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200000026

第26章 偶晴(2)

接着,毛泽东言恳意诚地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这是党的政策。如有人不同意时,要他找我来谈。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在立三路线时,三军团的干部反对过赣江,彭德怀说要过赣江,一言为定,即过了赣江。在粉碎蒋介石的一、二、三次“围剿”时,我们合作得很好。反革命的“富田事变”,写出了3封挑拨离间的假信,送给朱德、彭德怀和黄公略3人,彭德怀立即派专人将此信送来。三军团前委会还开了会,发表了宣言,反对“富田事变”。这件事处理得好。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也是坚定的。解放战争,在西北战场成绩也是肯定的,那么一点军队,打败国民党胡宗南那样强大的军队,这件事使我经常想起来。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他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毛泽东特意对李井泉说:彭德怀同志以后给我写信,你们要快点给我送来。对他没什么可保密的,他要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要看什么就看什么。你们要对下面说,多创造条件,方便他的工作。德怀民同志这个人你想让他有职无权那是不行的,他不会干的。要叫他有职有权,这才好干工作嘛。光有职没有权,那是养老,怎么能叫工作呢?要注意,彭德怀同志有什么意见,你们不要阻拦他,让他提,让他送了来。

西南的同志纷纷发言,表示欢迎彭德怀去工作。

“毛主席还是了解我的。”--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每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有一种自豪而又自得的神情,总是像喝了醇香甘甜的酒一样美滋滋的。

美中不足的是他一直没能见到周恩来。他几次要通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可周恩来总是不在家。他感到遗憾,又不免有点伤感:“人人都忙,总理更忙,可我彭德怀却闲呆了6年,惭愧呀!”

这天刚吃过午饭,周恩来亲自打来电话,请他马上去中南海总理家。碰巧,赵凤池不在家。他急得火烧火燎地团团转,只好给总理回电话说:“总理,我的车驮不动了,改日再拜访你吧!”

周恩来说:“你的车驮不动,就用我的车去驮你,这叫舍车保帅么!”

在总理家,周恩来和邓颖超热情地款待他,询问了他6年来的生活情况。彭德怀把同毛泽东会见的情景叙述了一番。周恩来听后,很是高兴,感慨地说:“是啊,庐山的事过去6年了,教训会使我们清醒过来。我们要认真地总结总结呀!主席说得对,不能分手分到底,要团结,‘风物长宜放眼量’嘛,我们前面有很多很多的大事业等待我们去完成。”

彭德怀说:“这6年来,我日日夜夜都盼着能早点出来工作,我实在是闲不住啊!”

周恩来介绍了“三线”的建设情况和要注意的问题,勉励彭德怀振作精神,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在临行前的日子里,彭德怀一往情深地想起了他的伴侣浦安修。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迫使夫妇二人不得不暂时分开了,但两颗心还是连在一起的。

彭德怀让赵凤池把浦安修接来了,彭梅魁也陪她来了。

浦安修眼里闪着泪花。她为彭德怀重新工作而高兴,也为自己的过失而内疚。彭德怀理解她的心情,劝慰她说:“安修,我不会责怪你的,是我连累了你。我很快就到西南去了,我欢迎你有时间去那里看看……”

浦安修默默地答应了。她起身去为他收拾行装。

彭德怀告诉綦魁英,从他的存款中取出一笔钱,留给浦安修。

走前的一切准备就绪。彭德怀按杨尚昆的安排,到北京医院检查了身体。当他从体检结果得知他除了肠胃病外一切都很正常时,高兴得合不拢嘴。在回吴家花园的路上,他竟跳下车,非要同赵凤池的四个轮子赛跑不可。

现在,他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走访挂甲屯的乡亲们。他说:“在挂甲屯我是如鱼得水。没有群众,我这条‘鱼’恐怕就成鱼干了。”

他忘不了同挂甲屯的乡亲们相濡以沫的6年。

挂甲屯的乡亲们也忘不了同这位开国元勋共渡难关的情谊。

6年来,他留下的佳话有口皆碑:

逢年过年,他总是热情地邀请乡亲们来家做客,喝茶、抽烟、吃水果、看电影。

暴风雨里,他挨家挨户查看,腾出屋子让住危房的人搬进来。遇有婆媳不和、两口子打架一类的麻烦事,他总爱出面断“官司”。他给村里的孩子买来书包、铅笔和本子,勉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

