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100000033

第33章 茶韵仙骨(3)

陆羽之文传世不多,但他早年写戏,尔后撰述《茶经》,与友人唱和作有大量诗文,还主持或独撰了近十种地方志书,称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墨客”。

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他的《自传》,只写了个“我的前半生”,后半辈子行踪模糊,真迹难觅,只《新唐书·隐逸》记了一笔,说他“贞元末卒”。据有关专家考证,陆羽活了七十二岁,最后终老湖州,时间为公元804年。

一般来说,男人都有烟酒之癖。

我从小与酒无缘,稍一沾唇,就会头晕脑胀;与烟倒是结过一段亲情,但自从开始用电脑写作,两手敲击键盘无暇抽烟,加之电脑“娇气”见不得烟雾,就抽得少了。而1997年深秋的一场咽炎,弄得我上呼吸道严重感染差点大病一场,这样的,也就绝了抽烟之念。如今所嗜,唯有茶也。我所看重之茶,在于它的提神醒脑,使我能够很好地进入创作的最佳亢奋状态。当然,日子一长,也就多少懂得了一点辨茶、识水、烹茶、品茶的雕虫小技。于是,对陆羽的仰慕之情也就日渐地浓了,总想着能到他的出生、成长之地天门市去走上那么一遭。

终于下定决心前往,已是1998年的初秋了。

凌晨从武汉出发,经汉川而至天门,下得车来,正值中午。又叫了一辆的士,前往位于西寺路的陆羽纪念馆。

在天门竟陵城周围,从唐末以迄明清,历代有关纪念陆羽的名胜遗迹有西塔寺、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古雁桥、雁叫关、陆公祠、东冈岭、火门山陆羽读书处等十四处。后来,这些遗迹已大多不存。而陆羽纪念馆正是要将有关古迹纳于一体、重行修建,以供后人凭吊观赏。其中的陆羽故居建筑群已竣工对外开放,陆羽公园及有关纪念陆羽的建筑正在兴修之中。

说来令人奇怪,刚上车时大有“秋老虎”之势的艳艳红日,一入天门市境,却钻入了云层,一时间天就阴了。刚至陆羽纪念馆,竟下起了一场凉爽的秋雨,难道是陆公在用上品神水——天雨泡茶来迎接我的到来?

中午时分,职工下班;建筑工地静静的,民工们也在休憩。纪念馆门房后院内几个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着麻将,跟他们说明来由,就独自一人踅了进去。

雨似乎越下越大了,还刮着一股劲厉的秋风。我赶紧走过新修的古雁桥,在充满了古朴韵味的山门后躲雨。正巧那儿放着一个凳子,我一屁股坐在上面,掏出早晨泡好、随身携带的一杯清茶,望着绵密的雨脚,一口一口地啜饮起来。

凉凉的秋风鼓荡着,不时将几滴细密的雨珠洒入我怀。不一会就小了,慢慢地止息了。而雨还在一个劲地下着,在天地间织着一张透明且闪亮的雨网。陆羽纪念馆位于市区边缘,机器的轰响、汽笛的鸣叫、车轮的滚滚等市声虽然隐约可闻,但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一股难得的幽静。沙沙的雨声中夹杂着秋虫之唧唧,还有一只母鸡在“咯咯答”、“咯咯答”地欢唱。不知哪儿飞来两只苍蝇绕着我转了一圈,眨眼间就不见了,疾来速去,不着半点痕迹。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不是与陆羽之茶有着一种内在的、相通的心韵与神韵么?不正适合我挣脱日常的俗务,达到纯粹的思想境界么?望着眼前的雨帘,听着沙沙的天籁,品啜浓浓的绿茶,感受秋日的丰富与大自然跳动的脉博,仿佛一瞬间,我就思接千古、神游八极,进入了中国茶文化的氛围与反思之中……

茶的用途可远溯神农氏之时,但是,发现茶、会喝茶,还谈不上茶文化。茶的发展历史并不等于茶文化的历史。只有当人们把饮茶当作一种精神享受,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功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胸怀博大的唐王朝,后经历代发展、补充、完善,才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整个格局。

