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200000020

第20章

过了霜降,空中的云彩一天天显得高远,天气明显地一天天冷下来,遭了霜打的稻秧、水草和芦苇日渐枯黄,大地已是一片金灿灿的秋色。

这一年的水稻看起来不错,稻穗丰硕,颗粒饱满,虽说夏日里受了那一场狂风暴雨之灾,秧苗有些倒伏,但并没对收成有多大影响。田野上空到处飞扬着村民们开心的笑声。

不少蟹农已开始把长成的扣蟹收回家里去,放净田里的水,再晒几天米,就要开镰割稻了。这个时节,蟹子还能再长,但超过钮扣大,南方来的蟹贩子反倒不愿要了,价钱也上不去,白搭饵料。存放扣蟹的办法是在家里挖一个深深的水窖,将蟹儿放进去,就是一时卖不出,存放一冬也是常有的,隔三五天撒把料,那八爪的活物也熊瞎子似的,冬眠,饿不死,只是不再长个儿。等来春料一供足,便又肥肥实实的了。

这一年扣蟹的收成也挺喜人。于旺田留心各家起蟹的消息,凡是闯过了那一场暴雨之灾的,一般都在百斤以上。他看过那些人家蟹子的成色和个头儿,有了专家般的比较之后,心里暗暗高兴,对孟乡长在风雨之夜给他的许诺充满信心和期待,不过是区区一百二十斤嘛,兴许还要多得多呢,看来今年的提留款和统筹款真要免交了,少从兜里掏和少往兜里进,都是一个意思,看来今年还算没大亏!

于旺田让于水丰给孟乡长捎过话去,问蟹子是先窖起来,还是起出就卖?于水丰回话,说再等两天,卖不卖蟹的事自有孟乡长做主。于旺田便等,可内心里也有些急虑,他怕若等的日子长了,就要影响割稻,说啥也不能让稻粒脱落在田里,那可是自家的呀。

那一天,孟乡长带来两位说话侉侉的南方客人,说是来收蟹。于旺田急急抄起几只给人家看,大小合适,个头也匀溜,客人当时就点了头,说就按咱讲好的价钱,起蟹过秤吧。孟乡长得意地说,这是我们乡里最好的蟹农,我说的没错吧?

于旺田悄声问孟乡长:“给的啥价?”

孟乡长说:“一百一,还中吧?”

于旺田连连点头:“中,中,一百一还不中,撒得手了。可别捂在手里吃去年的亏。”

孟乡长问:“那你也先给我估个数,一亩蟹池能出多少蟹子?”

于旺田本想老老实实地回答,可话到嘴边,也多了个心眼儿,当官儿的说过的话,可别又不算数啊!他将答话变成了问话:

“乡长,下暴雨那天夜里,你老亲口跟我说过的话,我可都牢绷儿地记着呢,还算数吧?”

孟乡长一怔:“我啥时说话不算数了?我说过啥话了?”

“你老说,要是一亩能出120斤,就给我免……提留统筹啥的。”

孟乡长笑了,大手往田里一比划:“就这事呀,算数,当然算数。只要你一亩平均不给我少于120斤,全免,能免啥免啥,屁大的事嘛。那你就先给我交个底儿,能出多少吧?”

于旺田高兴了:“少了120,乡长你把我当螃蟹卖。”

南方侉子接话:“那我可不敢买,买也买大姑娘,犯一回拐卖人口的罪,也值。买你咋处理?你再追着跟我要媳妇,我更亏了。”

众人大笑。

孟乡长拍拍于旺田的肩:“我就等着你的120斤,多了,我另外还有赏。”

于旺田抓锹放水时,心里还在暗暗算计,这六亩蟹,看来收七百多斤没问题,兴许还会多,那就是八万来元钱呀,要是自己干,刨去蟹苗、饲料和各种开销,就是再交上万八千元的特产税,四万块钱也是老太太擤大鼻涕,手拿把掐,稳稳当当赚到手了。要是有那四万元钱,还愁啥饥荒?俩孩子还哭啥笔本伙食的,凤荣喜欢啥衣服咱给她买啥衣服,再给她买个金镏子金项链都行。唉,不就是因为开春时缺本钱买蟹苗,白给别人卖了这半年的工夫嘛……

扣蟹市场好比炒股票,陡涨陡落,上下浮动很大,全看个火候,还有个发狠下赌的意思。去年秋天,扣蟹最高时已卖到130元一斤了,有人说,今年受灾的地方多,蟹子少,还得涨,怕是150元也挡不住。许多蟹农就把蟹子窖存到家里去,还有人乘势往家里收,巴望囤积居奇挣大钱。没想入了冬,蟹价却一路下跌,最后80元钱也难出手了,悔得有些人差点没跳水塘。

