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300000024

第24章 名校博士高楼抛女友(2)

面对王晓菁父亲的多次邀请,殷兆脑子里却不断在重复一个念头:“王晓菁把事情告诉家里,他们一定知道我跟王晓菁上床了,我该怎么办呢?”无奈之下,2004年年初,殷兆辉跟随王晓菁去了邢台。

殷兆辉的邢台之行虽然仅仅是个敷衍,但王晓菁全家却非常隆重地接待了这个未来的乘龙快婿,他们恨不得让所有亲友都知道女儿找了个博士。但是,殷兆辉在王晓菁家里却如坐针毡。在邢台,殷兆辉流露出要跟王晓菁分手的想法,未来女婿第一次上门竟然提出分手,当然遭到王晓菁全家的坚决反对。

王晓菁的父亲开始还非常有耐心地劝殷兆辉说:“我们希望两人在一起,全家人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好好在一起。”但殷兆辉一言不发,铁心要分手,王晓菁的父亲顿时火冒三丈:“你欺骗了我女儿,你要赔偿我女儿的全部损失,你一个乡下穷光蛋,你赔得起吗?”毕竟是在王晓菁家里,殷兆辉不敢顶撞,受到王晓菁父亲斥责后,他独自仓皇离开了邢台。

从邢台回到北京之后,2004年3月4日,殷兆辉毫不犹豫地提出分手,并更换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试图躲避王晓菁的纠缠。但王晓菁觉得自己既然把女孩的一切都给了殷兆辉,殷兆辉就应该对她负责一辈子,如果就此分手,她觉得自己太傻了、太亏了。

好不容易攀上殷兆辉这棵梧桐树的高枝,刚刚由土鸡变成凤凰的王晓菁,当然不甘心离开她的“英雄”哥哥,失恋的王晓菁精神几乎全面崩溃,她想不开,上班的时候神情恍惚,最后连工作也失掉了。伤心欲绝的王晓菁只好给爸爸打电话,只有向千里之外的父母求救,每天多次长途电话哭诉,告诉父亲自己时刻有自杀的可能。

作为家长,王晓菁的父亲此时岂能袖手旁观,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过问女儿的感情问题,这种情况下他更要挺身而出。殷兆辉换掉手机号之后,王晓菁的父亲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把电话打到殷兆辉的实验室。

王晓菁父亲非常不客气地说:“殷兆辉你别自以为是,总是挑我女儿的毛病。你这辈子必须要晓菁。我女儿因为你和她分手后就失去了工作。我找你们校领导去,让你身败名裂!你们两个人要分手也可以,但是你欺骗了我女儿,要赔偿我女儿的全部损失……”

王晓菁父亲的话,让殷兆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是一个没有经过世事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处理这种事情,加上他本来胆小怕事,王晓菁父亲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旦王晓菁的父亲真的找到学校来,他就会身败名裂,必然会被学校开除,不但他深爱着的杨晓莉会离他而去,他又有什么面目去见自己乡下的父母啊!

但是,王晓菁父亲的电话总是频繁地打来,并从劝说变成了威胁,每次跟殷兆辉谈的都是要解决殷兆辉和女儿分手的事情,担惊受怕的殷兆辉有时不敢接电话。

在这种极端的精神压力下,殷兆辉开始出现头疼的症状,整日沉默寡言,再也不主动说话,在科研中的反应也越来越慢,工作能力迅速下降,实验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他的博士生导师顾老师问他怎么了,他搪塞说是晚上熬夜太累了。但同学们见殷兆辉的状态跟以前判若两人,询问原因,殷兆辉说不想继续读书了,想退学。尤其是2004年8月以后,殷兆辉夜夜从噩梦里惊醒,有时候晚上起来两三次,在宿舍里来回走动,或者坐在床上唉声叹气。即使白天,他也自己枯坐在房间里,从不出门,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吃不喝。同学们见他精神状态不对头,劝他去看心理医生,但殷兆辉说找心理医生也没用,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是暂时的,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王晓菁父亲的电话总是不停地打来。2004年5月的一天,殷兆辉实验室的电话又响了,王晓菁的父亲大骂殷兆辉:“殷兆辉你算个什么东西,你就是骗子,就是流氓。你勾引我女儿,害了我女儿还想甩了她,我告诉你,没门!你道德败坏,又想逃脱罪责,你必须对你的行为负责,必须对我女儿负责,你如逃脱罪责学校也要负责,学校也要追究你的责任。”殷兆辉听着听着,拳头紧握,脸色发青,想辩解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殷兆辉有记日记的习惯,在2004年3月到2004年12月的日记中,殷兆辉记录下了他的心声。“可怜、可悲,这是我一生中的那几个词,根本不会有什么来生与来世,也不会再有什么未来。”“人生就是自作自受,自己种下的因,结出自己的果,我的心态一直无法平和,心浮气躁,总也管不住自己的情绪,悲伤在脸上,更在心里。”

