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200000021

第21章 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论红高粱系列小说的艺术独创性(3)

不是在婚姻或某个局部问题上的反抗压迫,而是把渴望人的自由、尽可能充分地实现和占有人性作为贯串一生的追求,正是作者赋予戴凤莲这个农村少妇的新东西,是这部作品高出于某些作品的新发现。至于这个人物的有胆有识、工于心计、善于理财、长于识人,就不能算多有独刨光彩的笔墨了。她在单氏父子死后初出茅庐理家的镇定和大度,或会使人想起贾探春之才;她在惊悉单氏父子被杀的瞬间的出色表演和余占鳌摸进烧酒作坊她的始而晕眩继而“耳光”相向,又会使人想起王熙风之辣;她在宣布与铁板会头目黑服姘居时的无所顾忌,还会使人想起潘金莲之狂……总之,这些描写都不算特别的新鲜,只起到补充和丰富性格的作用。这个人物的价值和异彩,除了“不怕罪,不怕罚,我为自己作主”的对人性和自由的渴望,还在于为了实现这种渴望所表现出来的英雄的道德和无畏的气度。正如作者所说,她有“一股潜在的英雄气质”。同样是猝然遭遇淫恶凶残的日本鬼子,同样面临辱身殒命的危局,她和二奶奶恋儿的表现多么地不同!恋儿整个被“吓瘫了”,陷入恐惧引起的惊悸、抽搐和迷狂,她呢,“在罗汉大爷的血头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撕乱了头发。疯疯癫癫地跳起来”,竟使鬼子愕然止步。这是怎样大智大勇的胆魄,又是怎样压倒鬼子并且不惧怕血污的豪勇气概!

更加令人深思的是,多少年来,在生活中和文学中农民被视为目光最短浅、最讲究实惠、最缺乏理想,最缺乏想象力的人群,--这是否一种局囿和偏见?是否反映了文学本身在表现农民精神世界丰富性上的想象力的匮乏气?大约至今还没有谁象莫言写戴凤莲之死时,把那么瑰丽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思,赋予一个农村妇女吧?你看,“奶奶飘然而起,跟着鸽子,划动新生的羽翼,轻盈地旋转”,你看,她“贴着高粱穗子潇洒地滑行,看到天国射下的五彩强光,听到了来自天国的,用唢呐、大喇叭、小喇叭合奏出的庄严音乐”……作为一个“完成了自己解放”的女性,这音乐何尝不是发自她灵魂的音乐呢?这样的笔墨可否称为农民的浪漫主义?如果说,我们的文学偏重于对农民性格复杂性的思考,而相对忽视对农民情感丰富性的升华表现,那么,莫言把农民的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提升到如此诗意的境界,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贡献了。

我们当然没有忘记余占鳌,这个最重要的、作为整部小说构思的基石的人物,以及站在余占鳌身旁的一大群形形色色的人物。虽然戴凤莲和余占鳘是作者用浓墨推出的一对强者,寄寓作者对红高粱精神的追怀遐思,但作者写他们所用的笔调、色彩、方法是不同的。写戴凤莲,侧重写意和想象,色彩绚烂,体现着渴望自由的理想精神;写余占鳌,则是冷峻和热烈夹杂,激情褒扬与理性批判并举,反映出作者十分矛盾的心理。作者是把他作为一个极复杂的灵魂来解剖的,更多地体现了求实精神。不过,透过理性批判的锋芒,可以看出作者仍然给予他极大的肯定和激赏,仍然把他看作“一株纯种的红高粱”,仍想强调他那英雄的气质、道德和风度。象余占鳌这洋的农民英雄,在从古至今的英雄传奇、农民史诗中并不鲜见,《水浒》等古代典籍自不待言,就是当代如《红旗谱》《李自成》等作品都曾有很高的刨造成就。但是,余占鳌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拿朱老忠和他相比,朱老忠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他则更多地表现着自发的民族意识;朱老忠有寻求党的潜在欲望和群体意识,他则被狭隘的复仇情绪所左右,等等。是的,正是在发掘余占鳌本体的矛盾、心理的自我冲突、灵魂的深层颤栗上,这部作品显示了它的又一特色。当莫言试图达到外在的思想平均数,兼顾余占鳌性格的方方画面,离开他自己的特色时--如五乱子面授图王霸业之术,余占鳌翻身下马五体投地之类,貌似深刻,其实生硬;当莫言尊重余占鳌的真实性格逻辑,处处贴合人物时,我们看到的便是一个独特的活魂。所以,我们的分析的重点只能放在作者的独创性上。

