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00000016

第16章 夜犬吠影(5)

韩春旭的《人类的童年》,是文学家以最生动的笔触所写的“人类学生命学”论文;是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文学伟大而光荣的一个例证。文学的生命无处不在,关键是文学家是否自觉地担负了责任与使命。

《人类的童年》如果作家读不出它的意义,人类学家(生命学家)肯定会读出它的价值;如果后者亦疑惑不解,那么,不甘堕落的生命会读懂它。

“甲虫”会读得懂,因为它经受了变异的痛苦。

12.猪与佛性

去山西的路上,周晓枫问我,“你知道猪的‘三大理想’么?”我自然不知道,便向她请教。她笑而不答,在她随身带的小本子上飞快地写了几笔,递给我。上写:

圈栏全拆掉,天上掉饲料,屠夫死翘翘……我莞尔一笑,“这是人性,而不是猪性。”

她也莞尔一笑,说:“你一点也不懂幽默。”

我并不反驳,因为我知道,不懂幽默就是幽默;在别人超常思维的时候,你固执地坚持你的惯性思维,便产生了差异,幽默便小请自来了。

“三大理想”全是人的视角,是人的自由观、幸福观和生活观;它一切均以自我为中心,不含“责任感”、“使命感”的词根。体现着人的贪婪、任性、专制及人的好逸恶劳、一相情愿。

于是我说:“对于猪来说,所谓自由,真不如一泡新鲜的人粪。”

晓枫听之,笑得细眼更细,像新生儿,难以面对突如萁来的人世间的那第一缕阳光。嘴上却说:“你这个人很鄙俗。”

在我的家乡十渡,我曾对祝勇、彭程和晓枫讲过猪的事情--在京西,猪栏与人厕是建在一起的。当人人厕之时,猪会闻讯赶来,仰视着厕卜那或尖或圆、或黑或白的两瓣臀尖,一旦有物质产下来,猪便接而食之,是不做片刻思量的。猪幸福地享用着,像人的盛宴。这与猪性无关:是由饲养者的物质基础决定的。苦涩的树叶,干涩的谷糠,总比不得人粪来得鲜润和腴厚。

这合理的存在,却使晓枫做了一个颇不合情理的决定:“我以后再也不吃猪肉了。”

当时我想,猪一生随遇而安,庸福自享,无命运感,有一种与生即来的佛性,乃佛性天成;而人的佛性,是源于禁忌,比如得知猪食人粪之后而不吃猪肉。

晓枫是个独特的作家,她的一本《鸟群》,让我耽读不已,曾对友人说:“怀抱‘周晓枫’,夜不能寐。”

她的独特,就在于由绵密的比喻所凸显的修辞性。正如她自己在《锦鲤》一文中所说:“我一意孤行,已是积习难改。热爱修辞,嗜好优美的形容词和新奇的比喻……通过比喻,我洞窥造物主省力的设计原则,与万事万物之间奇妙而秘密的勾连。而今,我发现自己对应着一个喻体,那便是锦鲤。装点着一身斑驳的词语鳞片,使我区别于其他朴素的鱼……”于是,她出奇地计较文字的最小的计量单位:词。以致于在日常的对话中也是“词”话连珠,美不胜收。比如她介绍自己:“我是看上去很不正经,其实是假不正经;有人表现得很正经,其实是真不正经。”这就为她过于别致的表达方式,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听者便只能倾听,而不好反驳。所以,跟她谈话,往往是她已“汪洋恣肆”了,你还在“目瞪口呆”--在她面前,聪明人也变得很弱智了。

在太原,我和祝勇、周晓枫除了游览了晋祠、平遥古城等著名名胜以外,还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文物点--太山寺。这就给了我一次意外的发现--太山寺位于晋源镇西的风峪沟北向的山腰间,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原为道教庙宇,后改为佛寺。这出景观尚在开发之中,游人甚希。我等到后,见寺门紧锁,仅几个民工在开凿道路。周晓枫是一个很会跟生人打交道的人,她居然说动了一个老者,给我们开启了一处庙门的锁。庙门一开,使我们震惊不已:那里保存着未被“修缮”的唐代悬雕,是从未见到过的文物真迹。我们有福了!老人可能正患着重病,因为他在我们身边呻吟不止。

