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400000013

第13章 商贸交通(2)

二、街市

在丽江地区,大研古城为常年街,并不像邻近县份每月只有有限几次街市。除此之外,丽江县境内还有束河、白沙、大具、石鼓、巨甸等集镇定期举行街市,以作为对大研古城经济贸易的补充。在一些寺院,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庙会,形成临时街市,如正月十五要在白沙大宝积宫举办弥老会,又叫棒棒会,出售各种农具;如二月初八要在玉龙山下的北岳庙举办庙会,并进行商贸活动;如七月份要举办祭祀畜王的庙会,出售服饰、玩具、农具、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等。

三、骡马会

在丽江,每年三月、七月要举办交易牲畜的街会,它们分别称为三月会、七月会。三月会创始于清末,它本是在玉泉龙神祠举行的祭龙活动。到后来,其性质不断改变,发展成了以经营大牲畜交易的街会。在骡马会期间,邻近各民族的商贩纷纷前来购买名扬四方的丽江马等,每年的成交额都在数十万元以上。虽称骡马会,所交易商品则几乎无所不有。七月骡马会亦与之相同。

四、丽江马

丽江马既是纳西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力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品。它个头适中,四肢强健,蹄质坚硬,耐寒耐热,善于爬山过岭。早在汉代,这种马匹就是巴蜀客商所喜爱的商品。明洪武年间,纳西族土司还曾将它向皇帝进贡。我们将连接滇川藏的商道又称为茶马古道就是因为马,尤其是丽江马于其中扮演了既是运输工具,又是重要商品的作用之缘故。有些骡马价值千金,是它支撑了许多农家全年的经济开支。在过去,许多出身贫寒的纳西族士子正是靠了父母亲含辛茹苦地畜养、出售骡马才完成学业,登上国内外政治、学术舞台的。

五、白地纸

轻工业部所编《中国造纸业发展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现存北京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的东巴经都是明清时纳西族所造的纸写本。这种白地纸,帘纹不明显,经压光后,可供双面书写,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固定纸模抄造的。其实还是竹帘抄造,但是技术比较精,帘纹不明显”。这种白地纸因主要生产于白地而著名。另外,在大研古城及大具等地也有人进行制造,并以此为重要商品进行交易。没有白地纸的大量生产、销售,东巴文化的保存、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六、食盐

纳西族的商贸一直与食盐具有密切的关系。据文献记载,纳西族早已掌握制盐技术,《三国志》卷八十六称:“定笮、台登、卑水三县,去郡三百余里,旧出盐、铁及漆……”当时的制作方法是“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盐”。到后来,开始推广煮盐技术,“蛮官煮之如汉法也”。景泰《云南志》卷五载曰:“土人煮卤为之盐块,大者重一斤十两,小者重一斤,交易皆用之”。除了作商品之用外,盐还广泛使用于纳西族的生产生活之中,如狩猎有盐猎、饲养牲畜要定期喂盐、加工食品要大量用盐。因此,纳西族与汉、藏、白等民族在古代所发生的战争大多是围绕着对盐池的控制权、对盐制品的贸易权而进行的。基于这种种原因,纳西族居住地区的地名多与盐相关,如盐池、盐源、盐城、盐井、盐边、盐邑、闰盐、老井等便是。在四川省盐源县纳西族地区,甚至建有盐神庙,祀奉者的香火至今不绝。

七、铜锁

丽江铜锁远销滇、川、藏各地。其样式多种多样,制作奇巧,经久耐用。在铜锁表面精雕细刻有多姿多彩的图案,如飞禽走兽、题款吉语。这种铜锁,同时又是馈赠佳品,女儿出嫁,父母必以铜锁相送,以祝她勤俭持家。朋友远行,也有送铜锁之习惯,表示虽别千里,心犹一处,如同汉族之连心锁。公元1639年,地理学家徐弘祖曾云游至丽江,当时的纳西族土司木增曾以铜锁相送,在纳汉两个民族的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八、铎鞘

在纳西族的商贸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兵器,如刀、剑、匕首等。据文献记载,纳西族的兵器制造已有悠久历史。如南诏时代即有著名的铎鞘,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在《蛮书》中亦有“昔时越析诏于赠有天降铎鞘”之说。在一次越析诏与南诏的战争之中,纳西族先民遭受灭顶之灾,铎鞘亦被南诏所获。尽管这样,纳西族人至今仍喜佩刀为饰。这些刀既有自己创造者,也有购自其他民族者。

九、铜器

纳西族所制铜器分红、黄二种,“丽江大宗工艺为铜匠业,在本城用红铜黄铜二种打铜锅、铜锁,销于中甸、阿墩子、西藏各地,约年输出二三百斤”。这是非常保守的说法,其实作为商品的铜器的行销量要远远比这个数字大得多。在大研古城,至今有一条街道叫铜匠街,在白沙、束河、永宁等地都有制作铜器的作坊、名手,其产品多达二三十种。《中甸县志稿》中就有“铜鼎锁匙用具必丽江”的记载。

