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700000029

第29章 由茄鲞谈起:中国人的食心理和食文化可不是事

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请客,有一道菜,叫茄鲞。那位在村子里常年吃茄子的老妇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众人告诉她,千真万确是茄子。她再尝了尝,也果然有一点茄子香。然后她请教做法,凤姐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多少只鸡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仅仅一道茄子菜,就费这么大的功夫,不得不叹服中国人的讲究口福。

其实中国人不是一个特别具有独创性的民族,都是在棍子敲在脑袋上,板子打在屁股上时,才肯变一变祖宗之法的。单单在烹调上,我们完全可以扬眉吐气,全世界的人不能不膺服于我们中国饮食男女之能吃会吃,善吃,敢吃,以及殚思竭虑,想尽一切办法,变出种种花样的吃。

曹雪芹是吃过来的人,不过他在写怎么吃茄鲞的时候,只有精神上满足了。

中国人的吃,归功于神农氏带的头,他老人家就敢什么都尝一尝。

我对这位先祖,恭敬之余,也有些微词。神农尝百草,算是开了一个坏头。因为这个基础,他一开始没有打好,尝百草的这个“草”字,一下子把中国人的食谱框死了。于是乎,吃茄鲞,那是佼佼者,大多数张嘴里,灰灰菜,曲麻叶,榆树皮,橡子面,以及艾蒿、蕨根、地瓜蔓、萝卜缨,就和五千年来的中国人的胃分不开了。要是神农氏当年尝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加州牛肉面的话,也许今天,洋人就赚不了咱们中国人的钱了。

所以,我每当读到《红楼梦》里的吃喝,以及老饕们写的令人馋涎欲滴的文章,说如何制作老边饺子,如何来吃手扒羊肉,如何清蒸西湖醋鱼,如何品尝游龙戏凤……常常不怀好意地猜测,这些美食家们究竟是吃撑了才想起来写的呢?还是饿怕了之后产生创作欲望的呢?以我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的话,大概属于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我们尊敬的曹雪芹先生,就是一例。在当代中国,过了而立之年的人,谁敢侈谈自己从未经历或大或小的饥饿呢?所以,他们能够写得这样津津有味,直舔舌头,也许,某种程度上是下丘脑那主管摄食的神经,饥饿反射的结果吧?这也合乎“饱暖思淫欲”和“饥饿出文学”的古来之言了。试想,一个人从肥牛海鲜火锅餐厅喝了茅台,又揣了茅台,被人架着,醉醺醺地出来,钻进汽车,除了吐出些令人恶心的东西外,肯定是写不出任何作品的。

喝了还要拿,吃了还要带,这种吃心理,真值得研究。刘姥姥离开贾府,带着板儿回乡,还要了一些点心果子之类,何况时下那些达官贵人?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去过外洋的人,写的外国人如何招待咱们中国人的访问记之类文章,要点不外乎:一、赞叹外国人的“小气”;二、批评中国人的糜费。一道汤,两道菜,刀叉盘碟,换得倒勤,但实质内容,却不见丰盛,然后上甜食,就“拜拜”了。

中国人劝酒,一个音节,“干”,或两个音节,“干杯”,英语里的这个意思,“cheers”,是三个音节。从这极微小处看,中国人讲究的是干脆利落,直奔主题,能少说一个字,绝不多说一个字,以大快朵颐为主。外国人就不同了,一入座,主人敲敲玻璃酒杯,开始讲起,不让你站起来的两条腿和擎着酒杯的一只手发酸,是不会住口,跟你“cheers”,的。

我是孤陋寡闻的人,以愚之见,在这个世界上最能发表长篇祝酒词的,要数现在正开枪开炮,打得热闹的格鲁吉亚了。而且每位在座的陪客,都要当仁不让地致一通祝酒词;而且热情洋溢的程度,保险一位赛过一位;而且翻译过来,其内容着实精彩纷呈,绝非时下某些文坛小瘪三那种干巴巴的大批判文章,所能望其项背的。

幸而,他们的饭菜和口味,还未完全欧美化,否则这一通精神食粮,真是叫人吃不消的。如果说,外国人的宴会是吃精神的话,那么咱们中国人的宴会,则是百分之百地吃物质了。从天上吃到地下,从江河吃到海洋,水陆杂陈,纷至沓来,大有不吃到海枯石烂,山穷水尽,誓不住嘴的意思。真是厉害,越不让吃什么,越吃,明着不能吃,暗着吃。

