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100000032

第32章 茶韵仙骨(2)

陆羽本意,是想此次考察后再回竟陵,找一静谧之地,继续茶学研究并潜心着述。猝然爆发的战乱打断了他的回乡计划,终此一生,他再也没有回过故乡竟陵。然而,战乱却怎么也不能终止他心中的伟大宏愿——创作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茶学专着。

陆羽在流浪逃难途中,念念不忘考察茶树,访问山僧野老,搜集有关采茶制茶的宝贵资料。江苏、浙江等地,原本不在他的考察计划之列,却因了一场战乱,使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里的茶叶、山水、茶事、茶艺堪称一流,这给他的茶学研究注入了更加新鲜、丰富、深刻的内涵。“祸兮福所倚”,他不禁喜出望外!为了获取翔实的资料,采到中意的叶芽,品到甘冽的清泉,他半刻也不能闲住,那匆忙、疲惫、憔悴的身影,常常穿行、往来于湖州、常州、润州等地。

直到上元初年(760)年,陆羽二十八岁之时,他才在湖州(今浙江吴兴)城郊的苕溪,结庐定居。陆羽为何定居湖州?恐怕与那儿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湖州古时就盛产茶叶,五世纪开始为皇宫进呈茶叶贡品,唐时的紫笋茶已是声名远播,湖州的顾渚山茶林更为陆羽提供了一块研究茶学的天然园地。

有关陆羽定居湖州的生活情况,在此我们不妨将他创作的《自传》抄录一段略作剖析: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从上自述,我们可以见出陆羽独特的人生哲学、心灵状况与生活方式。他闭门读书,清心寡欲,不与俗人往来,结交的尽是志趣相投的名士高僧如皎然、灵澈、张志和、孟郊等人。他行踪自由,常驾一叶扁舟,随身只带纱巾藤鞋、粗布短衣;或信步山林敲击树干,或手抚清流沉思遐想,或吟诵诗文引吭高歌。他有着深厚而系统的儒学根底;接触过大量佛经,即在苕溪,也常诵读,骨子深受影响;而他过的却又是一种道家的隐居生活,儒、道、佛,就这样有机地统一于陆羽一身。这为创作《茶经》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底蕴,正是有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茶文化才不致流于轻浮变成泡沫消失,而能源远流长地发展影响至今。陆羽从早晨游至黄昏,直至夜幕降临,他才长啸一阵,痛哭一场,尽情而归。因此人们都说,这个陆羽呀,恐怕就是当今的狂人接舆了。

陆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为何要哭要狂?

我以为不外乎以下三点:一为昏暗的时局而哀哭,安史之乱,何日才能寰宇廓清乾坤朗朗?二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而狂,他尽量靠近儒家研习儒学,可他接受的只是儒家的形式,内心深处对那一整套束缚人性的枷锁充满了狂逆与反叛;他反对佛教的形式,却深得清心寡欲、执着追求、茶禅一味、融通事理等佛学真义;他表面上没有接近道家,其生活方式、生活实践又与道者并无二致,儒、道、佛,在他身上统一着的时候,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他的心中矛盾冲撞、相互撕扯。三为即将问世的《茶经》而哭而狂,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往往要耗尽作者的精血,弄得身心疲惫憔悴损,几至癫狂迷乱的程度。

长啸而歌,长歌当哭,以哭为歌——呈于诗,则诗传四海;现于文,则文播千秋。

一部流传千古的《茶经》,就要脱颖而出了。

果不其然,陆羽在苕溪住了还不到一年,即公元760年底,就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的初稿。

三年后,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的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为了庆祝纪念,他不仅亲自设计了一个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大事铸在鼎上,还对《茶经》作了一次全面的修改。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湖州刺史颜真卿修订《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趁便从古籍中搜辑历代茶事,补充《七之事》一章。至此,《茶经》的全部创作任务才算真正完成。我们今日见到的《茶经》,便是公元774年的修订本。

从早年的接触茶事到萌生创作《茶经》的念头,从二十二岁的外出考察准备到二十八岁开始创作,从初稿、修改到四十二岁时的最后定稿,一部《茶经》,几乎耗尽了陆羽大半辈子的精力与心血。

陆羽仿佛为茶而生,他的清贫生活、习儒诵经、东奔西走、辗转磨难、艰辛坷坎……一切的一切,都为了一个字:“茶”!

