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妩媚的善心被人恶意地欺骗了一次,我有了深刻的切肤之痛。痛定之后,我有活要说--那日,坐在一辆中巴上,前排坐着一位外地民工模样的人,上身穿着一件已洗不出白色的白衬衫,背部破着两只大洞,露出穿者那黝黑的皮肉。他紧贴嘴唇地喝一听饮料,似乎怕饮料洒出来,喝得小心而笨拙。对此,我油然生出一种怜悯,感到外地人在北京打工真是不容易。这时,挨着他坐的一位穿着时髦的小伙子嚷到:“你小子往边上坐坐,脏了巴叽的也不自觉。”穿破衣者有受辱相,固执地不挪动身子,两人便对峙起来。对穿破衣者,我那“油然”的怜。脚更浓郁起来--“都是坐车的,摆什么谱。”我率然地帮破衣者说了一句话。
时髦青年白了我一眼,不再争执。
过了一会,时髦青年拿起破衣者褰在座缝中那个空饮料罐,“傻小了,你他妈中奖了,罐底有字:一等奖,三百元整。快找你的拉环,拉环上如果还有字,你就真中了。”
找到了拉环,环上果然有相同的字。破衣者高兴地问:“怎么个领法?”
时髦青年抢白说:“傻子,得用身份证,小信,你问这位大哥。”他指的是我。
我未曾中过奖,对此道不通,但似是而非地觉得,是该有个身份证,便点点头。
“我没带身份证,放在老家了。”破衣者说。
时髦青年趁机说:“我给你十元,你卖给我,横坚你领不出来,我帮你个忙。”
破衣者说:“你这人真黑,即便把奖做废了也不给你。”两人争抢起来。
我为当地有时髦青年这样的人感到耻辱,率然说:
“伙计,我给你三百,我留下这个罐,算是帮你个忙,让你知道,北京到底是善良人多。”
他叩谢不迭,满嘴是歌颂首都人民的话。
翌日,我到领奖处去领奖,得到回答,那奖是伪造的。我终于明白,那破衣者是骗子,时髦青年是他的“托儿”。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悲哀自己那一份善心,那是一份被人欺骗了,却无法述说的善心。
悲伤之后的反应是悲愤,我真想雇几个人,明察暗访捉住那两个骗子,然后往死里打,善被强奸之后,只有还以恶,以恶治恶,才能出了这口气!“有可怜之相,必有可恶之处。”我信然鲁迅说:对待羊一般的人,你也要变成羊;对待狼一样的人,你也要变成狼这的确是深刻之论。我们也愿意这样做。但动物界的羊与狼,是脸谱化的东西,好辨认;而人间的羊与狼却是包装下的货色,而且往往是羊一般性情的人能表现出狼一般的性格,狼一般心地的人却有羊一般温柔可人的外形……我们从似分辨?我们如何分辨?
被人欺骗,是一种难言的痛。
不管他人冷暖,小管世道人情,便是善良与良知被伤害与侮辱之后牛出的恶念。
是人自己伤害了自己,人要自警。
9.市井观点(七则)
一、关于年节的吃食
春节就要到了,不禁想到了年节的吃食。
在我小的时候,整个国家都处在贫困之境,民间吃食便很是寡淡,几无美味可供品味。平日的吃食多为充饥之物,只要是能填饱肚子,就感到幸福无比,对美味并没有分外的要求。
那时,人们特别盼望年节,因为年节几乎是惟一能全家吃上美味的机会。到了年节,再撙节的家庭,也要“破费”一下,至少要割一块足够家人饱啖一顿的猪肉;所以,人们盼望过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也就是说,美食缺乏的年代,人们选择的是美食本身,而不是其他。
如今到了年节,人们不再关注好吃食本身了;因为年节的吃食在素日里已成了家常便饭。现在的年节饭,人们吃得是氛围、情昧和情调。人们利用年节的机会,选择与自己情味相投的人聚餐,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台的人举杯--吃喝已不是美食场,而是情谊场,或者干脆就是话语场。心有芥蒂的人,话不投机的人,即便他有再强烈的欲望与你聚食,你也不会为之心动;反之,即便他约你吃猴脑子,因为你与他无话可说,你也不会欣然前往。现在资讯和交通发达了,如果与你心灵相同,一个传呼打过去,百里之外的一个“同志”也会迅即来到你的饭桌上--他不是为的是你满桌的好吃食,而是为了你这个人。
也就是说,吃食的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口腹之外的选择。这种选择,标志着人格的臼益独立,它提升了人的精神品位,使人渐渐远离了原始的动物属性,使人的吃食也能体现精神。社会真的进步了!