越珍稀的动物,越吃,不趁着有的时候吃,绝种了还有屁可吃。于是乎,越值钱的越吃,越难弄的越吃,越精贵的越吃,越是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越吃,越是普通老百姓吃不着的越吃,越是能吃得比别人高一筹的,哪怕不好吃,也越要吃。而且越是文化层次不那么高的,越暴发户的,越突然抖起来的,越舍得牺牲自己的胃。

这种吃心理,很耐人寻味的。

我知道,报章上不晓得披露过多少回关于公费吃喝的文字,愤激之情,溢于言表,似乎将这一大糜费,归罪于吃饭人的觉悟不高,对于公帑的不花白不花,不吃白不吃的败家子作风。所以还有红头文件,明令规定四菜一汤,和工作餐不得超过若干元的标准,以遏制这股吃喝之风。

但为什么屡禁不止呢?窃以为这是一种民族吃心理的表现,不完全是属于道德范围,靠一纸命令或提高思想认识,就能解决的痼疾。

吃心理和饮食文化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本能,后者是一种修养。本能来自先天,是基因决定了的。修养则是后天的熏陶,是逐渐形成的。但这两者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像前面说的喝了茅台,还要揣走一瓶茅台的那位明公,这种被北京人称之谓“跌分儿”的举止,就是吃心理支配下,而失去了应有的雍容大度。而这种最起码的修养,也正是中国饮食文化中,颇为看重的一面。中国人远自先秦时期,就认为饮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夫礼之初,始于饮食”,孔夫子对于这方面的讲究,就更具体而微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食胜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他还说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这固然是指君臣之间的饮食礼仪,但若对照那位揣酒的上级,和那位把酒揣进他口袋里的下属,这种狗盗鼠窃行为,就让人产生一种下三烂的印象。其实,至于吗?百把块钱的一瓶酒,值得如此屈尊纡贵么?我想,问题应该是出在吃心理上,那是一种潜意识,是本性的流露,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就是由于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尝百草开头以来,所养成的吃心理。试想,打三皇五帝始起,历朝历世,积五千年之久,总是以蔬食为主,总是缺乏或严重缺乏相交递地吃不上蛋白质和脂肪,总是“长铗归来乎,食无肉”,总是像笑话里所说,“豆腐是命,见了肉便不要命”地大啖特啖,如此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下来,于是在构成中国人的基因里,就有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吃心理。

翻开史书,“岁大饥”,“人相食”,屡屡可见,所以,“路有饿殍”,“面有菜色”,也就应该认为是过得去的了。

所以,曹雪芹于北京西郊,能够安贫乐道地着作《红楼梦》,就几根老韭菜下粥,然后呵开冻墨,守着盏孤灯写下去,也着实让吾辈钦敬,而这位老人家惟一安慰辘辘饥肠的,就是大写特写吃螃蟹,吃鹿肉,山珍海味,奇味异肴,哪怕吃个茄子,吃个荷叶羹,也要变着法儿,折腾得比吃荤腥还要费事费钱。我一直想,这是否也是一种吃心理的情不自禁的表露呢?

可以理解的,在往事如烟的记忆里,吃糠咽菜,比起无米之炊,那算是赖以糊口,很足以自慰的日子了。但是,一年到头,通过肠胃消化系统的,都是些绿色纤维,了无营养,那种匮乏更促使这种吃心理的往穷凶极恶发展。因为曹雪芹只能有这么一位,他能把这种心理升华为一段美丽文字,而别人,在这种吃心理的支配下,便是用疯狂的补偿精神来吃。一逮到机会,便拼命地吃,不要命地吃,欲海难填地吃。筹觥交错,杯盘狼藉,东倒西歪,满嘴流油。这是慷公家之慨,脸不红,心不跳;花人民之钱,手不抖,眼不眨的,用公款来泄欲的大小官员之类的常态了。

但也不仅于此,即或居家过日子,其实花自己的钞票,也会有这种不吃则不吃,一吃则必大吃的求得这一时补偿的人。一年到头,也许不见荤腥,到了春节,哪怕借钱,也要大鱼大肉,吃得跑肚拉稀,滑肠为止。平素菜里舍不得搁油,三十晚上的饺子,必定咕通咕通地往馅里倒油,不汪到盆外誓不罢手,细想想,这岂不是很不可理喻的么?