放水收蟹时,吕书记也坐小车赶来了,是孟乡长站在田埂上用手机请过来的。吕书记似乎说正忙,来不了。孟乡长说,咋忙您也得光临光临,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别的事我可以全权处理,可这喜悦我无权处理,谁也代替不了。吕书记在手机里又说了些什么推辞的话,孟乡长说,那我给您讲一个我刚听来的笑话,说有位县长进卫生间,有个秘书正站在小便池前,见领导来了总得说句话吧,就说县长还亲自上厕所啊?县长啊啊了两声,也没说什么。这个玩笑太俗了,用滥了,没新意,县长根本没笑。这让秘书很尴尬,包袱没抖响嘛。正巧秘书看县长小便完了,便又说,县长还亲自抖啊?

孟乡长是当着大伙儿的面对着手机讲这笑话的,所以大家都笑了,南方侉子笑得嘎嘎的,像老鸹叫,还说东北人都是赵本山,专能搞笑。估计手机那边的吕书记也笑了。于旺田跟着嘿嘿笑,心想,原来当官儿的一高兴,也爱讲爱听这种带骚味儿的笑话,孟乡长敢跟县太爷大大咧咧地说屁嗑儿,可见关系不一般,亲着哩,厚着哩。

孟乡长啪地合了手机,满面得意的红光,说:“稍等一会儿,大东家马上就到。”

于旺田问:“那女东家也来呀?”

孟乡长怔了怔:“啊,对,对,是女东家来。”

女东家却没来,只是吕书记来了,圆圆胖胖的脸上满是笑意,比秋日里的太阳还明亮灿烂,又亲自给于旺田点了一棵“大中华”。孟乡长也没多问女东家来不来的话。于旺田心里骂自己,该掌嘴,也是奔五十的人了,嘴咋还这么欠呢?管他谁是东家呢,卖了蟹子的票子也落不到你的手,关你屁事!

第一畦的蟹很快过了秤,是93斤。于旺田心里登时就咯噔一下沉了沉。孟乡长说,好好看看秤。南方客商抓着秤杆子,侉侉地喊:

“你自己看嘛,这还有错?不用秤也估个八九不离十。”

于旺田注意了孟乡长的脸色,已明显地有些阴沉,再看吕书记,却看不出什么变化,只是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不说话。

又过第二畦,竟更惨,只有85斤。于旺田眼见吕书记脸上也罩起了一层浓重的阴云,将挺长的一截烟头往田里远远一甩,那烟头落在水里,滋地一下就熄了。吕书记说了声,我还有事,拔腿就走。孟乡长急跟过去,也不知跟吕书记嘀咕了一些什么,很快又返身回来了。

再过第三畦,于旺田心口已堵堵的,好像要喘不上气来。这一回略好些,106斤。于旺田再要放第四畦的水,孟乡长黑着脸说,拉倒吧,剩下的不卖了。客商不解,说不是讲好六亩都卖的吗,怎么说话不算数?孟乡长冷言冷语地说,卖三亩我收你三亩的钱,我说要你六亩的钱了吗?废话什么?蟹贩子撇了撇嘴,知这位是惹不起的土地佬,便不敢再多说什么。于旺田则拄着锹,惴惴地不知该怎么好。

蟹贩子跟孟乡长结清了账,孟乡长将几扎票子塞进了黑皮包,却挟着皮包站在那里不走。一直跟在旁边的朱景发这时凑到了蟹贩子跟前,问:

“还收不?我的也卖。”

朱景发家的蟹子也没起。种田养蟹的事,他一直瞄着于旺田,人家立围障他忙着摆弄塑料薄膜,人家喂料他也忙着撒豆饼。看人家卖蟹收钱,当然也要跟着前有车后有辙地走。

蟹贩子说:“那就再收你三亩。先捞几只看看。”

朱老九很快捧回几只扣蟹来,虽活活泼泼地在掌心乱爬乱窜,个头却不如于旺田的齐整,小的明显缩缩了一圈圈,颜色也不那么黑亮。蟹贩子有些不屑,笑说:

“你的怎还分辈?老子和儿子一起长?”

朱老九也笑:“儿子咋?更出数呢,咱们是按分量称,又不是按个儿数。”

这也是实情,在扣蟹市场上,同样的价格,略小些的反倒出手更快。

乡间有句话,叫上赶着不是买卖。蟹贩子见朱老九心情迫切,自然要起杀价之心:

“那也是匀整的好。就像小孩子似的,从小营养不良,再怎么让他往饱了吃,也难长成大个儿。你真想卖,人家的那个价不行。”

一入秋,便不时有人找到田里来,追着朱老九要赌债。他狠狠心:“那就一斤少要五块,行了吧?”

