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17

第17章 李渔的戏剧美学(17)

戏剧艺术一方面要用视觉形象作用于人们的眼睛(演员用内在的动作和外在的动作表演给人们看),另方面还要用听觉形象作用于人们的耳朵(演员用声音唱给或说给人们听)。舞台上的戏剧形象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完美融合。因此,戏剧除了讲究演员形体动作的造型美之外,还要讲究戏剧语言的音乐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特别注意研究戏剧语言的音乐美问题,并花了大量篇幅加以阐述。在《词曲部》的“音律第三”这一部分里,他分了九个小题目专门论述了音韵、声律的种种问题;在“宾白第四”、“科诨第五”,以及《演习部》的“授曲第三”、“教白第四”、“脱套第五”诸部分里,他又对有关戏剧语言的音乐美问题作了深入剖析。他的所有论述,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即如何调声协律,使戏剧语言好唱、好说、好听,收到更理想的艺术效果。

音乐性,可以说是戏剧语言固有的一种品性,而且甚至应该说这是戏剧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性质。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戏剧艺术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很早就有所谓“唱诗”的传统,在各种形式的宴会或集会上,往往要唱诗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作为交际的手段。《诗》原是唱的,《楚辞》中的《九歌》等,也是唱的。并且,诗歌、舞蹈、音乐,三者融为一体,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戏剧的最早的胚胎、萌芽。后来汉代的百戏,六朝、隋、唐的踏摇娘、弄参军,都具有歌舞表演性质;隋、唐以至宋代的曲子词(它与戏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也大都又演又唱,南宋刘克庄说:“长短句当使雪儿啭春莺辈可歌,方是本色。”又说:“词当叶律,使雪儿春莺辈可歌,不可以气为色。”直到宋代戏剧正式形成,一般地说,总是与说唱艺术密切相关。我国最早的戏剧就是用诗歌来唱故事。到了元代,杂剧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戏剧艺术,仍然是以演唱为主。后来的明、清传奇,虽然宾白逐渐多起来,但还是以唱为主。这样,中国古典戏剧的语言,特别是唱词,也包括宾白,就不能不带有鲜明的音乐性,不能不讲究音乐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汉元帝送别王昭君之后的那段唱词,就非常富有音乐美:

(梅花酒)……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蛰,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请看,这里一句紧似一句,多么富有节奏感!每字每句都那么铿锵动听,悦耳怡神,给人以美的享受。

戏剧语言的音乐美从何而来呢?李渔认为,这是戏剧作家熟练地掌握了语言的发声规律之后。将语言进行艺术的组合的结果。中国的语言,有自己特殊的发音规律,如果戏剧作家违反了这些规律,写出来的台词就破坏了语言的音乐美;而遵守这些规律,写出来的台词就能获得优美的音乐效果。因此,在长期的戏剧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语言规律的写作方法。深通音律的戏剧作家,在创作中能够做到“字字在声音律法之中,言言无资格拘挛之苦,如莲花生在火上,仙叟弈于桔中,始为盘根错节之才,八面玲珑之笔”。正是因为遵守了中国语言的发音规律,才使得这些戏剧作家写出来的台词获得如此精妙的音乐美,表现出他们出神入化的运用语言的才能。

中国古典戏剧美学,早就注意研究戏剧语言的音乐美,注意总结某些规律性的现象,产生了一系列的专门着作。例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沈德绥的《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等等。李渔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当时许多戏剧家的艺术实践经验,对戏剧语言的规律有了更深入一步的认识,并且在许多地方纠正了前人的错讹,弥补了前人的不足。例如,李渔发现,“鱼模”二韵,相去甚远,而元代的周德清当日竟将二者混同起来。而如果将二韵混用,结果是:“听到脚歇处,觉其散漫无归;即我辈置之案头自作文字读,亦觉字句聱牙。声韵逆耳。”因此,他提出:“倘有词学专家,欲其文字与声音媲美者,当令鱼自鱼而模自模,两不相混,斯为极妥。”再如,李渔还发现:“平上去入四声,惟上声一音最别:用之词曲,较他音独低;用之宾白,又较他音独高。”因此,他提出要掌握好上声字入曲低而入白反高的客观规律,慎重使用。如果能够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增加戏剧语言的音乐美。他说:“此声利于幽静之词,不利于发扬之曲;即幽静之词,亦宜偶用间用,切忌一句之中连用二三四字。盖曲到上声字不求低而自低,不低则此字唱不出口;如十数字高而忽有一字之低,亦觉抑扬有致;若重复数字皆低,则不特无音,且无曲矣。至于发扬之曲,每到吃紧关头,即当用阴字,而易以阳字尚不发调,况为上声之极细者乎?”从李渔对上声字发音特点的这些独到见解,我们可以看到他掌握语言规律的精深程度。此外,李渔还从戏剧创作的角度,认真研究并总结了“廉监宜避”、“拗句难好”、“合韵易重”、“少填入韵”等一系列经验;又从舞台演出的角度总结了如何发音才能使观众听得清晰悦耳的一系列经验。这对于增强戏剧语言的音乐美,是极为有益的。

