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200000035

第35章 遗恨(1)

在住进"新居"的第一夜,他做了一个梦:

“彭老总,一路辛苦了。”在北京火车站广场,周恩来迎着他快步走上去,二人紧紧地拥抱。“彭总,请上车吧!”一辆崭新的"红旗"开到眼前。

“总理,你把我带到哪儿去呀?”他惊奇地问。

“是主席要我来接你的,他要宴请你。”周恩来激动地说。

他似乎闻到了茅台酒的醇香。他说:“总理,记得吧,那也是一个深夜,就在离遵义城不远的茅台镇精……”

“记得,”周恩来说,“你才两杯下肚就晕头转向了。你说茅台不好惹,性太烈。”

“的确如此嘛,”他说,“为了验证酒的浓度,你在一杯酒上划着了火柴,轰的一下子燃着了,一眨眼酒便烧光了。你说,如果喝了一肚子茅台,然后再点起一支烟,说不定会爆炸!可你一抿大胡子,竟痛饮了十几杯!真是没得说罗,海量!”

一阵舒心的笑,暖融融的,像三月阳春。

钓鱼台到了。

毛泽东还像前次在中南海会见他那样,已站在门口等他多时了。

他也仍像前次,一下车就快步小跑地迎上去,和毛泽东紧紧握手。

“德怀呀,你是有功之臣!”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庐山的事既往不咎,还要树你的帅旗,重震雄威!请--”

喝的还是茅台。还是他曾端过的那盏酒杯。

他向主席、总理敬酒。

主席、总理一起向他敬酒。

三盏酒杯碰在了一起。三盏酒杯同时发出一个声响,像清脆悦耳的音乐--世界上再也没有这般美妙动人的交响曲了!

突然,院外传出一阵乌鸦的啼叫:“哇哇--哇哇--”声音暴戾、喑哑,阴沉袭人。

怎么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竟有乌鸦栖息呢?--他烦闷。他痛惜。他咒骂不休。那乌鸦的怪叫声一直在他耳畔嘶鸣,无论怎么赶也赶不走。

“喂,吃饭了!”警卫1师参谋崔满仓和军务科科长李树春将早饭送来了:两个窝头、一小碟咸菜和一碗米粥。

彭德怀霍地坐了起来,嘴里还不住地唠叨:“乌鸦,该死的乌鸦!”

崔满仓和李树春大惑不解:“喂,你怎么啦?”

彭德怀这时才真正醒过来:“噢,一只乌鸦破坏了我的好梦。”

二人打心里好笑:这老头,这时候还做好梦!

“天冷得很。洗个脸,快趁热吃饭吧。”二人催促他。

他抬起头,认真瞧了瞧两张很平静的脸,问:“你们是卫戍区的?”

“是的。”

“好!”他放心了。他简单洗了洗脸,几分钟就把饭吃得一干二净,连吃完咸菜的碟子和饭碗都用剩下的一口馍擦一遍,随后送到嘴里。

二人看在眼里,心中暗暗赞叹:他的艰苦朴素,果然名不虚传啊!

“你吃饱了吗?不饱,我们再去打。”

“饱了,饱了。好几天没吃过这么饱了,很香。”他站起来向二人表示感谢,“以后,你们可以领我去打饭,不必再麻烦你们送了。”

二人马上示意他:“小声点,隔墙有耳。对面屋里睡着北航、地院派来的红卫兵。”

他点点头。他想起来了,昨晚上那四个红卫兵吵吵嚷嚷,非要和自己同住一屋不可,这两位军人坚决不答应。结果一套三间房子分三截,他和红卫兵在两头各住一间,中间是警卫室。对此,他很满意。

他又想到了自己做的梦,梦中的画面仍是那么清晰、明快、生动感人。他下意识地在一页纸上写下了做梦的时刻:1966年12月28日夜……他想追回那逝去的没有做完的梦。

而现实却是从这一时刻开始,记载下了他的监护生活。

29日上午,周恩来亲自给傅崇碧打电话,询问了彭德怀的“监护”情况之后,再次做出指示:彭德怀同志的住处要保密,要绝对安全。不许武斗,不许游街,不许逼供信。

傅崇碧立即派王金岭去五棵松监护点传达总理指示。

王金岭先把崔满仓、李树春等人召集一起开了个“碰头会”,传达了总理指示,而后下达了傅崇碧的命令:不仅“监护”好彭德怀同志,还要对参与共同管理的红卫兵严加看守,严格限制他们,目的尽快赶走他们。

接着,王金岭向四位红卫兵传送了总理指示,并给他们提出规定:一、不许出去;二、不许打电话;三、不许写信;四、不许单独见彭德怀同志;五、谈话时不许说脏说、耍态度。

最后,王金岭特意对他们的临时负责人说:“从现在起,你们要过部队生活了。部队最基本的要求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对你们来说是个锻炼,兴许以后对你们的生活大有益处。”

那个负责人气呼呼地表示抗议:“这是存心刁难我们,我们要到中央文革告你们!”

