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100000038

第38章 前尘(1)

临走的前两天,苏子和才将学校即日疏散的消息告诉母亲。入冬以后,母亲一直咳痰,一张脸咳得蜡黄,这几日服了庆仁药栈的指迷茯苓膏,饭量增了,气色也见得有几分好转。

母亲这才敏感,子和日常爱读的古籍都齐齐整整地码在那里,一只赭色的牛皮箱早已腾空,想必是装书用的。

南京失守以后,有种种骇人的传闻不胫而走。那些日,子和见母亲绞尽脑汁地藏匿金银细软。但得探她的口风,是不是到四川亲戚家去避一避时,她却一口回绝:我都七老八十了,我哪里都不去!常说人老怕死,母亲却是在三年前就置齐了寿衣,是济生坊的轮子裁缝用手工精制,做工就花了三块大洋。

自从父亲因脑溢血猝然撒手,母亲就把生死看淡了。常说若不是看重子女,早就随父亲去了。

子和娶妻生子当了大学教师,母亲依然不时给他熨裤缝制大衣。这些事她嫌女仆做不利索。

妻子如静是子和的中学同学,以后在市内一家大银行当职员,轧起账来心捷眼快,操家务却手脚笨拙。

这也是母亲放心不下的,流露过妻子贤能在持家之类的意思。好在苏家是个有底子的人家。祖父营商,曾把生意做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即使后来不再有可观的进项,靠着积攒,苏家无论男女,都得了书读,仆役保姆也从未间断。

苏母自己精明能干,针黹女红皆晓通,所以对男仆女役就不免有些挑剔。

男仆做粗活重活,还好些。

女仆的表现不在气力在勤快,也在一看就知一点就破一学就会,总之在机敏聪慧。

母亲曾雇过一个十分中意的女仆叫金花。十八九岁的姑娘却瘦小得如同一个孩子,刚来时一脸怯怯,母亲哪里看得人眼。送来的人请她试试看,母亲就发善心把她留下了。只端午节扎了一次粽子,母亲就服了。母亲叫她洗净米淘尽沙把综叶片片刷干净。问她会不会扎,她讲从来没扎过。母亲叫她跟着学,于是她就跟着卷叶、填米、扎丝。

两三只以后,她就手嘴并用,扎得飞快。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她以后扎的每一只粽子都不重样,或禽、或兽、或仰、或坐,而且铁紧,拎一挂使劲摔,不散。

母亲后来说:天性聪明学不来。母亲给金花的月薪超过了做粗活重活的男仆。后来才晓得她是逃婚出来的。她父亲寻上门来,也不待他打骂,金花就知错了似的默默收拾了衣物去了。以后母亲打听到金花嫁人以后,因难产流血过多死去。母亲叹息道:太机灵的女子,怕是难得善终的。

几个子女中,母亲最终爱子和,又知晓挽他不住。日本人来了,谁晓得会有个什么结果,于是一边流泪一边为他打点行装。

吃饭的时候一边给儿媳如静搛菜一边数落子和太不会照顾自己。如静不憨,听得出那是叮嘱自己以后多多照顾夫君的意思。如静少不得说几句叫母亲放心之类的话。

家中一个女仆前日才辞了,合适的一时半刻也未必找得到,男仆秉奎,母亲叫他们一定带了去。

子和不依,说这边家中需要一个能干的。秉奎高大结实肯下力做事,才过来个把月,母亲就用得顺手。

母亲说,这边我会继续去找,到了西部那边,只怕是话也听不灵清的,找个好使唤的不容易。子和说,学校迁徙,路途遥远,一时半刻回不来的。母亲当下叫秉奎进来,问他愿不愿随了去。秉奎没费踌踏说,先生即使出洋,我也随了去。如静笑道,那倒正好让你开眼!

子和孝心,说原本就拖儿带女的辗转不便,多带个人,学校是难以答应的。

母亲鼓捣着一双小脚就要去找校长求情,母亲和校长都是四川老乡呢,逢周末,校长常携了酒来吃母亲烧的麻辣鸡。

只好依了母亲。

千里辗转,来到黔南。山清水秀的一个县城,不算大也不算小。这是一所大学的分校,拢共百余名教职员工,几百名学生,安扎在城东南的一片开阔地,却是依山傍水,比行前想象的蛮荒大有不同。

子和跟如静说,这使我感觉,离家其实不远。早知这般风景,那是该把母亲一块拽来的。

如静撇嘴,你母亲哪舍得那栋青砖大瓦房,还有那么一个宽阔场院!