我被深深打动了,轻轻对晓枫说:“是不是给他一点钱?”“不可以,那是对老人的不尊重。”她制止了我。

我以为这事就这样了了,沉迷于对占物的欣赏。不经意间,见晓枫在主佛前轻轻跪下,虔减地拜了几拜,然后往古旧的“功德箱”里放了两张钞票。老者轻声问“您是居士?”晓枫一笑,不置可否。老者被感动了,给我们打开了所有庙门的锁。我也被深深打动了,但什么也没说。

我觉得,她的做法是与佛的境地相和谐的,无声最好。但我毕竟发现了她的另一面:作为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现代女性,竞有这么丰沛的佛性--如果佛足善的话,那么她的祭善,实为善际,即:善对所遇到的一切。

这一发现,使我顿然理解了她的写作--她虽然很重修辞,但不能就据此而说她是形式主义的作家。她是参透了现代人的“时尚化”本质,即:易于感受外化的东西,对于无法外化的事物很难予以接受。而事物的本质性因素往往是很难被外化的,这成了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

周晓枫用文字,挑战了这种障碍--她用绵密的比喻将事物无法言说的部分层层“外化”,变成能被常人把握的形象。所以,她的文字具有一般作家所没有的“放大”功能。即:隐而显,微而著;从无形,到有形。这类似菩提树下的佛禅之道。

她太体贴她的读者了,她进行的是一种佛性的写作--由己心到人心,由己悟到他悟,由惠己到惠人。她是一个精神的“引渡者”。

所以,猪的佛性虽然天成,去过于“无心”,无心便无为,无为便无用。虽然不贪婪、任性、专制,但猪还是猪。

13.山村踩响的犬吠

刘利华是我的一位友人。他将诗集《黑月亮,白月亮》赠我,感到五内热络。读了他的抒情诗,尤其是爱情诗,不禁吃了一惊:我是一个山里人,他也是一个山里人,而且他比我还“山”,口音总是在“山音”与“京音”间打摆,却写出了那么“洋气”的诗,感到人主观的神游是束缚不住的,可以超越地域、时间和已有的生存状态。

他的爱情诗,写的不是在爱情中沉迷时的那种甜蜜的小感觉,而是对爱情的审视、剔滤,在人生况味这一层面上,冷静地“浸入”爱情。

夜晚,我走在没有灯光的路上;假如有一个女人;能同我一起走这段路;那我肯定会爱上她;这段路;就会像一支烟;越吸越短;很香甜;也提神儿。

(《走在没有灯光的路上》)

这是一种深厚的人生体验,只要你上了三十岁,就会体会到。那个女人,在男女小温情中是个女人,在人生的漫漫大途上,就是一个符号:任每一个旅人填进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内容。还有他的“冬天里想一个人/如同/赤裸裸地立在雪地上/想一件棉衣”(《冬天里想一个人》)更是如此。以往的体验,思念是一种黄昏情绪,无奈、忧伤而美丽,作者却把它叠印在棉衣的意象上,如稻草一般,招摇在雪中的裸人的面前。棉衣之于裸人,是残酷的生存层面上的关系;那么,思念还是一种小忧伤么?

很少有人这么些爱情啊!

之于诗,我是个极主观的人,认为:读太斑斓太飘忽的诗没意思,读太直白太媚俗的诗又不如躺在床上想心思。这里起码有两层意思:其一,诗的意象不能飘忽不定,或过于纷繁。飘忽不定是过度的朦胧,是障眼法,它遮掩诗的苍白和空洞。它不让你体会明白,你拿它没办法,那么还是早一点走开为好。其二,诗不能缺少含蓄。

直白的诗句,正如过清的河流,无鱼摇尾,无意蕴涵泳,莫不如自己想人非非,自己制造出一点心跳的境界来。殊不知,不扰人的自娱,也是一种高品位啊。

断言之,前者是作者缺乏自信,没话找话;后者则是作者瞧不起别人。均是缺憾,让人叹息。

利华的诗,正是在这二者之间,作了恰切的把握,在写法上,既意象清明,又用语含蓄;既可读懂,又回味不尽。

“你的身影/碎成了离别时的笑声/播进我的心/落地生根/生成一株含笑的树/每片叶子都静默/等待着”(《树》)。这是写分离,但分手却并末一了百了,走了人的身影,在留住者心中长成了一棵树,生无法铲除的根。