其实,不只是唱词要讲究音乐美,宾白同样有音乐美的问题。重视宾白并且注意宾白的音乐美,是李渔的又一突出贡献。李渔说:“世人但以音韵二字用之曲中,不知宾白之文更宜调声协律;世人但知四六之句,平间仄,仄间平,非可混施叠用,不知散体之文,亦复如是。”因此,必须注意使宾白符合语言的发音规律,平上去入,清浊阴阳,选配使用得当,使宾白显出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的音乐美,真正做到有经验的老艺人们常说的“像歌唱一样道白”,字字铿锵,句句动听。

当然,音律问题是艺术形式问题,讲究音律之所以必要,根本上是为了更完美地表达艺术内容。如果离开了这个目的,孤立地、片面地去追求音律,那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在明代,就音律与词采的关系、以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临川派与吴江派发生了一场争论。王骥德曾评述这场争论说:“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齚舌。”王骥德对吴江派的评价基本正确,而说临川派屈曲聱牙,令歌者齚舌,却未必完全妥当。吴江派的沈璟的确是重音律、轻词采,“毫锋殊拙”,以至忽视内容,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他说:“宁律协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而临川派的汤显祖,则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语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模声,即有窒滞进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不错,汤显祖也曾说过“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的话,但那是因为愤慨于沈璟对他的《牡丹亭》进行窜改而一时的过激之词。他的传奇,还是注意了音律的。只是他并非专讲音律,而是更注意让音律服从词采的需要,让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这个主张是合理的。李渔作为精通音律的专家,基本上继承了汤显祖的观点,重词采而又不轻视音律。他把词采放在音律之前,以明“才技之分”。他说:“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正因为如此,李渔既重视音律,又强调戏剧语言的音乐美,在理论的建树上就超过了他的前辈。

我们几次提到戏剧语言像诗而又不同于诗。其最主要的不同之点,在于戏剧语言必须充满着动作性,必须刻画人物,必须个性化。老舍说,戏剧必须“借着对话写出性格来”。首先,剧作家用剧中人物充分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各个人物的性格;其次,运用两个或更多人物的对话描绘第三者。郭沫若的话剧《屈原》第四幕一开始,就通过婵娟、钓者和老媪三人的对话,对屈原的性格进行了描绘。《丹心谱》中的周总理,他作为该剧中不出场的重要人物,是通过方凌轩夫妇和其他人物的口进行描绘的。但是,另一方面,戏剧作家又不能像小说家那样直接站出来说话,也不能代替人物说话,或让人物代替自己说话,或如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在《济金根》中所做的那样:“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每个人物所讲的话,都必须符合他的性格。这恐怕是任何戏剧都必须遵守的普遍原则。狄德罗就曾指出,莫里哀戏剧中的“每个人只管说自己的话,可是所说的话符合于他的性格,刻画了他的性格”。我国古典戏剧美学中所说的“当行”,也包括要求戏剧语言必须个性化,必须描写人物性格的意思在内。例如,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二》中,就从演员必须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的角度,谈了“当行”的问题。他说:“行家者,随所妆演,无不摹拟曲尽,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是惟优孟衣冠,然后可与于此。故称曲上乘首曰当行。”所谓“摹拟曲尽”,其手段,一方面固然是通过演员的动作;另方面,也不能不通过演员的台词。试想,如果每个人物的台词不充分个性化,不“身当其处”,能够收到上述的艺术效果吗?