王金岭冷冷一笑说:“不经允许,谁敢出大门一步,我就把他扣起来!”

对方软了下来。当听到开饭哨声时,不得不按规定整队到食堂掏钱买饭吃。

王金岭的话,被隔壁的彭德怀听得清清楚楚。等王金岭向他走来时,他马上认出来了:“噢,你是到火车站接我的那位王参谋吧?”

“对。你还记得呀?”

“记得,记得。你当时的举动别说叫红卫兵吃惊,连我也有点……哈哈,请坐。”彭德怀让出仅有的一把椅子给王金岭坐。

王金岭马上扶他坐下来,说:“不管怎么说,你是老前辈啊!”

彭德怀感到心里滚热,一把握住王金岭的手,好一阵子才问:“王参谋,你家是哪儿的?”

“江苏徐洲沛且,靠近山东。”

“噢,刘备刘玄德就是那儿的人。那个地方不错,出英雄好汉啊!你入伍后在哪个部队?”

“38军。提干后在军司令部当参谋。”

“啊?你在38军工作?”彭德怀突然显露出惊奇的神情。要知道,38军的334团就是他领导平江起义时的那个军官教导团!他接着问:“38军现在怎么样?”

“还好!我们这个部队挺能干,叫干什么都行,干起来玩命!”

“好啊!38军是支老部队,抗美援朝第4次战役中立了大功,摧不垮,打不烂!你在38军干挺好嘛,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北京向各大军区要人,领导找我谈话,说是调我到北京警卫部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我么,就来了。”

“来北京后干什么?”

“刚一来先到农村搞了‘四清’,回来后就在警卫处当参谋,别的事还没干,就接受了你这儿的任务。”

“噢,是这样。”彭德怀笑了笑,“这任务好吗?”

“好!兴许是咱们有缘分吧。要不然怎么能和您这位元帅在一起呢?”

彭德怀摇摇头:“可我是个犯了严重错误的人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王金岭深深叹了口气,愤愤地说,“现在,除了没人敢贴毛主席的大字报,谁的也敢贴,打倒***、邓小平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连周总理也不放过。”

“有人贴周总理的大字报了?”彭德怀惊愕地问。

王金岭一时没有回答,又长长叹了口气说,“算了,不谈这些,你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对我说。我不在,就找崔参谋、李科长,他们能办的一定会办,解决不了的也会通知我。”

“王参谋,你能不能给我找些学习材料?”

“好,我很快给你带来。”

等王金岭走后,那位红卫兵负责人偷偷溜到大门口,想给北航头头韩爱晶打电话,汇报情况。谁知刚跨出院门半步,就被两名执勤的卫兵强行挡了回去。他气得直咬牙:“好的,我们是来管教黑帮的,我们倒成了犯人了!不行,我要造你们解放军的反!”

门口执勤的卫兵冲他蔑视地笑了笑,喝道:“有种的来呀!你大哥来警卫部队两年,学了点硬功夫,正愁没处用哩!只要你肯承受,咱这百八十斤就豁出去了!来呀!”

他没敢迈出屋门半步,但他却把怒火转嫁到彭德怀身上。他向其他三个红卫兵一挥手,一拥而上,冲进彭德怀房间。

“彭德怀叼着烟袋锅,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团烟雾:“你骂人家战士,就不许人家骂你呀?”

这位小头头一听,劈手夺过烟袋锅,扔到煤火炉里:“啊,你老混蛋不光在一旁说风凉话,还故意用烟熏我们!你不老实,我活埋了你!”

彭德怀狠狠朝地上吐一口唾沫:“你活埋了我,我喊你万岁!”

“你说什么?”

“你活埋我,算你有种,我喊你万岁!”

“好你个彭德怀,***我们都炮轰了,还怕你吗?我打死你!”

他正要抬脚踢煤火炉,只见一只大手像老虎钳似的一把揪住了他的胳膊,把他扯出好几尺远!

来是人崔满仓:“好哇,你带头违犯周总理的指示!违犯营区的规定!我现在就关你的禁闭!”

这位小头头辩解说:“是你们战士故意挑畔!”

那战士说:“是你先破口大骂,还扬言要造解放军的反!”

