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000000034

第34章 救赎篇,天使就在你身边(3)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一些事情上,父母可以不给孩子太多的建议,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比较,在几种结果中,孩子会获得自己的选择。比如,有一位父亲,和孩子共同种了几排向日葵。当父亲告诉孩子要间苗的时候,孩子不肯,他不舍得把那么好的小苗都拔掉扔了。于是,爸爸把向日葵分成了两份,爸爸一份,间了苗,孩子一份,不间苗。父子俩决定来个比赛,看谁的向日葵长得好,结籽多。结果,孩子在比较中获得了经验。

写信给孩子是交流的好办法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写的《傅雷家书》,早就已经成为人们脍炙人口的一本好书。此书可谓经久不衰,至今仍在重新印刷。这本书以书信的方式把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亲的话用平实的、语重心长的语调记录下来,读来倍觉亲切。所以,尽管这本书是傅雷先生多年书信的结集,尽管这些信只是写给他自己的孩子的,但《傅雷家书》至今仍成为许多人用来教育孩子的经典之作。

书信,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但大多数人往往把它用在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交往中。尤其是现在,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人们写信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打电话、视频聊天、拜访几乎代替了写信。当父母和孩子同处一室的时候,就更觉得用不着写信了。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写信交流常常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当父母觉得和孩子进行口头交流效果不太好的时候,当父母希望自己的话语充分引起孩子关注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即使父母和孩子近在咫尺。这是因为书信交流,父母在写信的时候大多平心静气,思路清晰,条理完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而且,孩子容易对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如果父母写成文字,孩子就不会不注意了,这样更容易触动孩子的思想。当孩子给父母回信的时候,他(她)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并且在写信的时候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父母与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内容非常宽泛。一位叫于秀娟的母亲给女儿写的信主要有3种内容,一种是关于读书的通信,一种是关于花钱的通信,另外一种通信则是关于成绩的。她举例说:

女儿小学毕业前夕,她提出要拿钱给同学们买纪念卡,以表达几年来同学之间结下的真挚友谊和浓浓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面对女儿的合理要求,我们无法打击她的热情,便答应下来。晚上,我经过一番思考和准备,给她的抽屉里放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女儿算了一笔经济账,详细列出了她一年来为同学、为朋友过生日、送礼物等的种种花销,同时我还引用了一篇来自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报道,里面介绍了几位不畏生活困难、勤奋读书的小学生。随信我还附上了几张我亲手做的精美贺卡,里面还夹着自制贺卡的方法。第二天,女儿看到了信,她先是缄默不语,静静地思考。接着,她惊讶地说道:“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竟然花去了几百元,够那些小朋友几年的学费呢!”她拿起了我给她做的贺卡,爱不释手地看着,说:“哇,这贺卡比买的还棒,妈妈手真巧,我也要做,我要跟您比一比……”

当然,写信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父母们应该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如何写信给孩子,孙云晓提出下面两个原则:

给孩子的信要有真情。写信给孩子之所以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因为这种方式很感人,多是写信人真情的流露。如果父母不能用真情与孩子交流,写信也只能流于形式。

写信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有的家庭用“家庭日记”的方式,还有的家庭经常使用留言条。不管怎样,只要您采用文字的形式与孩子进行真情交流,就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学会交往从家庭开始

谈起交往,父母们也许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在一些父母的心中,最重要的问题也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孩子的成绩问题。但一些儿童心理咨询热线的负责人却发现,给热线打电话的孩子们,大多不是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打电话咨询,而恰恰是因为交友问题使他们产生烦恼。可见,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交友问题也许比学习问题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您看了下面的一项试验就知道了: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黑伯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试验。他让一些自愿作为试验对象的大学生单独呆在一个小屋子里,可以吃饭、喝水,生存没有问题,但不能看电视、报刊,不能听广播、不允许交谈,总之他们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将被隔断。开始的时候,大学生们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能吃饱,能有水喝,可以天天躺在床上睡觉,还可以在安静的环境里思考问题。