所以,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人们在年节聚餐的时候,就没必要选择豪华厅堂和红绿大餐,没必要炫耀和摆阔。素朴的食物,浓浓的情感,当是现在人的最文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即便在家里待客,也无须为吃食作刻意的准备,因为吃什么与怎么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哪些人吃;并且是否能吃出亲情、友情和人间的爱。
那些执意要搞酒海肉林的人,有显示他的身份、地位、“档次”和富有之嫌,这已远离了为情而聚的本意。
不说它潜在的对别人的挤压与不尊重,也透出自家人格的无知与浅薄。感情这种东西,排斥过于奢侈的物质色彩;心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好吃食也不能夺志也。
二、成人“新知”
毋庸讳言,有孩子的成年人大多都经历着一个困扰--你“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专心于学业,可他们却置若罔闻,追星、扮酷、打游戏,不管你那一套;其学习成绩让你心头滴水,可他们的脸上却仍是星光灿烂。
于是,你便用自己经历的贫穷、饥饿和痛苦作药引,医其浮躁,让他们好生珍惜好生努力;否则就要走“回头路”,就要吃“二遍苦”。可是,听到如此严重的话题,孩了们却毫小惊惧,星光依旧灿烂,似乎你自寻烦恼,牛杞人之优。
当你一个耳光打过去的时候,他(她)干脆离你而去,远远地躲着你;从此无话日可说,亲情失落。
到这时,问题才真正严重了--因为,在人情淡薄、物质至上的人际关系巾,只有亲情才血浓于水,才真正可靠。理智地想想,责任其实在你啊--你成长的环境是封闭、贫穷的年代,饥饿的经历,使你满含了生存的忧患;而孩子们的牛活环境,正是盛世之境,他们不可能有生存的忧患,而有的是对现实的享受和对未来的向往。不同的生活起点,导致了生活态度的不同?你的生活态度是过于实际的,也是过于功利的;而孩子们却是非功利的是梦幻的。那么,你用成年人的沉重去击碎他们五彩的梦幻,使显得残忍了。用现代理念看,有什么能让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更重要的呢?只有自由而舒展的生存空间,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也正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巍然立身的基石。
从另一方面讲,家长过于迫切的“望子成龙”心理,有一种自我否定的成分在,即承认自己是生活的失败者,因而就把成功的希望和成熟的野心寄托于孩子身上。这种意识是自私的,也是不人道的;因为,孩子在伦理学上虽然是你的子女,但在社会学上他首先是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牛存意志和生活日标,以及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你无权用“家庭霸权”去粗暴地干涉和改变。
所以,在孩子的重大人生选择面前,孩子是选择主体;家长只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尊重,平等探讨,共谋发展,而不是代办。
环境造就人。现在的孩子,在眼界的开放、信息的把握和知识的构成上,未必不如你;他们个性的扩张、追求的意志和未来的出路,也未必不如你。你如果能这样想,你的心就豁达了,你的困惑就自然消解了。
相反,家长最应该考虑的,是别让自己的专横与褊狭把孩子们给毁--事实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节口的婚姻话题
“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结婚的人很多,常见到迎亲的场面,便生出一些关于婚姻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至少已从“温饱”进入到小康。从情感生活角度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转折,其中的含义是:人们的婚姻选择,可以挣脱物质因素的束缚,取情感因素的向度。即:
人们开始选择婚姻的自然结合,而非自然结合的因素,诸如地位、金钱、权势等。
所以,在热烈的婚庆场面中,人们,特别是婚姻的当事人,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婚姻是否是自然结合,如果不是,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醒。
文明社会的婚姻应该是一种自然结合的状态。人与人是否相爱,应该取决于心理和生理的和谐与冲动。相处得很不错,但缺乏这种冲动的人,可以是朋友,不一定要勉强成为夫妻;一旦勉强,不但婚姻关系会变得冷淡,连美好的友谊也会渐渐消失,这真是得不偿失的事。现代人的自我意识很强,“谁也别想改变我”;那么,人们便很难将就着过日子。所以,现代人在情感问题卜的“挑剔”,是由其生存现状决定的,不是靠简单的思想工作可以改变的,必须尊重和理解这种状态。
在开放的社会中,婚姻的自然与和谐是极为重要的。
而这种境界是来之不易的。美国影片《诺丁山》中,女主角的话作了极为形象的阐述--女主角是好莱坞一个著名的影星,她爱上了一个书店的店员;这个店员对这桩地位悬殊的爱情迟疑不决,女演员对他说:能爱上一个人不容易,而两个人又都相爱就更不容易,对这样的爱情你还迟疑什么?所以,自然结合的婚姻几乎就是一种天赐,既追求之,更要珍惜之。当人们明白自己就是在人世间穿行的一颗行星时,你能与另一颗星相遇与相爱,真是一种极难得的缘分。所以为了能把握住这份缘分,别人的评价与议论实在是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