子和及时给母亲拍了份电报,以报平安。母亲回拍了一份电报,却是这样几个字:速雇女佣。子和擎了电报对如静说,我妈疼你。如静不领情地说,怕我不能干,委屈了她的宝贝儿子呢。如静曾想在这边银行续上一份职业,寻上门去,没承料是极不起眼的一副门脸,里头连管事的在一起也不过两三个人,哪还有空余的位置呢!

闷坐在家里无聊,自然也得下厨,得空带儿子小乃到屋后竹园里玩玩,粗杂活由秉承应承,一时也没觉得特别缺个女佣。

不久,子和就说如静身上有股洗不净的烟膏烟火气,床榻上,她身上那股能撩人情欲的淡香没有了,香水徒然。

如静见他几次傭懒疲软,心里也好没意思,说,一日三餐泡在厨房里,这地方又烧柴,而且是烟灰特多的松脂柴,身上能好得了!腊肉也架不住这么日日熏的。

子和又嫌如静做的饭菜没滋味,不可口。于是决定找女佣。

其时,如静已经结识了街镇上的一个好裁缝冯嫂,委托她代找一个能干的,工钱贵点也可以。

三五日以后,冯嫂就领了一个叫玉珠的女子来。却是很斯文也很娉婷的一个姑娘。冯嫂说,她还读过两年学堂的,今年才刚十七岁。细问下来,才知玉珠祖籍江西樟树,从曾祖辈起,一直做药材生意。家中原本很有一点积蓄,祖父和叔祖染上了抽鸦片,从此一蹶不振。父亲被土匪绑票,土匪言而无信,得了钱还把父亲打成重伤,日日需汤药侍奉,家境从此困顿不堪。

见玉珠一把瘦骨,一副伶俐模样,子和心下早巳软了,当即留下。

子和后来感悟,像玉珠这种先是大户而后困厄人家的女儿,饱受世态炎凉、机敏沉着、善解人意,使用起来最是顺手不过。只是多少有些委屈她了,这种人的自尊心原本是很强的。所以平日并不随意支使她,涮盆子打洗脸水之类的事,常常是自己动手。

如静笑他,这大概就叫平民意识吧,随意叫她,人家反倒会更随便的。

好在玉珠眼捷手快,很多小事,并不待人叫,她就抢先做在了头里。比如子和刚欲去厨间,她就端了一杯热茶出来。子和舀洗脚水的空儿,她就置好了椅子,擦脚巾和新换袜子也一并准备好了。

自从到了贵州,小乃就变得拘讷和胆小,见了生人总是怯怯的,连秉奎在山里给他逮了只画眉鸟也仅好玩了两日就没兴味了。

却和玉珠投契。

每日里不缠姆妈缠玉珠,到夜晚也抱着小枕头要同玉珠睡。那日把头拱在玉珠怀里,说要吃奶奶。玉珠飞红了一张脸,在他头上拍了一下道:都是一个小男子汉了,你还知羞不知!

子和后来揣度,小乃喜欢玉珠,大概是她耐心地给他讲故事的缘故,可以从上床一直讲到他人睡的。当然,玉珠手也巧,平日里折纸剪纸斗草掷石子什么的,总能引发小乃的玩兴。

子和越发觉得,能找到这样一个女佣是不容易的,母亲若在,不知会怎样喜欢。但凡给母亲写信,总要提到玉珠几句,那就是请老人家放心的意思。

若得空,玉珠也爱看书。

子和爱书成癖,自己喜欢的书从不外借。破例却允许玉珠到他书房随意翻看。只有一条:看毕务必书归原位。这其实不用说的,玉珠原本是个很整洁很细心很有条理的女子,每次来翻书,手都要洗干净的。

惹得子和对如静感慨,就冲这一点,也是个该读书不该帮佣的女子。

如静淡漠道,该与不该,都是前世修定。我哪里就该弃了职业,到这僻野山城来做家庭妇女!