崔满仓说:“既然这样,那么好吧--全体集合!”他转身走到门口,把执勤的几位战士和四名红卫兵全部集中到院子里。

在萧萧寒风中,崔满仓领着他们学习毛主席语录,读了一条又一条,念了一遍又一遍--

20分钟过去了。

40分钟过去了。

1个小时过去……

战士们坚强地挺立着。

四个红卫兵冻得麻木了,用哭腔哀求着。

“这叫‘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崔满仓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

196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经毛泽东审定的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宣布“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号召“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

一大早,那位红卫兵负责人就抱着收音机去找崔满仓:“中央电台有重要新闻,得赶快把彭德怀揪起来学习!”

崔满仓斜视他一眼说:“那好吧,你去叫醒他,大家一块学习。”

那负责人一脚踢开彭德怀的房间门:“老家伙,快起来收听广播,无产阶级司令部要发新号令了!”

屋里毫无动静。他火了,拉亮电灯一看,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彭德怀不见了!他火烧肉腚似地喊起来:“有人捣换,把彭德怀放跑了!”

执勤的卫兵冲他说:“瞎嚷嚷什么!谁放跑他了?你长上个眼睛是干什么的?”

他四下巡视,隐隐约约发现有个人影在墙角的一棵大树下缓缓游动。他马上奔过去,见彭德怀专心致志地打太极拳,便喝道:“彭德怀,快回屋收听元旦社论!”

“元旦社论?”彭德怀略迟疑一下说,“好,我是要听,还要好好学习领会呢!”

在早上那个黄金时间里,彭德怀一动不动地听着社论,神情是那样专注。然而还没听完,他便浑身发冷。他站起来端上碗就要去打饭。

“彭德怀,你不把社论精神领会透,休想吃饭!”那负责人吼道。

彭德怀说:“我领会得比你们透。夺权,展开全国性大夺权!向一切当权派夺权!我的权早被夺了,我现在一无所有,就剩下一条老命了,你们啥时候要,就啥时候取走吧,我不在乎!”

“你这是对抗无产阶级司令部,向我们革命派施加压力!现在我勒令你,不准吃饭!”

这时,崔满仓又出面了:“怎么,一听社论又来情绪了是不是?饭也可以不吃了,那好么,就‘节约闹革命’吧!”说罢,转身对一名战士下令:“去通知食堂,不卖给他们饭了!”

“不不,崔参谋,我们得吃饭,我是说不让他老家伙吃饭。”

崔满仓责问:“老家伙怎么了?你到了老家伙的时候,那些混小子不让你吃,你答应?”

这位负责人马上变了脸色:“我看有人包庇坏人,刁难革命派!”

崔满仓也冷着面孔说:“既然你给我戴了一顶大帽子,那好,咱戴!”说罢,直对那一名跑去的战士喊:“打来一个人的饭,只给我包庇的那个‘坏人’吃!”

另三个红卫兵只好向崔满仓求和:“崔参谋,他是在气头上,就当他放屁,你别当真。饭,还是大伙都吃。”

“这话还像人说的。”崔满仓示意他们去食堂打饭。

这才算了结了一场冲突。

是日晚,彭德怀双眉紧锁,沉默无言。他耳畔轰鸣着元旦社论,脑子里却又回想着他做的那个梦。梦和现实在厮杀。梦被撕得粉碎。他的心也仿佛被撕得粉碎:

我被押送来京的事,毛主席知道吗?知道我关押在这个地方吗?

我是死是活,看来就由你主席一句话了!

我现在就在你身边啊,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吧?

他左思右想,觉得有一肚子话要跟毛泽东诉说。夜很深了,他躺不下,睡不着。他找出纸和笔,又辗转反侧了一阵子,迅速写了一封短信,放在眼镜盒里藏好。等哨兵换哨时,他悄悄把下哨的战士叫进来,从眼镜盒里拿出信,放在战士手里,轻声说:“小同志,你把这封信交给你们的领导吧!”战士刚要问,他马上示意不要说话。战士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李树春很快就接到了信,展开一看,是写给毛泽东的短信。

主席:您命我去“三线”建委,除任第三副主任外,未担任其也任何工作,辜负了您的期望。12月22日晚(经考证,应为25日凌晨),在成都被北京航空学院红卫兵抓到该部驻成都分部。23日转北京地院东方红红卫兵。于27日押解到京,现被关在中央警卫部队与该红卫兵共同看押。向您最后一次敬礼!祝您万寿无疆!

