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400000019

第19章 文学艺术(1)

民间文艺是纳西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语言、声音、线条、色彩、身姿为手段,形象地反映纳西族的文化精神,使纳西族的审美思想得到外化。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纳西族民间文艺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仅以音乐为例,除了东巴教音乐之外,还有民间声乐音乐与器乐音乐。其中,“丽江古乐”和“白沙细乐”还与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具有密切的联系。就舞蹈而言,除本民族固有的歌舞、乐舞之外,藏族舞蹈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文学方面,除民间戏剧不太发达之外,几乎拥有一切种类的口头文学形式。最引人注目者,无疑就是用象形文字记录于东巴经典中的完整的神话体系,《创世纪》、《黑白战争》、《鲁般鲁饶》等为其名篇。

总其特点,纳西族民间文艺的诗歌舞三位一体性非常显著,如“阿丽丽”、“莫达”、“仁美蹉”等既是舞名,又是曲调名,同时也是歌谣体名。除了娱乐性之外,纳西族民间文艺的社会性、宗教性功能十分鲜明,它们与生产生活的连带广泛而又根深蒂固。就其风格来说,纳西族民间文艺多苍凉沉雄、顿郁舒缓。这里,仅就纳西族民间文艺中的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作一简要的记述。

一、舞蹈

纳西族有多古老,纳西族的舞蹈历史便有多久远。东巴经典《舞蹈教程》对舞蹈的起源是这样解释的:“舞蹈的来历与出处呵,是看到金色神蛙的跳跃而受到启发的。”唐代的汉文献中称当时居住在大婆、小婆、三探览、昆池等地的纳西族先民“俗好饮酒歌舞”。但所歌舞为何却语焉不详。到了元代,《云南志略》的记述就较为清楚:“(么些人)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显然,它们是现今民间歌舞“仁美蹉”与“莫达蹉”的直接源头,而其众人执手环舞之特点又恰恰与出土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盆纹舞人起舞图所描绘者相吻合。在明代,纳西族的乐舞比较发达,木公诗中就有“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明月中”的诗句。这种以芦笙伴奏的舞蹈是共见于彝语支各个民族中的共同艺术,其起源也较早,如:“南诏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音之中,皆寄言情,用相呼召。”在元代,“博南……有群夷萃俄,而一人吹笙前导,众人手持牦尾随舞。阅史记谓葛天舞,如是噫是舞也”。到了清代,由于喇嘛教的不断浸润,藏族舞蹈对周边地区纳西族的影响已经比较显著,如盐源一带纳西族“跳锅庄舞,男女杂沓”。在维西、丽江鲁甸、永宁等地,亦有藏族舞蹈的渗透。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种汉文献史料中并无有关东巴舞方面的记载,这或许是与史官们严守孔训,“不语怪力乱神”所致。

(一)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东巴教祭师在各种道场仪式上配合诵、歌东巴经典等用以镇鬼娱神的舞蹈。由于纳西族东巴教尚未完全升华为人文宗教,故这种舞蹈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舞蹈,具有极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东巴经《东巴舞谱》汇总了数十种东巴舞蹈,“对舞的姿势、动律、场位、路线、特殊造型、技巧及乐器用法等作了规律化的、比较科学的描述”。一般认为其产生时间比拉班舞谱还要早数百年,与《德寿宫舞谱》、《敦煌舞谱》等同立于我国古代舞谱之林。东巴舞包括神舞、器具舞、动物舞、战争舞四种。

1.神舞

神舞有萨英畏登舞、亨氐吾盘舞、英古阿格舞、东巴什罗舞,以及五方大神舞、拉姆花舞、镇女魔王舞、护法神舞、女神舞等,是专门用于迎请、欢娱、送别相应神灵时所跳之舞。

(1)丁巴什罗舞:丁巴什罗为东巴教祖师,该舞以舞蹈语汇再现了丁巴什罗的生平事迹,有出世、学步、压鬼、伤脚、沉毒海、超度等十几个舞段。队形多为圆圈,两人相向、四门开。其舞姿粗犷奔放,刚劲有力,舞者手执神杖、刀、铃等法器,目光炯炯,充满智慧、勇武之气。这个舞蹈跳于祭什罗道场、祭奠东巴仪式、祭龙王仪式等。