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压力致使他身体迅速垮了下去,他常常产生一些幻觉,每次见到别人的脖子总想上去掐住,毁灭的念头时常在他脑海中出现。除了头晕耳鸣时常冒冷汗,殷兆辉脸色更是面如死灰,俨然一个吸毒的瘾君子。2004年11月23日,失魂落魄走在大街上的殷兆辉竟然被警察当作吸毒人员盘问,最后他拿出学生证来才证明自己的清白。

博士末路,高楼抛下网恋女友

“身败名裂”这几个字时刻在耳边回响,殷兆辉的精神几乎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在战战兢兢中熬到了2004年11月29日,这是殷兆辉与王晓菁发生性关系恰好一年的日子。这天傍晚,殷兆辉的手机再次响起。殷兆辉一看,竟然是王晓菁打来的“凶铃”。分手半年多,殷兆辉没有想到她会找到自己的新号码。

电话里,王晓菁提出要见一面,殷兆辉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但在王晓菁的哀求下,殷兆辉心乱如麻,他只好答应王晓菁让她到学校来找自己,但他不知道自己怎样面对王晓菁的继续纠缠。

殷兆辉在宿舍里焦躁地来回踱着步,没过多久,王晓菁来了。一进门,殷兆辉对王晓菁说:“咱们已经分手了,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

王晓菁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我好不容易重新找到你,怎么会轻易放手呢?我以后还会继续给你打电话,还会继续找你的。”

殷兆辉说:“我求求你了,你千万不要给我打电话了,也不要让你爸爸给我打了,我的学业已经很困难了,那样对我的名声影响更不好。”

王晓菁坐在椅子上,仰着头说:“你在乎名声我更在乎,你难道不怕身败名裂吗?”殷兆辉看着王晓菁,想到了王晓菁父亲侮辱他的那番话,想到了王晓菁今后还会一直纠缠他,一股怒火冲上心头。这时候殷兆辉根本听不见什么了,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他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掐住了王晓菁的脖子,死死地掐了下去。王晓菁很吃惊,以为殷兆辉只是吓唬她,既没叫也没反抗,殷兆辉就这样掐了四五分钟,松手后,王晓菁身子瘫软了下去。殷兆辉看见王晓菁不动了,他担心王晓菁醒来闹得更严重,那样更可怕,殷兆辉发疯一样把王晓菁向阳台拖去……

就在殷兆辉将王晓菁推下阳台的那个瞬间,他的一位同学赶了进来,但是一切都晚了。当殷兆辉的博士生导师顾老师闻讯赶来时,殷兆辉仿佛还没反应过来,他对顾老师说:“您安排我的计算还没有完成呢。”同学们递给殷兆辉苹果,殷兆辉根本不加咀嚼,机械地往嘴里塞,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喝了几口水后,顾老师说:“你要镇静,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殷兆辉的意识仿佛有些恢复,叹了一口气说:“这一次,我就过不去了。”

警方赶到后,殷兆辉如实供述了他杀人的过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在受理殷兆辉杀人案过程中,认为殷兆辉供述的犯罪动机和案发后的行为异常,委托北京安定医院进行司法鉴定。经专家鉴定,殷兆辉“受抑郁情绪影响,对其行为的控制能力减低,应评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2005年6月23日,瘦削憔悴的殷兆辉被法警押进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开庭时,从老家赶来的殷兆辉的父母和妹妹坐在了附带民事被告席上。坐在被告人席上的殷兆辉并没多看几眼近在咫尺的父母和小妹。回答公诉人的提问时,殷兆辉时而托腮深思,时而双手交叉,显得思维有些混乱,有时则语无伦次,对事情的陈述前后矛盾,与在公安机关的供述也有很大出入。