李渔是充分地注意到了戏剧语言的个性化问题的。他一再强调,台词必须“说何人,肖何人”,“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像这样强调戏剧语言必须着力刻画人物、必须写出各个人物的不同的个性,并且论述得如此透辟的,李渔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是第一个人。为什么要“说何人,肖何人”,张三的话与李四的话不能相同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张三的确不同于李四,而张三、李四,又都不同于王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有与众不同的音容笑貌、习惯嗜好、心理状态、思想方式、作风气派,表现在语言上,也就有自己独特的说话的方式,以至于特殊的语气、腔调,所谓“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总之,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个性化的,彼此不相雷同的,人们常常可以从各人的语言上辨别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作为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戏剧艺术自然也应该通过每个人物的不同语言,描写出他们不同个性。戏剧作家在语言方面的才能,常常表现在能“使每个人物的台词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让人物通过自己的口说出只有他才能说出的话,对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揭露。例如,《西厢记》中那个成人之美、勇敢、泼辣、机智、爽朗的婢女红娘所说的话,就不同于那个温柔、深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的贵族小姐莺莺所说的话;同样地,她们两个的话,又不同于那个诚恳、热情、而又有浓厚的书生气的张生所说的话。他们每个人的语言都是个性化的,都用自己的话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充分的自我展览、自我表演。

戏剧作家怎样才能写出每个人物的富有个性化的台词来呢?李渔指出:“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这的确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中国古典美学,历来讲“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个思想很精彩。有什么样的心理、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所以只有首先充分地、准确地掌握住某一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是李渔所谓“代此一人立心”,才能恰切地写出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个性化的语言,即李渔所谓“代此一人立言”。然而,欲“代此一人立心”,那就非要花费一番苦工夫不可。剧作家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物,掌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人们都称赞老舍《茶馆》里人物语言的精妙;老舍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那是因为老舍对所写的那些人物十分熟悉,对他们的心理、思想了如指掌。曹禺为了写好他的《日出》中的人物,在严冬的半夜里等候两个嗜吸毒品的龌龊乞丐教他“数来宝”,并且忍着刺骨的寒冷,瑟缩地踯躅到一种北方最下等的破烂客店去找他们,险些被人打瞎了一只眼睛。他的辛苦得到了报答,他了解了他所要写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的语言特点。他说:那些语言,“每一个音都带着强烈地方的情绪,清清楚楚地留在我的耳鼓里,那样充满了生命,有着活人的气息”。

李渔还指出,欲代此一人立言,戏剧作家还必须“梦往神游”,“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是所写的那个人物,想象自己若处在他的境遇之中,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会说出怎样的话。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剧中人物自己的口吻写出他们自己要说的话,才能把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真实可信。我们常说,演戏必须进入角色;实际上,写戏也必须进入角色才行。亚里斯多德早就指出,谁能切身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谁就能逼真的描写激动或发怒的情感,因为“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如果戏剧作家缺乏这样的想象,他是不会写出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的。这是戏剧创作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之一。高尔基说:“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像自己也是一头公羊,但是文学家则不然,他虽慷慨,却必须想像自己是个吝啬鬼,他虽毫无私心,却必须觉得自己是个贪婪的守财奴,他虽意志薄弱,但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戏剧作家必须培养和锻炼自己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把自己化为各种人物,才能代各种人物“立言”,用人物的台词表现他们各自的个性。此外,人物的“心”(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反映之中,因此,必须善于抓住不同人物对周围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反映,写出他们表达这种独特感受的个性化语言。李渔在分析《琵琶记》赏月四曲对牛氏和伯喈的描写时,正是着重指出,由于这两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不同,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也就不同,因而他们的语言就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剧作家必须充分掌握人物对外界环境的独特感受,写出他们的个性化语言,以有效地刻画性格。

总之,李渔提出戏剧语言必须贵显浅、重机趣、贵洁净、个性化和富有音乐性,出色地总结了中国古典戏曲语言的客观规律,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类推荐
  •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热门推荐
  • 天云之莲

    天云之莲

    从出生就被无视的存在,因为机缘穿越到了未知的国度,额生妖异红莲胎记隐藏的是怎样的身世?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她又应当如何抉择?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
  •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魑魅魍魉丛生的平安京,一袭幻梦,惊乱安倍晴明的悠然自得……与贵公子源博雅的机缘偶遇;与通灵少女樱冥雪的神秘邂逅。是诅咒?是宿命?是天机?一个个未解谜团,一个个致命陷阱……当安倍晴明追寻着线索,踏入了一切罪恶的根源——樱之森林时。这才发现,原来幕后真正的黑手,竟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异族——吸血鬼。
  • 呆冷世子的爱妃

