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300000013

第13章 一架失控的航天器

回忆创作《最后一个匈奴》的那些日日夜夜,记忆只是一片空白。我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我这一生,做梦的时间也许太长了点,天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情。

《最后一个匈奴》的创作从1991年6月4日开始,到1992年6月13日画完最后一个句号,也就是说,用了一年零十天。

但是它的酝酿与构思却用了十年。我用十年的时间,令这一大堆庞杂的、无序的材料驯服和归顺,为小说寻找一个框架,一种叙事风格,一种描写视角,当然,最主要的是,让人物圆满,让人物不但作为故事人物,而且成为一种文化载体行动和动作。

我确实不记得我写《最后一个匈奴》时的情景了。那些日子,我像一个拼命旋转的陀螺,一架失控的航天器,一个精神病患者那样地拼命写作。现实的世界和臆想的世界已经分辨不清了,我无意识地睡觉,无意识地吃饭,无意识地在街上行走,除这些以外,剩下的时间,就是趴在桌上写作了。

我每天早上大约八点或八点半起来,穿上衣服,从床上滑到桌子跟前,开始写作。这时大脑是一片空白,有点疼,有点麻木,我点燃上一支烟。烟雾腾腾中,人物出来了,是真实的人物还是我臆想的人物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匆匆地抓住笔,他们开始行动了。大约到十一点时,可以写两千字。

这时我停下来,洗脸刷牙,然后到楼下去提一次开水。

中午吃完饭后,我一定要睡一觉,让大脑休息一下。两点半或三点,爬起来再写。到六点时,写两千字,这时停下来,到院子里去转一转,回来吃饭。

晚上把看《新闻联播》当作休息。看完新闻后,我一个人又回到自己房间写作。任务仍然是两千字,但有时会收不住笔,一直写下去,直到凌晨一两点钟。

我写得最多时一天写过一万六千字,写得最少时一字未写。平均下来是每天五千字。

人物和事件填满了我的脑子,人物在经受精神受难时我也和他们一起受难。恍惚和痴呆,大约正是我这时候给人的印象。我像一段被感情烧干的枯木一样,但是我强令自己继续燃烧。“创作是一种燃烧”,这话只有过来人才能说出。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掉了三颗牙齿。牙齿总是要掉的,今天不掉,明天也会掉的。但是,它们掉得是不是快了点,早了点。我将掉了的牙齿放在掌心,听着楼下的男欢女乐,我在那一刻突然掉下泪来。关于牙齿问题,我请教过几个中医,一种解释说,写作时大脑高度紧张,血涌到头上,血热,热掉了牙齿,一种解释说,这是我抽烟过多的缘故。

以每天三盒烟计,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中,我抽掉了一百多条烟。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我现在还不明白,这一百多条烟都到哪里去了,如烟消,如雾散,或者是牢固地留在我的肺里和胃里了?我的父亲于去年死于肺气肿,将来我的加着黑框的讣告,大约也会是以这件事来搪塞世界的。但愿我以后少抽一点烟,我现在不创作的时候,已经降到每天两盒,据说一支香烟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这话不知道是否当真,不过,它听起来总让人不寒而栗。

在写作的后期,我的身体极度虚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懒于和人说话,走路时经常扶着墙壁,曾想到拄一根拐杖的问题。我常常担心,怕自己睡过去以后,就再也不会醒来了,而作品还搁在半截,那我即便是进入三尺地表之下,也不会甘心和安宁的。

我写作前称了一下体重,是一百六十五斤,写完以后,体重成了一百五十二斤。就是说,少了十三斤。所幸的是我这个人真能吃,因此现在体重又恢复了过来,大约到一百六了吧。

当我进入最佳创作状态时,前面我说过,像一个拼命旋转的陀螺一样,像一架失控的航天器一样,像一个目光狼狈、精神错乱、焦躁不安的精神病患者一样,那时,理性已经消失,梦境开始出现,那时,我感到我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牵着走,我只是机械地记录下这些人与事而已。

最好的创作时间是在晚上。那时,四周死一般寂静,整个世界好像都不存在了,你伏案疾书,你感到,在你的窗外,半天云中,仿佛有一位圣者,正在絮絮叨叨,向你口授。《古兰经》中称这样的夜晚为“高贵的夜晚”。

