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其特点,纳西族服饰在质地、款式、服色等方面都有过一些变化,发饰、耳饰也处在不断变易之中,但稳定性也是明显的:一,色彩重黑或蓝色、青色;二,质地多皮毛;三,形式有衣、裙、裤、内外毡;四,发式分男女及婚前、婚后、成人前后;五,以佩刀为饰:“土人男女,无论少长,出入常带大小二刀,以锋利为尚,大者三尺许,头有环者,谓者环刀,无环者谓之大刀,以革为系,挂自右肩,绕于左肋,小者长尺余,谓之解手,亦以革为系,绕身一围,悬刀于系磲等物”。
自清雍正二年改土归流之后,历届丽江知府致力于改革服饰,移风易俗,各地纳西族之间在服饰方面的差距明显拉大。在近代社会,随着纺织技术、染色水平、审美观等的改变,纳西族的服饰除实用性、传统性之外,进一步向美观、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纳西族的服饰呈以下状态:
在丽江,青少年男子与汉族无异。中年男子平常多穿对襟蓝布衣,外披羊皮或麂皮褂子,下着蓝布裤,脚穿布鞋或本地皮鞋,腰上系红布腰带,腰上佩短刀,头戴毡帽。老年男子多穿长衫马褂。少年女子基本穿汉装,十二三岁时要穿耳眼。青年女子的服饰简洁明快,内着白汗衫,外着长褂,褂外穿氆氇或灯芯绒坎肩,腰系百褶裙,裤多蓝色,垂辫于背后,背上披羊皮披肩,平时只披布衲披肩。羊皮披肩之毛色纯黑,革面刮净,上缀七星,喻披星戴月。中年女子的服饰大抵与青年女子相同,但更加厚实、朴素,并以头发打髻作为标志,髻上再挽一蓝布头帕。老年女子之服色中均无红、白等色,一律青蓝,头戴“古兹”,上扎黑纱,耳上戴玉片、银坠子,手腕上喜套金、银、玉、铜制手镯,手指上戴戒指。
在永宁,纳日男子着青布大襟,短裤,裤脚多为白布绑腿紧扎,脚穿藏靴。外衣多是氆氇长袍,腰系彩色长毛布带,袒右衽。腰间挎刀,并垂一皮革褡裢,内装针线包、火镰等物。头上蓄长发,编之为辫后缠于头上,加套一象牙环,最后戴毛毡帽,左耳坠银环。女子穿黑绒布斜襟短衣,腰系百褶长裙,披拖及地。腰系七彩长毛布带,脚上穿鞋,两耳坠银环,额上缀白银泡珠,头发与牦牛尾毛相杂,编成大辫盘于头顶上,外缠青布包头,肩披黑色或白色羊皮。
在中甸县白地,男子穿无领短褂或长衫,襟上织一红绿色横线,束腰带,下身着宽筒长裤,裹绑腿带,穿牛皮鞋或皮底鞋,蓄单辫,并将之绕于头顶。也有戴毡帽者,腰挂短刀,腹前悬皮革褡裢,以装火镰等物。女子穿对襟大褂,色多为黑,但在领口处要织数道红、绿、黄、黑等横线条,下着白麻布长裙,脚上多穿牛耳草鞋,编发为辫,婚前垂于背后,婚后盘于头上,上缀十二块银圆牌,牌上铸有日形图案。肩披白羊皮,耳戴银坠子。目前,已受汉族服装明显影响,打围腰,戴解放帽,肩披羊皮或毛织披肩。
六、饮食
纳西族的饮食在古代以肉奶制品为主,鲜有粮食、蔬菜,正如《白狼歌》中所言:“食肉衣皮,不见盐谷”。后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为纳西族的饮食文化提供了谷物、蔬菜,《蛮书》中便已经有“俗好酒歌舞”之说。酒,粮食所酿者也。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汉藏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方面的积极成果,纳西族的饮食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载,他曾受到木增的盛情款待,“所馈酒果有白葡萄、龙眼、荔枝诸贵品,酥饼、油线、发糖诸奇点”。