但试验刚开始没有几天,一些大学生们就受不了了。他们中有的人感到烦躁,有的人觉得无聊,还有的人甚至产生了幻觉。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一项惨无人道的试验,人都快要被逼疯了。这个试验说明,人是有交往的需要的,如果得不到正常的交往,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心理学家们把这种与他人保持来往、建立联系、寻找友谊的需要称之为亲和需要。

从上面的介绍中也许父母们已经看出交往对于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了。事实上,其重要程度还远不止于此。交往对父母们最关心的孩子的智力问题也存在巨大的影响,现实生活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南京的一位工人由于自己在生活中曾受过挫折,当他有了孩子以后,就老怕孩子受欺负,于是把3个孩子都关在家里,从来不许孩子出门。后来经心理学家们测试,他的3个孩子--大女儿19岁,二女儿15岁,小儿子11岁--的智商年龄分别是5岁、3岁和1岁。

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交往呢?怎样帮助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呢?我的建议是学会交往从家庭开始,让孩子在家庭中先学习一些与人交往的经验。

家庭交往与同伴间的交往当然是有区别的。在家庭交往中,孩子面对的大多是成年人,成年人总是比较迁就孩子,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对孩子又关照过多;而在伙伴交往中,您的孩子面对的是和他同龄的孩子,大家完全是平等地交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交往活动。但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由于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接触,所以,父母只好利用现有的条件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情景。

在这方面,孙云晓提出下面几条原则也许可以帮助您:

不要对孩子过于放纵。有些孩子在家里一个样,在外面一个样,经常出现“窝里横”现象,这种现象大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于放纵造成的。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就可能特别软弱。

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有些父母,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一概答应,这样孩子在“对外交往”的时候就容易霸道、蛮横,如果别人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可能产生报复心理。所以,父母不要事事以孩子的要求为准则,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给予拒绝。

拒绝孩子要坚持到底。也有些成年人知道对孩子不该太娇惯,却经常因为心疼孩子的哭、闹最终答应了孩子的请求,这样做,很难使孩子真正学会被别人拒绝的处理办法。那么当孩子自己为人处世的时候,当他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者仍然采取耍赖的办法,或者变得不敢再与人交往。

给孩子申诉权。有的父母只知道动用父母的权威,凡是孩子的要求一概不答应,这样做也不是聪明的教育方法。在父母的压力下,孩子大多只学会了服从,而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被同龄伙伴忽视。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讲讲为什么,也许孩子的想法真的有道理呢!

与孩子平等相处。父母和孩子交往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平等,要么把孩子当成小太阳,要么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如果您能够与孩子坦诚相待,平等相处,孩子自然会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学会一些交往的法则。

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

有一封特殊的少女来信是从福建省寄来的。写信的少女说自己“没脸见人”、“想自杀”。她写道:

我今天鼓足勇气给你写这封信,是希望你能帮助我。如果你也不能帮助我,那我就只好自杀了。我真的是不想活了。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升入初中以后,我觉得自己渐渐变得复杂了、古怪了,有时连我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不知为什么,我变得爱幻想,而且幻想的内容让我难以启齿。这种思想活动很频繁,有时上课也会走神,老师的某一个眼神都会引起我的幻想,幻想老师怎么亲我、抚摸我……我真的恨自己,甚至想过自杀,可我又没有勇气。因为害怕幻想,使我上课的时候不敢抬头看老师,以至于老师也对我误解了,认为我不认真听讲。我把自己的幻想、烦恼写进了日记里,没想到,又被妈妈偷看了。妈妈气愤地大骂我不要脸,说我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无耻……当时我又气又羞,冲出了家门,想一死了之,可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死才好,就回家了。直到现在,我也不敢抬头看爸爸妈妈的目光,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下流……

孙云晓为这位女孩深深地忧虑。一是忧虑她不了解女孩子青春期性心理特征,不能正视自己的性幻想;二是忧虑她的父母不懂得少女的性心理而斥之为“下流”、“不要脸”的做法,大大伤害了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有害。