(2)护法神舞:护法神舞中又分为狮舞、玉龙舞、神鹏舞、尤玛舞、卡冉舞、根空舞等,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尤玛舞。尤玛舞也分为尤玛刀舞、尤玛商谈舞、尤玛伐鬼树舞、尤玛擒敌舞等。在表演时,舞者左手持板铃,右手执刀,先由大东巴唱出所跳之舞名,众舞者随鼓点起舞。一般执摆铃、长刀,或三角钗、火把等,从不同的方向入场,先用火燎五方鬼木,次用长刀劈之,最后将劈碎之鬼木装入筐中焚尽。跳这种舞是用来镇鬼护神的。

(3)女神舞:女神舞中有丹依拉姆舞、楚里拉姆舞、达拉舞、拉姆舞等,是用来再现这些女神的超凡能力与功绩等的。如在跳拉姆舞时,舞者站成一圈,边舞边摇摆铃和手杖,按顺时针方向行进,两人相向而舞。然后,相背擦身而过,与另一个舞者重复同样的动作,直到与所有参加者对舞完毕为止。由于无女东巴,舞者均是男扮女装。

2.器具舞

器具舞就是以东巴教中的法器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舞蹈,有神杖舞、花舞、灯舞、火把舞等。

(1)花舞:跳花舞时,舞者每人持一束一人高、连枝叶带五彩花的伞形花。一种跳法是先立地抬手左右换持花朵,随后勾掌吸腿,两人相向,时而画横八字,时而相背绕花,时而一并抛花。另一种跳法是舞者站成圆圈,边舞花边跳,拇指和食指往里捻花。另外,还有两人手肘弯曲并勾紧旋转的动作。结束时,勾手不变,主力腿下蹲,动力腿膝弯曲并朝后抬起。

(2)灯舞:灯舞一般在夜间跳,有的地方左右手各捧一盏油灯,有的地方除手上捧灯外,舞者还要在额上放一灯。表演时,舞者站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边舞边绕手,绕几圈换一个姿势。手姿时高时低,时前时后,一般为每两人一组,相向绕灯,相背插花,令人眼花缭乱。

3.动物舞

动物舞在东巴舞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造型最丰富,《舞蹈的起源》就是将舞蹈视为模仿动物之结果的。这些动物既有水生的,也有神兽灵禽,不少是生活中实在的飞禽走兽。较著名的有金翅大鹏舞、金孔雀舞、白山羊舞、犏牛舞、牦牛舞、虎舞、飞龙舞、金龟舞等。

4.战争舞

战争舞又叫胜利舞,其下分刀舞、叉舞、剑舞、弓弩舞等。刀舞与叉舞是为出征将士祈祷与迎接凯旋归来时所跳之舞。跳剑舞与弓弩舞时,穿盔戴甲,冠插长翎,一手持摆铃,一手抚长剑,或两手各持摆铃、手鼓,或持神弓、神箭,以疾步、碎步、趋步等表现追撵敌人,用相背或相向踢脚,张弓射箭,舞剑冲杀,逐一演示追鬼怪、闯魔关、捣敌巢,为祖师招魂、戮鬼魔等场面。

(二)民间舞

民间舞指东巴舞以外的纳西族舞蹈,它们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具有较充实的社会内容与生活气息。较著名的有麒麟舞、含摆舞、芦笙舞、察宝蹉、勒巴舞、打跳、仁美蹉、莫达蹉、阿丽丽蹉。

1.麒麟舞

麒麟舞主要流行于丽江大研、大具、拉市一带,表演时间在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间。表演时,场中央要放一张方桌,周围点上各种花灯,表演顺序为寿星拜祝、彩云南现、鹿鹤同春、麒麟凤凰舞、牦牛现瑞。有些地方还加上狮子滚绣球、双狮挂印、九龙夜明球等。

2.含摆舞

含摆舞为乐舞。在永宁等地纳日人中,丧葬仪式上要跳含摆舞,参加者皆为男性。时间在火葬前三天,伴奏乐器有大铃串、小铃串。舞者腰上系大铃串,垂小铃串,动作多为屈膝、踩地、跨步、刀步等。舞蹈时,舞者列两旁,面朝灵堂,右腿跪地,左腿前踩作默哀状。随后,达巴念经文,舞者以左脚为圆心,右脚擦地向左转三百六十度。同时,转动刀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砍杀鬼怪。最后,双肘将刀横托至额前。一人领呼“哈嘿”,众舞者应呼“哎--”,以为死者开辟道路。舞蹈粗犷有力,主要目的是为亡灵驱鬼除邪。