郭松云母亲病故,他前去向遗体告别致哀。

李风景结婚,他赠送礼品,乐哈哈地祝愿小两口相敬相爱,白头到老。

李秀兰、李文林家没安电灯,他得知后马上请人安装。

最使挂甲屯乡亲们感激的是另一件事:

挂甲屯只有两口土井,村东一口,村西一口,两口井的水都是苦涩的。这是全村人最懊恼的事。彭德怀搬到吴家花园后,中央管理部门的同志为他用水方便考虑,便在院子里打了一口机井,安装了自来水。当他得知村民吃的是苦水时,他感到不安,就请乡亲们到院中挑水。警卫战士为了安全起见,关上了大门。他出来一看,禁不住对警卫战士发了一通火,然后亲自打开大门,站在门口招呼乡亲们来挑水,直到最后一个人走了,他才缓缓离去。为了让乡亲们喝上水,又让警卫战士好做工作,他决定将水引到院外,要綦魁英马上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中南海管理部门。他说:“请局里派人尽快来修,接管线的钱我掏!”就这样,由他掏钱把水管引到街上。乡亲们感动地说这自来水叫“青天水”。

“不羡以富贵,不弃以贫贱,就了却了许多烦恼,就多了几分对人民的情分。只有扎根于人民的土壤里,生命之水才永不涸竭!”--这是他留给战士的赠言。

6年来,挂甲屯的群众对他的照顾给了无穷的精神力量。最使他难忘的是在3年困难时期,乡亲们自己忍饥挨饿,却花钱买来米、面、肉、菜,悄悄放在吴家花园大门口。他常常手里捧着这些东西,禁不住热泪盈眶:“多好的人民啊!他们没有把我彭德怀当外人看待。可如今我是个闲人,有力使不出,我受用这些东西有愧呀!”

他在家中举行了一个朴素的告别宴会。被他邀来的挂甲屯的乡亲们为他再度走马上任激动万分。他们频频举杯,祝他宝刀不老,再建奇功!

一种甜润、欣慰之感荡漾在他的心头。

一个月过去了,彭德怀还没有走。

冬天来临了,他仍没有动身。

彭梅魁、彭钢、彭康白已是多次来看望他了。当问他为何迟迟没成行时,他一脸的惆怅与凄迷。

11月12日这天,彭梅魁再次来看他。他慢慢地抬起头,好久才愤愤地说了句:“梅魁呀,看来问题还没有完,越来越复杂啦!”

彭梅魁惊疑地问:“伯伯,又怎么啦?”

“鬼知道是怎么回事!前天我给中央办公厅打电话,没想到就在这一天,杨尚昆的办公厅主任给撤了,由汪东兴接任。不知你看了《文汇报》没有,上面发表了一个叫姚文元的人写的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捕风捉影地把剧本中的“退田”、“平冤狱”和所谓“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硬说吴晗是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喊冤叫屈、树碑立传。虽然没有点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我嘛!真扯他娘的淡!”

说到这儿,他愤怒已极,捶着桌子,两脚踩得地板直颤抖。

彭梅魁怕他伤了身子,只好用话安慰他:“伯伯,您不要多心哪!既然主席让您出来工作,下面的人谁敢反对呀?再说,文艺界、学术界的争论是常见的,不就是那么一篇文章吗,有啥了不起?”

彭德怀听后,怒气消了许多。他以略带苍凉、抑郁的口吻说:“梅魁,话是这么说,可也不能不提防呀!像这样的文章,没有中央大人物的许可,敢发吗?”

彭梅魁点点头,陷入深思。

“还有,主席让我早走,我也希望早走,早点到成都开展工作。可是几次给办公厅打电话催问,他们总是说成都方面讲没有房子。这叫什么理由嘛!我给总理打了电话,我说我彭德怀一无所有,无牵无挂,到那里工作有个歇脚的地方就行了,没有什么要求,没有什么讲究啊!总理听后,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我还以为线断了呢,‘喂’了几声,他才安慰了我几句,要我尽快动身,由他去催办此事。”

彭梅魁此刻也感觉到了某种异常,疑惑地问:“伯伯,中央在最近的一些会上,讲过您没有?”

彭德怀摇摇头:“到目前为止,除了主席找我谈过一次话,我参加过一次西南‘三线’有关人员的会以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要出来工作。咳,俩人说的话有什么用?既没有正式文件,也没有向外透露,有什么证据?谁能知道?”

