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600000035

第35章 一支难忘的歌(2)

孟吉昌说,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耀邦的指示,一天也没停止“学习”、“团结”和“斗争”,最重要是学会了“忍受”。当自然灾害和政治风暴一起袭来时,我们面临双重考验,在反右斗争中,有的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但是我们没有丧去信念;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坚决完成上交粮任务,自己却吃冻萝卜丝合包米面,许多人都得了浮肿病,可是我们没有动摇立场……至于冬天剌骨的严寒,夏天蚁虫疯狂的叮咬,都是家常便饭,我们习惯了应对所有困难。实事求是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住考验,到1958年时,当年加上先遣队,哈尔滨垦荒队的500多人,只剩200多人了。不走的人成了坚定的骨干,走了的人,也不都是逃兵,经过两年锻炼的这批哈尔滨的初高中生,成了香饽饽,县里来调人,一下子走了20多人,名单上也有孟吉昌,可他没有走,就像坚守阵地的战士不肯离开火线。这期间,家里为孟吉昌办好了返城就业的手续,他来征求张淑清的意见,她说北大荒的一草一木我都热爱,我坚决不走!她的态度更坚下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他把办好的手续退回了哈尔滨。

1958年,哈尔滨庄迎来了强大的生力军,十万转业官兵开进了北大荒,一批刚摘下军衔的军人成了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新战友,他们一起向荒原发起新的进军。《向困难进军》这首歌又有了新的传唱者。几年后,在萝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五个青年集体农庄发展成了一个大型的国营农场,现在她的名子叫“共青”。她和后来建成的江西共青农场,是胡耀邦掌上的两颗珍珠。

怀着要成为农业专家的理想,1958年秋天,孟吉昌考取了东北农垦总局的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农学专业,在以后的五年里他成了学生中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先补上高中文化,才能再读大学。于是他像一个坚韧的垦荒者一样奋力啃下一块块知识的荒地。他的学习成绩从入学时经常得二分,毕业时竟五分满堂红,最终获得了农学专业的本科文凭。

1963年,大学毕业的他又一次面临选择,他可以回哈尔滨,也可以到县里工作,那时他已经和垦荒战友张淑清结婚,她从合江干校毕业,已经调到萝北县妇联工作了。县里也需要农业技术人才,他们欢迎孟吉昌到那里工作,可他又选择了北大荒,到离萝北县70里的名山农场当技术员。孟吉昌的理由很简单,当年我到萝北就是垦荒的,现在学的又是农业,回农场种地,是我志所向,学所用。当然也是为了兑现当年在心里向耀邦的承诺――要当一名农业专家。在农场机关工作时间不长,孟吉昌又直接下到了生产队,回到了最贴近土地的位置上。他从技术员干起,当到副队长、队长。他的才能得到施展,他所领导的名山农场一队,成了当时东北农垦局的农业机械化样板生产队。那时孟吉昌所全部心思都扑到了工作上,很少回家。有一年春节他也没回来,淑清后来知道了,他利用春节放假,领着队里的职工上山为每家职工打了一车柴火。而自己家的柴火,是淑清自己上山买的,那时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里生活,非常艰难。

不甘沉沦的荒原又在召唤着英勇的垦荒者。志在向困难进军的垦荒者又像打冲锋的战士一样,向新的荒原进发。已经有十多年开垦经验的孟吉昌又参加了开发抚远荒原、组建兵团六师(建三江)的战斗。1968年,也是12月26日这一天凌晨,他和“开发抚远第一领导小组”指挥部的23人,开进了二(龙山)抚(远)公里的75公里处的一片雪地上,那是一片只有树林和荒草在寒风中颤栗的雪原。他们是半夜12点从七星农场招待所出发,抢在天亮前赶到了新营地。在天黑之前,他们伐桦树杆支起帐蓬,塔起床铺;再垒起锅灶,生火做饭。在新营房的第一夜,火烤头上暖,风吹脚下寒,孟吉昌穿着棉大衣睡觉,把狗皮帽子套在了脚上,还是被冻醒了。这一夜好像比当年都鲁河畔的第一夜还要冷。然而富有经验的他,很快化风雪为春风了,作为技术人员,他同领导奔跑在雪地上规划着未来的新村,设计着明年的开荒方案,头上竟冒着热汗。春节之前,他又跑到抚远县的渔亮子,拉回两麻袋冻鱼。除夕夜里,他和大家又包饺子又饨鱼,还开了联欢会,新来的知青比他们当年更能歌善舞。歌声让荒原成了有志青年最广阔的舞台作为老知青,他还是那个保留节目――和六十年代的老知青高唱《向困难进军》。

