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24

第24章

碑文润笔丰,东坡婉拒之

古时候的人很看重自己“百年之后”的名节,即对自己一生功德业绩盖棺定论的评价与颂扬。于是,或生前就预先托人,或死后由子孙请人撰写墓志铭、碑文者,不乏其人。因为这类文字勒石刻碑可以传之后世,甚至“永垂千古”,故撰写的润笔费也颇丰厚。一些官宦或商贾人家甚至不惜重金悬购碑文,实际上是拿钱“买”一篇对死者的谀颂之辞。唐文宗时,长安(今陕西西安)城中,不少人争着为仕宦人家的死者撰写碑文,讨价还价,争来争去,热闹如市场一般。一些“专业写作”碑文的二三流文人,每请必到,不请自到,眼中盯住的是丰厚的润笔费,其所撰谀颂碑文与死者“功德”相距甚远,“管它离谱不离谱,反正死人已人土;管它违心不违心,只认白银和黄金”。

此种以“拜金”为目的的碑颂之风,在唐时已成气候,宋时尤盛。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苏东坡。以他当时的文才、名气,许以高酬而托人带信或登门请他作碑文的人不计其数;他若是要想借此“发财”,当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苏东坡看重名节,不慕钱财,更不肯让自己手中的笔因违心谀颂而染尘蒙垢。他在《祭张文定公文》中说:“我从来就不愿意为天下人写墓志铭,除非其人确有大功德。”也就是说,他唯一看重的是死者的功德。

东坡不仅如此说,也如此做。有人仔细查考过他长达数卷的文集,墓志铭仅有五篇,即富弼、司马光、赵扦、范镇和张方平,详察当时的史实,这五人确实是德高望重的时贤名士,值得在碑文中大书一笔。宋哲宗元佑年间,苏东坡曾给皇帝写过一篇奏稿,文中说:

“臣近日得敕书所示,要臣为已故的同知枢密院事赵瞻撰写神道碑。请念臣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学业荒疏,文词浅陋,不能满足作为子孙而欲宣扬亲人功德恩泽的夙愿。因此,恳请陛下另选贤能高手,以免去臣的这个差使。”苏东坡此文托词借故,婉拒了为赵瞻写碑之事。究其原因,是赵瞻子孙虽许以重金润笔,而赵瞻其人却无德无才,不值一写。相反,前面五位贤人,苏东坡不取报酬也为他们写了碑文。

苏轼与文同“戏言”润笔

苏轼(东坡)与文同(与可)既是表兄弟,又是文场挚友。苏轼的文章与文同的文人画(尤其是墨竹)都为世人所称道。二人亲密无间,常常书来信往,交流创作心得。“画竹必先得竹于胸中”便是文同教给苏轼的绘画理论之一,苏轼潜心揣摩练习,其所画墨竹亦“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成为当时一绝。文同画竹名闻遐迩,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习俗,常以白色的绢帛作为润笔画资,一则白绢可用于作画,省去画家购材之资;二则绢帛价格较贵,本身就是可与银两等值兑换的酬资。文同重义轻财,并不看重润笔,尤其是不愿为那些附庸风雅的富人作画,哪怕他们送来整匹整匹的绸绢,他也毫不动心;有时甚至掷之于地,骂日:“我要把这些当成袜子!”此话便被士大夫中的富人们传为话柄。后来苏轼到了徐州任上做官,文同来信说:“近来我对士大夫们说,深谙我画法技巧的苏学士,就在徐州,你们可去那里求画;苏公呵,那些做袜子的材料就都要汇集到你那里去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信末,文同还附了两句诗:“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诗中的“鹅溪绢”是名贵蜀绢,寒梢则指竹子。苏轼明知诗中的数字是不能用简单算术来推算的,却故意回信“戏言”道:“你要画一万尺之竹,我推算了一下,当用绢帛二百五十匹才够画。我知道文公你懒得动笔,只是想得到这些润笔(指绢帛)而已!”文同急忙回信改口道;“我那些话是胡诌的,世间哪有一万尺长的竹呢?”还不无自嘲地说:

“像我这样的穷文人,若是真有二百五十匹绢帛的资产的话,我早就拿它买田还乡安度晚年罗!”不久,文同将他画的一幅《篑笃谷偃竹》图送给苏轼,苏轼遂题写《篑笃谷》诗回赠,诗中继续与文同“戏言”:“汉修竹贱如篷,斤斧何曾赦(放过)箨龙(即竹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其中“渭滨千亩”一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与千户侯同。”苏轼在此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侯)之富,亦暗指前面文同的“买田”之说。

诗中最妙的是“清贫馋太守”句,当时文同任洋州知府,相当于太守,“清贫”是实话,“馋”是俏皮话,是承接前面“二百五十匹绢”的话题,并暗指(戏言)其有千亩(千户)之欲。实际上是反语,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的友好调侃。他深知文同不肯为富人作画,也不看重钱财,因而一生清贫,却故意拿种竹的面积与润笔的绢帛开玩笑,愈开愈“大”(千亩之“大”),愈开愈“多”(数百匹之“多”),不过是“画饼充饥”的子虚乌有而已。仔细玩味二人的对话,一则可见其幽默性格与亲密关系,二则可窥其清贫之乐与高雅之趣。不失为以润笔为发端的一则佳话。大学士李东阳的润笔之叹明代弘治年间的大学士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省)人。他是着名文学家,擅长诗文,其风格典雅流丽;他的书法也独树一帜。时人称他“以文章领袖缙绅”。当时追随他的人颇多,在诗歌方面形成一个“茶陵诗派”,以他为首领。李东阳以文入仕,在孝宗朝,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体恤民间疾苦,上过不少革除弊政、限制豪族的奏章。

武宗即位后,耽于嬉乐,荒疏国政,导致奸党专权。李东阳虽仍担任要职,但郁郁不得志,曾几次请辞,未获允准。他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多次营救被奸党迫害的正直人士,在朝野声名远播。像李东阳这么一位身居高位、才华横溢的“文官”,按常理应当是比较富裕的。然因他为官清正廉洁,在任数十年素无私积,故当他年近古稀告老还乡之后,竞至于一度拮据,其日常生活全靠润笔费来维持。好在靠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影响,周围还有一批仰慕者和追随者。不过请他作文、写字的人虽然较多,然因多为乡亲或市井之人,大都付酬较低;其中还有人他不忍取酬,宁肯“义务”而为之。所以,他的日常生活并不宽裕,有时候甚至出现无米之虞。有一天,他的妻子见没钱了,便给他送笔墨来。李东阳面露疲倦的神色,一时不想动笔。妻子笑着说:“今晚家中要来客人,能让饭桌上没有鱼和菜吗?”李东阳无奈地长叹一声只好提起笔来,在墨砚里濡湿浸“润”,继续为人写字作文。看来这位一生清廉的大学士,笔之待“润”,还真是燃眉之急呢。

奇特的“精神”润笔

在明代,有位文人叫祝允明(1461--1526),字希哲,长洲人。他生下时六指,后来就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

他聪明早慧,五岁就能写径尺的大字,九岁时开始作诗。他博览群书,写的文章雄健有奇气,一挥而就,思如泉涌。他还善于书法,名闻四方。他有一个“怪癖”,每逢别人请他写文章,他便要先问:“文成之后,能见‘精神’否?”按当时习俗,“精神”乃是润笔费的代名词,士大夫不便言钱,便以“精神”二字代之。如果求文或求字者说,“没问题,已聊备精神,请先生笑纳”,枝山则慨然应允,满有精神地欣然命笔;否则,他就会没“精”没“神”,借故拖延或推辞不写。“精神”本是形而上的东西,在此却取代了实为“物质”,的金钱,奇则奇也,然而隐晦含蓄,若仔细揣摩,内中确也不乏几分机趣。顺便说说,这位祝枝山另有一“癖”,即贪酒好色。求他写字的人便投其所好,拿妓女来换。他也按“美色”的水准,为人写字,当然就不另收润笔了,时人讥之为“色润”。这亦算润笔“史”上一奇事也。据说见了妓女,祝枝山便来了“精神”。只不过此等“精神”,已为正直的文人学士所不齿了。当时的另一位文人桑思元(生卒年不详),也特别有趣。有人求他写文章,不给他润笔费,只是同他讲交情、套近乎。他便直言相告:“我这个人平生从没有白写过一篇文章;换句话说,要见到银子才能洋洋洒洒,下笔有神。”然后话头一转:“不过,我说的意思并不是要你马上付钱。你可暂将白银一锭置放在我的书案上,让我能随时看见它,以鼓舞我写文章的兴致;等文章写完了再将银锭还给你。”此等“精神激励法”,实在有些奇特。也许“见银而文思泉涌”确也是桑作家的写作习惯,他是在“实话实说”;不过此话也可作另外的理解,这只不过是他讨要润笔费的一种迂回“战术”而已。试想,真到了成文之后,求文者还好意思要回银锭么?--对桑作家而言,那时候就已经是“精神”变物质了!