“伯伯,您不要把问题看得过于复杂了。”彭梅魁虽然这样宽慰伯伯,却也不免为他担起心来。

彭德怀好像看透了侄女的心思,苦笑了一下说:“梅魁呀,伯伯我一生胆大包天,可也有时心细如发,事情本来就不那么简单啊!不过我能想通。我还是那句老话:是非有公断,事久自然明。主席说叫历史去做结论吧,我等着历史做结论。主席叫我出来工作,我就一定干好工作!”

彭梅魁深知,这是伯伯的肺腑之言,他在倾吐自己的衷肠时,总是这般坦诚、直率、毫不掩饰,就像一块未雕之石、未琢之玉,也可能不够完善,但却质朴无华、真实可信。

他对伯伯的敬慕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11月25日,彭德怀终于接到了中央办公厅通知:他可以近期赴川。他马上确定了启程日期--11月27日。

27日下午,前来为他送行的有: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警卫局和中央党校派来的代表,他的侄儿、侄女。挂甲屯的乡亲们闻讯后,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地拥了过来。

当车子开动时,送行的队伍里传出哭声:

“彭老总,您要保重啊!”

彭德怀从车门探出身子,频频点头、招手:“谢谢大家,我忘不了挂甲屯,我一定会回来看望大家的!”

他向送行的队伍,向生活了6年的挂甲屯,投下常情的一瞥……

他能预料到这是最后的一瞥吗?

历史总是在铺着“复线”的轨道上行进。

彭德怀一路风尘赶到成都,毫无挑剔地在永兴巷7号(西南建委大院)一处独家小院下榻。第二天(12月1日),西南建委下辖的各厅、局级领导闻讯而至,一个接一个地向他介绍情况、汇报工作。

当他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战斗,竭诚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时候,他突然被11月30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惊呆了,上面全文转载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整整一天,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上,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深深陷进沙发里,充血的眸子里闪射出两道红灯笼般的光亮,直直地盯着那篇长长的文章。

这究竟搞的什么名堂?人刚刚离开北京,堂堂的党报上就捅出一炮?

他苦苦地询问。

他回味着铭铭刻心头的毛泽东同他的谈话,那沉稳、舒缓而亲切的声音犹在耳畔。

他咀嚼着报纸上那尖刻而阴毒的语言,字字句句宛若狼虫虎豹吞吐噬着他的心。

他实在无法把两种现象统一起来。

他叫景希珍把纸、笔拿来,激动地说:“我想不通,我要给毛主席写信,向他请教,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强制着颤抖的手,紧紧握着不听使唤的笔杆,在稿纸上郑重地写下“主席”两个字。

突然,他又放下了笔。

他凄然而又轻蔑地笑了笑:“嗨,反正是一篇文章,又不是中央文件。我就不信,一篇文章能把天捅个洞!”

接着,他把工作人员召集起来,讲起了他所知道的《海瑞罢官》的由来:

那是在1959年4月,中央在上海召开工作会议。为了活跃文化生活,每天晚上都有娱乐活动;或看戏、或电影、看歌舞,或下棋、跳舞。

一天晚上,毛主席看湘剧《生死牌》。这出戏末尾有海瑞出场,这个人物引起了毛主席的兴趣。第二天,他叫人搬出《明史》,专心阅读了《海瑞传》。之后,毛主席在会上说,海瑞这个人对皇帝骂得很凶,说嘉靖者,家家皆净也。还把这个话写进奏疏里头,后来被送进了监狱。有一天,牢头给他端了酒菜来,才知道嘉靖皇帝已经死了。他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吐了。可见海瑞对嘉靖忠心耿耿。

毛主席对不敢讲实话、真话的恶劣作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说,应当提倡魏征精神和海瑞精神,海瑞敢讲真话,“刚直不阿”。希望找几个历史学家研究一下海瑞。事后,宣传海瑞的文章就多了起来。明史专家吴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先后写了几篇谈海瑞的文章和《海瑞罢官》这个剧本……

“你们看,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嘛,怎么兴师问罪起来了?姚文元的文章表面上是评的海瑞戏,其实是打我彭德怀的耳光!”

他愤懑地将报纸摊在大家面前,还特意指着几处念给大家听。

“彭总,您认识吴晗吗?”景希珍问。

“吴晗我知道,也见过,可没有交往过。人家写一个戏是不是搞影射,是不是替我打抱不平,我看不见得。自古歌颂清官、宣扬为民请命的戏多得很嘛!怎么这样疑神疑鬼呢?”

綦魁英略一思忖说:“我看这篇文章的背后有阴险目的,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

赵凤池更是火辣辣地说:“有些人就是专靠整人起家,耍阴谋,设陷阱,杀人不见血!这边让人出来工作,他们同时在那边又来一套!”