其实,这位女孩子在信中提到的“性幻想”在性心理学中被称为“白日梦”,它指的是少女在清醒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幻想自己在恋爱,在从事某些轻度的性活动。“白日梦”是少女青春期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正常的。性的发育使女孩子产生一些幻想,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幻想是无害的,但父母们常常因为不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而对孩子大声斥骂。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性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父母却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而且,一些成年人总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对孩子说“那些事”,也觉得羞于对孩子说“那些事”。也有的成年人觉得,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懂得“那些事”。但实际上,如果父母们在孩子成长的适当阶段,不对孩子讲他们需要了解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学着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甚至当孩子遇到了一些困惑的时候,他们会慌不择路,给自己、给父母都带来很多遗憾。

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对于性的问题是很少公开谈论的,虽然没有在官方文献上见到明文规定,事实上已被列入禁区。达尔文却不然,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到了孩子们能够独立思考时,他就给他们讲生殖的基本原理,他的妻子也给孩子们耐心地解释。这样,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免除了许多困惑和烦恼。达尔文的二女儿说:“我的妈妈最后一次怀孕时,我还不满8岁,我爸爸就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进行教育。他告诉我们,妈妈的‘病’是怎么发生的,此后他还给了我一本书,我读完以后,开始觉得我真正长大了。”

所以,父母要将性教育当成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关心孩子的健康。性教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并不像一些父母想的那样,性教育只是对孩子讲一些夫妻关系方面的事情。性,至少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美学,以及性对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等等。

因此,孙云晓给父母下列几条建议:

父母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性。家庭性教育是要家庭成员之间共同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保持一种健康进步的观念态度,并在家庭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如果父母不愿意对孩子讲解性知识,也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科学的性知识的书,让孩子们容易看到就行了。

家庭性教育要先从夫妻之间做起,父母在家庭中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性形象。性,不仅指性生活,也不仅指性知识,它还包括性心理,包括亲密与爱的表达、体验。因此,夫妻应当经常地、有意地让孩子看到夫妻间问寒问暖、谈笑风生,这样可以使孩子初步形成对美好生活、爱情、婚姻的向往心理,为其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夫妻在孩子面前要亲近得体。亲密不等于过分的亲热,夫妻可以让孩子看到彼此之间亲密的接触,但不宜在孩子面前无所顾忌。

关注孩子的性成熟,及时给孩子讲解与他们年龄、理解能力相符合的性知识。男孩的遗精、女孩的月经都是孩子青春期来临的重要标志,在此前后父母都要注意做好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自豪,同时也感受到长大的庄严。对于孩子的白日梦、手淫等现象,父母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和理解,并及时给孩子讲解有关的知识,而不是对孩子进行责骂。

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信中出现了“爱”的字眼,就惊慌失措。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盲目甚至错误地使用“爱”这个字眼,但这并不一定表明他们真的在恋爱。有时,他们会错把异性之间的吸引看成“爱”。如果父母轻易就说孩子早恋,要么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罪恶,要么会使孩子弄假成真。

表扬孩子要有度

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曾经对学生的新学期愿望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得到一个有趣的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9%的孩子把受到老师表扬看作是新学期最大的愿望。

根据调查,选择被老师表扬的比例随年级呈递减趋势,其中三年级学生占40.5%,四年级学生占32.6%,五年级占27%,六年级占16.2%。看来年级越低,孩子的这种愿望就越强烈。而把学习进步作为愿望的只占到5.4%,在此次调查中位居最末。一位小学生说,我也不是不希望学习能进步,但这不是最大的愿望。看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小学生心目中已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但是,在与父母、教师探讨教育方法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告诉父母和老师要多鼓励、赞扬、表扬孩子,但是也有的父母来信询问,到底怎样才能把握“表扬度”?也有的父母问:如果老表扬孩子,孩子会不会翘尾巴?