十、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即指藏区与内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因马为主要交通工具、茶为主要商品而称之。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悠久的商贸历史,纳西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纳西族商人一般通过茶马古道,将四川及云南思茅、保山、临沧、大理等地的茶叶运往西康、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销售,然后又从印度、尼泊尔及藏区运回皮革、药材、毛织品等在川滇各地进行销售,从中获取利润。由于军事上的割据,这种茶马互市时断时续,《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五五中就记载曰:“金沙江渡在阿喜汛之外,即中甸,向属内地。自康熙十六年吴三桂求援蒙古,割中甸地赂之。遂为外地,不通商旅。迨二十七年,达赖喇嘛求互市于金沙江,总督范承勋以金沙江属内地,奏请于中甸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凡出口者给照票验放。为内外要关,以鹤丽三营守备轮防”。

十一、藏客

专门从事滇藏经贸活动的纳西族商人被称为藏客。他们或自养马帮,或雇佣他人马帮,每年夏去冬回,源源不断地将内地所产的茶、糖、土杂及日用品运往藏区,又将藏区的商品运回内地,往往有盈无亏,平稳得利。不少人从藏区继续西行,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设号经商。

十二、赶马帮

过去,纳西族地区交通落后,马成了重要的运输工具。使用众多的马匹进行商贸运输活动被称为赶马帮。马帮之拥有者大都为商人,但也有不经商只充当运输专业户者。马帮的规模视主人拥的实力以及所运货量而决定。马帮之间还可以进行临时组合,几家合运,马匹成百。有时则可以一家独揽,仅以数十匹运输。每一个马帮都设一个马锅头,负责整个马帮及其赶马者、货物的安全,凡饮食起居、行走路线等都无不归其指挥。马锅头一般有几个乃至十几个伙伴作为助手。由于保证货物及人马安全的需要,他们一般都装备有武器。在几家合运时,大马锅头之下各家有各家的马锅头。马队在排列、装饰上非常讲究,一般马匹各系一铃,头骡(马)额上嵌明镜,头上结缨络,颈上挂铃环,背上垫红褥。赶马帮者每人备有一匹乘骑,它们也要装饰得非常美丽大方。赶马者的食宿费用及工钱或按货量支付,或进行承包,或每天平均支给,不一而足。

十三、联赶

在永宁纳日人中,赶马者大多为养马户,并为自己赶,规模很小。因此,常常两三家人联赶,即每家赶一段时间合在一起的马匹。在托亲友代赶时,要在赶马者外出运输时备足马料、猪膘肉、酒等相送。运货物所得的收入归马主人所有。在马养得多、家中又缺人手时,也有或长期或短期雇用马脚子赶马者。马主人为其发薪金,一般是每年30元并供伙食、两套布衣。

十四、溜索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溜索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维西闻见录》记述曰:“水湍急,舟不可渡,乃设溜绳。其法对岸载石,横江系竹缆,如梭掷而渡之,或止可系一缆,两岸高悬、中坝而低,往来皆渡此。至低处则以手挽绕,递引而上。渡物则人前,接物后引而渡焉”。

十五、革囊

革囊又叫皮馄饨,也是纳西族征服江河的工具。革囊一般用羊皮制成,杀羊之后,割断四蹄并将羊皮剥下,然后晒干鞣软。待使用时将四脚扎紧,再吹满气,最后堵死吹气孔即可。这种皮革搬运方便,撞击在石礁之上也不易破裂。在摆渡较大物品时,将数个乃至数十个扎成排子即可。据说,当初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莅临金沙江渡口,正是靠了纳西族首领阿良献革囊相迎,数十万蒙古铁军才踏上了金沙江西岸,从而有了后人“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的诗句。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热门推荐
  • 若是爱已成伤

    若是爱已成伤

    他多希望能将她捕获,永远安放在身边。在故事之初,她已死去,却一再影响着这个豪门世家的命运……她是一个通灵少女。美丽,寂寞,出身低微却高贵如莲。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孤独,心机深沉,满身往事。然而,世俗的目光只能紧紧拥抱,挣扎在万丈深渊……
  • 红楼之潇湘水云

    红楼之潇湘水云

    人人尽说天上好,谁又懂得那亘古的寂寞。看似高高在上,却是高处不胜寒。当众仙们昂然站在那不可企及的高度时,才知道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情谊,时间,如指尖流沙,如梦里流光,如天边清云,再也没有意义。遨游在时间里,却不知因何而存在,不知何处是心乡。他们早已经忘记,有泪有笑,有情有恨才算是活着啊。但是在这永恒的荒漠里还是有一处勃勃绿洲,那里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如一朵莲花静静驻立在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
  • 菜狗来旺

    菜狗来旺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极品炼器

    极品炼器

    连个门派都无法入的垃圾废物,却在得道高人的帮助下成为了极品的炼器专家。神器、圣器还是仙器?这些还不是手到擒来?我的追求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