若仅止于此,这种中国人的吃心理,也许只表现出一个“贪”字,犹有可以理解之处,是极度匮乏的后果。如果,从我们对于吃的刁钻古怪,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所表现出令世人惊异的施虐性,便是除了“贪”之外,要再加上残忍的“残”了。

一条鲜活的太湖鲤鱼,宰而不使其死,开肠剖肚刮鳞,手持其头,始终不松手,籴入沸滚的油中,待熟,便加料烹调,端上桌来。此时,那鱼尚未死,眼能转动,口能翕合。据说,洋人,尤其洋太太,多不敢下筷,但在座的中国人则喜形于色,摩拳擦掌,杀向这条鱼去。

我并非鱼道主义者,我也知道我吃的每条鱼,都必然有这样一个宰杀过程。但一定要如此弄到桌面上来表演,其中是否有施虐的吃心理作祟?值得怀疑。惟其不得吃,吃不着,盼望太久,失望太久,空着肚子等待得更久,这种报复心理,便化做慢慢的消遣。看见猫好不容易逮住一只耗子以后,是怎样吃掉它的吗?放心,且要好好折腾一番,过过这份吃瘾呢。

那条在餐桌上眨眼的太湖鲤鱼,是上了电视的。还有一种活吃猴脑的说法,就更残酷了。将一只活猴,夹紧在一张特制的餐桌中间的圆洞里,不管它在桌子底下如何叽里呱啦的叫唤,食客们持专用工具,击碎其脑壳,用匙舀那白花花的脑浆,就什么作料吃下去。如果确有其事,那血淋淋的场面,用意似不在吃,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发泄。

还有,弄一块炉板,将欲吃的活物放在上面,用文火徐徐焙烤,并不急着要它死,而是要它口渴难忍,给它酱油喝,给它醋喝,使五香作料的味道,由其脏腑渗入肉中,这自然是百分之百的保证原汁原味了。但是,这套生吃活烤的全过程,最后吃到肚子里去的一个环节,倒不成其为主要目的了,相反,施虐的每个步骤,则是就餐者的最大乐趣所在。

那些吃的快活,吃的满足,吃得汗流浃背,痛快淋漓,吃得手舞足蹈,胡说八道的吃主们,此时此刻,便进入了吃便是一切,吃便是生命的无我也无他的状态之中。我就觉得老祖宗神农氏尝百草,改变了更早的原始时期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老是糠菜半年粮,肚子里没一点油水,无法不生出这种吃心理来,似乎人为了这张嘴活着外,便别无其他了。

但愿经过一段现如今丰衣足食的岁月,相信所谓“衣食足,知荣辱”此话果然是这么回事之后,祛除一些人的病态的吃心理,真正体现我们从先秦开始的饮食文明,那才是值得自豪的。

《红楼梦》里,少有这种血淋淋的吃的场面,曹雪芹把吃当做一种文化对待。虽然他那时营养状况不佳,肚子很饿,但无时下我们一些同志那种穷凶极恶的吃心理,这实在很值得敬佩的。

人之异于禽兽,这文化二字是十分关紧的。只有吃心理,而无吃文化,这个民族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同类推荐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热门推荐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俏公主追爱记

    俏公主追爱记

    有人说:十八岁之前没有谈过两次恋爱就等于白白的浪费了青春。俏皮可爱过着如公主般的生活的段梦决定在大学给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敢爱敢恨的她,将会擒到什么样的爱情呢?闺蜜孙静雅是艾蒙斯特学院校长孙其冰的女儿暗恋翩翩少年叶俊驰却不敢去爱,闺蜜与艾蒙斯特学院的校长之间有什么恩怨呢?即将出道的大牌明星沙羽白又是怎样的玩弄孙静雅,和孙静雅积怨已久继母的女儿夏菡呢?还有艾蒙斯特学院八大校草不为人知背后的秘密。
  • 冰舞异世