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茶不过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形态。也并不是所有的饮料、食品都能形成博大精深的文化,“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也唯有茶才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国人含蓄、沉静、忍耐、务实的性情与茶相互契合,中国人需要茶,选择了茶,发展了茶。先是汉代文人的喜好让它涂上了文化的影子,再是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家们提出“以茶代酒”、“以茶养廉”来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于是,饮茶就注入了一定的社会内容,并透露着一股精神与情操的内涵,茶的文化功能由此显现。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最为兴盛的时代唐朝,茶文化在佛教的发展、科举的完善、诗风的盛行、贡茶的兴起、严厉的禁酒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正式形成。一个辉煌的时代造就了无数辉煌的人物,陆羽便是其中之一。《茶经》的问世,标志着茶文化这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与成熟。

一部《茶经》,在七千多字的篇幅里,广泛地收集了中唐以前关于茶文化的历史资料,深刻地论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图,几乎囊括了茶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茶树形态学、生物学、育种学、栽培学、制茶学、审评学、分类学、地理学、药理学,同时还涉及故事、散文、诗歌、传说、寓言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及文字学、音韵学、审美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种人文学科,真可谓包罗万象,令人叹为观止。

《茶经》的价值,不仅仅是搜集、整理了前人的有关茶文化历史资料,更在于其难得的创造与构建:它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饮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等一整套中国茶艺,贯注了一种美学的意境与氛围;它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情操,把饮茶视为一种“精行俭德”、修身养性的方法与手段;它首次把儒道佛的哲学精蕴、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创造了中国的茶道精神;它首次勾勒了中国茶文化的总体轮廓,搭设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茶经》问世后,影响极为深远。民间一改往日饮茶旧法,纷纷仿效、学习陆羽所倡新法;无论官方或是民间,历代一再刊行《茶经》,自唐至清,版本约有二十种之多;《茶经》之后,相继问世的一百一十多种茶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陆羽《茶经》的影响;《茶经》于1191年传至日本,促成了日本第一本茶学着作《吃茶养生记》的诞生,为日本的“茶道”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茶经》传于朝鲜,形成了朝鲜独特的“茶礼”;目前,《茶经》已译成日、英、俄等多种文字,遍布世界各地。

“家在竟陵城下牛背读书,门临柘水之滨雁桥发迹。”有谁能想象得到,当年的一个无父无母的弃儿、一个不甚起眼的放牛娃,竟凭自己的独特天份、执着努力,创造了一门至今仍具强大生命活力的纯粹“国学”——中国茶文化而名扬千古,远播全球。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陆羽之后的国人,在他所开创的茶文化道路上,最多也只做些修改、补充、考据与订正之功。

唐时的博大、刚健雄风一旦消失,我们的国土缩小了,民族的性格变得柔弱了,人们的创造活力也相应地萎缩了。

茶正式与国外贸易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但是,它在传向世界各地的过程中,除东亚外,其他地区仅只接受了茶叶这一物质形态,并未理会附着其上的中国茶文化。中国向西方传播了有益于他们身体健康的饮料,却没有、也不可能传去中国茶人的清静纯朴、廉洁自省、修身养性等精神情操。绿色茶叶这一和平象征之物,非但没有换来友谊,反而引起了西方的贪婪与野心。为了改变茶叶输入的贸易逆差,英国殖民者将一箱箱鸦片源源不断地运抵中国。清朝白银流失,国人肌体遭受摧残,从而导致了一场鸦片战争的爆发。

在论及英国殖民者的残忍与霸道之时,也使我想起了当时不少清朝要员们颟顸而愚昧的嘴脸。他们以为洋人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茶叶,认为只要不再输出茶叶,洋人们就没法活命而不得不屈服于大清的天威;他们以为洋人的腿是直的不会弯曲,一旦开战,哪里是咱中国人的对手?他们还以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的地方皆为不毛之地,那里的民众全是一些没有开化的野人蛮种……令人悲哀的是,持这些看法的官员占据庞大的优势,算得上当时整个清朝统治者的普通共识。

一个朝廷愚昧无知到这种地步,如若再不警醒,我们民族就真的半点出路也没有了。一场酷烈的鸦片战争,一次血与火的洗礼,中华帝国才从沉沉的迷梦中惊醒,才睁开朦胧的双眼打量世界,才第一次开始了与世界的真正对话,才被动地打开大门迎接八面来风,才艰难而蹒跚地走向世界文明体系之中……