在庭审中,殷兆辉声音微弱,法官多次提醒他清楚表达。在回答关于为什么要与王晓菁分手时,殷兆辉几次欲言又止,但最后只是说要跟公诉人单独说这件事,并称受到王晓菁父亲的斥责后才杀死了王晓菁。因殷兆辉认为涉及隐私,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在法庭上,王晓菁的父亲和代理律师对殷兆辉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持有异议,认为殷兆辉是蓄谋杀人,并非抑郁发作。法院以被害人父母“不能提供精神病司法鉴定不符合事实和法律程序的证据”为由,驳回了重新鉴定的请求。

2005年7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殷兆辉无期徒刑,殷兆辉及其家人同时被判赔偿被害人父母损失45万余元。显然,这是法院根据他限制刑事行为责任能力从轻考虑后的量刑。

在宣判过程中,身材瘦小的殷兆辉垂手站立在两名法警的中间,不时咬住自己的下唇,一言不发。他的视线始终未投向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席位,那个位置上坐着王晓菁的父亲。宣判结束后,受害人王晓菁的父亲表示要上诉。殷兆辉表示能够接受判决,但附带民事赔偿的45万元,殷兆辉年迈的父母如何能够承担?

宣判后,殷兆辉的同学将一个信封塞到了殷兆辉的妹妹手中,信封里装着同学们捐献的几千元钱,他们希望能给他家里一些帮助,殷兆辉的妹妹含泪接受了这些捐款。

殷兆辉的同学和导师无法相信他会真的杀人,因为殷兆辉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实、内向、善良,怎么可能去杀人?谁也没想到一场风花雪月的“激情”,毁了他自己。客观地讲,殷兆辉的本质并不坏,他曾是一个好学生。尽管逼婚是一根导火索,但是当殷兆辉急于从不该发生的感情旋涡中摆脱出来时,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博士生,竟然干下杀人犯法的蠢事。殷兆辉杀人事件为网恋者敲响警钟:感情是不能游戏的。哪怕是一次出轨,都可能酿成一生的悔恨。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热门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戒爱

    戒爱

    我在你的掌心,刻下一个轮回的梦,往事成空,生生世世重重。阿雅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很拽的校草楚尧,世界上就有一见钟情的故事,可是现实中的爱情往往不会太完美,在那所学校,还有阿雅同父异母的妹妹林龄,当年父亲抛弃阿雅出走,就是为了林龄。在和林龄成为好朋友的同时,阿雅也在一步步报复着......
  • 惜年

    惜年

    一场不期而至的船难,让18岁的潘希年对费诺念念不已。但因年龄的差距、身份的阻隔而不得不遥遥相望、苦苦煎熬。希年求之不得的爱情,费诺却退避三舍,就在拉锯和僵持之中,一切都变成了一场解不开的迷局。即便暴风雨夜那忘情的拥抱,凄冷黑暗里一个个悄然的亲吻,明知彼此心意的两个人,面前横亘着的高墙,却始终不曾消失坍塌。她要他不再把她当成那个失望无助在他面前痛哭失声的小女孩,她要他的爱。费诺却说,你值得更好的。直到有一日,他们重逢在西班牙的艳阳下,此地盛产女人、橙子、诗歌和传奇,孕育爱情,亦见证爱情,而他们两人的感情归宿,也在传奇的赭城的注视之中,走向最后的结局。精彩,尽在渥丹的惜年!
  • 刁蛮小宠妃:妖孽王爷太腹黑

    刁蛮小宠妃:妖孽王爷太腹黑

    直接看新书——《邪帝放狠招:请妃进宫》:白发少帝水木良缘——宁可负了兲下,唯不负卿;借我一生一世,暖一朵铃兰花开。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重生之喜获良缘

    重生之喜获良缘

    她在去婚纱店挑选婚纱的半路,不幸遭遇车祸,不料想居然重生成了邻家小妹;而他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回国来开了自己的私人侦探社,接手的案子当中,就有她的车祸案,借大侦探之手,她不仅找到了自己车祸的真相,还意外收获了自己的良缘。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这是一些根据深层回忆发出的短信。它们带着远古的回忆,乘着电波在无形的网上世界寻找心灵的碰撞。在这些文字正式面世之前,我已经听到了那震撼灵魂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