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400000015

第15章 生产生活(2)

7.鱼鹰捕

有些纳西族地区养有鱼鹰,在著名的民间长诗《鱼水相会》中,就有渔夫设计用鱼鹰捕捉从玉龙山游来之鱼,但被鱼和水所战胜的内容。在捕鱼之前,先让鱼鹰空腹,后在其颈上套一竹圈,以防止鱼鹰在叼到鱼后将其吞下。当鱼鹰潜入水中叼出鱼后,渔者立即将鱼鹰从水面上引入船中,将鱼从颈中挤出。

三、狩猎

纳西族地区走兽飞禽众多,常见的有虎、豹、熊、鹿、麂、獐、岩羊、野猪、水獭、穿山甲、彪、猴、野驴、野鸡、雉鸡、白鹇鸟、鹰、雕、鹦鹉等。狩猎的工具有火枪、弓、弩、扣、绳、矛、签等,狩猎的方法有火捕、枪捕、药捕、水捕、坑捕、扣捕等。狗在狩猎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余庆远《维西闻见录》中便有纳西族猎人“去猎爱犬,犬易三犊”之说。人们在狩猎之前必先祭猎神,既猎之后,复祭猎神。具体为烧一堆火,割碎肝片串于木棍上投入火中,然后烧除秽火敬猎神与山神。

(一)猎兽

1.设弩

设弩主要对付虎、熊等野兽。傍晚,选择野兽经常出没之山道,在隐蔽处钉上桩子,将弩固定在其上,然后将系在弩机上的细线引于道上。一旦野兽通过并绊住引线,即令弩机开启,箭镞射出,将野兽击毙。如夜间无野兽通过,暗弩极易危及早起上山采樵之人。因此,要在天亮之前起床去撤弩。如果箭已射出,就要去追踪野兽。另外一种弩猎法叫地弩,这在《维西闻见录》中也有记载:“地弩、穴地置数弩,张弦控矢,缚羊弩下,线系弩机,泮于羊身。虎将至,下爪攫羊,线动机发,矢悉中虎豹胸,行不数步,皆毙”。野兽之所以死得这样快是因为弩上大多用药矢,“药矢,弩所用也,矢及镞皆削竹而成,扎篾为翎,镞沾水裹药。药采多乌头,曝而研末者,猎中禽兽,入皮肤,飞者昏而坠,走者麻木而僵”。

2.掘陷阱

在野兽经常出没的路上深掘一坑,深约二米,然后在坑底插上竹签,陷阱口则加盖树枝,其上撒土并铺烂草腐叶以为饰。当野兽踩过伪饰物时,树枝陷塌,兽掉入坑中,被竹签牢牢刺中,待第二天早晨,猎人可将野兽擒获。

3.搭砸木

在食肉野兽频繁出没的地带,选择一棵大树,在其上二米高处垂肉以为诱饵,饵上牵绳与砸木之机关连在一起,当野兽咬肉时,砸木下砸,往往使野兽脑浆迸裂,当场毙命。

4.安竹锥

先将一树从根部起往上剥皮至一米高处,以妨碍熊抱紧树身,在二米高处安两根横木并用一个竹圈将它们吊于树上。然后,在竹圈上系以牲畜内脏吸引熊取食。根据熊为左撇的特点以及诱饵之高度等,精确推定熊在吃内脏后将跳落的地点,在此设若干竹锥,其上盖杜鹃树枝等伪饰。当熊爬上树去吃牲畜内脏时,竹圈脱落,而熊则因树皮被剥光而拢不紧树身只好下跳。一跳,正中早已等候的竹锥,被扎死在树下。

5.守积池

在高山峡谷的杉树林中,常常有一些千年古树的根部积有乌黑发臭的积水,纳西语称之为“初”。附近的老熊总爱来此洗浴饮水,其积水中蜕有大量的熊毛。一旦发现这种积水,猎手就可在其旁设弩以射杀之,也可以手持武器守株待兔,不费赶山之劳。只要熊一出现,可确保百分之百猎获。

6.施盐诱猎

在一些纳西族地区使用施盐诱猎法,即猎人根据长期的观察,在麂、獐等经常饮水的山泉中放入一些盐。从此以后,所有饮过此泉的野兽都会络绎不绝地连连来饮。猎手可在其近处设弩或持弓矢以待之。