除了水果与点心之外,“有生鸡大如鹅,通体皆油,色黄而体圆,盖肥之极也。余爱之,命雇仆为醋鸡”。木氏招待他的“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辨其敦为异味也”。这除了品种繁多之外,还因为它属于与徐霞客所熟知的中原菜系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系之故。比如“肴味中有柔猪、牦牛舌。牦牛舌似猪舌而大,惟余时以醉饱不能多尝也”。他品尝过的还有胙猪、酪、油面饼等。当然,这只是统治者在其招待贵宾时才享用的饮食。而在民间,“饮食疏薄,一岁所食,圆根丰之。圆根者,即蔓菁也。贫家食盐之外,不知别味”。这种情况,延续到很晚。“向以羊皮、青稞、荞麦、乳饼、酥油煎茶充饥”之说表明了后来所发生的变化。改土归流之后,纳西族的饮食民俗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一般家庭饮食都有了平时、农时、节日、宴客等的区分,对色、香、味的追求变成一种时尚。
在近代,丽江纳西族平时早餐为馒头、粑粑、花卷,另加酥油茶、香肠。中午为干饭,另加一菜一汤。晚餐稍微讲究一些,或吃米饭,或吃玉米大米两掺饭、面条,炒两三个菜。节日一般要做八个或十二个菜,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招待贵宾,先摆糖果点心,后设盛宴,有三叠水之属。总体来讲,纳西族在口味上喜麻辣酸咸。常见的副食有豆腐、酸菜、豆豉、猪肝渣、香肠、灌肠、腌蛋、凉粉、粉皮、粉丝等,主食为大米、小麦、玉米。
永宁纳日人一日三餐,以稗子为主食,掺以大米、玉米、燕麦、荞麦、小麦、土豆等。一般,稗子煮饭,小麦、荞麦做粑粑,玉米和燕麦做炒面。这几种粮食常常相搭配食用,早上吃稗子饭,中午吃其他杂粮,晚上吃米、麦。还有一定的季节性,六月吃小麦,七月吃燕麦,八月吃玉米,十月以后吃稗子。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除熬茶喝外,还将它与酥油结合起来打制酥油茶。待客要吃猪膘肉,其他一切如常。这里的蔬菜不多,有蔓菁、青菜、白菜、萝卜、南瓜、西葫芦等。吃饭时围坐在火塘边,由主妇分食。
在中甸县白地乡纳西族中,主食为大米、小麦、稗子、玉米、土豆,很少蔬菜,以浓茶加盐当菜汤,吃饭分份。和丽江与永宁相同,好喝酥油茶以及饮酒,“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蛮书》卷四)。
1.酿酒
纳西族民间所酿之酒有三种:一种为甜酒,以大米、小麦为原料,将它们粉碎后洗净并蒸熟,再拌以酒药放入陶缸之内,用草拌泥封好,经三五日便可饮用;一种是水酒,酿法相近,但饮用时必在甜酒中添加水,并将一根竹管或藤管插入缸中咂而饮之,不能吃糟;一种是白酒,即蒸馏酒。做这种酒,除了发酵之外,还必须对甜酒进行蒸馏提取。
2.咂酒
这是一种饮酒法。余庆远《维西闻见录》载曰:“谷麦未熟,以半值预售其半。及熟,则治衣酿酒,不计餐,坐食之”。明代《么些图卷》中就有咂酒场面。正德《云南志》卷十一中也称:“外若咂酒,星回节,大抵与各府相同”。《滇南闻见录》的记述要详实一些:“盆内摇芦数枚,凡亲友全集,男女杂沓,旁各置一管,吸酒饮之,谓之咂酒”。咂酒又称作管管酒、杆杆酒。
3.窨酒
