的地道的“板桥风格”,读之使人非但不会生厌,而只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润格”如此细致,“规则”如此清晰--这位留下过“难得糊涂”千古名言的大书画家,在事关自己劳动价值的“原则问题”上,他可是一点儿都不糊涂啊!清末另两位稍后于板桥的书画家范湖居士(周存柏)与退楼主人(吴平斋),对这则“启事”颇为心仪。此二人居然以郑板桥所定润格标准为“仿单”,一律以此为准,依例照行“不复增减”,既省事又便当。亦不失为一趣事也。

狗肉作润笔,盐商骗板桥

郑板桥善书,体兼篆、隶;绘画方面,他擅长兰、竹、石,尤精墨竹,以水墨写意为佳。他在世时名气就很大,世人以得到他的字画为幸事。郑板桥的字画并非每张都拿去卖钱。他有个奇特的嗜好,特别喜欢吃狗肉,认为其味道格外鲜美。有市井凡夫若是杀狗而送他一块狗肉,或请他吃一顿烹好的狗肉,他往往作一小幅字画回报之。反之,富商大户有时以重金买他的画,他若瞧不起此人,便不予理睬。当时扬州有一位盐商,家资巨富,几次托人求板桥书画,均未如意。虽辗转从他人手中购得几幅,终因无板桥本人题写的上款,在面子上觉得不光彩,于是想方设法欲得到板桥亲笔题签的字画。有一天,郑板桥到远郊出游。到一幽静处,忽闻有琴声甚美,遂循声而寻,则见竹林中有一庭院,颇为雅洁;入门见一位鹤发美髯的老者,正在悠闲地鼓琴自娱。一阵狗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是一童子烹熟了狗肉,刚刚揭开锅盖。板桥大喜,忙问老人:“莫非你也喜吃狗肉么?”老人答日:“百味惟此最佳,先生若是同好,请坐下品尝。”板桥喜出望外,遂陪老人大嚼狗肉。酒酣肉饱时,板桥见其家中四壁空空如也,询问何以无字画,老人说:“赝品易求,佳作难觅呀。这一带惟有郑板桥名气最大,然老夫未曾见其真迹,不知是否名副其实。板桥笑答日:“你也知道郑板桥么?在下(本人)便是。今天吃了你的狗肉高兴了,可为你即席涂鸦。”老人便高兴地拿来纸墨笔砚。

板桥是性情中人,又借着吃了狗肉喝了酒有几分微醺的兴头,便一连挥毫留下好几幅字画。老人说:“贱字某某,请为题款。”板桥惊问日:“这不是本地某盐商之名么?”老人答日:“老夫取此名时此盐商尚未出世。同名何妨?同名不同流,清者清,浊者浊嘛。”板桥点头称是,于是援笔题款署名。老人执意要付些银钱,板桥说:“你的狗肉特好,可抵润笔钱了。下次还来吃呢!”遂与老人作别。过了几天,盐商宴客,通过板桥的朋友再三请他赴宴,板桥推辞不过,只好勉强前往。在盐商的客厅里,板桥看见四壁都悬挂着自己题签的书画,全是前日吃狗肉时为老人所作。他这才恍然而悟,知是老人为盐商所指使,自己则上当受骗。然而事已至此,板桥也无可奈何,只好“认”了。

“手散画资”与“窘于一钱”

清末画家韩李思(生卒年不详),号蝶斋,其貌丰伟高大,性格狂放,睥睨一切。他嗜酒如命,喝酒常常不带酒钱,醉了就拿衣服鞋子作“抵押”。酒家大都知道他是位画家,也不为难他。他当然不是没钱,他的画名气不小,泼墨游龙,烟云满纸,极为生动;偶写山水竹石,则浓淡佳秀,各得其致。所以他的画很好卖,所得润笔钱也不少。只是他把钱没当回事。有一次,有位高僧奉钱三万请他画像,他画后觉得不甚满意,迟迟未交。过了一个月,高僧前来讨画,他当即将画撕成碎纸,却宁肯典当衣物偿还那三万银钱。对于平日所得润笔,他边得边散,随手送与他人,送完为止。如此“手散画资”,可谓慷慨潇洒。另一位清末书法家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是清代晚期的碑学大师,草、隶、篆、行无所不工,其行书尤为一代之冠。他名气很大,那些达官贵人、巨贾富商用重金求取他的字,还往往弄不到手。有一次,何绍基到永州去拜访朋友杨翰,他走到城郊,感到肚子饿了,便到一家乡村饭店便餐。

当时,他的行李、盘缠都已由仆人预先送进城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腰无分文地落在后面。吃完饭,他才想起钱没带在身上,没法付费。无奈,他只好照实说明没有带钱,并请求说:“我给你写一幅字挂在你店堂里,权当饭钱吧。”店主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他是大名鼎鼎的何绍基,更不懂得他的书法的价值,左说右说,仍不肯答应。何绍基只好脱下外面穿的长衫作抵押,这才得以脱身。他见到老朋友杨翰说起此事,杨翰揶揄道:“想不到你何先生的书法名扬海内,碰上目不识丁的人,你也有连一顿饭都换不来吃的时候啊!平常一字干金,此刻却窘于一钱,两相对比,煞是有趣啊!”说罢两人开怀大笑。