陆羽深谙茶艺精通茶道。

煮茶不只程序繁琐,且火候的掌握近乎神秘,成为茶事中一项最难的技艺。而陆羽却特别擅长煮茶,颇负盛名。传说智积禅师由于饮惯了陆羽的煮茶,再饮别人煮的便觉乏味。此后陆羽离开寺院浪迹江湖,积公“宁缺勿滥”,索性不再饮茶。代宗皇帝征召积公供职,命宫中煮茶能手煮茶,再由皇上赐饮,积公也只品尝两口就搁下了。后来,皇上暗召陆羽前来煮茶,积公观其色闻其香,不觉一饮一尽。喝完了还舔舐了一下嘴唇说道:“这茶怎么好像是渐儿煮的?”陆羽字鸿渐,渐儿,即陆羽也。皇上闻言,这才请陆羽出来相见。传说归传说,但陆羽精于茶艺茶道由此可见一斑。

陆羽品水有神到之功。

水质的好坏对茶汤的色、香、味具有很大的影响。陆羽早年就注重水质的研究,在火门山初知茶与水的互补关系,在崔国辅处曾“相与较定茶水之品”,在江浙一带更是探访天下名泉。于是,他在《茶经》里专辟一节论水,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此上、中、下三水还有一番讲究:“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他曾品评天下水味,选出了前二十名。

陆羽品水之神,唐敬宗宝历时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有所记叙。一次,新任湖州刺史李季卿路过扬州,陆羽正在扬州大明寺逗留,应邀同船而行。船抵扬子驿,李季卿想见识一下陆羽的高超茶艺与辨水绝技,便道:“陆君煮茶天下闻名,而扬子南泠水乃水中绝品,如今二美毕具,还望陆君一显其技。”说罢,就派一士卒驾小舟往南泠取水。江水取来,陆羽舀了一杓,扬了扬道:“江则江矣,非南泠者,似临岸之水。”军士赶忙分辩:“我划船前往,上百人观看,哪敢弄虚作假?”陆羽不言,将取来的江水慢慢倒入盆中,约一半时,突然停住,又用杓扬水,然后点头微笑道:“这才是真正的南泠水了。”士卒大惊,赶紧磕头认罪:“小人从南泠打水回来,船靠岸时,不小心泼了一半。担心水少受责,就舀了些岸边的水灌满,没想到您老一眼就看出来了,真神鉴也!”陆羽品水之神,出自同代人记载,有名有地,绘声绘色,想来决非虚言。

陆羽深得茶韵,长年累月浸泡茶中,实为一地地道道之“茶人”也。

陆羽嗜茶,更重精神。喝茶,可以达到一种俗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大超脱。大瓢舀来甘甜清水,水中映着天上明月,银辉贮入水瓮,茶汤沸腾如松涛阵阵……江流、明月、松涛汇于一气。这哪里是在喝茶,纯粹是一种难得的与大自然的节律一同起伏着的美的陶冶与享受。寂处草庐,啜一口香茗,听一声更鼓,天上人间,自然恩惠,全在这一汲一煎一饮之中了。

在这种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纯美陶冶中,茶人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心态平和、廉洁简约、胸怀阔大、退隐励志、孤傲自重、洒脱无羁……

一个真正茶人所具有的这些高贵而独特的品性,在陆羽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茶经》一出,陆羽声名广播。朝廷所知,征召他任“太子文学”、并授之为“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仁途,仍一如以往,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生活。好在他没有父母的督责,也就没了什么光宗耀祖的规范与概念,不必为出世做官而困而恼,可见儒教思想对他人生的影响实在是少之又少。他曾在一首明志感怀的《六羡歌》里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经》问世,世人争抄,大有“洛阳纸贵”之势。陆羽设计的一套茶具,远近倾慕,纷纷仿造。“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不少人争相延请陆羽,想一睹他的风采神韵,观赏他的茶艺绝技,品尝他的煎煮香茶。特别是那些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更是以啜饮陆羽之茶为荣。这不仅搅扰了他的宁静生活,还使他受到了不少显贵的羞辱。一气之下,他激愤地写了一篇《毁茶论》。不知《毁茶论》写后是自己藏之“高阁”并未示人,还是人们根本就不理会那违心的抨击,反正《毁茶论》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传于世。