3.察宝蹉

在维西县拉哈村,每年火把节期间要跳“察巴”,俗称“察巴蹉”。众人先对唱阿勒歌,然后有两个表演者戴着面具、手执牦牛尾前来清场。不久,察宝及其夫人之扮演者身穿藏袍登场,其陪同者为一先生。先生要面对观众高喊:“走遍五湖十六国,没有一地比这里美”。接着,察宝及其夫人之扮演者在草席上休息片刻之后,要为观众摸顶祝福。清场者则表演各种怪相,以逗乐观者。

这种舞蹈已经带有民间短剧的色彩,无音乐伴奏,无歌赞,但有对白,有情节,有行当分工。

4.勒巴舞

勒巴舞流传于丽江县塔城、巨甸及鲁甸一带,共十二段,一般要在一夜间全部跳完。表演时,男子右手摇一直径五六寸的手鼓,左手舞一条毛巾,女子左手摇手鼓,右手执一根击鼓藤条。每舞一段之前要先唱一段歌词,赞美日月星辰,祈求吉祥如意。舞时,由一个舞头引领,以掌握节奏及队形变化,人数可多可少,队形有圆阵、斜单排、斜双排、卷草席、插麻花、二龙戏水等,动作有甩手、点地蹉步、弓箭步摇鼓、乌鸦跳、单腿转跳、单腿前跳后跳等几种。

勒巴舞艺人称劳巴,他们在春节期间跳此舞以祈求丰收。在陇巴等地,家中有病人时也跳勒巴舞。跳前,先在房前插一棵长有三级枝杈的松树,将神像挂于其上,其前摆一供桌,桌上点香,院中烧松毛和青树枝,人们不断将米与炒面撒于火烟之中。塔城东巴阿皱曾经用象形文字书写《勒巴舞节》,记述勒巴舞十二段,并令弟子学习,使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5.仁美蹉

仁美蹉为流传于丽江、中甸、维西等地的歌舞,跳于丧葬仪式等。其特点是歌头在前边引歌领跳,众人手拉手绕圈随舞并和唱,舞姿缓慢、沉重。仁美蹉又叫哦仁忍、栽秧仁、送葬仁。据称,仁为飞鬼,专吃人肉,吸人血泪,人们跳仁美舞以驱仁鬼,保存完尸。

6.莫达蹉

莫达蹉为古代织布舞,流传于丽江、维西、中甸、宁蒗等地,在吉庆、节日等场合表演。舞者多为老人,互用右手搭在前一人之右肩或左肩绕半圆而舞,一人在前引歌,众人在后缓缓移步随舞随唱。也可以男女各分一排而舞,男子将右手搭在前一人之右肩上,左手下垂,女子则互相手牵着手,男女两队逆行而舞。队形一般由领舞者引出。

二、音乐

纳西族的音乐包括民间歌乐、东巴音乐、器乐三个部分。其所用乐器多与邻近民族相同,有些还是古老的西亚乐器。纳西族当是我国众多民族中音乐文化较为发达者,仅东巴音乐中的唱腔便多达二三十种,器乐“白沙细乐”与“丽江古乐”多达五十多个曲调,民间歌乐更以支系、地域而异,多不胜举。至20世纪40年代末,在丽江各个村庄都拥有乐队,“男女并能琴”,并在此基础上以地域为单位组织有乐会。

(一)乐器

1.拨波

拨波类似于汉族之芦管,是由竹管与发音芦哨组成的双簧管乐器。管身长十五厘米许,管口直径约十二厘米,六孔,音乐优美,稍带鼻音,演奏时多带滑音,是演奏“白沙细乐”时表现大幅度慢波音的主要乐器,能细腻准确地表达哀伤缠绵的情感。今人杨曾烈先生曾对其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

2.竹笛

纳西语称竹笛为“毕里”,与我国古代称竹笛为“篥”同音。而且,东巴象形文中之笛字画有三孔,与“羌笛”相同。民间传称最早的笛子用大雁脚骨制成,因此,笛声和雁鸣音响高且远。东巴经解释竹笛之起源云:红虫蛀通竹节,使其受风发响,人们便以竹制笛。

竹笛分两种,一为横笛,一为竖笛。横笛有六个音孔,一个吹孔,一个笛膜孔,不仅用于打跳、笛子舞,而且是演奏古乐的主要乐器,起到调音、起止、强弱起伏等作用,除进行大波音之大幅度腹震音吹奏外,每一个长音后都带一个后赠音,以增强音色的厚实庄重、和谐典雅。竖笛亦以竹制,分六个音孔,孔距相等,可按曲子需要自由变换音程关系。这种竹笛大都被牧人带在身上吹奏“谷气”,有人甚至以此谈情说爱,跳笛子舞、打跳等更少不了它。