风流大不拘,得钱也懒画

清末着名画家任颐(1840--1896),宇伯年,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别号山阴道人。他幼年从父学画,后师从名家,终于蜚声画坛,成为一位全才型画家。他的画师承明清着名画家陈老莲、八大山人,于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技法常有独到之处,所为写照,栩栩如生,为世人所珍爱。稍后些的晚清着名画家吴昌硕(1844--1927),称赞任伯年的花卉“如风露中折来,百读不厌”;当代着名画家徐悲鸿则赞誉其《翠鸟图》“全幅皆美,无懈可击”。徐悲鸿并着有《任伯年评传》,对其推崇备至,认为任伯年的画独树一帜,辉煌于十九世纪的中国画坛。就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在性格上却有其致命的弱点:以名士风流自居,孤高狂傲,不拘小节;加之生性疏懒,又受晚清的“时尚”影响,染上了抽大烟(鸦片)的恶习,因而更加懒于作画。虽然求画者加倍送给他润笔画资,他还是满不在乎,很少动笔,甚至连谁人付的画资、付了多少也常常被他遗忘。以致“画债”堆积,他也未曾一“偿”。如此“德性”,常常被人讥议。有一天,文士戴用柏、杨伯润路过任伯年的家门,看见一个学徒模样的人倚门哭泣。问其原因,学徒说:“店主前次命我送润笔费到任先生家,求他作画。但是时间过了几个月,我白跑了几趟,还是没拿到画。店主怀疑是我贪污了画资,所以任先生不肯作画。天大的冤枉啊!今天店主又叫我来取画,说如果取不到画,就要打我,甚至辞退我。但今天任先生仍不肯作画,我无法交差,怎能不悲伤呢!”二人听了很生气:“接了人家的润笔钱,又不给人家作画,名士就可以如此不讲信誉么?”二人边说边闯进任家大门,见任伯年正在卧榻上抽大烟,便大声喝问道:“你得了人家的润笔钱,迟迟不为人作画,致使学徒啼泣,无法交差。道理安在?”任伯年见这俩人前来打抱不平,只好起来作画。戴与杨一个为他铺纸,一个为他磨墨,任伯年援笔濡染,很快将两幅画作好。学徒拿到画,高高兴兴向主人复命去了。

同类推荐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替嫁:暴王的宠妃

    替嫁:暴王的宠妃

    本书移动阅读基地平台名为:《孽债:替嫁残妻》新文《阴毒继母:暴王,妃要一纸休书》求收藏小姑姑挖空心思陷害设计玩阴谋,她却成了牺牲品,被迫替嫁给了传说中喜怒无常暴虐不仁的暴戾王爷,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一次次的逃亡,却次次被抓回,换来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残暴的……精彩片段一:冰冷的嗓音在大堂里回荡:“本王没时间在这里和你一个不守妇道的小女子耗,直接抬进去洞房,不拜堂了!”一句话,激起千层浪!不拜堂,哪里还是正妻?连一个低等妾室都不如!潇潇悚然惊怒……精彩片段二:“看,本王多宠爱你,你说放了她就放了她,只不过,你就要先和本王的宠物玩一会了呢。”君帝天残忍的将潇潇放进了笼子里,对面的苍狼一脸凶狠,獠牙呲开,焦燥的用力扑向潇潇……精彩片段三:“本王的小奴隶,若再敢违背本王或再逃走,小心你脆弱的小脖子。”男人邪肆一笑,残忍冷酷的话无情刺穿她脆弱的心房他霸道低吟:“潇潇,你是用来抵债的,今生,天堂地狱你也逃不掉!宠和伤害都只能是我赐予你!”“魔鬼,爆君,我一定会杀了你!”她怒吼着坠入深渊支持画纱吧,收藏+票票+留言=画纱的动力,万分感谢!
  •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穿越不要紧,有帅哥看还是不错滴……可是她苏晓晓咋那么倒霉,刚穿越来被人打不说居然被人当场拒了婚,说她不知检点?那谁谁谁,真以为是王爷我怕了你啊,让你尝尝惹恼本小姐的后果!本小姐不把你治的服服帖帖我就不姓苏!耶?怎么连邻国的皇帝都来掺一脚?她好像没招惹他吧?某王爷苦着脸叹口气:“这年头,王爷不好当啊!”某皇帝坏坏一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楚留香受朋友焦林之托去寻找失散的女儿,却发现江湖各路人等都在因为玉剑公主与史天王的婚事而纷纷出动,极力阻挠甚至极力促成者都有……“午夜兰花”是楚留香系列中可谓最扑朔迷离、写法独特的一本,一开始,似乎永不变老、永不会死的侠盗楚香帅,就已经死了……在这个“推理故事”中,楚留香与他的朋友们,成了后人口中的传说!
  • 网游之盘古

    网游之盘古

    人生虚如梦,飘渺逝百年。陈罗迷幻象,剑指天地间。一款惊天动地神话网游,一幕幕虚拟真实的传奇,游戏、现实、修仙、魔法、斗气、内功、玄幻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都市生活,游戏中令人沉醉的神话任务,千军万马浴血沸腾的战争,梦幻神奇的创造空间。
  • 谷域

    谷域

    或忠或奸,各为其主,相互间刀消剑长,纷争不断,更在最后六大势力为图生存,最后一战的时候。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悲歌!,苍天不识人心,只言风雨!二千年前的遗物玉匙消失二十年后重现江湖。谷域正统山宗顿时四面楚歌,六大势力共逐其中
  • 傻王追妻:神偷废柴妃

    傻王追妻:神偷废柴妃

    顶级神偷穿越成为代嫁他国的礼物,而且还是送给一个傻子。胆小?废物?笑话,本小姐可是顶级神偷外加修玄天才,左牵契约神兽,右带随身空间,敛财练术,霸道非常,欺她之人生不如死,生活欢乐好不快活。可是……面前这个张着大眼睛躺在床上的男人是肿么回事?傻王“娘子,我冷。”N年后……某女看着自己鼓起的肚子悲催怒吼:混蛋!这是一只神偷母老虎被一只绵羊反扑的故事……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