独创性就在余占鳌比一般的农民英雄更深刻的自我矛盾,也即展示人性的深度。余占鳌在作品中是杀过很多人的--杀与其母通奸的和尚、杀单氏父子、杀土匪花脖子,杀日本骑兵。杀自己手下濒临死亡正在痛苦挣扎的战士、杀余大牙,等等。可以说他每次杀人的心境和动机都不相同,通过这多式多样的“杀”也许最便于我们窥视其灵魂奥秘。为什么他杀地主单氏父子与杀和尚,一个是恶心的感觉,一个是后悔的情绪呢?他杀单氏父子,实出于朦胧的阶级意识,对“锈蚀铜臭气”的憎恶;他杀和尚就完全是为维护门庭清白、替父报仇。在前一个“杀”的前后,他与戴风莲“野合”,他要“为她开创新天地”,他是追求人的解放和人性的实现的叛逆者。历史上所谓不近女色的农民英雄如武松,石秀辈是无法与他相比的。可是,后一个“杀”里,他杀和尚以后,便跑到“梨林深处父亲的坟墓”,接着,“梨林深处起一阵小旋风,他闻到梨花幽香”--父亲亡灵感激和回报他的神秘暗示。在这里,他又是个在深刻意义上卫护封建道德秩序的卫士,因为和尚与其母的关系是扭曲了的人之间的扭曲的爱。这个“杀”与石秀的杀嫂没有什么性质不同。由这两个“杀”即可看出,余占整即是封建宗法道统的反叛者,同时又是他的卫护者,这就是他的深层矛盾。他的民族意识、自由意识、复仇意识可以使他成就为狂放不羁、敢作敢为、众心宾服、驰骋疆场的抗日英雄;但在这一切的后面,他又是个恪守宗法观念、王权思想、热衷于传宗接代、血缘纽带的庸人。他之杀死“花脖子”,除报受辱之前仇,无非因为他曾“摸过”戴凤莲;他看到被蹂躏的二奶奶四仰八叉躺在炕上,便“大吼一声”抽出匣枪要独自去报仇。这种复仇意识当然令人崇敬,但不能否认,由于他的贞操观,这复仇意志变得数十倍的强烈了,以致产生了同样兽性的报复(割生殖器)。最深刻的一笔莫过于所谓“独头蒜”的描写,当他得知儿子还有生殖能力时,几乎是跪拜着仰天大呼“苍天有眼”!余占鳌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民魂”!他对八路军的戒备,他为妻子出“回龙大殡”,发行纸币坑骗老乡,同时他又狠揍丧失良心的“倒地瓜”者,都因为是出于这个活魂的必然举动,我们只能感到真实和丰富。这既是一个深怀民族意识,具有“铁石心肠”的英雄好汉,又是一个被旧意识的毒蛇纠缠得十分孱弱的“最王从蛋”(作者语)的懦夫。他,不可能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从北海道回来后的英雄失路和暮年悲凉,正是这个人物必然的归宿。