每位作家的身边都站着一位守护神。在创作《最后一个匈奴》的过程中,我案头必备的两本书,一是《印象派的绘画技法》,一是拜伦的《唐璜》。

要把一个世纪的高原历史,错落有致、和谐妥帖、章法有度地表现出来,这主要得力于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梵局、塞尚等等的影响。我学会了摆布人物和情节,学会了将艺术的某一个特征发展到极端,然后在峰顶重造和谐,就描写的角度而言,也学会了在描写20世纪的每一个经典时间时,以一个人物的视角,从事情的核心穿肠而过。

拜伦则教给我大气度。经典作家中,大约只有莎士比亚和拜伦,才有这种处理题材的能力,他们挥舞着魔杖,一路走去,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塞入作品,所有的路途物都经魔杖点化成金。

《最后一个匈奴》写完了,发表了,并且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件大器的作品,认为作者基本上完成了他要写一部世纪史的创作意图,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中国式的《百年孤独》。

记得,当为长篇画完最后一个句号时,我趴在桌上,大哭了一场。我对自己说:“你是不可战胜的!”这个“不可战胜”并不仅仅表现在他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而在于,经历和承受了那么多精神上的惊涛骇浪以后,这个人并没有发疯,失控的航天器又回到了轨道上。

但是现在我想说,虽然我写作得很苦,苦不堪言,以生命为代价,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写得比我还苦,因此,说这些是没有意思的事情。我的作品毕竟发表了,社会慷慨地为我提供了一次和同类、和现世界以至未来世界对话的机会,而他们却没有。所以,我是幸运者。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热门推荐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让钱流进你的口袋

    让钱流进你的口袋

    瑞奇曼,经济学硕士。常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以“投资之神”巴菲特和“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为师,反复思考后发现,成为富人,不能只靠钱滚钱,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他的座右铭是:“好的观念能让你以小搏大,不好的观念则会让你因小失大。”
  • 梁山梦

    梁山梦

    ,逐异邦,驱侵略!但最后,他逆天改命,平草寇。我欲将心与好汉,一部悲情血泪史被一个少年改写,奈何好汉向他人。终结了一部悲剧,为梁山好汉的命运谱写新章。我中华国土,怎能让外邦侵略?同一版图,怎能被草寇瓜分?羸弱北宋,不能在一统天下!看我梁山男儿,却又开启另一部悲剧
  •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励志读本阅读本书,你可以欣赏精彩故事,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轻松!阅读本书,你可以规划美好未来,成就卓越人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 一九八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一九八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 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 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 “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 之深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恨嫁恶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恨嫁恶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身为南城城主最喜爱的二女儿嫁不出去是有那么点点丢人了,人家只不过是声音大了一点点,脾气臭了一点点,喜欢动手动脚了一点点,小气了一点点,爱财了一点点,可仍然是个美人胚子啊,为何就是嫁不出捏?南恒嘉关于这个问题想了足足五年也没得出结论。第一次相亲竟然被自己看上的极品男人当众拒绝,哼,你是皇子了不起啊,后悔拒绝她,想娶她,门都没有。她可是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何况她还是匹千里良驹。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古代数学与算学

    古代数学与算学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它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数学与算学》生动的介绍了古代数学发展、古代算术名家、古代算书、古代记数制度和计算工具等内容。
  •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一个红楼的梦,不论你梦中是谁,但总少不了林黛玉。她的泪为谁流…她是懦弱还是隐忍…她是小性儿还是率性可爱…她对真爱的追求有多少,对真情的追求有多少…她能否跳出历史的背景和框框,为自己的追求无谓的付出…她将走向何方?是匿迹江湖?还是隐于朝堂,做个千古一后…····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柔弱的双肩能否担负起这重担……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能得着一生真爱……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还会有忧伤……做了皇后,她,会怎样?……~~~~~~~~~~~~~~~~~~~~~~~~~~~~~~~~~~~~~~~~~~~~推荐自己的文《狂情二少》《红楼之玉错》另推荐落叶孤单之文《邪皇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