人就是这样,简单又深刻。“树”的意象单纯清明,与人的心对应得准,使读的人认可。但这又是怎样的一棵树啊,谁也一下子说不清楚,诗便活了。还有一处,我久久注目,甚至想把那诗句后的余音用散文写出来。便是《少女》一诗的结句:“你踩响的犬吠/渐渐静下来。”这是极具张力的诗句。回溯:以前的十六行诗,无一处描绘少女出逃的氛围,而“踩晌的犬吠”却让人想到少女的出逃之于山村,是一件多么不可以承受的大事件啊。前瞻:犬吠虽“渐渐静下来”,但天边的夜色又把少女重重包裹起来,少女的命运便多么令人牵肠挂肚!我们希望,少女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个好丈夫,这个丈夫是个被人遗弃过的大她十岁的一个市政工人。他每天只要下了班,便匆匆地回到家,狼吞虎咽地吃她作的饭,然后用满脸的胡子茬扎她,听她咯咯的欢笑。千万不要找一个比她小的小白脸,“乱”了她的青春之后,再将她抛弃,那么,她便只有走回头路。这是题外话,因为诗的作用,使我忍不住地说了出来。

利华的诗会唤起人们良知上的自觉。

他的爱情诗,又一个不能不淡的特点,便是自身的冷静。用诗评家张同吾的话说,便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没有直接地表现出“我”的爱情感受。这未必是缺点,表现出他的成熟与自持。但作为朋友,这是不町容忍的:对爱情的体味,对女人的感受,是朋友走近朋友的通幽捷径啊。

是山人的根性,使你摘不下人格的面具还是怕老婆?怕老婆的诗人,活得累啊!

14.纯粹精神的呼唤--读《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

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之后,韩春旭以她特有的灵魂拷问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栽《当代》2000年第二期)韩春旭的这声呼唤显得异常残酷--在人们耽于世俗的美好和享乐的迷幻,自我感觉良好地迈向新世纪门槛的时候,却听到了这惟一的一声理性而真实的诘问:这一声诘问,让聪慧者先醒--我们已有的生活方式,并不曾给我们带来内心所需的真止的幸福。我们生活在虚妄和自欺之中。

于是,韩春旭发出的,便是一种世纪诰问,旨在让人们匆忙地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在门槛前稍稍停顿一下,作一番理性的自审之后,找准落脚的方位。韩春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深情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冲破女性固有的褊狭的自爱自怜之后的人间大爱。

韩春旭的人文关怀,是建立在她多年来一贯的理性思考之上的,这有她发表的一系列与精神大师对话的长篇思想随笔为证。她洞悉了人类思想进化与演变的生命流程,她从人类思想大师那里探寻并构筑了自己观照人类生活的理性坐标。

韩春旭对20世纪人类生活方式的论述,是准确而深刻的--准确得让人无法辩驳,深刻得令人悚然自惭。

人要活得自尊、自知,必须要有这种自惭;正如一个有羞耻心的人,做了错事会脸红一样。这种自惭,是一种反思的姿态,是健康人性的标志。而韩春旭关于“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的诘问,就在于要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就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来讲,通过反思,我们不难看出,在前半个世纪,压迫与专制,剥夺了人们实现“自我”的权利;“自我”的获得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想,为之追求和奋斗了漫长的岁月,并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所以,权力话语对“自我”的剥夺,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正由于剥夺的强制性,引起了人们本能的反抗,演绎出了人类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一曲曲慷慨悲歌。因此,人们痛苦着,却也悲壮着,崇高着,幸福着。到了20世纪末,权力话语给予“自我”以相对宽松的机制保障,而物质话语却乘隙而入。物质主义迎合了人们的肉体欲望,在消费享乐中,人们的个性自觉慢慢被腐蚀了;人们不战而降,于不自觉之中,惭惭被“物化”了。所以,抵抗物质话语对“自我”的侵蚀较反抗权力话语对“自我”的压迫更难,这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自制与自警。

那么,到了世纪的交替之处,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便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话题--人们自己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21世纪,是人类自我拯救的世纪!

