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2
太平时,王杀王——预言太平天国的灭亡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 丁酉
谶曰
头有发 衣怕白
太平时 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
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见梦全非
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分南分北分东西。
——《烧饼歌》
“中国最俊美的男人和女人只能在太平军行列中看到,这是奇怪的事实。这也许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服装和发式。”“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习,男子摆脱了剃发垂辫的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著、最富有特色的两大改革,使他们在外貌上大为改善,和在鞑靼统治下的中国人显出了巨大区别。”“尤其使我感动的是他们(农民)都乐于留发,这是太平和自由的标记,跟满洲人及其强加在汉人身上的剃头蓄辩的奴隶标记恰成对照。”“在农村,村民们同样蓄了长发,在新政体下生活的非常愉快。”英国军人呤利(F?A?Lindley)在他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如是说。
这位英国军人笔下的太平天国,与常见的史料中的太平天国截然不同。或许在刚刚攻破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之时,太平军占领的地方确实出现过一段“太平时”,并有过呤利所说的“愉快”生活,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天京人的快乐只持续到1856年9月初,突然有一天,天京城外原本碧绿的江水,被血水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随之而来的还有不计其数被捆绑、身着黄衣黄褂的尸体。于是,天京外围的清军估计,太平军发生了内讧。
事情果然如清军所猜测的,太平军在经历了鼎盛之后,未能逃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的规律,内部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用何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其本身固有的农民阶级局限性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暴露无遗。在其内部,尤其是高层领导集团中,争权夺利、竞相腐化之风迅速蔓延,无情地侵蚀着太平天国的躯体。
东王杨秀清凭借自己实力雄厚,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大权,不仅对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颐指气使、连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还起了逼洪秀全禅位的念头。他派人把洪秀全带到东王宫,向其“逼封万岁”。洪秀全借故逃回自己的天王府后,当即写下诏书,召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等火速回天京护驾。
执白旗的北王韦昌辉,收到消息之后,立即带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天京。北王及其率部在一个深夜回到天京,未做任何停歇便直奔东王府。在迅速控制了局面后,韦昌辉率人血洗了东王府,杨秀清的家人无一生还,甚至连仆人都无一幸免。第二天,在请示洪秀全后,韦昌辉将杨秀清的首级悬挂示众,同时又乘机扩大事态,派兵在江宁城中,大肆屠杀杨秀清的部下及其同党,牵连范围甚广,共在三万多人遇害。一时间,天京城内血流成河,百姓个个胆战心惊。
这引起了洪秀全的警觉,于是他下诏宣布“韦氏罪状”,谴责韦昌辉杀人过多,责令受鞭刑四百。韦昌辉口头表示“甘愿受刑”,实际却在暗地里对杨秀清的部下实行一次更大的屠杀。韦昌辉的行为激起了太平天国广大革命将士和天京百姓的极大义愤。几天后,回到天京的石达开耳闻目睹了一系列的惨状后,怒不可遏地责备韦昌辉不该妄杀无辜。
已经杀红了眼的韦昌辉,根本听不进石达开的话,反而还起了杀石达开的念头。当夜,韦昌辉率兵突然包围了翼王府。幸亏,石达开事先有所察觉,连夜逃出了天京。很不甘心的韦昌辉便拿石达开的家人下手,将其杀了个精光。石达开得知此事后,愤恨不已,上疏天王要求杀掉韦昌辉,并宣称如果韦昌辉不死,他便班师打回天京。
洪秀全也觉得韦昌辉做得太过分了,便狠狠地责备了他一番。不可一世的韦昌辉受到责备后,愤愤不平,出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洪秀全。此时已是众叛亲离的韦昌辉部,仅两天便被太平军打败了,韦昌辉被斩首示众,其党羽二百多人也悉数被处决。这场“王杀王”的天京事变,至此才暂时告一段落。1857年,翼王石达开也因为受排挤,率十多万精锐之师愤然出走。太平天国在经历了“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分南分北分东西”的内讧之后,元气大伤,自此走向衰落。
就在太平天国忙着内讧的时候,曾国藩以湘勇为基础、任命儒生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封建情谊为纽带建立起的湘军,正一步步地逼近太平天国。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也与清政府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64年,彪悍的湘军经过奋战攻克了天京。由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吃草团为生,终至得病。同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逝世。之后不到五年,这场历时近十四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被彻底镇压了。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他认为:“单看他们那些国名官名,就知其必然会失败。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当时的洪杨,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可有失败。”
确实,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将儒家著作视为妖书,他还毁坏孔庙,规定大家都要拜上帝,几乎成为一种强制信仰,这必然会导致一些人的反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洪秀全所宣扬的思想类似异端邪说。这反映出洪秀全并不明白基督教,他只是借上帝之名,表述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是很不成熟、很不科学的想法。由于他的倡导迎合了群众的想法,所以能够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但是他不懂政治,建立政权后,他不知道该怎样治理一个国家。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太平天国最初时以“平均主义”的名义构筑美梦,最后也如刘伯温所言“中原曾(即曾国藩)见梦全非”,烟消云散了。
应验的不只是刘伯温的预言,还有天京事变之前流传的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江山仍然是咸丰皇帝的,但真正完成镇压叛乱任务的,却是曾国藩的湘军和后来出现的同性质的李鸿章的淮军。
学者彭勇说:“清政府借助地方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结果是中央集权势力的缩小和地方名流势力的扩张,间接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治的自立,促使清王朝传统国家统治秩序的崩溃。”这里所说的地方团练就是指湘军和淮军,可见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几乎没有可用之兵,情形已经与天京事变之后的太平天国所差无几,国势到此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无论是君王,还是朝臣,除了眼睁睁地看着大清日复一日地破败下去之外,几乎已经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更何况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再推一把已经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
事件纪:
永安封王
1851年12月17日,太平军在广西永安州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史称“永安建制”。期间,洪秀全下诏,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为西王,称“八千岁”,位列一等;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位列二等;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位列三等。西王以下或称军师,或称丞相,皆受东王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