精明的南方买卖人乘胜追击:“一百元一斤,也好算账。你不卖,我们就走啦,都别废话。”

朱老九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骂:“你们这是打劫,想白拣啊?妈的,豁出烂在手里,不卖!”

谁也没想到孟乡长会突然接话:“一百就一百,卖!”

朱老九大惊:“乡长……”这没说出的话谁都明白,朱家不似于家,不管你乡长的官儿多大,田里的蟹子跟你没任何关系,你说卖,那损失算谁的?一斤少五元,一百斤就少五百,要是一千斤呢?

孟乡长阴着脸说:“我说卖就卖,那一斤五元的差价我给你出,行了吧?给我放水起蟹,就放这个池子!”他指的是紧挨于家的蟹田。

这回轮到朱老九忙,于旺田当观众了。按说,心里憋闷沉重的于旺田哪还有心思看热闹,他只是要看看朱老九的一亩田到底能出多少蟹子。他是被朱老九偷过的,他知道朱家的蟹田里有着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尽管朱老九一再跺脚拍胸脯子赌咒发誓,说自己只捞出去几抄子,不多,可一亩蟹没出上一百斤,于旺田知道朱老九的话不能信了,他可把人坑苦啦!至于孟乡长,他宁可舍得自己出钱也要看看朱家蟹田的产量,那意思已是秃子脑袋上的疤癞,傻子也看得一清二楚,他是疑心于旺田把蟹子转移到朱家去了。这让于旺田心里更存忐忑,怦怦擂鼓,不知该跟站在旁边的孟乡长说点什么好。

过秤了,131斤。尽管早有思想准备,还是让于旺田大吃了一惊。他偷偷溜了孟乡长一眼,只见那张脸拉得更长,眉拧得更紧,阴沉沉的,给人的感觉是打声雷就可能下大雨。朱老九他妈的倒是美得嘻嘻笑,蹦前跳后的好似嘴里含了糖疙瘩的猴子。

孟乡长从刚到手的蟹款里点出几张票子,往朱老九的手上一塞,说:“这是差价钱。其它池子的你卖不卖,我就不管了。但其它蟹池的产量你都给我记个账,斤是斤,两是两,差一点儿也不行。记完你把账交给支书于水丰,让他去乡里时交给我,就说是我的话。”

“哎,哎。乡长大人交办的事,错不了。”朱老九紧点头。

孟乡长拔步走人。于旺田迟疑了一下,还是胆突突地追过去送几步:“孟、孟乡长,回、回去呀?”

孟乡长扭头白了他一眼,阴冷冷地说:“于旺田,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你于旺田老实巴交的,行,我姓孟的打了这么些年的雁,总算没被雁啄瞎了眼,看错了人!”

于旺田站住脚,只觉大日头白得耀眼,接着眼前就黑上来,两腿软软的,险些站不住。他撑着,慢慢蹲下了身子。

南方侉子问:“当家的,除了这一池,还卖不卖?”

被一亩一百三十多斤的高产量刺激得兴奋起来的朱老九说:“妈的,一百就一百,卖,都卖。”

第二畦更让于旺田不敢相信,136斤;第三畦,128斤。操他姥姥的,这狗东西那一夜从我的田里偷出多少蟹子呀!就凭他的那点本事和对蟹田下的力气,和我打个平手,也得烧八炷高香,这王八蛋手黑,心更黑呀!两家的产量就在这儿比着呢,真是满身长嘴也无处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南方侉子又问:“我们带的现金没那么多,再收,就得打欠条了,等我们下次来时带给你,行不行?”

朱景发说:“玩勺子去,别跟我整这套。一手钱,一手货,两利索。想再收,明儿带钱来。让我追着你们要债呀,门儿没有!”

南方侉子从屯里雇辆小四轮,让把装蟹的篓子搬到车上去,又点清票子,就随车走了。如果顺利,他们今晚就可将这些蟹子装上大货车。大货车跑高速公路,一路南去,昼夜兼程,用不了两三天,这些蟹子就将放养进南方蟹农水田或池塘里继续生长。至于最终被蒸熟摆上哪家的餐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热闹的人们也都散去了,朱景发抓着那厚厚的几扎票子,仍是满脸的兴奋,一次次用票子在大腿上啪啪地打,“嘿,这钱,这钱!咋像做梦似的呢?”去年,他也在稻田里撒了蟹苗,在伏天里也赶上一场大雨,可那一夜,几亩蟹田水漫金山,围障被风掠水冲倾覆于地,蟹子都顺水逃跑了,秋后连根蟹爪子都没捞着,白瞎了上万元钱的蟹苗和一年的汗水心血了,秋后还得交特产税。养蟹这营生投资大,风险也大,除了气候因素,蟹子闹瘟也了不得,血本说泡汤就泡汤,好比风去无痕。不然,似这般一年好几万的进项,蟹农们岂不早富得流油了。有了今年进,还得防着来年亏呀。