在歌声中,孟吉昌和战友们在这片荒原上用双手又托起一座新城――前进农场(61团);在歌声中,白色的雪原变绿色的田野,又翻滚起金色的麦海;在歌声中,孟吉昌奔跑在田间地头,他成了这个农场第一个穿黑棉袄的生产科长(当时都是现役军人当一把手);在歌声中,孟吉昌坐着北京吉普车跑在农场的土路上,又坐着丰田吉普飞驰的高速公路上,他已经成了这个农场的副场长、场长。我们看清了他鬓角上的白发和已不再年青的面容。这时张淑清结束了八年的两地生活,也调到了他的身边,尽一份老垦荒战士的责任。

在《向困难进军》这首歌的旋律中,一列火车专列在蒙蒙细雨中开进了前进镇火车站,这一天是1984年8月14日。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孟吉昌随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赵清景和建三江农管党委书记王振捷登上了火车,又一次见到了经常梦见的胡耀邦同志。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见,胡总书记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后,明确指出:“农村联产承包的经验是成功的,办家庭农场,紫阳已经讲了,你们要抓紧,建国三十五年快到了,还试办什么?你们这里资源丰富,有草地,有林地,有水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让职工尽快富起来。”

会见后,孟吉昌和几位领导陪着胡总书记在站台上散步。耀邦问孟吉昌是什么时候到北大荒的。他说:“我就是1955年响应党和您的号召从哈尔滨来到北大荒的第一批垦荒队员,第一次见到您是28年前您到萝北的哈尔滨庄看望我们。”总书记抬起头望着他笑了。他问:“你还走不走了?”孟吉昌说:“不走了,我在北大荒扎根了!”王振捷书记向总书记介绍,孟吉昌46岁了,是农场的场长,也是农艺师,是农业专家了。孟场长马上说,当年耀邦同志就是要求我们要当专家的,我就是按总书记的指示去努力的。耀邦高兴地说:“好啊,又当领导干部又当专家好!做好一个领导干部,年轻的时候受些艰苦的锻炼好,哪怕是一百个困难,一千个困难也不要怕!”孟吉昌对总书记说:“明年是我们纪念垦荒三十周年了,到时请总书记提词作指示。”他打着手势说:“可以,可以!”第二年的8月30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源潮同志把总书记题写的“共青农场”几个大字送到共青农场成立三十的庆祝大会上,并转达了胡耀邦同志对北大荒人的问候。

随后,孟吉昌陪同胡总书记坐上吉普车参观了他们前进农场的场部,参观了丰收再望的翻滚绿浪的田野,一路上总书记要求他们好好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多打粮,也要多种经营,多挣钱,让职工尽快富裕起来,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这时云开雾散,北大荒上一片明丽晴空。孟吉昌目送着总书记的专机在农用机场起飞,在那片宏阔的绿海上盘旋许久,然后向南飞去。接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经营体制的改革在一个伟人深情关注的土地上展开。亲耳聆听总书记指示的孟吉昌,在自己工作的农场全力推进以家庭农场经营形式的联产承包,二十多年习以为常的“大锅饭”被打破了,农场职工真正成了自己土地上的主人,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棵庄稼都凝聚着丰收的希望。他们又结合国营农场的实际,把调动家庭农场积极性和发挥集团化经营的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作用和推进新技术的普及。后来孟吉昌又被调到建三江农管局担任副局长、局长,在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又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他记得就在那次前进火车站和总书记谈话时,他充分肯定了他们“旱路不通走水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思路。在总局党委的支持下,他带领职工群众,全面开始“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种植业革命。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如今建三江已经成了全国种稻米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米都”。建三江人还记得,孟局长在任时实施的350工程,那三百五十公里长的二抚公路两侧栽下的各十行樟子松正郁郁葱葱,如绿色长廊;还有那投资2000万美元,从美国、日本引进的320台大马力的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机械,使这片土地插了农业现代化的翅膀。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北大荒奋斗了44年,其中在建三江这片土地上就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孟吉昌,他是这沦桑之变的献身者,自然是历史的见证人。他说,1968年时建三江只有50多万亩耕地,现在耕地已达近1000万亩。2007年粮食总81亿斤,占垦区总产的三分之一还强,而且商品率达到95%。孟吉昌感慨道:“我们当年唱的歌‘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边疆,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粮仓’的理想实现了。我们可以告慰长眠在江西共青城的耀邦同志了!”