7.捕猴

纳西族地区猴子极多,由于猴子机警,疑心重,极难捕捉。在丽江县鲁甸乡,人们采取许多方法有效地对付猴子,其中一种方法如下:每当农作物成熟之际,猴子都会成群结队地下山糟蹋庄稼。由于猴子不走地面,套、扣、陷阱等都极难对付它。人们便先用刺、树枝等围住地边,仅留下一个口子。在口子上放一大木,大木上凿以许多窟窿,然后在窟窿中放入土豆。当猴子发现窟窿中土豆并伸手去取时,由于窟窿口仅容猴子伸手进去,待其抓住土豆之后则再也抽不出来,而猴又不会将土豆松开后将手缩回,这样,猎手便可稳擒手拿土豆卡在窟窿中的猴子。

8.捕兔

捕兔采用狗、鹰、人相配合的方式,先将猎者分成数组,有的在两边喊,有的在后边以猎狗惊吓兔子,驭鹰者要行走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待兔子被惊起之后,放老鹰捕捉。每遇追赶,兔子往往扬长避短往山顶而去,以避开猎人与猎狗,但这却正中善飞黄鹰之下怀。它先用爪子紧紧攫住兔身,再用钢嘴铁喙去啄兔子囟门。几秒钟之间,一只兔子便命归西天。

(二)捕禽

1.捕鹰

金秋季节,天高云淡,正是鹞子、黄鹰、大鹏鹰、凤凰鹰等出巢、雏鹰觅食的时候。猎鹰者要带上捕鹰网具以及诱鹰鸽子去高山捕鹰场去捕鹰。将网张挂完毕后,将鸽子置于网之内侧,猎者则隐蔽于离网不远处。一经发现天空中出现飞鹰,便扯动系在鸽子腿上的细线,令其展翅。当饿鹰从高空中猛然俯冲扑在鸽子身上之一刹那,猎者下网,将鹰与鸽一起罩住。如果经验不足,早下网则使鹰安然逃脱,晚下网则使诱鸽血肉模糊,一得一失。只有那些捕鹰高手才能确保诱鸽平安无事,又能捕到老鹰。

2.驯鹰

捕到鹰后,先用丝线缝紧鹰的眼皮,并由驯者将其架在手上出入人群,让它适应人声。七天之后,将线拆开,适应与人共同生活的环境,并在鹰颈上系小响铃,在鹰腿上拴小铁链,以麻雀、老鼠等肉喂养。但喂养之前要洗净双手,切忌不可在食物上沾盐。经过不断训练其捕捉、返飞等等能力之后,主人便可与村中伙伴一起上山捕捉猎物。

3.放鹰

纳西族有一部民间长诗叫《放鹰》,专门描写捕鹰、驯鹰、放鹰整个过程。放鹰之日,主人手戴皮套,架鹰于其上,行走在视野开阔的山梁等。其他人则带着猎狗,手持木棍,在灌木丛中惊吓野鸡。野鸡第一次惊飞叫头乘,不宜放鹰。瞅准其落点后又将其惊飞,此次亦不宜放鹰,待第三次将其惊飞之后,即可放鹰。这也就是摸透野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次比一次疲惫的飞行特点,乘“彼竭我盈”而放鹰捕捉。一见鹰逐猎物,狗声訇,猎者狂呼,一同追赶而去。由于鹰颈上系有响铃,人们极易发现目标。有时,也会因猎者判断失误、山高林密,或驯鹰欠火候而使鹰失踪。像鹞鹰等体格较小者则只能在田间地头赶一赶麻雀。一些猎鹰屡获猎物,并与主人亲密无间,价抵二牛。鹰死之后,主人要痛哭流涕,挖坑厚葬。

4.捕鹦鹉

每年八月,难以计数的鹦鹉飞临丽江各地的深山老林之中。猎者要在其固定飞越栖息的路线上选几棵树,将一种用植物皮捣成的粘着剂粘在树梢上,然后用一只早已捕好的鹦鹉作为诱鸟,令其不断叫唤。当众鹦鹉闻声而下落在其旁之枝梢上后,双脚被紧紧粘住,休想再飞走。捕到鹦鹉后,除自家驯养外,绝大多数要上街出售。

