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31

第31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

八牛为朱,引领日月同行——预言朱元璋开国

《推背图》第二十七象 庚寅

谶曰

惟日与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日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珠峰下,其所处的优美环境、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形制,无不令前来参观者惊叹。然而,在这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中,最特别之处应是陵前那块高3.85米、宽1.42米、厚0.38米的石碑上所书的“治隆唐宋”四个字,意思是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要比唐朝、宋朝还要好,明朝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

这般直白的称颂之语,显然像是朱元璋自己授意或是其子孙阿谀留下的溢美之词,事实上,给予朱元璋这么高评价的,是后世一代传奇君主——康熙皇帝。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其中所含的仰慕与惺惺相惜之情自然不言而喻。石碑上的四个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公元1699年)亲笔题书,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

将朱元璋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帝王与唐宋两朝的明君相提并论是否恰当,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却十分确定,那就是朱元璋能从一个不折不扣的无产者登上帝王之位,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无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且不说本就是贵族出身的太原李家,单是与曾为泗水亭长的汉高祖刘邦相比,朱元璋显然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穷二白,与邵雍所作《梅花诗》中的“毕竟英雄起布衣”暗合。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公元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根据清人俞樾在其《春在堂随笔中》的记载:“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所以,朱元璋刚出生便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名字——朱重八。

对于排行老四的朱元璋来说,他有着和父母、兄长同样的梦想,那就是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摆脱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清苦生活。但那毕竟是梦想,现实中他仍然继续着因营养不良而体弱多病的平淡日子。

或许真如亚圣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瘟疫——降临到了朱家人的身上,17岁的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亲和兄长死于瘟疫,却无能为力,甚至连好好安葬他们的可能都没有。对此,朱元璋始终心怀愧疚,每当忆及此事总是悲痛不已,故而有了他在《皇陵碑》中写下的“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骤然经历家破人亡的朱元璋为求生计,被迫入皇觉寺为僧,成了一个每日收拾打杂的小行童。别说是寺院中的其他人,想必就连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他就是“谈空说偈有真王”中的那个“真王”。

考验还在继续,为糊口而为僧的朱元璋入寺不到二个月,就因荒年寺租难收而被迫外出云游化缘,自此他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流浪生涯。这三年间,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阅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善良与邪恶、勇敢与苟且,正如他晚年时对自己的子孙所说:“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猎”。也就是在这三年的历练中,铸就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

再次回到皇觉寺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了,心中想的是“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汤沸”,所以在看到儿时伙伴汤和邀请他参加义军的信,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朱元璋放下手中的钵盂,投到了红巾军郭子兴的帐下,这一年朱元璋25岁,他的人生才正式开始。

凭借着机智的头脑、清晰的条理和谨慎的个性,朱元璋发现自己竟然很有当军人的天赋,从普通的士卒到郭子兴军中的九夫长,再到独当一面的亲军元帅,他面前的路越走越宽了,正是“江东岸上光明起”。在《拂晓行军诗》中,他曾这样写道:“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可见,他不再是只求温饱、谨小慎微的农民了,他想要“社稷山河”。

清人赵翼对朱元璋做过这样的评价:“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显然,此时朱元璋性格中的“豪杰”与“盗贼”占了上风,因而能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他以应天为根据地,平陈友谅、灭张士诚,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在刘基的辅助下,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纳陈纪,救济斯民”为纲领,做出了精密的北伐部署: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次进河南,切断元朝的羽翼;再夺潼关,守住元朝的门槛;后攻大都(今北京),逼退元朝;最后便可将整个元朝收入囊中。

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朱升“缓称王”的策略指导下,直到胜利在望之际,朱元璋才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在南京登基换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至此,“惟日与月”的明朝,已属“应运而兴”,而“其色曰赤”的朱姓则成为了“下民之极”的真龙天子,“朱门不是旧黄畿”(出自《梅花诗》)。新的开始已初现端倪,只等旧的彻底终结。

同年八月,明军攻克大都,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见已无力回天,便率后妃、太子等人弃城向北逃亡,又回到了他的祖先最初的来处——蒙古,大元的时代也随之遁出了历史的范畴,实现了刘伯温所说的“大明一统世界”。这一年是农历的戊申年,即土猴年,故而有《万年歌》中预言的“土猴一兀(即元)自消除,四海衣冠新彩画”之说。

事实上,以明代元,改变的又何止是“衣冠”。从农民阵营里走出来的开国君王朱元璋,看着自己用双手打下来的大好河山,自是无限感慨,也无限珍惜。再加上,他经过战争的劫难和百姓的离乱困苦,自然清楚地知道,要想从头收拾山河,第一步就是休养生息。因此,他曾说道:“百姓才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尔等当深念之。”