窨酒是白酒的一种,用大麦、高粱、小麦和玉泉水加丽江酿制,味道醇香,以制作后长年封存于地窖而得名。因其酒精度低、刺激性小,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经常饮用,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所以,除在节日饮用之外,纳西族还喜以窨酒为馈赠礼品,明代诗人本公诗作《春宴》云:“官家春会与民同,土酿鹅竿节节通,几匝芦笙吹不断,踏歌起舞月明中”。这里的“土酿”当与窨酒具有某种传承关系。
4.梅子酒
其制作方法是洗净青梅子并加工好之后放入大麦酒中,加上少量食糖进行长时间浸泡。待酒呈金色后再开启饮用。其味道酸甜醇香,可起到止泻润喉、舒胃健脾等效用。
5.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以麦面为主,配以火腿、糖、花椒、葱花、猪油,将它们发酵之后制成。丽江粑粑分咸、甜两种,和面时,要使用玉泉水,并在用大理石制成的面板下放一盆栗炭火加温,使揉成之面层次分明。在烤制前须适当揉平面团,使其薄如纸页。然后,在其上抹一层猪油,敷上火腿及肉丁。烤熟之后,香脆可口,油而不腻,冷而不僵,能长期贮存而不变味。由于层层叠叠,它又叫“千层饼”。在有些地区的结婚典礼上,新郎要以甜味粑粑敬新娘,以祈愿两人婚后甜甜蜜蜜。
6.米肠
秋季杀猪时,要将猪肉拌于蒸熟的热米饭中,并加上佐料,然后将它灌入已洗净的猪肠之中蒸熟。除当天食用之外,一般将它们挂在阴凉之处,或塞入粮柜中贮藏,待有客至或节日来临,再蒸或油炸后食用。
7.酸鱼
在永宁,盛行制作酸鱼。先剖开鱼腹,将肠子取出之后,填入掺有食盐的燕麦或青稞炒面。接着,将它们一层层放入瓦缸之中,每放一层要撒一层炒面并将其压实。将要满缸时,在上部盖一层核桃叶和花椒叶以防蜈蚣,再加水浸泡。一两个月后,泡鱼变酸,即可食用。
8.猪膘肉
在永宁,杀猪时,将一根细小的竹子削尖,从猪腋下刺入猪肺致其死亡。褪毛洗净之后,剖开猪腹,取出内脏、脊骨、头骨及瘦肉,去其四肢,在猪腹内装上盐,用线将剖开处缝合晾干。因其形如琵琶,故又称“琵琶肉”。除食用外,猪膘肉也使用于成人仪式之上。新成年人在穿裤或穿裙时,应赤脚站在一块猪膘肉及一袋粮食上,因为它们分别象征五谷及六畜,取丰衣足食之意。
9.酥油茶
各地纳西族均爱喝酥油茶,但制作方法与藏族有所不同。煮好茶后,将茶水倒入三龙戏珠酥油壶中,并将早已捣碎的核桃仁、芝麻以及鸡蛋、牛奶、酥油、食盐放入其中,然后进行搅拌,等酥油与佐料均匀地溶解入茶水之后,将酥油倒入碗中饮用。
10.八大碗
八大碗分别是主次各三大碗,另加两盘炒菜。主菜为染红大肉、酥肉、粉蒸肉,次者为木耳炖鸡或排骨,荤或素混菜、粉丝汤。近来,也有人另加了一个大拼盘。它们荤素互配,炖炒相调,色香味形各异,酸甜麻辣俱备,非常有特色。
11.三叠水
三叠水又叫雪山宴,是用来招待贵宾的盛筵,有大三叠、小三叠之分。大三叠用八大碗、八小碗、八个盘,共二十四道菜。小三叠用八大碗、六小碗、六个盘,共二十道菜,因大小碗及盘之高度参差、错落有致故称三叠水。其菜肴无定谱,但其中必有若干山珍,或天麻炖鸡、虫草炖鸡等药膳。
12.麦芽糖
制麦芽糖时,首先把麦芽发好晒干,再把包谷粒磨成米粒大,筛去皮,然后把大米、包谷粒、磨细的麦芽粉混合,泡在盆桶里。一天过后,将泡好的三种原料放入锅内用火煮十小时许。当锅里泡沫渐多,应立即停火,并用纱布滤出糖水,舀至圆簸箕前,倒在撒有一层面粉的簸箕中。待糖水冷却后,用两根棍子反复扯拉。其结果,越拉越白,制成白糖。继之,又将白糖煮入锅中,将糖浆舀出时放入米花、酥麻花、燕麦花等,使之冷却之后变成各种花糖。如果放入花生、核桃仁,即可做成黑糖。
七、建筑