彭德怀1967年1月1日

第二天一早,李树春和崔满仓商妥,立即派专人把信送到1师参谋长杨真荣处。杨真荣看后,立即通过保密室送到卫戍区警卫处。王金岭见信马上表示了傅崇碧和刘光甫,按“要件”呈送毛泽东。

遗憾的是,毛泽东根本没有看到他的同乡战友最后一次写给他的这封信。信到了江青、戚本禹手里,被作为彭德怀反党反毛泽东的又一罪状,由戚本禹整理存档。直到彭德怀平反后,清理“五大学生领袖”之一韩爱晶迫害彭德怀一案时,才从戚本禹卷宗中找到了这封信。在后来审讯戚本禹的时候,戚本禹供认自己“充当了江青的走狗”。

彭德怀把信送出后,切切企盼着回音。

送走信的第3天,李树春告诉他:“王参谋打电话来了,叫转告你,你写给毛主席的信,他已经呈送上去了,还是用“要件”呈送。”

彭德怀大为惊喜:“好啊!主席能看到吧?”

“估计能看到。”李树春思忖着说,“不过,也很难说呀,主席那么忙。”

“主席当然忙了,”彭德怀说,“可是我想,他只要知道是我彭德怀的信,是一定要看的。”

“那就等待着好消息吧!”李树春朝他笑了笑,“我们真希望哪一天突然有一辆‘红旗’车开过来,毛主席派人来接你,那该多好啊!”

“不瞒你说,我来这儿的第一夜就做了个梦。”彭德怀乐滋滋地回味说,“是毛主席派周总理来接我,接到钓鱼台,主席、总理还向我祝酒哪,酒杯叮咚响!”

“是啊,要是真的该多好!如果毛主席再点你的将,让你助他一臂之力,一起搞这场文化大革命,你干吗?”

“我当然干了,我很高兴!不过,不能像现在的搞法,要先解决温饱问题,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现在不是讲温饱问题,是讲革命。”

“吃不饱饭,怎么革命?”

李树春不忍目睹老人那虔诚得近乎天真的神情,不愿再拿话激他,就简单搭讪了几句,走了。

彭德怀仍然企盼着。

1月5日晚,五棵松监护点果然开进来一辆轿车,但不是毛泽东派来接彭德怀的,而是送来了5个与彭德怀同样命运的人--黄克诚、谭政、杨尚昆、薄一波、徐子荣。他们分别走向各自仅有的几平方米的小天地。

多么难得的相聚啊!可是,他们虽然近在咫尺,却不允许相见。

彭德怀怎么也想不到新来了5位战友,更想不到这5人中会有他的“同党”、他的“军事俱乐部”主要成员黄克诚。自从庐山一别,已有7个年头了,虽说不曾见面,可彼此谁不时时挂念呢?1966年春,已任山西省副省长的黄克诚带领省直机关干部到高平县抗旱。高平县是他和彭德怀共同战斗过的地方。1939年底,黄克诚曾在这里迎接过从延安到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正是这里的黄克诚的司令部里,彭德怀指挥部队打败了反共顽固派朱怀冰的磨擦军,一举稳固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旧地重游,触景生情,黄克诚写下了一首《江城子》词,以怀念赴西南“三线”任副总指挥的彭德怀:

久共患难真难忘,

不思量,

又思量。

山水阻隔,

夫从话短长。

两地关怀当一样,

太行顶,

娥眉岗。

经常相逢在梦乡,

宛当年,

上战场。

奔走呼号,

声震山河壮。

富国强兵愿已偿,

且共勉,

莫忧伤!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
  • 相思系有时

    相思系有时

    你觉得我残忍,你觉得我恶心,那我就让你尝尝,被这样一个恶心残忍的人爱着,是什么滋味!赵有时,我等你回来。然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叫做——赵有时。
  •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注意雷区

    注意雷区

    此教材以祛除郁闷、PIA飞无聊、踢走压力为宗旨,精选若干雷人笑话,总有一款雷到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后寺鬼事

    后寺鬼事

    乱了,一切都乱了。死人,到处都是死人,不是一个个,而是一片片,死人如遭遇了风暴的麦田般,尸体堆积盈野。妖魔鬼怪,全都跳了出来。平日安静的农村化为了妖魔的集中营,妖现身人间,鬼杀人害命。谁能拯救天下,挽回这个小小村庄往日的宁静?看一个普通的学生如何带领一帮热血的青年,与强悍的鬼怪相抗衡,打破千年前留下的诅咒。看似普通的小小村庄,却隐藏着一个千年前绝世强者遗留下来的秘密,这个秘密成了无数妖魔争夺的焦点。一个片小小的激浪中的树叶,任风吹雨打,飘零难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