莫言笔下的农民,不独是外在行为真实的农民,首先还是灵魂真实的农民。以往不少写抗战时期农民的作品,往往有“拔高”他们使之“高攀”某种观念需要的倾向,另一方面却又低估他们的理想。在这部系列小说中,莫言一面写农民的理想之美,一面又使农民还原化、本色化、心灵化。他们未必预先怀着悲壮感投入战争,却以本色的行动完成了悲壮,他们未必是清醒的抗争者,理智的爱国者,却以自己的热血和牺牲卫护民族的尊严。这里,罗汉大爷和二奶奶恋儿在丧失人性的战争突然来临时的无准备状态和各自奇异的自发反抗方式,是惊人深刻的描写,是深潜的而非表面夸饰的民族意识和普通农民心态的绝妙写照。罗汉作为旧式传统农民,完全被天降横祸打懵了,他无法想象鬼子怎么敢如此践踏道德人伦,因而从一下午的屈辱和“不理解”到头脑中“升起紫色的火焰”,直到“怒铲骡蹄”的与汝偕亡的决绝反抗;恋儿从女性的生理恐惧,“吓瘫了”到突然剥光衣服,不顾自身,保护女儿到“在暗红色的充满色欲与死亡诱惑的泥潭里的挣扎”,是与“怒铲骡蹄”非常相近的自我毁灭式的强烈反抗。我为作者这种写出毁灭中的尊严感到震慷。中国农民为什么而战,为什么献出生命,没有比这样独创的描写更能得出深刻的结论了。莫言不愧是一个深爱着并密切关注着农民灵魂的作家,从他写出民族危亡怎样使小生产者走向与他们的意识相反的团结,凝聚,诞生了余占鳌、戴凤莲式的风云人物,到他写出在历史的跑道上倒下了罗汉、恋儿,直至饿死后悬吊在公社铁门上的耿十八刀,这各式各样的奇生与奇死,确可能看出他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立思考和独特的透示灵魂的眼睛。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也许比任何时候都更能理解莫言这位作家。他钟爱农民,他自己就有一颗在墨水河浸泡过的农民的灵魂。农民的爱情、农民的道德、农民的反抗、农民的勇毅、农民的伟大生命潜能,因一场战争的迫压更加猛烈地燃烧起来,更因莫言一支恣肆泼辣的笔而更加雄奇璀璨。然而,正是在这里,莫言同时暴露出他在篇幅短小的作品中不易暴露的弱点:思想深度的不足和广阔涵盖生活的能力的不逮。我感到,一旦离开“高密东北乡”,他的笔就突然变得滞涩笨拙,他的感觉和想象也出乎意外的贫乏起来。他并非不想概括更深刻的历史社会内容,例如他用了不少篇幅写八路军胶高大队,国民党冷支队与余占鳌的冲突纠葛。但这些描写可说是作品中最缺少光彩的部分,甚至明显看出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窘迫。他写八路军似乎要说明“土八路”之土,江小脚之教条和机诈,好象要另辟蹊径,另有深意的样子,其实,“杂七杂八的唱歌”也好,“抢武器”也好,全是些很表面的东西。这不禁使我想到以往不少写革命战争的作品,虽然不免于观念化的弊病,但在揭示八路军的行为动机上往往比莫言深刻。对莫言来说,怎样扩张农民式的瞳孔是很迫切的。在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尽量广泛的深入历史,而不是固守“高密东北乡”。主体的能动性是有限度的,它毕竟要受生活的制约;灵感只能发展,却不可依恃和迷信。莫言对我国当代小说审美意识的开拓性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甚少在现在他还不是一个能反映广阔历史要求的大手笔。

《狗道》中的“人狗大战”和白、绿、红三条恶狗火拼的场景,也是莫言用力颇多的章节。然而,除了莫言富于声色的笔还能勉强吸引我们之外,所谓“三条狗坐成一个三角形,回忆艰苦岁月”之类的描写,又有什么深奥可言?我常常弄不明白,莫言何以对某些浅陋的暗喻爱不释手?如《爆炸》中的抓狐狸和这里的“三条狗”。我甚至想说,这算不算一种才能的浪费?其实,这些场面中渗透的思想说穿了也并不怎样深刻。如写久吃人肉的狗从家畜恢复到远祖兽性的一段,几乎与杰克·伦敦在《荒野的呼唤》中的描绘并无二致,宣示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生存竞争说而已。也许,更复杂、最难以辨析的是关于生命冲动、生命渴求思想的流露。在莫言和其他作者如乔良的作品中,常看到对“生命”的强调,面对不复辨认其政治色彩的“形状相同”的“平等的头盖骨”发出的生死永恒轮回的浩叹。我想,生与死的描写有助于增深历史感,但“生命”并非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存在的同义语、“生命”也非蛋白体的延续,只有同时充分写出生命的社会性、历史性,大约才不致堕入另一种简单化--颂扬生命本能。当然,这些只是作品中偶而闪出的思想片断,并非已成为主要倾向。

至于目前对这部系列小说批评颇多的“溢恶”的说法,我却持保留态度。就小说特定环境的惨酷和狞厉来说,作者不容隐不虚美的史笔态度没有什么错处,倘若完全绕开那惊天动地的残暴、罪孽和血痕,是不可能深刻表现那一时代的历史心理的。一切全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感觉,怎样描写。《神曲》、《恶之花》、《百年孤独》、《族长的没落》中都有丑陋和溃烂,但并不妨碍它的文学价值。就拿《奇死》写恋儿的横遭禽兽轮奸,写得并不污秽,搅起我们的也不是“黄色”的欲望,而是民族的血海深仇。这一章节中写大难临头前的黑色预感和恋儿的神秘体验非常精彩。莫言的艺术感觉已多有探讨,而这里的神秘美感作为文学永恒之谜的一方面,也同样值得研究。可惜这里没有篇幅讨论了。