5.猎野鸭

除了用弓箭及猎枪射杀之外,纳西族还用毒药猎野鸭。其方式分两种:一种为虫毒;一种为水草毒。虫毒就是从水沟中捕捞到蚂蚱之后,在其腹中塞入草乌丁,以此为毒饵。水草毒就是打捞水草,将其洁白的根部用刀切断,并将数节扎为一束,中间塞入草乌条。然后,根据风向,选一与浮游于水面之野鸭相对的方向,将蚂蚱或水草撒于水面。数小时之后,蚂蚱或水草漂至浮鸭处,众鸭竞相吞食,草乌遂发毒性,使野鸭成片死亡,并缓缓被波浪漂送至岸上。开膛去除鸭胃之后,即可食用。

6.捕野鸡

捕野鸡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下套、下扣等。套扣主要是在野鸡进出山地之处下套,当野鸡将脖颈从套圈中伸进并啄饵食时,机关启动,原弯成弧状之木棍反弹,使活套收紧,将野鸡勒死在套中。下扣则是在野鸡常常经过的路上用木棍搭踩桥,其上放一活套。当野鸡踩踏踩桥之后,启动机关,使弧状弯棍反弹,套住野鸡之脚。

在明代《么些图卷》中还描绘有另一种捕法,即诱捕法。具体为猎者手捧一只受过驯育的雄野鸡藏在草丛之中,根据异性相吸之原理令其啼叫,以引诱雌野鸡前来交尾,或引诱雄野鸡前来相斗。一旦猎物出现,猎人即抄网扣住。然后,再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诱捕。以此方法,每天能捕到数只甚至数十只野鸡。

四、畜牧

畜牧是纳西族最古老的生产形式,纳西族古老文化大都与畜牧有关。纳西古称牦牛夷,便是以所畜之牲畜命名的。牦牛夷属古羌人,羌,“从羊从人”,牧羊人也。纳西族所养之牲畜众多,有牛、水牛、犏牛、牦牛、马、骡、驴、绵羊、山羊、鸡、猪、狗、猫等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之中,纳西族先民还掌握了以马和驴相杂交而培育骡、以牦牛和黄牛杂交而培育犏牛的技术。人们不仅以牲畜为饮食、服饰、交通之依赖对象,而且还将他们作为向神灵祭献的牺牲品。不仅在东巴经中,而且在民间歌谣传说之中都有讲述畜类起源的大量作品,最著名的有《马的起源》、《狗的来历》等,几乎每一种牲畜都有生动的传说。在祭祀的经典中,还形象地再现了人类驯化牲畜的历史。在相当长的岁月里,畜产品不仅仅用于人们的日常消费,而且还是重要的商品,对牲畜皮毛的加工利用,还引发了纳西族的皮匠业,及其伴随它而产生的移民。在许多纳西族村寨都活跃着熟知牲畜习性的老人,他们可以从毛色、齿臼、蹄口、舌耳准确地判断各种牲畜所内蕴的一切信息。纳西族的畜牧民俗是丰富多彩的。

1.联牧

联牧在纳西语中叫“鲁补”,即集体放牧。为了有效地使用劳力以及草资源,人们往往以村为单位分类进行联牧。也就是说,将全村牛、马、羊、猪等各分成群,从村头至村尾轮流放牧。放牧天数及人数视自家牧畜头数而定。在一些地区,联牧不采用轮放的方式,而是委托牲畜最多之家庭代牧。作为报酬,托付者定期为牧人提供一定的肉食烟酒,以及一定的现金。

2.分牧场

无论在纳西族的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要划分牧场而牧。在村落附近,山林归谁所有,牧场也就归谁所有。只有在这一家人与村人联牧时才能共同使用这些牧场。在高山峡谷,由于山林无主,牧场也就只是相对地归属某个区域所拥有。在永宁纳日人中,与那里严格的等级社会相适应,养牧场已经全部为领主及寺院所占有。

3.转场

丽江纳西族有按季节转移牧场之俗,这叫转场。每年农历四月之后,各村牧人都要趁附近山林被封,将牧畜赶至高山牧场安营扎寨。待七月祭过三多及山神,附近山林开禁之后,再将牧畜赶回村落,并在附近牧场上放牧。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牧场,又为牧畜过冬储备了丰富的牧草。

4.围栏

在高山牧场放牧期间,牧人要选避风近水之处搭帐篷,以供起居之用并存放物品。帐篷附近要围栏关畜。畜栏一般用划板围成栅栏,再用毛竹将划板编扎在一起,并设一门。夜晚,牲畜就被关在其中,并拴上一条猎狗进行守护,以防豺狼之患。如遇下雨,栏中易积泥水,因此,要经常移动畜栏,以免牲畜毛色污秽、染上疾病。栏中的畜粪要用马驮回村中,施于农田。