如何拯救?

韩春旭说--人类的肉体与人类的精神重新整合,将是新世纪的新人道主义的内容;人类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灵与肉高度统一的原则,在肉体与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寻求到一种平衡。为了达到这种平衡,在物质相对发达,亦即肉体的需要得以较为充足的满足之后,21世纪的人类,必须向精神化的生存方式倾斜。

她说,人活得什么都有,但却没有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是灵与肉的统一体--人只给了肉体的安享之所,却没有构建灵魂的栖息之地,灵魂无所附依,怎能不焦灼不安。而且,“人”的确立,人与人高贵与卑贱的划分,乃至富有和贫穷的实质意义,就在于精神世界的巨大差异,精神(灵魂)生活决定着并支配着人类高低贵贱的肉体。“自我”的实现,关键的不在于肉体的宴饮,而在于精神的自足。

解读韩春旭的文本,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偏执的空洞的泛精神主义者,她主张建立一个不割裂灵与肉和谐关系的“精神生命体”。

在20世纪末,读到韩春旭的《谁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负责》,焦躁滞浊的内心,不禁生出一份满足,一份清明,一份宁静,一份和谐,一份庄严,一份崇高和一份希望。我感到,韩春旭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而是一个人类精神的呵护者,一个精神使者和圣子。从她的文字里,我生出一种压抑不住的感动,汨汨地在周身的血管中欢快地流淌,不由得喊出了一个响脆的声音:

精神万岁!

15.南迁嘉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文坛的喧哗还是那么的嘹唳,但实际支撑着京城文坛,并给京城文坛带来光荣与梦想的,足“新文人”群体的随笔创作。这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说,“新文人”的写作,具有“符号价值”,或者说,具有“符号作用”。

符号作用,便是代表性作用。

而在这个“新文人”写作群体中,伍立杨是面旗帜,是个灵魂人物;对这个群体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一以文字,一以为人。

伍立杨具有极强烈的“读书情结”,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可以毫不做作地品藻出钱钟书、余光中、董桥与李敖的学问与文字的可圈点处,可见他学问的广博与深厚。

他在对中外文化传统的长久迷恋中,培养了自己勃郁的“文人情怀”。竹林七贤的放诞,谢灵运的山水情怀,太白的高标,东坡的旷达,李笠翁的情调,袁子才的性灵,济慈的夜莺般的快乐,契河犬的从容与洞彻……均在他心中激起了梦幻般的向往。文章之中的“诗酒精神”被他看成是“浮世的迷醉”,对文字的深情成为“骸骨的迷恋”;他把思想的专断视为“精神的阉割”……他“活在文字中”。

是文字给了他人性的滋润,是文字给了他灵性的自由,也是文字给了他人生的坐标--所以,文学是他的生命所在,他用文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因而,他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他的,优异卓越的文体--新艺文随笔。

同类推荐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这样领导最给力

    这样领导最给力

    本书详尽系统地阐明了领导者必须遵守的领导法则。并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事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位好领导,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让员工尽心尽力,如何帮助员工,如何为员工谋求发展,如何让员工看到你公司的希望,如何管理公司。如何使公司赢得发展……
  • 神山

    神山

    天仁寻梦来到神山,遇到来这里终生默默办学的李校长。李校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孩子们建一间阅览室。天仁回到浦东,协助神山的县政府赴上海召开一场招商引资会,引诱发财痣到神山投资。发财痣发现神山脚下是金矿,大肆开发,还引进国外资金准备修建神山机场。天仁趁机吞并了发财痣和瘦老板的两家工厂,再与美国3W集团公司合资组建起浦东神山集团公司。集团董事局成立后的第一项决议就是捐建一所神山小学。玲儿组织了神山捐书会为山里的孩子们募集书籍,准备跟天仁一起到神山同时举行捐书仪式和捐书会集体婚礼。临行前夕,玲儿遇难,天仁毅然决然率领神山捐书会的年轻人前往神山……
  • 非洲狮2:王者之路