佯狂写丹青,不使“造孽钱”

明朝中叶的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此人是着名的书画家,其诗、文亦佳。他性格狂放不羁,浪漫风流,鄙视道学,不遵礼教,人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我们在香港影片《三笑》即“唐伯虎点秋香”里领略过他的佯狂风采,虽是根据民间传说的艺术再创造,但其风流倜傥的独特韵致,亦可从中窥知一二。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唐寅倚其才学,以乡试第一名考中举人。他一时更加佯狂,不拘小节,加之目中无人,又胸无城府,致招人嫉妒,甚至诟议纷起。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受富家子弟的牵连,又被朋友出卖,他被卷入了一场科举冤案,下了诏狱。获释后,被贬为浙江小吏。唐寅遭此打击变故,更加放纵。他愤而回乡赋闲,每天与乡里狂生纵酒高歌不事劳作。然生活无着,他便以丹青自娱,靠卖画的润笔所得维持生计,日子虽过得清贫些,但自觉比那些吮吸民脂民膏、专使“造孽钱”的贪官污吏,强似百倍。其时唐寅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这首诗便是他泼墨丹青、悠然自得的精神写照;也是他鄙视官场、不同流俗的内心独白。此外,唐寅另有一诗,刻画他卖画为生的清贫生活:诗文书画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赚斗粟囊砂少,也济先生一日穷。诗中不乏自嘲的意味,也蕴含一种安贫乐道的怡然自得。联系前面那首诗,他把官场薪俸一律斥之为不干不净的“造孽钱”,虽然偏激一些,却是为了衬托自己移情书画、斗粟济穷”的清高,其立意是可取的。他把所作书画列为目录,附上卖画所得的润笔钱数,订为一册,簿面书“利市”二字,含取之有道,吉利、喜庆之意。

同类推荐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热门推荐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美白养颜食谱

    美白养颜食谱

    食物是女性最好的美容保健师,吃对了食物,由内而外全面调养,凝脂般的白嫩肌肤指日可待。
  •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成为公主并不是她所愿。处处凶险不说,稍不慎就被人利用。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他——琅琊国的主宰,女人对他来说,只是开阔疆土的垫脚石他——大殷国的六王爷,曾经叱咤风云,杀人无数,成为江湖上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头,生命在他眼里只是个数字.他——番邦储君,亦正亦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他——碧水宫主人,手握天下无数死士,翻云覆雨只凭喜爱。在这个乱世之秋,没有谁对谁错,爱情显然已是过眼云烟的无用之物.然而,一位崛起的柔弱女人却让这几个手段狠辣,心机深沉的男人而深深着迷。难道她有什么特别?。。。。。。。。。。。。。。。。。。。。。。。。。。。。。。。。【片段一】“你以为自己干净?,你勾引琅邪王在先还被人扔出来,有什么资格说我?”大公主趾高气昂的叫嚣。某人掏掏耳朵竟嘿嘿一笑:“其实呢,这是个误会,我不记得了,按照我的逻辑,不记得事统统不是i我做的,这么说应该明白吧?”。。。。。。。。。。。。。。。。。。。。。。。。。。。。。。。。【片段二】“妈咪,我到底从哪里来的?”书桌后头一个长相邪魅的小正太仰着脸好奇问。“你是我肚子里来的啊!”女人一边数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那我爹地呢?为什么我没有爹地?”女人歪头想了会,咬牙切齿。“你爹地死了!”砰——门开了。小男孩一脸怒气。“听见没有,我妈咪说我爹地死了!”砰,门紧紧关上。门外几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怒火冲天。。。。。。。。。。。。。。。。。。。。。。。。。。。。。。。。。【片段三】“妈咪我们怎么办?我得到情报说,那几个坏男人要攻打我们啊!”小男孩一脸惊恐。"他们精兵无数,怎么办才好?”众人也跟着惊慌。兵临城下,一场恶战近在眼前。女子不慌不忙道:“我现在不能紧张,也不能激动,要不然动了胎气,随时会流产的!”此消息一传出,城下精锐立即退兵五十里。【片段四】“妈咪啊,他们脸色好像不好哎。”“不好?有多不好?”某女跳起来紧张问。少年抓抓头:“妈咪,我刚才给你使眼色你都没看到么。。。今晚跑路吧!”友情链接:【shit别叫爷娘娘】十分好看哦,男穿女。
  • 错上美王爷