还是让我们回到“茶”字上来吧。

茶,目前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可可、咖啡)中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树利用了茶叶发明了茶文化,传播海外,已发展成一股蔚为壮观的“茶潮”。而在国内,不论是茶的物质形态,还是文化精神,却反而落后了。我们的茶叶生产,一直停留在手工工具阶段,从来就没想过使之科学化、机械化。直到西方实现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连续化的过渡,我们才零打碎敲地引用人家的先进工具,如1925年从日本输入用于绿茶初制的揉捻机和粗捻机,1933年输入制造红茶的克虏伯式揉捻机、大成式揉捻机和印度的烘干机等。直至今天,我国有关茶园耕作、管理、采摘的整套机械及茶叶生产机具等方面仍落后于不少工业先进国家。虽然陆羽创作了《茶经》发明了茶文化,但一直没有被人们上升到科学体系的高度来整理认识,加之近代战乱频仍,许多古老的茶文化内容早已湮灭无闻,在茶的国度与茶文化的故乡,对我们祖先的创造反而知之甚少。中国茶道久不存焉,我们只有在日本茶道里才发现、知道了自己昔日的部分身影,以致有人“反客为主”,误以为中国古代史书所载之茶道乃由日本传入。茶的原产地为中国,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也因茶叶种植、生产的落后,茶道的的失落与湮没而遭人怀疑,出现了“原产地印度一元论”、“原产地二元说”及“原产地多元说”等观点。

茶与茶文化发展至今,正经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与挑战。

如何发明有益身心的茶饮占据市场,与“可口可乐”、“健力宝”等饮料一比高低;如何使节奏缓慢的茶文化适应今日的快节奏生活;如何让昔日的茶艺茶道去其繁琐、陈腐的形式使之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这些,无疑都是中国茶文化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神思恍惚中,秋雨不知在什么时候柔了、小了,细细的雨点在和风中斜斜地飘来舞去。在轻灵与飘逸中,我分明感到了一股秋天丰收的醇厚与浓酽。一旁的菜园地里,藤架上结满豆角,有淡红色的喇叭花在蓬勃开放,萝卜菜、水芋头长势格外喜人。就连那些野生的狗尾巴杂草,经过一番秋雨的洗涤,也显得十分精神。草茎昂首秋空有如一条条拂尘,和风荡漾,天地间仿佛潜隐着一位道士正以一双无形之手将它们摇动、轻扫。

我走下山门台阶,步入柔柔的细雨中,认真地观赏凭吊。眼前是工艺精巧、古朴典雅的陆公祠,祠内立有一座约三米多高的陆羽铜像,呈现了他精心品茶的风貌。陆公祠后,是一座名为西塔禅寺的双重檐歇山式高大仿古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古雁桥、山门、陆公祠、西塔禅寺连为一体,一气呵成,构成了陆羽故居建筑群主体。四周小河环绕,偶有鱼跃,惊起一片绿波;河边杨柳依依,颇有“拂堤杨柳醉秋雨”的韵味。我漫步前行,眼前突然一亮,西塔禅寺之后紧傍绿水边,兀然耸立一座洁白的陆羽全身石像!只见他面目清秀,满头长发束于脑后,右手持茶杯,左手握经卷,栩栩如生,一副典型的具有茶韵仙骨的“茶神”形象。石像底座,刻有“茶圣陆羽,功垂千秋”八个大字。

走出陆羽纪念馆,不觉云收雨霁,秋雨洗过的天空显得蓝幽幽的,更加高远明净。一道脉脉斜晖洒满大地,周遭顿然一片灿亮。

亮光激发了我的神思,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卢仝的赞茶诗句:

一碗润喉吻,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汗轻,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生清风。

在诗人笔下,饮茶的过程,也就是人格纯净与精神升华的过程。陆羽曾在《茶经》中特别强调,真正的茶人,应是“精行俭德”之人。饮茶不仅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延年益寿,还能激浊扬清、洗涤灵魂、陶冶情操。