5.喂盐

在丽江县鲁甸乡等,每月都要定时给牲畜喂一次盐。每个家庭门口都横放着长约三四米的水槽,喂盐时要在槽中放上水,并拌好盐,待傍晚将牲畜赶回喂之,目的在于催膘、开胃。在四月份上高山牧场之前,也要喂一次盐。喂盐非常重要,因此,在祭畜神道场上就有一个喂盐仪式:东巴将一根竹子划破,竹节两头被自然堵塞,酷似喂盐所用之水槽。另外,还要用青松毛扎母鸡、小鸡,以松果代替羊、牛、马、牦牛、犏牛等,目的是祈求繁衍。

6.比膘

在丽江坝区,每年都要以村落为单位举行耕牛比膘活动,比膘日子由村中长老约定后提前十几日通知各户。是日一早,各户都要将自家所养之耕牛牵至村外场地上拴好,然后,由村中几位养牛经验丰富的老人在每一头耕牛前品头评足,互作比较,最后确定优胜者,为优胜者之主人颁发奖品。

五、服饰

据文献记载,汉代以前的纳西族先民“披发左衽”,“逐水草而居”。在晋代,包括一部分纳西先民在内的叟人“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已经在皮毛衣着之外添加了饰品。到唐代,现今丽江一带么些人男子雉发、戴帽,女子高髻,或戴黑漆尖帽,短衣长裙,并且,“男女皆披羊皮”。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称元代么些人,男子“以砗磲为饰”,“披毡,皂衣,跣足”,女子则“剪发齐眉,以毛绳为裙,裸露不以为耻,既嫁易之”,不仅开始断发,而且还有了婚前婚后的区别。

明清时代纳西族先民的服饰记载相当丰富,丽江一带男子“头绾二髻,傍剃其发,名为搭发”,身上着麻布衣,以佩刀为饰,耳坠绿珠。也有人“挽发二缕,以绳缠之”。女子多挽髻于顶前,穿麻布衣。当时对头发的另一种处理是“男女熔松脂束发,每一岁为一缕,行则铿锵有声”(《云南蛮书志》),天启《滇志》还称有人“布冠”。到乾隆年间,“夷俗男二十岁以上始戴帕,卷发辫缠之,有‘冠礼’遗意”。在永宁,明代,男子畜发、披毡,挟短刀,以砗磲为饰,与丽江的情况无异。女子亦与丽江一带的服饰大体相同。较有特色的是他们还“头戴牦牛尾,帽重而厚,俗称为喜鹊巢,皆非矢镝所能穿,盖以备战斗也”。这种服饰在清代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随着喇嘛教的深刻渗透,男子服饰越来越多地受到藏装的影响。清代,木里县纳西族男女大都“辫髻、左衽、衣梭布”。邻近地区则男子“发缕成素、白布中缠头,身着短衣,足穿皮鞋,身垢不洗,常带凶器,内着黑大编毡,外披衣甲”,女子“纽发细编,短衣赤脚,内披编毡”。《维西夷人图》中所描绘的清代维西纳西族服饰的情况是这样的:“男子头戴毡帽,外披毡衫,身穿青蓝布短裤,跣足。妇人发挽总髻于前,束以布勒,上载尖帽,耳坠大环,身穿大褐短衣裙,膝下裹布跣足”。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孪生姐妹之替嫁新娘

    孪生姐妹之替嫁新娘

    ★★★注:此文已入半价书库,看完全文只需三块钱左右!★★★特别推荐,奴的新文:★★★《俏妈咪de天才宝宝》★★★(奴此次走轻松路线,敬请亲们多多支持!谢谢!)孙志豪——闷骚型男,深爱女主的姐姐蓝紫,岂料心上人竟在婚礼当日,叫其妹妹冒名顶替。笑话,这能瞒过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吗?就在新婚当晚,他便知道,她不是她。这是一场商业联姻,而且在庄严的礼堂也宣过誓了,他岂可随意抛弃。不过,别想他有好脸色,居然合伙起来骗我。蓝玉——丑小鸭一只,所有的光环全部被姐姐抢了去,她只能充当一片绿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追姐姐的男生一抓成把,偏偏她爱上了那个二世祖,在婚礼当天还丢了个烫手山芋给她。原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岂料婚礼当晚她就原形毕露,忍气吞声地接受他的冷嘲热讽。蓝紫——故事似乎因为我而起。我很无奈啊,肚子里有个小球球了,还能嫁给别人吗?既然是好男人,那就留给自己的亲妹妹吧。纪宇风——该死,那一晚他竟然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更该死的是,竟然弄错的对象。谁叫她们是孪生姐妹,连他也有弄错的时候。小玉玉的姐姐都带个球球找上门来了,要他该怎么办?他爱的不是她啊!可是,做了事总得负责吧!就当他是小玉玉就好了。此文比较慢热,但故事内容绝对精彩,奴会用心去诠释文中每个人物内心的挣扎,矛盾,纠结,欲罢不能和痛彻心扉。请不喜欢虐文的亲们,慎入。。。写文是条漫漫长征路,每位作者都是一样的,渴望有大群读者的鼓励与支持,才会有勇气走下去!所以,每位读者亲的收藏、投票、留言等都是对作者莫大的鼓舞!如果您确实喜欢此文,就请您不要太吝啬,用您行动来支持奴!先鞠躬感谢大家了!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柔软的刀子