我是在哈尔滨见到了退休回家的孟吉昌老两口,没想到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们还是那样年轻,他们笑声朗朗,又一起给我唱起那首《向困难进军》,歌词竟一句没忘,声音还是那么嘹亮。老孟说,怎么能忘呢?那是耀邦交给我们那一代人的人生火把,它照着我们永往直前,永不停步!那火把永远在我们心中燃烧。

同类推荐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为了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品阅到最优秀的作品,获得最佳的阅读享受,编者在反复、细致讨论和斟酌之后,从小说宝库中遴选了300多篇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家有校草:隔壁男神有点冷

    家有校草:隔壁男神有点冷

    丛冉跟随妈妈嫁入豪门,开始新生活。本想安稳度日,不料那个冰冷的少年却费尽心机想赶走她。后来的一次醉酒,他没能经住诱惑,偷偷吻了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恋上她的味道。他高冷漠然,对任何人不屑一顾,可偏偏宠她上天,把她宠成最幸福的公主。
  • 莫惹本妃发飙:妃贼凶猛

    莫惹本妃发飙:妃贼凶猛

    身为国际大盗,穿越之后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偷窥新房!迷晕新郎!掳走新娘!可是谁也不知道,鼎鼎大名的,人人得而诛之的采花大盗,竟然是一名小女子!可一不小心采了王爷的清白身,该如何是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贤妻生存守则

    贤妻生存守则

    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儿,实在高攀不上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可她就是在姊妹闺蜜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了…夫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房杂居,二房当家,长辈的多有偏心小心眼。看似和睦,实则暗潮汹涌。安静茹唯有步步小心,谨慎地周旋其中,为自己,为丈夫博得一席之地。而夫家,自有夫家的贤妻生存守则…1、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例如:丈夫看上某个女子要想办法给丈夫娶回来。2、勤劳治家,任劳任怨。例如:累死累活的半夜,丈夫要运动,也必须尽力配合。3、相夫教子,心胸阔达。例如:要调教丈夫言行举止,要管好孩子的教育问题。4、孝敬公婆,团结妯娌。例如:婆婆病了要尽心伺候,婆婆闷了要说话解闷,妯娌闹矛盾要及时调解。5、…娘得!老娘不干了,你TMD可以三妻四妾,我却只能守着你一人,你还嫌弃我没有眼光,看上的女子不合你的心意。你不知道老娘管着一家老小累死累活,哪有什么心情和你做运动!老娘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妈,凭什么还要教管你的言行举止?!!总之,这就是安静茹嫁去国公府的生活现状。那啥,可以和离不?某男一个眼神飞过来——你丫的再说一句试试!!哎,丈夫貌似不完全属于她,孩子千真万确是别人的,她咋就这么命苦呢?种田、宅斗、爱情、家长理短、男主腹黑实则一闷骚货色、绝对一对一、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总之这是一个闷骚男主调教娇妻反被娇妻调教的温馨的文文!!小果归来,嘿嘿,别忘了收藏留言啊,小果鞠躬感谢!推荐小果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