的确,父母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表扬、赞美孩子,对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们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如果过度了就不是表扬,而成了阿谀奉承,或者溜须拍马,非但起不到鼓励孩子的作用,还会使孩子觉得您说的话很虚假。这样,您的教育也因此而失去了应有的功效。

表扬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孙云晓认为表扬孩子有规律可循:

同类推荐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宝宝该吃什么、怎么吃,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出聪明,补充营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生病了该怎样护理才有助于宝宝恢复健康……每位妈妈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针对宝宝喂养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详细讲解日常饮食宜忌、营养素补充宜忌、保健食养宜忌、四季饮食宜忌。另外,宝宝婴幼儿时期难免会遇到小病痛,有效护理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选了24种婴幼儿易得的疾病,讲解每种疾病的饮食护理宜忌,让妈妈不再束手无策。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清风剑之江湖累

    清风剑之江湖累

    我的朝廷跟武林。他们说朝廷跟武林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物,朝廷有自己的规矩,武林也有自己的规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谁说未婚先孕没人要?谁说带着孩子不好嫁人?为了争夺一个孩子的妈,四个男穷追不舍,却一路搞笑,逗乐无穷。孩子的妈,男人的宝。风流前男友说:孩子他娘,看在孩子的份上,你就嫁给我吧!超级高富帅说:宝贝,我是认真的,给我当总裁夫人吧!顶级黑老大说:那谁,给我当压寨夫人,你想要啥就啥。孩子他妈满面羞红的背过身去,纤手摸了摸宝贝儿子的头,道:儿子去哪我就去哪。于是,几大男人立即围攻那宝贝儿子,谁知,宝宝一脸不满的瞪着几人,奶声奶气大喊:你们乱来,继父会生气的!
  • 总裁的契约情人

    总裁的契约情人

    本文原名:《秋天的童话》很郁闷!与初恋男友已经分手那么久了,他的现任女友居然大着肚子来投奔她!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公道可言?!好心帮她将孩子生下了,却不曾想到,孩子会得病,而且要救孩子必须得找到孩子的亲生父亲!哪有这样的道理?要她飞跃千山万水,去到美国给一个小屁孩找爸爸!这也算了,可是万万没又想到的是!——居然,要找的人找不到,钱包被窃,还…还在街心广场遭遇轮奸事件!——她庄曼,还要不要活了?!!!不过醒来之后,居然怪事连连:首先,居然有一个简直比雕像还帅的男人,居然要她做他的女人!然后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男人居然早已买好了回G市的机票,G市有她的家啊,她原以为会客死异乡,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回来了!还有就是,他带着她到处炫耀,好像她是他的稀世珍宝,可是,只有她知道,她不过是为了一张契约书而跟在他身边!…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
  • 一分钟纳税与节税

    一分钟纳税与节税

    本丛书是一套财务知识的培训教材我们想把它做成一套可实际运用的实用教程,在1上月,也就是30天之内可以完成的教程。这套书的安排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简单实用,通俗易懂,既能体现出职业训练的实际感,又具备培训教程的整体感觉。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行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技巧完全容纳进去。本丛书适用于财务工作者、在校大学生、企业管理层、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机构以及对财务知识感兴趣的读者。
  • 我嫁了豪门老公

    我嫁了豪门老公

    新书《婚权独有:傲娇老公甜蜜宠》“不认识我?”他挑眉看着她,轻笑道:真够狠心的,那我们翻翻媒体给你的记忆,X年X月,邵氏总裁为讨新欢高兴,斥资百万,X年X月,赠百万豪车……她因母亲生病而与他签下协议,说好的时间期限,他却翻脸不认人,将她留在身边,断她的财路。她逃,他步步紧逼,她无路可退,嫁入豪门?她才不稀罕!
  •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有的人才华横溢却工作平平,毫无盎然之色。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恃才傲物,好高骛远。他们可能永远活在自己营造的才华光芒下,没有想过怎样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才华。其实,才华只是成功的千万个条件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有一个关于学历和财富的调查,这个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之后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第一学历大专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5%,南方的部分省市这个比例更大。其实,成功不是依靠学历和才华,它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把智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用好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成功更需要的是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