子和知道如静不是那种安于守家的旧式妇女,离开城市离开银行到这里来,那是难免有一份寂寞的。所以在她脾气不好时,多做退让,很少与她争执。

玉珠喜欢看《西游记》,《红楼梦》,后来又喜欢读戏剧本子,如《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等等,尤喜欢洪升的《长生殿》和《四婵娟》。

她后来跟如静说,她喜欢悲悲的爱情故事。如静告诉子和。子和说,这就奇怪,十七八岁的姑娘,正是应该有很浪漫的爱情梦的时候,何以喜欢爱情悲剧?

如静分析,大概在恋爱上有过什么波折吧。待得日后找个机会问她,她坦然道,家境尽管不顺遂,父母亲还通脱,决不会在婚恋上对她有所强迫。长这么大她还没有痴恋过哪个男子。曾有个小学同学,人很聪明,瘦瘦的却去云南读了陆军学校。要说有所欣羡,那是唯一的一个。

子和见她戏剧中的词曲,就搬出朱彝尊和汪森合编的《词综》给她读。

她读了几日后道,很好,但我还是更喜欢戏剧,因为戏剧中有故事,词曲便好懂些。若是先生肯将这词一句句解给我听,那便不同。

一双眸子明明丽丽的,好惹人怜。

子和道,读到不懂的地方,你再来问吧。却又当即给她讲了两首李后主的《浪淘沙》。

她听后眨巴眼说了两个字:好悲。

子和见她那神态,顿时觉得不该再让她读一些过于伤婉悲切的东西。

于是拣一些古代诗文趣事、墨客轶闻说与她听。子和告诉她,江西古代有个解缙,不知你这个江西老表听说过没有,论政治作为不如江西籍的王安石、文天祥,论文学地位不如江西籍的欧阳修、曾巩。然而在民间传奇中,他的名气远远超过这些人。

解缙少小时,一日在雨后的石板街上玩,不小心跌了一跤,一身泥水,路旁人看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解缙灵机一动念了一首诗:细雨落绸缪,街坊滑似油。凤凰跌在地,笑杀一群牛。把那些嘲笑他的人,比喻成蠢牛,弄得那些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那时,他才四岁。

解缙还用江西的八个县名做了一副很好的对子:新建石城万年万载永修铜鼓乐平乐安玉珠听得很有兴味,说,虽然我是江西人,生长在贵州,江西一次也没去过。出了那么多有学问的人,想必是风水很旺的地方。

子和便寻出一个小开本的民国地图集,给她指点江西的名胜。玉珠当下要了去,说想仔细看看。

第二日,她过来还地图的时候说,我也用你们浙江的八个地名做了一副对子。

子和说,拿给我看看。她把手藏在背后说,你要笑的。子和笑了笑说,我不笑。你现在就笑了!

子和于是敛了眉,这才接了纸片。

是小乃用过的练习纸,居然是小楷字,不大地道的,对子的意思却很不错:

常山开化龙泉丽水仙居德清天台永嘉子和有些错愕道,你,这是你想出来的?玉珠拽了纸去说,写得不好嘛。

子和道,不错,可以同解缙的地名对子摆在一起。想想又道,唯丽水与永嘉,在词义上对得不大工整。玉珠说,请先生雅正。

子和翻开地图,片刻间,也没有合适的修改。

因拨款经费屡屡延期,影响薪金的正常发放,教职工情绪波动,学生也情绪不稳。前方战事一日三变,消息颇多,更是纷扰人心。

迁徙时,子和带的钱财比别人多些,暂无衣食之虑。只担心母亲年迈体衰,受不得惊怕,隔不了两日就去一封信的。

母亲回信总是很及时,总有一句“吾儿免念,好自将养”。课时渐少,闭门读书也没有那份闲心思,附近的山水都踏遍了。那日听街头一个算命的瞎子说,城西五公里远的一座小山上有个听音寺,香火很盛;里头有一座菩萨真身,据讲是三百多年前圆寂的,双目依然有神采。