“有什么法子?”彭德怀凄然一笑,嘴里和鼻孔里把死命吸下去的烟喷吐出来,浓重的烟雾把他那张煞白的脸变得朦胧起来:“我早就知道我的事没完。哎!无非是把我再一次搞臭嘛,我等着!”

他站起来踱着步子,欲要摆脱烦恼的困扰。蓦地,他忿忿地把半截烟摔在地上,抬起脚使劲踩了几下,激昂地说:“不管这些了,让那些不是吃粮食的人折腾去吧,哪有一个人真会批臭的,只要自己不腐烂就好!只要毛主席不亲自下令撤下我,我就坚决干到底,他们压不垮我彭德怀!”

然而,他低估了他的对手的力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彭大将军,在政治斗争的涡流中,已经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从毛泽东与彭德怀谈话(9月23日)到姚文元批《海瑞罢官》的文章发表(11月10日),其间仅48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背景?正直粗疏、多年与上层活动隔绝的彭德怀当然是无法揣度出来的。他只记得毛泽东会见他时平若秋水,从容镇定,和颜悦色,但他哪里知道毛泽东此时正在运筹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部署。

在9月的一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必须指头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口号。会间,他当面诘问彭真:“吴晗可不可以批判?”彭真答道:“吴晗有些问题可以批判。”当时,彭真不以为毛泽东这句话有多大分量,事后,彭真也未体味出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含义。

10月10日,毛泽东在同各大局第一书记的谈话中说:要备战。各省要把小“三线”建设好。不要怕敌人不来,不要怕兵变,不要怕造反。又说: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如果出了修正主义,你们就造反。各省有了小“三线”,就可以造反嘛。过去有些人就是迷信国际,迷信中央。现在你们要注意,不管谁讲的,不正确的,你们可以不执行……

毛泽东这样提出问题,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话中之意,话外之间,应该说已经十分清楚了。他要拿最高领导层中的对手开刀,他要发动下面向上面造反,他要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大运动。而突破口,他选择了意识形态,选择了颇有名气的学者兼副市长的吴晗,选择了涉嫌颇多的《海瑞罢官》。而要批《海瑞罢官》,一个现成的罪名便是影射彭德怀被罢官。于是,彭德怀便在劫难逃了。

同类推荐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热门推荐
  • 法医王妃

    法医王妃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身为闻名全国的女法医,方筝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死人打交道!可一次意外,却让她穿越到东陵国相国府三小姐,有名的草包泼妇聂瑾萱身上!传闻,这聂三小姐天生草包无能,从小读书,却是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说不全!又传闻,这三小姐凶悍泼辣,骄纵跋扈,甚至在自己大婚当日,便端着王府正妃的架子,当众责骂侍妾,引得众宾客侧目,最后使得新郎官湛王爷拂袖而去,从此成亲半年有余,却再没进入新房半步!不进新房吗?好,有种这辈子你都别进!想要休妻吗?行,说话算话,休书赶快拿来!面对冷面王爷,她誓要将‘泼妇’之名发挥到底!不过先说好,她只是‘泼妇’而不是‘毒妇’,可为什么一睁眼,看到的竟然会是一具尸体?什么?这人是她杀的?!不会吧,怎么可能?什么?不信?还说这人是她的通奸对象?(╰_╯)#尼玛,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信是不是?好!那就让这死人自己说,究竟谁是凶手!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胃肠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胃肠病有哪些“信号”,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经络调养、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胃肠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胃肠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在和平年代,经济上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在男人面前,女人的财富,能保障自己的尊严。当然有钱不一定就有尊严,但是,没有钱会在某种程度上让女人丧失尊严。 女人如果不能从经济上解放自己,往往很难保障自己身为女人的尊严。女人不能挣钱,现实生活中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连起码的生活自主能力都没有,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女性朋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人生创造得更美丽一些呢?现在开始,正是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为了美丽人生,努力地向前冲吧!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生死梦中

    生死梦中

    北黎顾是娱乐圈的巅峰人物,人气独一无二;周继轩曾经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以前的事情;美丽青春的夏子清是娱乐圈的新晋歌手,不久前才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手的荣誉,人气一路高涨,为何5年之前那个他,会选择冷静的和她做出分开的选择!
  •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老板,为了薪水,为了面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没有一个选项是留给自己。本书用大量精彩的案例阐述了敬业、负责对个人职业生涯和生命价值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重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刻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