    柔软的刀子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甜蜜的勾引

    甜蜜的勾引

    金黄色的阳光暖暖的洒落在树间,徐徐的凉风拂走了不少夏日的暑气,艾薇悠闲的走在着山光水色的乡间小路上。难得的暑假,看来到外婆这里来真是来对了呀。没有了城市中的喧嚣,没有了城市中的忙碌,在这样一个吃饱喝足的午后,惬意的走在着充满清甜草香的乡间小路上,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晃着手中的树枝,她摇头晃脑的跟着耳机中的音乐轻声哼唱,看着眼前这棵有着宽大树荫的大树,艾薇像只慵懒的小猪似的将自……
  • 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

    周海亮的中短篇小说,归纳起来,大致以下几个关键词:裸命,伤情,卡意识,激情,斑斓逼人,藏污纳垢,兽性诗学,善良的残忍,陌生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从作家的作品里读出不同的感觉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作者认为,他的小说其实只与三个词有关,即:价值、尊严和死亡。《天上人间》所收录的14个中短篇小说,均与这三个词有关。当然这里面还有爱情,亲情,苦难,战争,底层,奇幻,民族意识,反抗与挣扎……可是它们不过是这三个词的衍生或者补充。换句话说,人生就是小说,小说亦为人生,人生之’关键词,同样逃脱不开这三个词——价值、尊严以及死亡。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一位是科尔沁草原上美玉般的格格,一位是前清王朝叱咤风云的帝王。海兰珠与皇太极。一段千古难解的帝妃之恋。《海兰珠传》为你揭开这段悱恻缠绵的爱情之谜
  • 总裁毒爱小蜜

    总裁毒爱小蜜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夏小北流年不利,应聘秘书不成,还在停车场被人莫名其妙的和谐了…四年后,身为寰宇首席秘书的她,一手牵着伶俐可爱的小男孩,一手为总裁大人张罗与温家千金的婚礼。寰宇公司,人人都传这男孩是夏小北和总裁的私生子,不然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和总裁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一个关于爱与错过的故事:“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星,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雷允泽:他以为那天只是一场梦。一低头,就瞥见车垫上的女式衬衫纽扣。那是他在激情之下扯落的,她一定是没法走出去,才拿走了他的外套。车厢里还弥留着淡淡的香味,是她的味道。在他醒来之前,她就消失了。就像是灰姑娘12点的魔法,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前,仓皇的离去。四年来,这个24小时秘书默默无闻的身边忙碌着,他以为她是可有可无、又或是心怀不轨的,直到她巧笑嫣然,携着他弟弟的手盛装出现在他面前,他才明白自己心里竟然是嫉妒的。叶绍谦:风流多情是叶三。偏偏遇上她这个毒舌小冤家。“小北,”他第一次这样亲昵的叫她的名字,他有那么多的女朋友,每个都有一个昵称,可他从来没这么亲密的叫过她。他知道自己他妈的没救了,就是丢人他也要问出来,要死他也得死得瞑目不是?“小北,”他按捺不住,一遍一遍叫着她的名字,“让我照顾你好不好……啊?”*******************************************************新坑《豪门长媳》:【雷允晴VS陆子鸣】青梅竹马终是敌不过露水姻缘,一张医院的DNA证明,将她彻底打入了炼狱。============================推荐区:渺的完结文《贱妾》【5折】都市文新坑《毒宠妹妹》【禁忌虐恋】:非常好看的都市文:《前妻请乖乖就范》黑帮杀手和女警花的故事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