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00000038

第38章 关于《茶经述评》(1)

吴觉农九十华诞最大的欣慰,一是庆典成为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构想酝酿成熟的温床,二是他十数年来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那就是一本关于集一生学术、实践及经验主编而成茶学集大成之作《茶经述评》。一九八七年五月间,由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终于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此书可谓当代茶学学术界的经典之作,至今还没有一部茶文化的专著超越其高度。因此,也是我们专门要来叙述的一章。

这部书由陆定一作序,由此序而奠定了吴觉农中国当代茶圣的地位,因为“当代茶圣”这个概念,正是从陆定一的序中而来。

全序如下:茶,原产于我国,传播于世界,公认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这是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事情。

陆羽的《茶经》,成书于八世纪,至今一千二百余年,尽管观点陈旧,仍不失为茶学的最早著作。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特别长久,科学不发达,又把自然科学看作“小道”,埋没了无数有天才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后人的著述,只重复陆羽的窠臼,少有新意。人们多么希望看见二十世纪新茶经的出世。这个任务,现在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了。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就是二十世纪的新茶经。

觉农先生毕生从事茶事,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态度严谨,目光远大,刚直不阿。如果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觉农先生已经是八十七岁高龄了,为后世留下这部著作,是中国人民之福。这部书无疑是茶学的里程碑。

应吴老之命,谨为短序,祝贺他的成功,并勉来者。

陆定一序后所署的年份是1984年11月间,而此书真正出版,又过了三年。陆序定了三个位:一,对书的评价,当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二,对人的评价,当为当代中国的茶圣;三,此书问世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之福,是茶学的里程碑。

这三个议价,今天看来,也非常到位。

吴觉农这所以要来做这样一件泽披后代茶人的大事,是由其深刻的原因的。

我们知道,唐代陆羽所作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成于八世纪六、七十年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这部书不仅受到了我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祟,作者陆羽还被劳动群众誉为茶神。多年来,日本、英、美等国的学者,对《茶经》也特别给予重视,且已将它译成日、英、法等国文字进行研究。

吴觉农在谈到他之所以想评述《茶经》时,曾这样说到:我生长于茶乡,自从以茶业为学习的专业以后,一转眼已六十余年了,其中不少时间是在作农业、茶业的研究工作,曾写过和茶业有关的文章和书,但并没有想要论述陆羽的《茶经》。写这本书的起因,是农业出版社的建议。该社很早就要我把古代有关茶书加以整理、注释、汇印出版。我把古代一些茶书进行对照,发现其内容大都围绕着《茶经》而写,且多互相重复,如一一予以整理、注释,并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就搁了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该社又同我联系。我认为,《茶经》一书,其内容从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来衡量,可资参考的虽不多,但所涉及的比较全面,所以提出了评述《茶经》,兼及其他古茶书,以回顾历史经验,便于“古为今用”。该社同志对此设想颇为赞同,并认为这种既述且评的方式也较有新意,因即定书题为《茶经述评》。

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却远远比吴觉农当初设定得更艰难。一九七九年,吴觉农先生完全地把身心投入到茶事方面来了,正是在那一年,他开始撰写他晚年光辉的著作《茶经述评》。正是那一年,他把钱梁和陈君鹏请到了北京他的寓所,又到北京图书馆收集资料,开始撰写《茶经述评》的初稿,时约一年。在此之前,他的学生张堂恒完成了《茶经》的古译今译文和注释。这部分工作是张堂恒在十年动乱前就完成的。送来给吴觉农一看,吴觉农觉得,光是注释是远远不够的,就亲自开始组织力量来进行《茶经述评》的编写工作。张堂恒再一次领教到了吴觉农的治学精神。他是那么一丝不苟,对《茶经》中那些难懂的字句,张堂恒在注释中有时只得勉强猜测,吴觉农很不以为然。张堂恒对陆羽的评价有值得商榷之处,吴觉农每一次都要和他详细讨论。在张堂恒寄来的信上,吴觉农常在信中加圈加点,旁边又加上补充,上面再加上眉批,探讨的都是如何发展中国茶叶的学术问题。