    冰舞异世

    中国国家训练场“好,就这样,保持速度,不要急,继续…哦!!perfect!!太棒了,这个动作简直可以去参加男子比赛了,不愧是当今最年轻的冰上女王,太完美了~”随着冷绝的后外点冰三周跳接勾手三周跳的完美落幕,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汤姆森教练都不禁喜形于色,大加赞赏,而同旁的年轻队员们也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讨论的中心冷绝只是坐在连椅上,大大的毛巾覆住脸颊,毛巾打开,露出了下方震慑人心的绝美容颜,,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冷心而魅惑的容颜,倾国倾城不足以形容,倘是看惯了这般容貌的队员和教练也不由得一阵恍惚。期待已久的大奖赛来临了。只是,天不随人愿…对手的陷害,让她带着遗憾进入异世,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以冰上舞蹈为尊…可这技术,怎么说,也太差劲了…不过,呵呵,既然这样,有如此好的场地和条件,那前世的梦想就在这异世完成吧。第一美女吗,呵,技术烂成这样也敢出来献丑,真是侮辱了我最爱的运动…本来不想教训你的,可香仪不是丫鬟,是最重要的亲人,竟然如此对她,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了…从此,冰上一舞惊天下,完美的技巧让世人惊叹,成就一段冰上神话…爱过,痛过,五年后,带着无敌可爱的纳豆倾情回归,再次掀起一场追妻狂潮~~赫连宇:“绝,从你第一次在幽院后冰场的一舞,我便沦陷了,怎样,要我亲自八抬大轿将你绑来魅王府吗,还是说,你觉得本王不够华丽,要亲自调教呢…”戏谑的嘴角扬起,他如是说。池林溪:“太子的身份让我与你愈来愈远,那么,这颗心呢,你听,它只为你一人跳动…”池若麟:“从你叫我小麒麟的那刻起,这双眼里,便再容不下第二个人了,你呢,眼中是否有我的一席之地…罢了,不管怎样,若麟永远只是你的小麒麟,永远…”(关于文中许多花样滑冰的描写,一定会有许多错误和漏洞,也有很多借鉴国际大赛的桥段,当然还有很多自己突发奇想杜撰的啦,希望各位表拍,有意见也可以直接说啦,一定会虚心接纳,文笔不好请各位大大多多包涵,呼呼,飘走)新文简介:《盲妃惑情》有兴趣的去戳一下吧,女主属于深藏不露型的,比较慢热,嘿嘿。卧莲重生,世人皆醉。当今天下,明皇暗帝,他们共享江山。整整十二年囚禁般的生活,她在名曰啸王府的府内,一间小屋中度过了十二年的岁月。她是莫染,只是莫染,那个目不能视的瞎子莫染。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那个男人的侧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年轻富有的林浩轩,是许多女人的梦中情人,但他本人却无视女人和爱情。一次偶遇,他看上了弟弟同学管智宸的女友顾微微,从而不能自拔并开始了百折不挠的疯狂追求……这一切激怒了管智宸,同时也让单纯的顾微微,在林浩轩的“霸气”中,对管智宸的爱更加坚定!但顾家的债务危机让林浩轩终于抓住了机会,顾微微无奈答应了林浩轩结婚的要求。这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婚姻,这只是林浩轩一厢情愿的一种方式,同一个屋檐之下,面对旧爱神伤,面对林浩轩的付出,顾微微又当何去何从呢?
  • 宅女宠妃

    宅女宠妃

    【蓬莱岛】社团新坑《王爷,我要嫁你》穿越系列:她只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咩,没啥理想没啥愿望,只想做个称职的小人物,能够混吃混喝就行了.自杀的和亲公主身份很适合她啊,疯妃称号不雅,混着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为毛命运要改写啊,大人物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要有走在刀锋上的勇气+智慧,很抱歉,她没有。
  •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高考满分作文十大要点:标题引人入胜——独树一帜;语风清新明义——言简意赅;文体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视角独特深入——见微知著;内容充实新颖——镜意求新;材料意象丰富——托物引类;立意务求深刻——高瞻远瞩;行文展现才情——拍案惊奇;真情自然流露——去伪存真;彰显个性魅力——锋芒毕露。
  • 神武鬼剑

    神武鬼剑

    马腾携带鬼剑士技能降临异界,他是废材?强大仇敌?在全职鬼剑面前都是浮云!异世强者准备接受他的鞭挞吧,更有超级神器灵犀戒指陪伴左右,武功秘籍,神兵利器只要实力提升,戒指便会为他送上!一个带着鬼剑士技能的穿越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