在一个喧嚣浮躁的平面化社会里,我们更需要纯粹的中国茶道精神,需要真正的茶人品格,需要陆羽的茶韵仙骨以正本清源。

同类推荐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热门推荐
  •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当一种行为或新事物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时,就是我们称之为、“时尚”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和用品出现时都有复杂的背景和饶有兴味的故事。时尚的内涵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类的思想,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时尚的追逐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奇怪而有趣的时尚,他们的取向甚至互相抵触。时尚因时代、文化不同而迥异,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的改变而嬗替。透过时尚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翻起的浪花,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人类生活的表象与本质。
  • 武逆苍穹.A

    武逆苍穹.A

    乱世争锋,谁掌乾坤??洛归明,卑微之身,却蒙上天垂怜,一朝打破“强生之门”,迈入武者行列,从此开始了彪悍的一生。执念禁门,以武破天,摧枯拉朽,谁能阻拦!斗恶霸猎美人,怒马长刀驰骋天下,纵横万载无双,看我武逆苍穹!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文艺时代

    文艺时代

    他曾在一个小县城中看到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苏州河边见识过一条金发的美人鱼,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看过一个汉子在被砍头前学驴叫……本书很墨迹~——————————新书发布了《顾道长生》
  • 超级童养媳

    超级童养媳

    写在卷首:本文一对一。一帘幽梦,刹那重生。花闲本为俗世中芸芸众生之一粒凡夫俗子,没成想,前世平凡似尘如她,竟应了心比天高,命薄如纸之悲怆俗语。因天时地利人和而获转世重生为异世花家九小姐。因有方家道士之预言在先,未出生之时便将花颜两大百年世家情牵一处,出生满月即获隆重大婚,结两家秦晋之好,一时成就方圆数百里之佳话。活着是一种修行,花闲想,或许这就是她修行29载所得之正果,因果循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死去与重生只是时空的正常变迁。她想有个不一样的重生。此一世,只做闲人,只做懒人,只做俗人,只做寄生虫,只做二世祖,只做地主婆…场景一:花闲满月,次日大婚。脸还没来的及红呢,花闲突然感觉到嘴上湿湿的暖暖的柔柔的,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嘿嘿,阿娘,你看小娘子嘴角都流口水了,我给她擦擦。”颜子君后知后觉,小心翼翼的跟母亲解释。颜母不禁莞尔。“儿子,我知道,你是因为手上脏才用嘴的。”“嘿嘿,阿娘真聪明。”场景二:抓周。花闲被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玩意严严实实围在了中间。她站起小身子,摇头晃脑,煞有介事。伸出手,抓了一只毛笔,塞进了胸前夹袄中。众人摇头,女子无才便是德。再伸手,抓了一把五颜六色的丝线,又塞了进去。众人顿感欣慰,果然女子爱红妆。三伸手,一颗小金子,小心翼翼塞进了右边袖子里。众人慨叹,此女必贪财。欲再伸手,手中不知被谁塞了一把微型木质古筝。她凝视一番,塞进了小相公的怀里。转身,小手心里,又突地冒出来一快玉质小棋盘。美玉在手,思量再三,终还是笨手笨脚挂在了大她俩月的侄子颜彦的衣带上。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花闲猛的扑向身侧,起身,一把小型长枪已经被她急急塞进了左手袖子里。之后,花闲潇洒转身,迈开蹒跚小步,自行爬上床,呼呼大睡。众人皆倒。场景三:颜家小辈一字排开,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十一,老十二。只听一声锣响,“咣…”八岁的小花闲手拿铜锣,吆喝开了“好啦,大家都站好,站好。本小姐现在要宣布一下比赛规则…”“前三名均有幸成为本小姐的名誉教练,每人教我一招看家本领。另有奖品:状元奖励闲儿兄妹装系列长衫一件。榜眼,奖励闲儿香囊一个。探花,奖励闲儿桃花系手帕一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人要逃宫:甘做花魁不为后

    美人要逃宫:甘做花魁不为后

    【本故事纯属虚构】惑世花魁顾怜薇,仅凭一手好琴便使男人为她散尽千金,钱途无限量。可在老鸨计划将她的价值推至顶峰时,她却偷偷落跑了。沈御轩,笙月国太子,他并非皇帝的长子,却深得皇帝的宠爱。当初的花魁无意间成了邪魅太子爷的贴身丫头,她杯具的人生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