朱景发见于旺田失神落魄地蹲在窝棚前,走过去安慰:

“老旺哥,还真上火啦?犯得上吗?当官的愿耍脸子就让他们耍去,你明年还想给他们养蟹呀?再说,那些人都抱着铁饭碗,多收几十斤蟹子,他们乐呵;没有这个钱儿,人家照样想咋吃咋吃,该咋花咋花,照乐不误。你这人心太实,不值当!”

于旺田耳旁如风轻掠,蹲在那里不接他的话茬儿。

朱景发又说:“这么老多钱,可不敢放在这里,我得回家一趟。老旺哥,我还有几亩蟹子呢,你再帮照看一眼,我去去就来。”

朱景发走几步蹦一蹦,兴冲冲地去了。落日的余辉里,于旺田蹲在畦埂上,那身影显得失神落魄,格外寂寞孤独。

同类推荐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古剑奇谭(杨幂、郑爽主演)

    古剑奇谭(杨幂、郑爽主演)

    杨幂主演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一段时光中生死相随的爱情传说。剑胆琴心,侠骨柔情;少年英雄,美女红颜,共同演绎江湖组曲。还原你心中最完美的仙侠浪漫经典!一段来自远古的约定与羁绊,一个于时光中生死相随的不朽传说!听说在遥远的极北之地,隐约有关于亡者重生的传说,我即将起程去那里。无论如何,在这一世走到尽头之前,我都会继续寻找下去,一直、一直……总有一天,我会和你回到桃花谷,到那时,我们,再也不分开……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醉太平

    醉太平

    期刊主编老费有个完美的家庭,这首先得益于他有一个完美的老婆刘以敏,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开会回来推开家门,竟发现老婆红杏出墙。他们离了婚……
  • 杀手警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杀手警探(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热门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博弈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成败密切相关。本书摆脱了博弈论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博弈论的原貌。同时,将博弈论常识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博弈论的视角和思维来生活,从而帮助大家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完结)深宫苑围,妾以色待君,君因色宠之---非吾意.....况且吾本平庸,不枉自期盼----不过金丝鸟儿一只!她说,进的宫廷去,便是一只没有自由的鸟,她说不喜欢皇帝。“收拾收拾进宫去。”他险些气炸了肺,她的轻视激怒了他的自尊和自信。他要让她爱上他,然后毫不留情的将她送给别人。
  • 天上来的八公主

    天上来的八公主

    她,无恶不作,火烧天牢,拆毁凌霄殿,砍断蟠桃树,轰炸真君神殿。天庭众神,见之头疼却无可奈何。一不小心被玉帝王母下套,入凡也就罢了,不小心挂在旗杆上任人瞻仰,堂堂天庭八公主被送进警局,还指为神经病......天哪.....人间真爱,她找到了,也失去了。纠缠千年的记忆袭来,阴谋接踵而至。死而复生,周转冥宫。阴谋,权势,手段,鲜血,重重不断,她将冥王玩弄鼓掌,用生命做赌注,势保三界周全。冰冷的心,容得下三界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心爱之人!芙蓉殿中勾魂摄魄,菊花宴下才冠群芳,祭冥之中翩若惊鸿。一场荒谬誓言,她连丧两子。后宫女子如狼似虎,她痛失好友。折磨,忍耐,直到发疯。当友情、爱情、亲情远离而去,独剩一人,又该如何承担?看虚宁公主再世为妃,极致妖娆!..............本文终结,欢迎大家去看虫子的新文《爱的阶梯:总裁的迷路天使》虫子有访必回,有收必回收!
  • 败犬女,别来无恙

    败犬女,别来无恙

    古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是四个女人的故事,四个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女人。婉约荷花般的李慕思、娇艳玫瑰般的严梅、冷傲冬梅般的魏晓燕、清丽百合般的徐莉莉。她们个个光鲜靓丽、出类拔萃,可是为什么就没有爱情?人们说女人是要被滋润的,不然就要枯涸掉……可是有一群人她们说她们不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御灵

    御灵

    夫天地万物,俱有灵气,或内敛,或外现。是以风水相士之眼观之,天时地利,良莠不齐,盖不可直论优劣。崇山峻岭,却有毒蛇猛兽出没;涓流镜湖,却有决堤泛滥之险......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