所有这些中国茶叶界的精英人物,一到北京,常常都是住在吴觉农先生的家里,这在二十年代就形成的待友习惯,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依旧保留着。他们谈着茶叶,喝着茶叶,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完全就像是在自己的家里。吴觉农见张堂恒的胡子长了,就把日本友人送给他的一把电式剃刀转送给他。学生在老师面前也可以说自己老了,年逾花甲,还经常上山下乡,又不好意思拿拐杖,吴觉农一听,哈哈笑了起来,拿出一把钢柄的自动雨伞,说:“这把伞送给你。我已经八十多了,出门有车,雨伞就不需要了,你下乡时带着,即可防雨,又可当拐杖,这才是一举两得。”

一九八零年三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傅冬的吴觉农访问记,介绍了八十三人老人呼吁大力发展红细茶的情况。老人非常高兴,因为宣传得并不是他个人,而是中国一代茶人为中国茶叶的未来展示的前景。五月间,在浙江大学执教的张堂恒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关来了《陆羽茶经述评》一书。这部书的初稿由钱梁、陈君鹏和郓老三人执笔,再由张堂恒负责指正,原定六月底交稿。张堂恒是希望早交稿付梓的,但吴觉农依然不满意。他觉得稿子虽然经过了修改,但“应改正的还是不少,特别如饮的部分。发现有多处需要重订。比如唐代陆羽重视茶业的由来,比如佛教对茶业的关系,比如茶税和茶马交易问题都说得不深不透。”因此,八旬老人的意见,是打算再重改一次,再发稿。

吴觉农后来自己回忆,也说此书从一九七九年起动,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他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然而这样一来,功夫就多化到注释上去了。后来又陆续加入了一些评述性的内容,形成了第一稿。

这第一稿的内容,有的已经超越了评述的范围,只好忍痛割爱,加以精简,突出述评部分,一九八一年的七月至九月,他把陈舜年和冯金炜及恽老请到了他的寓所里,重写了《茶经述评》,此为第二稿。这一稿对初稿可谓作了重大的修正,重新确定了内容和编写方法,删去了初稿中的多余部分,重编目录,历时三个月,始告完成。当时和农业出版社也已经约好了出版日期,但吴觉农最后又觉得还得再修改,以至当年不能出版。

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形成出版时的第三稿。

整本书的撰写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吴觉农在《茶经述评》的序中说到:每一阶段,大都是我提出个人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桓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陈君鹏两同志执笔,他们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广泛的第一稿,嗣由陈舜年同志执笔,主要是删繁就简,完成了第二稿;第三阶段亦即么三稿定稿阶段的执笔人是冯金炜、恽霞表两同志,特别是冯金炜同志对最后定稿的撰写和补弃工作出力较多。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她,是步入后宫的女子,也是深陷阴谋的宠妃。她只想做一个无忧的女子,却逼不得已,一步一步走到双手沾满鲜血……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销售沟通术

    销售沟通术

    十年积累,提示成功奥秘;一书在手,成就销售高手。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就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销售人员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客户是永远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 周氏医女

    周氏医女

    新书“世玺”“九零学霸俏神医”已开,欢迎入坑!…………………………………………………………有着穿越女和古代老实男“混血”基因的林孝珏重生了。可是她不记得自己是谁,只记得自己是姓周的。巧遇上辈子外公的医案,倏然想起和自己同龄的母亲就在附近。于是林孝珏找啊找啊,找啊找啊……路上总于各路奇葩,不怕!周氏医女,通内经,晓仲景,谁不安分,就给他治病喝药。………ps: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解毒宫女惑天下

    解毒宫女惑天下

    “不要如此看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好。”明皓冷冷地望着那凄楚的女子,真想紧紧地拥她入怀,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她。小文冷笑着,笑得动人,笑得凄凉透骨。他是她深深爱恋的男人,虽然,他强行要了自己。可如今,他却亲手扼杀了她肚里的孩子,她恨,她要将他碎尸万段。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秘鬼神的新妃:冥媒正娶

    神秘鬼神的新妃:冥媒正娶

    他以他的方式宠爱着她。他是用意念掌控生死的鬼神,“任你横行六界算不算?”她瞬间感觉鸡同鸭讲,她是魂魄患有恶疾的仙……他说,我回头率都没了!”她气愤不已质问,小心他的眼睛!”他默然片刻,若我无法救回你,“你不是说给我自由吗?”眸光阴沉,替嫁新婚夜,“谁敢看你一眼,能退货吗?他淡然抬眸,便陪着你万劫不复!绝宠+搞笑+无小三+无大虐+生死大爱!【简介废,遇上要嫁的夫君!亲,跳坑吧,“你能离我远点吗?有你在,我会给你们一场不一样的穿越】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