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43

第43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3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3

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预言末帝崇祯

《推背图》第三十一象 甲午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斯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光坦白

乾坤不属旧明君

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

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奔走梅山上九重。

——《烧饼歌》

“亡国之君”,对于所有身为帝王者,无疑是一个异常可怕的噩梦,因为不论是他们这样的高高在上者,还是他们眼中的蝼蚁小民,都明白其中代表的耻辱与百年之后永久跟随的诘问。尽管明知结局如此,崇祯皇帝还是躲不过这种“命中注定”。如果能早生个几十年,说不定他还可以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但只因为运气不佳,拔了个末筹,就要一力承担大明王朝覆灭的责任,朱由检实在不甘心。

幸亏后世之人对他是宽容的。清初戏曲作家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中,有这样一段唱词:“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漂篷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言语间,透露出的尽是对崇祯皇帝的同情与惋惜。清朝重臣张廷玉在修《明史》时也为其辩解说:“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回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确实,在经历了武宗、世宗、神宗、熹宗等人的折腾之后,大明王朝在党争与战事的消耗中,已经到了日薄西山之境。但这位踌躇满志的新皇帝仍然心存希望,当他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肃清阉党之祸后,朝野上下也曾有所期盼。无奈,此时的大明早已是病入膏肓,即便是“宰相之杰”张居正再世必定也无力“回春”。因此,早在朱由检登基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写好——“纵有胸怀光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更何况,着力想要做个英明之主的崇祯皇帝,还有着极其严重的性格缺陷。

自懂事之日起,朱由检就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的哥哥朱由校,虽名为君王,却因对木工活的痴迷,而将本应紧握手中的政治权力与国家机器,转让给了他最信任的太监魏忠贤。因此,熹宗统治王朝的七年,实际上是魏忠贤专权的七年。这个被称为“九千岁”的太监,以敌对的姿态面对着帝国中所有可能对他产生威胁的力量,自然也包括朱由校最亲近的人。

幸而,对国家、对政局充耳不闻的熹宗,还挂念着手足情、伉俪情。他在放任魏忠贤祸乱朝堂的同时,也坚决地保护着自己的弟弟和妻子。因此朱由检才能在魏阉的虎视眈眈之下得以保全。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申时,熹宗皇帝朱由校驾崩。八月二十三日,魏忠贤宣布皇后懿旨,将皇帝的死讯布告天下。随后,以内阁大学士施凤来、黄立极和英国公张惟贤等人为代表的权臣,纷纷前往信王府劝信王入宫主政。朱由检即位,是为思宗,年号崇祯。他就是刘伯温预言的万历之孙“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即“崇”)上贝衣(即“祯”)行”崇祯皇帝。

或许是自幼生活环境的复杂与提心吊胆,直到即位之时,朱由检始终都是小心翼翼的。据记载,为了防止像父亲朱常洛那样不明不白地死于“红丸”,朱由检在入宫时竟然自己带着干粮和饮用水。即便是到了晚上,他也不敢轻易入睡,甚至有过持剑暗坐于桌前,唯恐魏忠贤害他性命的情形。由此也就决定了他多疑、刚愎自用、驭下苛刻而寡恩的性格。

曾在崇祯一朝为官的李清在他的《三垣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崇祯有一天在宫里无意中听到自己最宠爱的田贵妃在独自抚琴,心中十分怀疑,便询问贵妃的琴艺师从何处,贵妃说时母亲自幼教授的。第二天,崇祯立马将贵妃的母亲召入宫中,田母与贵妃对弹,崇祯才释然作罢。”对于自己的后宫宠妃,崇祯尚且猜忌至此,更何况是面对手下的那些朝廷重臣、封疆大吏了。

南怀瑾先生曾说:“古今中外的君王领导人们,虽然各有不同的特别外形,但都有同一模式的猜忌。”帝王私事是国事,如果一个老百姓疑神疑鬼,至多周围人跟着郁闷,如果一国之君猜忌多疑,受害的可就是一个国家了。崇祯的多疑与偏执使得他对于朝臣的态度复杂多变。对身担重责的大臣,崇祯通常是先寄予极大的,甚至是超出实际的期望,一旦令其失望之后,又一变而为为切齿愤恨,必杀之而后快。

崇祯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将一位位有用之臣逐出了朝堂。在位的十七年中,他频繁更迭阁部臣僚,先后用了近五十人,造就了“崇祯五十相”这样一个历史名词;多次诛杀督抚大吏,其中总督7人,巡抚11人。袁崇焕一案更是崇祯自毁长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被以“谋叛”大罪论死,随着刑场上的千刀万剐,大明江山也随即支离破碎。“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所以当得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的消息后,尽管崇祯帝有心平乱,无奈满朝文武除了陪着皇帝一起流泪之外,竟无一人能想出解决之道,正应了刘伯温预言的“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