    非洲狮2:王者之路

    “落日”出生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经历生活的磨难和大自然的考验,也历经了亲人的死亡和家族的盛衰。她在危难中保存自己的性命,在学习和实战中慢慢成长和强大,成为一族的族长,与丈夫雷从原先的仇恨到共经风雨、相濡以沫,他们一起带领整个家族度过一个又一个灾难……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丑颜皇后倾天下

    丑颜皇后倾天下

    “不怕,据说丞相千金口含玉石出生,据说她相貌奇丑,据说她才思敏捷,才高八斗....高高在上的君王好奇,有孤在!”他勾唇浅笑。“可是我家小姐也不会武功啊!”“但是...但是我家小姐相貌奇丑,她闹市中仗义直言,教训恶徒,他背后悄悄援手救助,难登大雅之堂...”“更加不怕,他神兵突现为她解围辩白,而后一纸诏书成为后宫之首...“也不怕,一见之下,顿时捂脸逃走,,有孤在!”他眼里笑意更浓暮雨新群334143136,,她家中受到姨娘陷害,半夜遁入丞相后宅。只怕入不得宫啊!”“皇上,我家小姐心地善良,有孤在!耻笑皇后就是等同耻笑孤!孤会将那些背后嚼舌头的拉出去斩!!”
  •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前世一心一意只爱他一人,却没有想到他将她容家满门抄斩,并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且赶尽杀绝。重生归来,她巧用心计让他休了她后,杀伐果断,冷漠无情,一步一步毁掉他的江山,却没想到渣男后悔,还想再娶她,不过门都没有,只是这一次不等她出手,身边已经人替她挡掉这烂渣男了!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正太老公剩女妻

    正太老公剩女妻

    韩阳煦,19岁,风靡全球的当红小正太,身材样貌无一不让人惊叹,所到之处均是不绝于耳的欢呼声,更让人羡慕嫉妒恨地是他身后强大的财富权利版图。宋伊白,24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同龄人中却有了剩女的响当当的绰号,怪只怪其在整整二十四年间居然未曾谈过一次恋爱,完美地保留着自己的初吻。当24岁的宋伊白无意间撞上19岁的韩阳煦,一场正太剩女对对碰的姐弟恋纯美又邪恶的爱情便拉开了厚厚的帷幕。“你,你,你,这是我的初吻啊。”宋伊白颤抖地竖起食指指向站在自己面前,一副风流倜傥样子的韩阳煦,使出吃奶的劲低吼道。“切。”韩阳煦低斥一声,嘴角勾起一抹邪恶的微笑,目光冷然地看向宋伊白,嗓音嘲讽地说道:“这么老了,这居然是初吻,这么多年你白活了吧。”宋伊白听完韩阳煦的话,气得直翻白眼,就差就晕厥过去,这就是她的初吻了,怎么了,总比起这个小屁孩小小年纪,女人无数要好。只是让宋伊白没想到的是韩阳煦仅仅只是年纪小而已,紧身白色衬衫下的整齐六块腹肌让她这个剩女看得两眼直冒爱心,就差流出了口水。当宋伊白被韩阳煦抵在墙上凶暴拥吻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的力量却激烈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任由自己如何挣扎都挣不开。“宋伊白,你听好了,你是我韩阳煦的女人,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不准你把目光往别的男人身上放。”韩阳煦低喘着气在宋伊白的耳边灼热地说道,宣告着他的占有权。宋伊白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小小年纪脾气倒是不小,像丹尼斯那样的顶级超模,拥有着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孔,比起女人更甚几分,她怎么可能不看,不看可不是白不看了嘛。还未等宋伊白翻完白眼,某人便压了下来,天啊,他这是要干什么,不可以,他可比自己小了整整五岁,他们怎么可以…还未等宋伊白讲话说完,韩阳煦便动作了起来,以后她成了自己真正的女人,那么他就有理由好好地宠她,爱她,不准她看其他男人了。和谐,和谐,大家慢慢想象,或者等着小禅一步一步写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