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100000031

第31章

除了子女分掉的101幅绘画,邹佩珠托管的108幅绘画,还有一部分就是引起双方争议的作品。这部分作品包括:李可染去世后,为筹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基金,开展基金会各种活动,为李可染办丧事等各种活动,共处理的31幅作品;1991年为建立家庭基金会,为此筹款共卖出11幅作品;1994年向徐州旧居捐献绘画作品10幅、书法作品10幅。对于这些已经处理的作品,原告认为邹佩珠的行为是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侵犯各共有权人权益。

遗产之谜,李可染一生到底画了多少画

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李可染的遗产中到底有多少作品。仅就绘画作品而言,原告主张有881幅,而被告主张只有317幅,双方对遗产的数量分歧较大。

对于邹佩珠在法庭上提供的李可染的遗作清单,苏娥所生子女显然不认可。他们认为,李可染13岁学画,82岁去世,根据他们的查证,应该在2000张到4000张之间。苏玉虎称:“我们以他画了40年画来算,2000张相当于每年画50张画。李可染画山水画,一张需要多少时间?万青力在书中提过,一张好的山水画,也不过是一天的时间。画牛就更快了。现在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作品不知去向。即使李可染生前会赠送、卖画,也不会这么多。而且父亲生前送人的画也并不多,写生更很少出现在市场上。”

苏玉虎认为自己犯的错误,是没有在父亲去世后,对他的其他遗产进行清点。而对于这些疑问,邹佩珠在法庭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邹佩珠解释说,李可染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的。而且,李可染作画很慢,其口头禅是“废画三千”。而且,邹佩珠透露了李可染的作品许多不为人知的去向:李可染的家庭负担很重,其前妻有4个孩子,我与李可染结婚之后,都是靠卖画养活一大家子人,庞大的家庭开销都要靠卖李可染的画作来维持生计。李可染是一个生活上需要别人认真呵护的人,他经常丢失作品,比如带着很多的画去美院给学生讲课,讲完课坐公共汽车回来之后就发现画不见了,把画给丢了。在画界,自古以来有作画送人的传统,李可染送什么人、送多少幅画、送什么画,我都是不知道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李可染遵照政府的指令,给国际友人或有关政府单位作画,该画作所有权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李可染。

邹佩珠还提出,李可染去世后,为了建立基金会、修建墓地、举办画展等所需的开销,都是来自于出卖李可染的画作。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自李可染去世后开始筹建,是各方当事人都统一意见同意运作的。

现已89岁高龄的邹佩珠,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美术界颇受尊崇。在2005年李可染的遗产面临瓜分的情况下,她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举动:宣布将自己继承的李可染作品全部捐赠给国家,并收藏于将落成的李可染美术馆。但这些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纠纷,最后引发了自2007年开始长达两年的遗产诉讼。

邹佩珠认定李可染现存绘画作品317幅,而除去已经捐赠、出卖的画作,邹佩珠于2007年5月向法庭提交了遗作清单,声明其保管的绘画作品为217件。而李可染前妻所生子女称李可染留下的绘画作品应比清点的500余幅还多,这是本案最大的分歧。

对于这些分歧,原被告双方都希望法院给他们一个说法。

二审裁定,终审第二天捐出作品

2008年11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李可染与邹佩珠结婚后共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动乱、战争、政治运动等逆境。对李可染的生活起居悉心照料,对李可染的艺术创作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了能完整体现李可染的绘画风格,对邹佩珠已经托管的作品判归其所有。

因李可染生前未立遗嘱,对李可染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将李可染遗产主要分为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收藏作品、水彩作品、印章、素描六大类进行区分。

关于绘画作品,原告主张李可染遗留绘画作品881幅,并提供了两次清点清单。法院认为:一是两次清单上都没有各方当事人的签字;二是邹佩珠、李小可等人都否认两次清点;三是两次清点清单内容不一致。法院依法确认李可染遗留绘画作品308幅,其中各子女已经分得绘画作品92幅、由邹佩珠托管绘画作品108幅、保管绘画作品108幅。

关于10幅超大型山水画作的问题,由于原告未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且邹佩珠等人均不认可,法院不予采信。其他作品,法院核实为书法324幅,收藏91幅,水彩25幅,素描16册973幅,印章175枚。

由于每幅作品的价值难以确定,如果将李可染的遗产公平地析产分割到每个人的名下,难度太大,因此法院将李可染的遗产进行初步分割,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由邹佩珠所有;一部分由李玉琴、李玉双、李秀彬、苏玉虎所有;一部分由李小可、李珠、李庚与邹佩珠所有。

基于上述分割原则,法院依法分割李可染遗留的绘画作品共计308幅(其中各个子女已经分得92幅、邹佩珠自己保管108幅、委托北京市文化局托管108幅)。首先,应当由邹佩珠分得154幅,其中邹佩珠托管的108幅绘画作品归邹佩珠所有。剩余的145幅绘画,李可染前妻子女共分得73幅;邹佩珠及子女共分得72幅。对于收藏、水彩、素描、书法作品,法院按照继承法的原则进行了析产。

此外,法院考虑到175枚印章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并且印章分散之后,可能会对李可染作品带来不利影响,法院将175枚印章判归邹佩珠所有。为了总体上的平衡,将邹佩珠保管的190幅书法作品判归李玉琴、李玉双、李秀彬、苏玉虎所有。