同类推荐
  •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少女对老人的爱在老人的家庭里激起了一连串的变故,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类性心理的复杂。毋庸赘言,带着这种不悔的依恋,婚外情既酿下苦酒,而翁行天对少女桑乐的爱其实质乃是对生命的依恋,又给家庭与社会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小说的另一条故事线索曲折跌宕,悬念丛生。它叙述的是桑乐的精神创伤及桑乐对童年时父亲死因的追探。,小说讲述了一个老人与少女的畸恋故事。所以他吸引了青春少女桑乐。已近垂暮之年的翁行天一生中曾邂逅了很多女性。青春少女桑乐复杂的童年和复杂的家事,使他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他成为生命意义上的出类拔萃者。正是这些女性。他演出了生命最后的浪漫
  • 抗不住的诱惑

    抗不住的诱惑

    陈吕俩家,世居在一个小山村里,两家的俊儿俏女皆长大成人。吕家老大吕世国进城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王少秋与杨小白突然结婚,打乱了聂良如与吕世国的行动计划,他们只好抓紧做出逃准备。可他们很快就被发现了……纠缠不息的两户山村人家最终扯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追求、执着,权利、金钱、阴谋、诱惑、欲望……
  •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乱起萧墙》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卷,着重描写了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皇储而互相倾轧的事。 康熙晚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官吏们贪脏枉法,冤案迭起;皇亲旧勋们借支库银,国库亏空;田赋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胤懦弱无能,贪色好淫,不谙政务,忙于党争,只好半途而废。康熙对此十分不满,不得不将他废黜,以后又立,再立再废。众皇子趁机作乱,拉帮结党,争当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阋墙。康熙后来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四皇子胤一向待人刻薄,人称“冷面王”,由于谋士邬思道的指点,他在革除弊政中,政绩显著,被康熙选中。康熙立下谴诏:传位于四皇子,即为以后的雍正皇帝。
  • 青瞳之大出天下

    青瞳之大出天下

    她被亲爹“二次打包”送去和亲,策划出逃,青梅竹马的男人却松开了她的手,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男人却要和她私奔!可笑,只不过,为什么在见到他上演苦肉计的时候,那颗冰凉的心,竟然微微的暖了……
  • 辛亥情事:传奇都督之生死情缘

    辛亥情事:传奇都督之生死情缘

    本书为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集中描写了1914—1916年传奇将领尹昌衡北上赴京维护共和,反对独裁,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一段经历。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政治情势波诡云谲,各派势力明争暗斗。袁世凯通电尹昌衡到北京述职,实则软禁这位勇猛武将,妄图利诱其支持自己称帝。尹昌衡坚决反对独裁,艰难周旋于袁世凯的权术之中。期间,尹昌衡与青楼女子良玉楼相识,结下一段荡气回肠的生死情缘,堪比同时期蔡锷与小凤仙的爱情传奇。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一觉醒来齐天发现自己身处异界,还拥有了一身强横的光明之力!作为上帝亲传弟子,圣力纯净无比,亡灵?恶魔?抬手间便让你们化为飞灰!胸前圣银十字印记,蕴含无上力量,强者?美女?纷纷拜倒在他脚下!可只有这些怎么过瘾?齐天要的就是,统一一切信仰,异界独霸成神!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恶魔的女佣王妃

    恶魔的女佣王妃

    文弱的少女欣欣误入古堡,却意外唤醒了漂亮绝伦的恶魔王子,不小心撞入爱情怀抱的她,面对前世今生的重重阻碍,将怎样与一支吸血鬼承欢执恋?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并且配备VCD光盘。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 神牌萌妻

    神牌萌妻

    带着神器重生的她,变得万丈光芒,无所不能。某男对此表示很无奈,他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小女人,想要雪藏一辈子,但不料,一次意外卷入修仙界的是是非非,从此以后桃花不断。一日,“清儿,忘了那凡人,请与我双修!”又一日,“艺清,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你,所以,请考虑一下我吧,我不介意和其他男人一起拥有你。”终日,某男忍受不住,恼怒掀桌道,“靠,你不介意,我介意!”说完又转头看向那懵懵懂懂的小女人,霸道而强势的揽进怀中。“老婆,今天你必须和我去复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