陆羽在江浙的几十年生活,除了隐居着述,就是广泛交游。他所接交往来的,都是一些可以称得上“茶人”的名流。如高僧皎然,他是南朝着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参佛甚深,诗文俱佳;如着名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两人时相奉和,留有不少珍贵诗文;还有权德舆、孟郊、戴叔伦、张志和、耿韦等等。我们仅从《全唐诗》所涉及与陆羽交往的诗篇中,就可发现五六十个文人士大夫都是他的朋友。以文会友,以诗唱和,以茶相聚,真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

当我检索、翻阅了几乎与陆羽有关的历史资料与文献后,却没有发现片言只语谈及他的妻儿家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年,他就是拿着儒家的这柄“尚方宝剑”反抗养父积公反抗命运的摆弄。到头来,却还是做了一个实际上的“和尚”,未娶妻室、未留血脉。这恐怕与陆羽儒学为衣,佛教为本,道家为骨的人生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一个“茶”字,他想摆脱人世的挂碍。无牵无挂而来,无牵无挂生活,又将无牵无挂而去,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境界啊!人生传世的方式不外两种,一是肉体的,留下一代一代的子孙绵绵不绝;二是精神的,以其思想影响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灵。陆羽在研究茶学的过程中,渐渐地看淡了前者而着意后者,能有一本《茶经》流传,此生此世,更复何求?

可是,他的心灵深处,却一直眷恋着一个魅力非凡的女性。这个女性不是别人,正是他那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李季兰。

自从陆羽九岁那年重返寺院,李季兰随父离开竟陵,两人一直音讯杳然。没想到20多年后,他们俩竟在乌程开元寺的一次诗会上邂逅相逢。见面相认,当时的惊喜之情可想而知。然而,此时的李季兰已不是他想象中的名门闺秀,而是一位方外道姑。原来,李季兰父亲来江南赴任不久,即染病身亡;不久,母亲又撒手而去。为葬亡母,为了生存,她只得卖身为奴。后为主家不容,将她转卖青楼做了一名诗妓。她卖嘴不卖身,出污泥而不染。久留风尘,不免看清世人嘴脸,看破滚滚红尘,就到开元寺出家当了一名女道士。因其才貌俱佳,他受过唐玄宗征诏,在宫中呆了一个来月。

与李季兰重逢,不禁勾起了陆羽强烈的故园之情与亲人之恋,季兰的悲惨命运更是震颤着他的心灵。在对小妹妹的关怀、体贴与爱护中,自然地就多了一层男人独有的相恋情怀。李季兰见到陆羽,也感到了一种坚实的依靠,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于是,两人来往频繁,唱和酬酢,感情益增。一次季兰卧病不起,陆羽焦虑万分,嘘寒问暖,精心照料。李季兰不禁感激涕零,作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渐鸿至》,抒发心中的喜悦、关切、伤感、撒娇、无奈等复杂缠绵之情。

然而,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自天而降,又生生地将他们两人拆散分开。唐大历末年(779年),朝廷再召李季兰进宫,为唐德宗吟诗奏曲,为诗会酒宴助兴添乐。不久“泾原兵变”爆发,叛军占领长安,拥朱泚为“秦帝”。李季兰等宫中人员逃避不及,皆为朱泚所获。也许是慑于淫威,也许是出于对德宗强召自己入宫的怨恨,李季兰写了一首贺诗赠与朱泚。没想到唐德宗第二年就带兵打回京城,朱泚败逃亡。唐德宗知悉李季兰的举止后,一气之下,“遂令扑杀之”。一个多才多艺的弱女,就这样令人哀婉浩叹地一命永归黄泉。

陆羽辗转得知季兰被杀消息,悲痛欲绝,更是看透社会、看透人生、看破尘世。一切荣华富贵、一切虚妄之念、一切欲望之想都已随风飘逝,飘得无影无踪。唯一所存,仅有一个“茶”字。

陆羽为茶而生,为茶而来,为茶而活,岂不是上帝遣至人间的一位茶仙么?

是的,他就是一个神乎其神、活灵活现的“茶仙”!