一审判决后,双方都对一审判决不服,均提起上诉。2009年5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法院最终认定李可染绘画作品为308幅,以单幅作品之间相互等值进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而各方当事人共有遗产为200余件。李可染先生的中国画作品108件、书法作品122件、速写9册、水彩画13件归遗孀邹佩珠所有。

2009年5月15日,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第二天,邹佩珠与李小可将属于自己的108幅李可染的绘画精品捐赠给正在筹建中的北京画院美术馆李可染艺术馆作为藏品。

2009年6月1日,“实者慧--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李可染中国画作品108件、水彩画作品13件,涵盖了李可染自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精品。在这次展览中,李可染的遗孀邹佩珠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她表现出了老年人少有的激情,一直向参观者介绍着这些珍贵画作的来历。她激动地说:我与李可染共同度过了45个春秋,在历经战争、迁徙、动乱、浩劫与经济大潮的冲击,保存了李可染一生各个时期较重要的作品及资料。这次展出的捐赠作品都是用李可染和我共同的劳动和生命换来的。

这次展览既有李可染早年创作的《天王送子图》、《卖唱图》等经典人物画作品,也有奠定其山水画巨匠地位的代表作品《雨中漓江》、《万山红遍》等作品。

展览名字为何定为“实者慧”?据介绍,“实者慧”是李可染多次书写的书法作品和一枚篆刻印章的印文,李可染曾解释为“天下学问唯老实而勤奋强毅力者得之,机巧不能也”。这三个字,正是李可染一生为人为艺的真实写照。

而对于李可染前妻子女的诉讼,邹佩珠与李小可都表示理解,邹佩珠说:“如果把那一部分一起捐,就更好了。不过也没关系,相信热爱李可染的朋友得到那些画后,也会陆续来丰富这个艺术馆的。”

大师远去,艺术遗产如何保管引起关注

李可染遗产纠纷案并不是个案,在此之前,著名画家王式廓、陈逸飞的后人都陷入旷日持久的遗产纠纷之中,而这些纠纷的解决,意味着艺术大师的作品将被遗产继承者“瓜分”,必然造成大师作品的支离破碎。艺术大师身后的艺术遗产到底该如何保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很多遗产的矛盾和争端,首先可以从画家本人那里得到有效控制,生前订立遗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很多艺术家都觉得立遗嘱“不吉利”,而且伤及家庭和睦。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误区。

另一个方法,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收藏管理机制,如黄宾虹在生前就将大量作品捐赠给国立博物馆。此外,后代子女在继承艺术品遗产时的做法无非两种:一是由家族共同继承并组建基金会;或者由家人捐赠建设画家个人纪念馆。但这两种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家族管理难以保证保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家人想法难以统一,出现分歧容易闹上法庭;而建设纪念馆,则要面对盖馆容易养馆难等资金困难。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对于大师级艺术家,在其去世时就应该由家属子女、艺术界专业人士和政府机构三方力量组成对其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专门机构,对遗产进行共同保护。如果艺术家的遗产上升到立法和司法层面,将是一条正确出路。

正如邹佩珠老人所说:“我心里着急啊,李可染在世时常说,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就像树上的果子,碰不得,一碰就掉,没了。案子一结束,我想到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把可染的事情办好了。”

万幸的是,89岁的邹佩珠老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李可染遗产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而且她的儿女也非常支持。李可染先生的儿子,同时也是著名画家的李小可说:“这些作品既是我们家的,也是属于国家的。”

同类推荐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识茶 泡茶 品茶

    识茶 泡茶 品茶

    健康饮茶一日通,《美食天下(第1辑):识茶泡茶品茶》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详解12种中国名荼的鉴别方法,细说6大茶类的冲泡方法,慢烹细泡,让每一种茶都释放其应有的茶香。识鉴茶中优劣,泡得一壶芳香,品出人间百味,方是有缘茶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愁城纪

    愁城纪

    愁城纪由十个城市的爱情故事组成,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背景下十个动人的故事。香港的离愁,北京的无奈,深圳的铭心刻骨或者济南的苍凉。这是一本关于空间和情感的小说集,不同的城市下空,上演着差不多的爱与恨。有的爱很茫然,有的爱很无奈,但是爱总是支撑希望的根本,那些纠缠的情节,在扑朔迷离的文字下,显得异常地动人,这本小说集,将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的界限,共同感受爱情的真味。
  • 肥婆单恋手札

    肥婆单恋手札

    她不是美女,除了胖些还算是可爱的。他是帅哥,还有一手好厨艺,女人见了百分百爱。她声音好听,他就是因为上了这个当,见鬼的抛弃互联网与她见面?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
  • 亲仇

    亲仇

    这部小说围绕一个家庭里父母与儿女、祖父与孙子以及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家庭琐事中将三代人的故事细细铺展开,写出了三代人的性格特质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当代人的情感困惑与追求。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重生之公主为王

    重生之公主为王

    恰逢邻国兵临城下趁火打劫,君长流被不靠谱的皇帝老爹废物利用,打包送去敌国和亲。和亲就和亲吧,就当为国捐躯了。谁知,嫁的皇帝老公洛轻恒是个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七年备战,一朝雄起,灭了她的祖国。重生了,君长流决定重新来过,珍爱生命,远离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