据东巴经记述,纳西族的远祖最早居住在树上。后来,移至地面,寻找洞窟而穴居。接着,在地面上搭帐篷,以便于随牧迁徙。定居农耕开始之后,出现了木楞房,不久又从木楞改成了土木结构的民居。因此,重祭之后,要将替身木偶放入洞窟,以示返本。东巴文字中的天字与“房”字极相类似,令人想起“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也就是说,纳西族曾以穹庐为居当是史实。另外,纳西族民居中至今有一根擎天柱,整个房子的重量主要就承压在它身上,而这与游牧民族的帐篷中立中柱以支撑的情况相吻合。木楞房的起源可能较早,《诗经》中就有西戎之俗以木板为屋的内容。在丽江纳西族中,直到清雍正年间还普遍“复板为屋,檐仅容人”。改土归流之后,“渐盖瓦屋,然用瓦中仍复板数片,尚存古意”(乾隆《丽江府志》)。而在中甸三坝、维西、宁蒗等地纳西族中,木楞房至今仍是民居的主要形式。民间的瓦屋始普及于18世纪之后,但这决不意味着纳西族在此之前并无瓦屋。事实上,早在明代,木氏土司便大兴土木,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兴建了大量的华丽寺宇以及宫室。徐霞客便曾有“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之感叹。他还具体地描写法云阁:“八角层甍,极其宏丽”,“阁前三楹、雕窗文,俱饰以金碧”。而在木氏家院之中,“左有巨楼,楼前茶树,盘荫数亩,高与楼齐,其本径尺者,三四株丛起,四旁葳蕤,下覆甚密,不能中窥”,已经开始对庭院进行花木培植。
近二百多年来,纳西族的民居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丽江各地,盖房要看风水,石础等要雕龙刻凤,梁头窗要镂草木花卉,照壁墙面要绘山川人物,院中要培植盆景兰竹。院落的布局有三房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之别。房屋的分配使用大抵如此:正房坐西向东,以受木气。楼上供祖先牌位,楼下堂屋用于接待宾客,举行各种典礼,并作已婚男子卧室。右侧室一般为儿媳卧室,左侧室由老人居住。南北两厢,各作畜厩与厨房之用。照壁与畜厩相连处大都设大门。畜厩分两层,楼上装草,楼下关牲畜。厨房分两间,一间设灶,一间餐厅。每栋房屋两山之人字檐板要各钉一片“鱼尾板”,上段或绘或刻以磬,下截或绘或刻以垂鱼,取“吉庆有余”之意,并兼镇火,以保家宅平安。
在永宁,民居仍以木楞房为主要形式,每房人家有二至四幢房,第一幢为主屋,供家人饮食起居之用。第二幢为二层楼,供青壮年及其阿夏居住。第三幢为畜厩,分单、双层两种,一般楼上放草料,楼下关牲畜。第四幢为经堂。人口较少、经济不宽裕的人家只有主屋与畜厩,经堂、青壮年及其阿夏居住的屋子就要合并于主屋。主屋的布局是:内隔若干间,正中一间之左侧设火塘,其旁供灶神之象征物锅庄石。火塘周围铺地板,其上既是老年妇女起居之所,也供全家人吃饭待客之用。火塘前分左右各一柱,左柱叫男柱,右柱叫女柱,男女少年举行成人仪式时各站在与自己性别相同的神柱之前。右侧放有高架木床,其上置木橱。木床通常供未成年男女起居。在供有灶神处之背后有一间屋子,内设一小火塘,多为老年男子所居住,或接待客人。正屋之右侧房安有碓、磨以及煮猪食之锅灶,其后一间为仓库。正屋最后边的一间,平时堆放杂物,有丧事时作停尸之用。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均在正屋大火塘安上三脚,并在其上设锅以为之。
根据习惯,全家按年龄、辈分在火塘边有固定座位,一般是女子坐靠女柱一边,男子坐靠男柱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