3.口弦

长约十三公分,宽约半公分,竹制,中开一道沟,刻一片簧,演奏时对准口腔轻轻弹拨,声音在口腔里共鸣,以气息调节音色之变化,不仅用于弹奏歌曲,而且还用于谈情说爱。口弦分为单片口弦和三片口弦两种,又称口琴、篾弦、响篾,《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弦”的记载。余庆远《维西闻见录》描述得更为具体:“错落而弹,嘘气大小以定七均之高下皆以铜佩之,弹以应曲,弹者身舞足蹈而以歌合节”。

4.苏古笃

苏古笃又称胡拨、浑不似、火不斯,为西域乐器。相传元军路经丽江攻大理时所遗之物,查元军入滇者中多有突厥兵,故元人所传实为突厥人所传。其器指板无品位,且很长,四根弦安于大共鸣箱之上,大共鸣箱上套蛇皮,并置码子于上。在演奏古乐时,除旋律部分外,一般只起节奏作用,为加强音乐气氛,有时也出现四、五度和声,音色较柔和。

5.葫芦笙

葫芦笙为竹制,有五管,其形制与晋宁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战国至西汉时期铜制葫芦笙完全相同,一般使用于跳芦笙舞。它不仅在唐代是南诏各民族所喜爱的乐器,而且直至当代亦相传不衰。明代诗人木公有“一匝芦笙吹未断”之诗句,清代诗人牛焘也在其《花马竹枝词》中有“匏笙芦笛家家吹”的描写。

(二)乐曲

1.民歌

(1)山歌:纳西族的山歌大多节奏悠长、速度舒缓,旋律往往在高音上作任意延长后往下发展,既有独唱,也有对唱。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山间田野及赶马旅途是演唱山歌的最好场所。丽江一带的“谷气”及中甸白地的“阿卡巴达咪”,多属五声音阶,个别歌曲中出现的偏音多是为了加强装饰性与色彩性。永宁等地的“阿哈巴拉”曲调高远,开朗奔放,带有较浓厚的藏歌风味。

(2)小调:纳西族的小调音域较窄,结构短小,曲调优美,风格多样,适应性较强,在演唱形式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如丽江一带的“劳卫歌”、“打谷歌”、“唱云雀”、“耆老歌”,中甸三坝的“三思渠”,永宁的“唱狮子山”,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劳动歌曲:纳西族的劳动歌极为丰富,几乎任何一种生产劳动都伴有相应的歌曲。这种歌曲音域不宽,主调朴实,节奏鲜明强烈,可以起到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干劲的作用。其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舂碓调”、“打粮歌”、“劝牛调”、“牧歌”、“莫达调”等等。

(4)习俗歌曲:这类歌曲依附于婚丧祭祀仪式,稳定性强,民族特色浓厚,风格多样。如情歌、婚歌、挽歌、成丁礼歌等,各具特色,有的轻松活泼、音色明亮,有的则低沉、速度缓慢。

(5)儿歌:纳西族的儿歌多无固定音高,节奏明快,曲调活泼,有音高和旋律部分分外别致动听。“摇篮曲”、“放风歌”、“月亮歌”、“牧童歌”、“唱云雀”等为纳西族儿歌代表性作品。

2.东巴歌乐

东巴歌乐指应用于东巴教道场仪式上的各种舞乐及唱腔音乐。舞乐以摆铃、手鼓、海螺、号角等的叩击吹鸣进行表现,起到渲染气氛、掌握节奏、发出迎送神灵及降服妖魔等号令的作用。唱腔音乐就是东巴在念诵经文时所使用的唱腔,其旋律、音阶、调式与古老的民歌有密切关系,据传有“九腔十八调”。一般将它们归为祭祀、丧葬、叙事、禳解等四类。当然,这只是就唱腔音乐而言。

(1)祭祀类:包括祭天古歌唱腔及祭祖古歌唱腔两种,前者为连续附点音符的切分节奏型,以适应长篇神话史诗等的演唱,后者与前者近似,但在东部纳日人的达巴音乐中,其旋律深受普米族音乐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万古神皇

    万古神皇

    帝落星河,万古寂灭!亘古轮回,大道沧桑!他的神通,涌动星河,惊震八荒,气凌九霄,划破苍穹!他从卑微中来,承继亘古不朽意志,拯救万古大道,冲破宿命轮回,成就无上神通!这是一个以神通修练的浩瀚世界,繁衍至极的各种神通,掌无上神通者,才能成就无上大道!
  • 冷夫萌妻