写到这里,我的心中,也承认了他是一位飘逸灵动的茶仙。当然,我眼中的仙并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虚无缥缈的怪诞之仙,而是有着人的躯体、仙的风骨的茶仙——所谓茶韵仙骨是也!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耿湋与陆羽联句诗的开首一句,可视为对陆羽恰如其分的概括与定评。

同类推荐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佳作迭出,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引人注目。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诗人徐康,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
  • 暖暖小娇妻

    暖暖小娇妻

    初见时的美好,让她一直沉溺在他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她却不知,他选择她只不过是因为她微笑时那张美丽的笑靥。三年的相守,得来的却是他的一句话,“雪千映,我们分手吧。”那一晚,她怀揣验孕报告单静静的坐在他的订婚喜宴上,亲眼看着他和未婚妻满面春风的游走在宾客之中,平静无波的面容下是一颗波澜起伏的心。“滚……”医院里遇见,他一把推开她,他却不知,她怀里的小婴儿是他亲生的骨肉。五年后,她狼狈被袭,他冷冷拈起她的下颌,“雪千映,还记得孩子的爹地是谁吗?”她言笑晏晏:“反正不是你。”他嗅着她身上发香,依稀还是从前的味道,那一瞬,他才知道原来想要的放手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放下。爱情是咖啡,可苦可甜,区别只在于你加了多少糖而已。我爱你,你知不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推荐夏夜挽凉美文:《总裁,不做你的女人》http://m.pgsk.com/a/819875/推荐花雨完结文,粉好看哟!《不嫁总裁》:http://m.pgsk.com/a/252788/m.pgsk.com《天降爱妻》:http://m.pgsk.com/a/721654/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她游走于黑白两道,“暗界”的高级首领,可冷静睿智,也可慵懒迷糊,离奇昏迷,异世重生,成为洛家千年以来第一个女子,国宝程度可想而知!被视若掌上明珠她欣然接受,可那个王爷未婚夫,还得看她愿不愿意。不过这未婚夫来头可不小,大禹国天才二皇子,更是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战神王爷,可为什么初见便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吸引了目光.....片段一:“云疏哥哥,不能人道是什么意思?”初晴面上天真笑着,眼底悄然划过一丝邪恶。“.....”君云疏眼神有些纠结。“那人道是什么意思?”小丫头眼中的求知欲很强。“为人之道,犹指人伦。”君云疏给出了标准的答案。“那云疏哥哥你能人道。”初晴根据君云疏给的答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恩。”君云疏的耳根后面悄悄红了一小片。片段二:“这个林公子有些奇怪......”初晴微微皱眉。“哪里奇怪?”暮雪有些好奇。“不过林公子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继续写着验尸报告。“为什么?”“林公子长得那么帅!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抬头嘻嘻笑了起来,“可是被你夸过长得帅的男人一般都是凶手。”初晴眼角都没抬。“......”片段三:“呵呵,你真的了解战王爷吗?你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是怎样的残暴无情吗?”对面的女子面上一阵嘲讽。“那又怎样?”初晴淡定的喝了口水。“你不是一向很善良的吗?就那么任由他手上沾满了血腥?”女子微微瞪了眼,根本不相信。“那与我何干?若因为所谓的善良便要放弃自己所爱的人,我宁愿与他一同下地狱!”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优雅起身,笑着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之所以破案只是因为喜欢,不要认为我很善良。”疼爱包容的家人:“晴晴,想做什么便由着自己的心去,谁欺负了你,我洛飞云灭了他!”温柔体贴的大哥:“晴晴需要什么档案,大哥都给你拿来。”一同重生的妹妹:“她是本公主的姐姐!岂能容你欺负?”可是让她觉得重生最大的收获,还是她六岁时便被定下来的夫君......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异能少女重生为备倍受宠爱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的故事,这是两个个异能少女带领着团队去侦破各种奇闻冤案的故事。更是一个大龄王爷历尽艰辛终于追到娇妻的血泪史!萌萌的女主,萌萌的年龄差,爱看宠文与推理的菇凉戳进来吧!
  • 世界经典小笑话全集

    世界经典小笑话全集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这些幽默小笑话,是近年来读者最喜闻乐见的麻辣段子,内容经典。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之余,随手翻阅几则,就可让自己开心一笑,什么忧愁烦恼都将抛诸脑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