    呆冷世子的爱妃

    身为侯府千金,本该金尊玉贵,她却命犯孤煞克死爹娘而遭忌讳,自幼被送离侯府寄居在外祖檐下,饱受欺凌,终“失足”落水一命呜呼,享年六岁。再醒来,怯懦的小可怜敛起满目凛冽,只唇角含笑,清雅如莲,转瞬间却又肆意、狂妄、下手狠辣,翻脸就跟那翻书似的。正是最最风生水起、生活惬意的时候,却忽有京城来人说要…接她回府?回就回吧,可这是从哪里冒出一个美得天怒人怨却又冷又呆又不解风情的男人?竟敢说要…娶她?次奥!你谁啊?我认识你吗?你说什么?十年前就认识了?她曾救他一命?她也早已经收了他的定情信物?大小姐将记忆翻了翻之后,浑身都黑透了。你妹!※※※※※※※※※※据说这是片段君:“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她淡定不再,一脸扭曲。他目光幽幽的看着她,似乎对她如此剧烈的反应有些不能理解。唔…难道是他说得不够清楚?“娶你!”她的表情进一步扭曲,尽管他这一副呆呆的模样让她觉得有那么点可爱,所谓呆到深处自然萌,但这绝不能成为叫她退让的理由!“不可能!”他轻蹙眉,越发的不能理解,“为何?”“为何?!那你又为何莫名其妙的说要娶我?”“你救了我。”“所以?”“以身相许!”“…滚!”※※※※※※宝贝开新文了,都赶紧的支持啊,点一点叫“收藏”的那个妞,么么哒!另:本文一对一,男女主都是冰清玉洁的好孩子。
  • 七煞女帝

    七煞女帝

    【本文女强+玄幻】现代顶级特工风无意,科学院秘密制造的基因改造人,她拥有最绝色的容颜,最冷静的头脑,最完美的体魄,最高明的手段,然而,她也无欲无念,冷心冷情,就像是一台二十年维持不断运转的高级电脑。她是七煞孤星,人间冰器。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盗取文物任务,却莫名其妙地掉到了这个诡异的奇幻世界。千年流传的预言,神魔分界的盟约,当曾经被放逐的异族归来,当鲜血与战火染红人心,平静的大陆从此因为一个女子的降临而风云变幻。淡漠的占星师、可爱的狐狸精、傲娇的恶魔,孤傲的精灵王…最终谁才是她的选择?萧子墨:我会跟随你,守护你,你是我选择的主子。风无意:我不需要你的追随,你的位置,应该是在我身边!皇九黎:风无意,当本座将这个世界掌控在手时,你休想再次逃开!风无意:我等着,等着看你乖乖滚回魔界。云澈:无意无意无意~你说过你是我的!风无意:我不是任何人的,而你,才是属于我的…宠物!夜千瑾:……(瞪)风无意:…………(比放冷气么,你差得远!)★☆★主题曲《七煞》试听下载地址:感谢洛溪和潇雨的经典演绎,感谢墨吟天下古风原创音乐团队。O(∩_∩)O~推荐青墨的完结文:《凤唳九霄》:《极品女帝》:推荐好友的文:兰妮《贤妇》:萧家小卿《御雷》:风染白《逢场作戏》:伊人伊梦《奸商皇后》:无心娇娃《烈焰战神》:夏日情怀《女主天下》:君子颜《扑倒美人相公》:星梦洛洛《老婆别来无恙》:风兮兮《恶魔老公别咬我》:清风恋飘雪《冷总裁之承欢新娘》:青墨的封面制作屋:【隆重推荐青墨的女尊新文】《绝色凤帝》:女主强悍而胸襟广阔,男主个个别具风采绝不柔弱,如今日更中,欢迎阅读+收藏,O(∩_∩)O~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她只是去买个包子而已,竟然会被狗追的坠楼,好吧,她倒霉她认了!坠楼之后,她就发现自己穿了,OK,穿就穿了吧!总比被摔得血肉模糊,半身不遂的好啊!但是能不能给她换个出场方式啊,怎么能直接从人家的房顶上砸下去呐~~~害的她刚穿过去就变成了一个债奴,这也太强悍了吧!“儿啊,娘总算找到你了啊!”这是什么情况,突然冒出了一双爹娘,还硬说她是她的现任债主,那个跟笑面狐狸一样的王爷,从小就预约了的王妃,骗人的吧?“烟儿,过来,我们该入洞房了”一脸微笑的向她伸出了手,猛摇头,她不要啊,王爷,您别客气,直接给她一封休书就OK!她挺得住...“非烟,跟我走”深情的他走了过来,不是吧,你没听过,哥哥妻弟弟不可欺这句名言吗?“凝儿,你真的不记得律哥哥了吗?”一双满是悲痛的眼睛,凝望着她,这真的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教教主嘛,她要怎么跟他解释啊!苍天啊,她惹不起,她跑总可以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