    冷夫萌妻

    她:沐氏集团小公主一枚,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她卓越的经商头脑,是集团幕后最高决策者。但是一朝被人追杀,赶上了时下最潮的事‘穿越’落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他:南苍摄政王权倾天下,天下第一庄庄主富可敌国;他:待人冷漠疏离,却独独对她宠溺有加。她单纯,不带表她好骗;她善良,不带表她好欺;她性格迷糊,只是她懒不想动脑筋;且看她如何在古代开学堂、教育育人。开赌场、粮庄、、、抓经济。开孤儿院、养老院帮助弱小。当迷糊的她遇上那个待人淡漠疏离他;当他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守候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默默的帮助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默默的给她除去险阻;【片段】“焰、、、”如玉石般漆黑的眸子呆呆的看着他。“我在,睡吧!”轩辕焰坐在床边,指腹摩挲着沐沐娇艳的脸颊。“焰、、、”“乖、我在”“焰、、、”“宝贝儿你怎么了?”“你可不可以上来陪我睡呀!”说完整个小脸红得都可以滴出血来似的。“好!快睡觉吧!”他叹了叹气,转身上去把她抱在怀里,真是个磨人小妖精。几年后再次相遇她已不认得他,而他依然如初般宠溺着她!“王爷,王妃说‘天香楼’的饭菜很合她的口味,她准备把它收购了、、、、”某侍卫将最新收到的‘特大’事件向自家王爷禀报。“‘天香楼’的老板要迁到别的国家去,所以要低价出售,记得意思一下就行了!”听到自家王爷说完这话某侍卫满头黑线。“为什么不直接送给王妃呢?这样王妃肯定会非常高兴的!”某侍卫不解的问。“笨,王妃现在也是经商的,如果直接送给了她,她会觉得很没面子的,如果是她收购了,那以后她在商介可谓是如虎添翼谁敢小瞧了她。”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两个冤家要聚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善良的死神

    善良的死神

    小偷出身、纯朴善良的阿呆,在一次行窃之时被强大的炼金术士哥里斯因为某种目的带走了。阿呆的命运从此改变,命运推动着他救了大陆第一杀手,杀手之王为了报仇,强行将阿呆带到偏僻的小镇,并把自己的一身所学倾囊而授,跟杀手相处的阿呆会变成一个恶魔吗?血日当空,必出妖孽,血雨撒世,劫难将成,千年劫难即将降临大陆,谁是拯救大陆的救世主?善良与邪恶的结合,光明与黑暗的统一,以凤凰之血为引,穿越了重重阻隔,以神龙之血为结,爱之永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彪悍嫡妻

    彪悍嫡妻

    身为金牌雇佣之花的她竟然被队友兼男友出卖,成为大宋世族梁家妇!小妾斗?打包批发。妯娌斗?智商太低。婆媳斗?前浪而已。相公?随时换人。谁说本诰命夫人彪悍来着?拎出来溜溜~!片段一“菲儿~”梁继动情地看着她,遭墨菲鄙视。“肉麻话请去碧波园说,那里备了五个呢,精尽人亡的话,我也省事了。”片段二看着云淡风轻的墨菲,梁继心头火一鼓再鼓。“皇上,王大人,苏大人……最近是不是走动得太勤?就算娘子巾帼不让须眉,也须防落人口实。”“那就和离吧,省得你脸绿。”墨菲无所谓地擦着寒光四射的狼刃。片段三“夫人,看在为夫时日无多的份上,你就说了实话吧~”墨菲抚了下滚圆的肚皮,“狗血味道太呛。你要真死了,会有人愿意当便宜爹的。”梁继翻身坐起,恨恨地将淋得满是狗血的衣服甩下,追着墨菲而去:“夫人,为夫是打算炖锅狗肉给你补身的~”片段四墨菲带上头盔,翻身上马,垂眼瞥着怀抱幼子,单手牵着爱女的梁继,“在家带好孩子。”梁继又悲催了,这女人咋就不能说句暖心话?女儿糯软的声音响起:“爹,娘是让你在家安心等她回来,别偷腥,要不就休了你~”乖女,你确定你娘真这么在乎我?……梁继无语地看着那双澄清无邪的大眼。……女主不黑不悍那是不可能的,男主不被虐也是不现实的,没有唯美,只有随性。结局不好说,毕竟北宋风云变幻,加上女主的穿越就莫测了。女主不是救世主,只能偶尔给些安石变法的谰言,希望神宗命长些,自己的好日子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