为保证百姓之“根”,朱元璋“严明以驭吏,宽裕以待民”, 希望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不损害百姓的利益,不浪费他们的钱财。因此,他将执政的重点放在了惩治贪暴、整顿吏治上。为了反腐惩贪,朱元璋不得不使用重典。朱元璋一朝的刑罚让人闻之生畏,以致几百年后的文豪鲁迅对此也大为感慨,说刑罚如此之残酷,令人感到不像是在人间。

重典,因此也就成了后世之人指责朱元璋的一个有力证据。此举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无疑是为了巩固政权,但同时也是朱元璋保护百姓利益的举措,虽未能做到杜绝腐败,但当时的吏治还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澄清,《明史?循吏传》里记载,明朝历代,仅洪武一朝的清官数量就占整个明王朝清官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不仅缓和了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而且成为明初完成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的有力保障。对中国古代的百姓而言,这已经算得上是“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的太平治世了。

但是朱元璋的强势,使得他倾向于刚猛治国,从而为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蒙上了一层阴影,就连他自己也曾一再申明:“吾当乱世刑不得不重,子孙们治平世,刑当自轻。”或许他也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回来的江山,会因自己的重典而如秦朝般稍纵即逝吧!

预言纪:

《梅花诗》中的明朝预言

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梅花诗》,共十首,其中第四节预言的是明朝: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同类推荐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什么美帝,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有我无敌舰队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热门推荐
  • 民国异事

    民国异事

    人穿越不算最倒霉,最倒霉的是诡事连连,此书假以穿越者的眼光去看待民国异事,使很多当时的未解之谜得到解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夏琳琳升职记

    夏琳琳升职记

    一场突来车祸使自己失去了双亲,社会的偏见、为争夺财产的而设的陷阱、孤立无援的小女孩能否躲过?孤军奋斗中成长,艰难与困苦需要怎么样才能克服?
  • 欢喜田园

    欢喜田园

    软弱的妹纸悲催了,强势的御姐穿来了!现代农场主青苹一遭穿成贫家萝莉,替原主修理恶毒继母,改造极品弟妹;顺便搞搞古代新农村建设,再给自己觅一个高大上的全能夫君!唉!花样美男确实多,然而大宅院里的是非也多,姐姐我到底该选哪一个!※※※※※※※※※※※※※※※新人新书呢,打滚卖个萌,求各种支持,点击,票票,订阅,偶啥都要的!
  • 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

    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

    本书又名《千年雪尘换我心》她只有十几岁孩童智商时,“师父,你可不可以离我远一些。”她嘟囔着嘴,小声嘀咕了一声。“乖!为师给你吃桂花糕……”陆生笑看着她。“吃了你是不是就可以坐过去一点点了?”她眨巴眨巴看着他。“不会,但是如果你不吃,那为师便只好……”他话还未说完,白子雪只觉身上被绑了捆仙索,她果然还是逃不开师父的怀抱啊啊啊。她恢复心智后。“师父,求你不要这样。我是你徒弟!”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后,他当着三千弟子的面,高声宣布:“从今日起,白子雪不在是我陆生的徒儿。”如此,你便能跟我永生永世在一起罢!【新浪微博搜索(木子玲说),欢迎来玩哦】
  • 旷世商女:逆天废物三小姐

    旷世商女:逆天废物三小姐

    当第一杀手意外穿越成‘傻子’三小姐肿么办?徐颖表示没有压力,傻子嘛!你们既然说是,那我就装,直到装到你们后悔的那一日。只是,成日的装傻子,终有一日,她竟然被貌若‘傻子’的男人给算计了,这算不是算是一物降一物?某男笑得很嫩的对着某女道,“娘子,我们是不是该……”“滚粗!”某女冷若冰霜的脸顿时瓦解,冷脸变热脸,红艳美不胜收,只是谁又能想到,她那都是怒火!小夏新建了一个读者群,亲们喜欢这文的可以加群哦!群141606849
  • 冲喜新娘之恶少夺爱

    冲喜新娘之恶少夺爱

    (此文已加入VIP半价促销)第一次入殷府,她是殷家大少爷冲喜新娘,翌日方知丈夫的弟弟竟是昔日的师兄。恋人变成小叔,爱怜不再,有的只是无尽的掠夺与凌辱。他说:既然你喜欢背叛,那我就让你一直活在背叛的痛苦中,不得永生!几番疯狂的掠夺,他狂历,他嗜血。她终于背上了不贞的罪名,接受族规的惩罚,而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她沉入冰冷的湖底。第二次入殷府,她是殷家小姐的女夫子,再次相见,她眼里波澜不惊,而他眼里却是惊涛骇浪。当年没有来得及救她,如今她又回到自己身边,他要重新挽回那颗沉寂的心!可过尽千帆,他是否还是她的守候……★★★★★★★★★★★★★★★★★★★★★喜欢的亲亲请点击‘放入书架’觉得不错的请点击‘投票推荐’觉得非常好请点击‘发表评论’亲们的支持是我更文的最大动力!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是谁撑一把油纸伞,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