明朝败亡的结局已定,崇祯也注定得吞下朱家的历家君王共同酿下的苦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他自己。虽然他勤于政事,不贪女色,呕心沥血,但他的性格缺陷却又给明朝的统治危机推波助澜。汤纲、南炳文在《明史》陈述了崇祯的三大短板:“一是急于求成,导致了‘功令太严,吏苦束湿’;二是虚荣而刚愎自用,给奸佞之徒钻了空子;三是不信任百官,寄希望于宦官,加深了政治的混乱。”

事已至此,崇祯皇帝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像梁末帝朱友贞、金哀宗完颜守绪那样,让一切都结束于自己手中,也免得沦落至被人蹂躏的地步。于是,在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选择“奔走梅(同“煤”)山上九重”。他来到煤山,提笔在衣襟上写下这样的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貌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朕百姓一人。”随后便解下袍带吊死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槐树上。

此时的朱由检,真可谓是孤家寡人了,他身边甚至连个陆秀夫式的人物都没有,难怪人们会将其视为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凄凉的一个。

如此的亡国之痛,不仅是末帝崇祯是个巨大的打击,对开国之君朱元璋无疑也是痛彻心扉的。或许是真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又或许只是出于好奇,朱元璋向刘伯温提出了大明兴衰的问题。睿智如刘伯温者,即便明知结果如何,也不会直言激怒本就对文人怀有疑心的朱元璋,于是,他轻轻地道出了一句:“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既可满足朱元璋对大明江山万世千秋的期望,实则又道出了明朝将终于万历之孙的结局,真乃神人也。

事件纪:

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去世,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年号为泰昌。登基大典之后,仅十天,即八月初十,朱常洛便一病不起。八月十四日,病重,急召内官崔文升治病。不料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竟开始腹泻,病情丝毫未见好转。八月二十九日正午,朱常洛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的一粒红丸,“暖润舒畅,思进饮膳”。下午申时,李可灼又进一粒红丸。次日,泰昌帝驾崩。这起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便被称为“红丸案”,乃明末三大案之一。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华胥引

    华胥引

    若用生命换一个过往完美的幻境,你可否答应?或许你会摇头,但她们应了。在这个发生在乱世的故事里,卫国公主以身殉国,依靠鲛珠死而复生。当她弹起华胥调,便生死人肉白骨,探入梦境与回忆。以命易梦轻叹悲欢离合一场戏,黄梁之后,尚剩几何?而她与亡她国家的陈国世子一次一次于幻境中相遇,身份两重,缘也两重。对他们而言,世界的倾塌只需要那么轻轻一句话,无奈痛苦的现实,难以承受的痛,不如只求在梦中得到一个圆满。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绝色降魔师:第一妖妃

    绝色降魔师:第一妖妃

    她,是邪隐杀手界让人闻风丧胆的不死杀手,打破宿命的诅咒,她带着前世的记忆异世重生!一句“妖皇归来,幻影将灭”的偈语让她家破人亡,为了复仇她从降妖伏魔的一代女降魔师一步一步化身成魔,冥王、妖狐、神秘的大地使者,谁是她将救赎?且看暗夜妖妃荼蘼如何翻云覆雨,祸乱三界.....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
  • 第一狂妄娘亲

    第一狂妄娘亲

    穿越便遇上了临盆产子,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生出来的是个肉球?还是三年怀孕所致。肉球里跑出粉嫩小萌宝,岂料腹黑而强大!杀手成为异世界天生煞体,无法修炼?NO!NO!NO!越是无法修炼,她还是就偏偏修炼给你们看!娘亲嚣张,萌宝腹黑,且看母子俩是如何把这异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娘亲,那人长的好像我,是爹爹吗?”“NO,你爹是太监!”“太监是什么?”“太监就是太监!”某男幽幽道,“你见过这么美的太监么?”
  • 面条西施发家记

    面条西施发家记

    现代小白领常相逢摇曳多姿的跃入泳池;古代洛阳女常巧丫被人从河里提溜出来。破院儿一个,烂屋两间,还有个随时要卖了她的后爹!万幸:咱有爆脾气,咱有好厨艺,日子过好不是什么大问题。凭着家传的厨艺在古代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也打出了胭脂虎的恶名。当与阳光少年白首盟成时,却被强势县主横刀夺爱。能抢的去的男人本姑娘不稀罕。一直在站在本姑娘身后的那只狐狸精,你要娶我?不怕我吃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啸九霄

    剑啸九霄

    本文男主角剑小天,是剑天南的儿子,当年剑天南带着有了身孕的妻子在救了一个老者,并且拿走了老者交给自己的《九霄决》之后惹来杀身之祸,身重剧毒,逃到一个山洞去采摘药材,这时候伊兰少女出来了,她是医仙的关门弟子,师傅已经仙去了。得救的剑天南夫妇就跟伊兰生活在了一起,伊兰成了他们的妹妹,没多久,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小天。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贝鲁特帝国刘贤亲王的第五个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启天,天上的两颗星星同时量了一下,好像两个孩子长大后会有某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