    错上美王爷

    她的人生其实就是个悲剧,坐飞机执行任务结果飞机爆炸了。才重生就被人下药了,饥不择食拉傲娇王爷上床,被天南地北的追杀了。打算负起责任与傲娇王爷同结连理结果大婚之日,抢亲的来了可惜抢得不是她这个新娘。与傲娇王爷相亲相爱,夫唱妇随了,半路却杀出小三了,打算休夫跑路,结果悲剧的怀孕了。打算摒弃前尘带着儿子改嫁了,结果傲娇王爷杀到了。只是可惜,傲娇王爷手下一激动,再次抢错了人,新郎被抢走了,留下她这个新娘原地踏步。片段一:傲娇受啊傲娇受,虽然长得挺像个攻,但是其本质就是一小受,可惜啊她怎么就不是男人。叶晓火辣辣的目光投射在麟陌袇身上,满眼都在控诉着这三个字。麟陌袇被那种怪异的眼神看得浑身一阵恶寒,“秦宛月,你再拿这种眼神看我,我就剜了他。”“啧,不仅傲娇还是个阴狠毒辣受。”傲娇王爷:“?!”片段二:“儿子,男男才是王道,长大后一定要找个美男做媳妇记得没?”“为什么不是美女?”“都说了男男王道。”“哦,明白。怪不然父王大婚之日抢得是易叔叔而不是娘。”傲娇王爷,额头青筋乱跳,那是失误失误啊好不好。
  • 家有保健师

    家有保健师

    日子过得清贫点儿,没什么可怕的,一家人快乐安康地生活才是一种幸福。更何况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要肯踏踏实实地劳动,何愁不能致富呢?无论何时,健康是生命之基、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我们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天三顿饭做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 猫痕伤

    猫痕伤

    视一切磨难与伤害如猫抓之伤痕,我们便可以心怀悲悯,积极乐观地前行。本文描写一个女IT人员心路历程的同时,勾勒了IT行业形形色色的众生之像。包含励志、悬疑、浪漫、激情、复仇等桥段,希望大家喜欢。
  • 爱,非爱

    爱,非爱

    周身散发着熟女魅力的女主,尽管拥有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更加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事业有成,更加渴望真挚的爱情!从始至终,进退维谷。他已有家室,他们并没有发生肉体关系,从而发生了一段比《山楂树之恋》更纯美的爱情!男主成熟稳重,仅限于精神恋爱!最终,在商场上叱诧风云的男主AB与已为人妇的女主伽罗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相遇,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可他在爱情面前却迟疑不决,而是各自回归了自己的家庭。但家庭生活另他苦不堪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的过期情人

    总裁的过期情人

    夏季多雨,天空风吹过,飘荡着雨,雨下得很大,啪啪的落着,打在房顶,击在地面上,砰砰的直响。天空很阴沉,沉沉的一团团的乌云遮在头上,笼罩下来,随着风,一直不散,趋走了热意,刮得人浸凉,让热意带来的烦躁消褪,尤其是带着冰凉的空气和雨滴袭来,整个人透凉,很是舒服,轻松。不再那么烦闷。S市最繁华的商业大道上,来来去去的车辆在雨幕中飞驰着,两边街边的行人行色匆匆避着雨,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