……历史是一条无始无终,永远不会干涸枯竭的河流,它永远在当代人的心头激荡;人不是历史之外的旁观者,他永远是历史中的一个角色,历史便也永远是这个角色的历史;历史与现实永远不会断裂,作为民族精神瑰宝的亡灵也永远不会死亡,就象莫言以现实的名义请出亡灵并使之复活一样。这就是红高粱系列小说对我在文章开头所提问题的的出色回答。这部小说的簇新意义在于,当代文学不再满足于站在历史门外追慕历史、揣摩历史,谨慎地模写历史,再现历史;而是站在历史之中,以当代人的意识和心灵重新温热历史、自由地理解历史,以怀疑精神重新改写历史,让历史更紧地拥抱现实。“奇外之奇更出奇,一波才动千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创作主体在历史题材中的新觉醒,必将激起无穷新的涟漪,推出无尽新的诗篇。

1986年11月写于京郊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其中,向我们介绍了武警。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热门推荐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时隔三年,甫一见面,沈青山就扔了她的婚戒,毁了她的婚纱,堵了她的未婚夫,抢了她的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沈青山诞着脸笑,一派多情姿态,“跟我生个孩子!”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误惹总裁大人

    误惹总裁大人

    “我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美少女啊~”从小学开始就经常不顾他人的冒冷汗自称美少女的点点,终于在25岁的时候遭遇了她人生中的滑铁卢——被相恋6年的男友甩掉了。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之后,终于从以前的天真慢慢蜕变成如今的冷静与理智。虽然平时还是会一副看起来天真浪漫的样子O__O”…失恋失业的她是如何成功获得事业与爱情的呢?事业:“你之前的两份工作都做得这么短,又已经快1年没工作了,我们很难相信你的忠诚度和能力的。”面试官面无表情地说道。“请您听我细细道来(吧啦吧啦2分钟后)因此,我相信我是能够胜任贵公司的这一份工作的。您给的一次机会,我将付出我十分的回报!”点点露出了她标志性的单边梨涡笑。其实,她的另一个身份是……
  • 至尊龙戒

    至尊龙戒

    身为高中生的主角叶天明,因为一次意外获得“神圣法器”神龙戒。神龙戒能够全面提升主角的力量、敏捷、智慧,并且提供神奇“内力”。叶天明由一名普通的学生一晃成为了实力强横的修真人士,介入大千世界众多修真的无数纷争。异能者、修真、血族、狼人、圣骑士等各方大能纷纷登场。佛、道、释、景、魔各教高人逐一亮相。炼血、炼气、炼罡、悟灵、参玄、天一,六大修真境界,成就无上玉神。十级异能、异能师、大尊者、大圣者,十三阶异能者纵横世间,参悟宇宙玄妙。群魔乱舞,仙佛漫天,试看主角如何弑魔屠龙,成就不灭神话!
  • 邪王逼婚:废材三小姐

    邪王逼婚:废材三小姐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废材。废材?姐会叫你们知道什么叫天纵奇才。斗练场上,她将所谓的天才们打趴在地上,引来众人侧目。他踏着优雅的步子缓缓向她走来,“小凤凤,本王刚才已经看到了你的实力,完完全全达到了本王择偶的标准,从今往后,你就是本王的爱妃。”她为那声小凤凤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更为他的话满脸不悦,她卧槽一声,大骂:“滚粗,老娘不认识你,哪儿凉快待哪儿去。”
  •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不想成为语言大师的业务员不是好业务员。那么好业务员的语言是如何修炼成的呢?所谓“语言技巧”,并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类的吹嘘和欺骗,它是指业务人员以诚实而科学的态度,向顾客介绍或解说产品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技巧还包括说话方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是一个人语言积累运用和处理能力的体现。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好听话”“客套话”和“专业话”“巧妙话”这四个方面来对销售话术加以详细阐述。通过认真阅读本书,可以使业务人员迅速掌握最佳的语言技巧。本书可供所有正在或有志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士参考阅读。
  •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能言善辩(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穿越时空:千古王妃

    穿越时空:千古王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愿得一人心,白手不相离。这是烟萝的期许,亦是她今生无处可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