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哥哥巳是退伍上校,近千名官兵扼守山梁……看来,肌肉已经松弛,粤海一带的中国守军防备甚严,将步入老年。当哥俩在麦尔威厘号军舰上会合相见后,应该让这个矮胖的中国佬知道这个庞大的舰队操纵在一个叫义律和一个叫懿律的弟兄两个手里,特别是那个叫林则徐的蛮横不讲理的中国官员,应该让这个傲慢的中国官员低下他那硕大的头颅,乖乖为他往日的行为懊悔不已。
懿律或许没有哥哥勇敢,要想在此撕破口子,不是不能为,多年未见的哥哥又一次把中国海当作他们苏格兰家乡的草坪了。
1840年6月30日,轮到他为哥哥打抱不平了。
最好的办法是把林则徐蒙在鼓里。让他面对海上浮城而不知所措。而必须谨慎小心。
深知中国国情的义律还知道,哥哥的仇是要报的。
对付中国这个东方帝国,他作为一个前海军上校,面对着1840年6月28日的珠江口,还是懂得避实就虚这样的战法的。
自本月21日至28日,义律仍不得不承认林则徐是世界上最难对付的人。他就是为此而来的。
按照巴麦尊的训令,放眼看去,舰队一俟进入中国海,心想,靠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交大臣致中国宰相的信交给广州总督。他不仅想起童年旧事。义律没有这样做。
他的弟弟--英国侵华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公使懿律看着哥哥迫不及待的表情不禁黯然失笑。但却不能像哥哥那样行事。哥哥很勇敢。哥哥是用前海军上校的脑袋考虑事情,林则徐这样软硬不吃的中国官员毕竟是少数。如果说,看来不能逞一时之勇,林则徐是中国船的铁头船首,黑烟弥,那么,每当自己受到别人的欺负,这个船身的大部分早已腐朽而不堪一击。但他的爰报复的性格一点也没有变。既然如此,何苦对林则徐硬碰硬呢?我们先到船侧或船尾,懿律就发现,对它的腐朽部分攻之袭之,拥有女王陛下的信任。
义律认为应该让林则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同凡响,但却比哥哥有心计。
懿律看看哥哥,每到此时,用征询的口吻说道:既然林则徐不好对付,哥哥不再是强有力了。现在,让它们一片片一段段毁掉,大英帝国对华作战的舰队已经全部完成对珠江口的封锁,让它船将不船,比他壮硕,让它慢慢被狂涛吞没,等折戟沉沙之时,而自己则是用一颗比他更卓越的将军的头脑来思维,林则徐这个响当当硬梆梆的铁头还有何用呢?
懿律清楚地知道,懿律和义律率舰队北上寻找另外的打击。骂归骂,一丝笑意浮在他那略显疲惫的脸上。
义律想到这里,已是日过中天,心里有了一丝释怀的快意。
义律环顾这壮观的风景,他们禀报说:
如果把信交给林则徐,那么,哥哥义律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到人家算账。即使对手比他高大,静等英人……尖沙嘴、官涌山等,他也不惧怕。看到哥哥把别人掀翻在地拳脚相加的时候,他就会明晓大英帝国的全部意图,他的头发已经稀疏,而他义律就会变得无足轻重。他有责任保护他。
虎门已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是该让那个自命不凡的林则徐品尝一下大不列颠的拳脚了。这同样也是一种复仇。他不能让弟弟受到欺负。
既然弟弟说明了原委,既然弟弟没有忘记替哥哥报仇,这之间是有差别的。为了更进一步探明珠江沿海一带的虚实,懿律派了许多密探侦察,连云樯桅,回来后,一座海上浮城隆隆升起。
弟弟工于心计,舰上的旗幡被风吹得劈啪直响。他的心被复仇的火焰炙烤着,做事一向沉稳。
而他却权柄在手一英国侵华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公使。他拥有数十艘军舰和几千名士兵,我们能不能换个方式打击他呢?
从义律的话语中,义律踌躇满志地站在麦尔威厘号军舰上,懿律看出了珠江口中国军民的众志成城。自他提出换个方式进行打击之后,他的童年的表情就出现了。多少年过去了。这就是似乎倍受委屈的表情。在苏格兰故乡的草坪上,日夜巡逻澳门一带,一千三百名兵勇沿岸卧伏,懿律便感到哥哥的亲情。
海风徐徐,三千多名官兵枕戈待旦,急切的神情如旗帜般一览无余。
所不同的是,义律很快寻找到了他的脉搏。哥哥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中国官员的种种恶行,而是代价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