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700000013

第13章 规范与罅隙(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发生的1966年被称为十七年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给人的印象是革命的文本,无性文本。虽然迎来了时代的春天,却未能迎来文学的繁荣。战争宣告结束并获得胜利,迎来的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时代,文学被告知,应以高昂激越的英雄史诗来记录过往的峥嵘岁月,铭刻英雄的丰功伟绩。在随之而来的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作家们被告知要用集体的时代的最强音来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十七年文学中的女作家屈指可数,这与当时政治话语的空前浓厚不无关系。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一个全新规范的社会和时代宣告开始。在新的时代话语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做到。”“妇女也占半边天”成为女性解放的标志性话语。然而,取消女性性别角色将其纳入社会角色之中,反而成为女性在此名义下生存必须付出的无言的牺牲。正如孟悦、戴锦华在《浮出历史地表》中所指出的那样:“当民族要挣脱一个旧的父子秩序的束缚时,女性与它在利益与目的上都是合一的。但是,一旦民族群体趋于安顿于一个新的秩序,而这秩序又带有明显的父权制标志时,女性便成了被排斥者和异己,她的利益,她的解放,她的阐释和反阐释力,都与民族群体发生了分歧乃至冲突。其结果,她总是重新回到解放之前。实际上,从新诞生不久的女性与历史悠久的民族群体之间的离合聚散中,已经可以读出一个女性的故事,它始于女性的崛起而终于女性的倒伏,始于女性的有望成功的战斗而终于女性的败北。”

如果说五四运动女性以冲出家庭,恋爱自由为始点,争取个性、意志、自我价值的解放,以娜拉出走后的经济问题为终点的话,那么建国后女性解决了阶级压迫、经济因素之后,以忽略女性性别特质存在的意义为终点。女性获得了同工同酬、婚姻自主等各项权利。从法律上来说,女性不再是男性家长的从属,但是,女性却必须和男性一样从属于另一种象征系统--集体,也就是民族群体的本身。在这种从属中,女性获得了平等的权利,但必须以性别甚至个性的完全消灭作为代价。有论者指出:“女性意识作为一种单独的社会意识被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所替代,从而销声匿迹,在此妇女解放的种种困惑为阶级解放的现实所遮蔽。”在此阶段的女性文学乏善可陈,作家们往往追随主流意识形态,将作品定格为无性化写作。但是,时代的规范并不能真正使作家做到整齐划一,女性情结总是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寻找着合适的突破口。这些情愫经过时间的淘洗,在今天看来分外珍贵。茹志鹃作品中对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追忆,宗璞借一颗红豆写出爱情的强大力量,刘真以儿童视角回忆战争岁月中的趣事、伤心事,写出了一种怅惘的怀念。

茹志鹃的《百合花》曾屡遭退稿,被认为“感情阴暗,不能发表”,后来辗转发表于《延河》1958年第3期。茅盾称赞它“是我最近读到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侯金镜等人也曾给予热情赞誉,这些评论给予了茹志鹃有力的支持。另有小说集《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总攻前夕,中秋节的一天,“我”在通讯员陪同下前去前沿阵地的一个包扎所,因“我”是个女同志,年轻的通讯员总是一味地躲着“我”,一路上两个人开展了一场竞走比赛。大胆的“我”偏要面对他,与他说话,并在交往中知道这是一个刚参加革命一年的十九岁青年,家中亲人都在盼着他回去。到了包扎所后,通讯员跟随“我”去老乡家借被子,在新媳妇那儿碰了钉子,当“我”再次带着通讯员前去借到被子时,他的肩膊处衣服挂了个大口子。之后,通讯员上了战场,回来时已失去了生命。很显然,通讯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十七年的写作规范来把他写成一个英雄,而是极力写出了他的年轻、质朴和羞涩。作者以“我”的眼睛看过去,“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还未经历过爱情,所以当“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问他是哪里人,“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这些表述将通讯员显得更真实更亲切,似乎我们身边的一个质朴的青年。他去团部之前,“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个细节非常美,一个如此细腻的会关心人的男孩,一个爱美爱生活的男孩却在一个晚上就离开了人世,这里面所蕴藏的是作家对战争的厌憎,对生命的痛惜。

作者在自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故事是虚构的,但是故事中的时间、地点和的感受是真实的。当“我看见一个个青年躺在担架上的时候,我就看着天上大个儿的圆月,翻看他们的符号,记录他们的姓名、单位。心里不可遏制地设想着他们的家庭、亲人、朋友,他们生前的种种愿望,在他们尚有些许暖意的胸膛里,可能还藏有秘密的、未了的心事……”

小说中的女性无论“我”还是新媳妇都有几分顽皮,她们对待这个憨厚爱害羞的通讯员,有一种非常亲切的类似于姐姐对弟弟的喜爱在里面,所以有论者评价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有一种舒缓、悠扬、清新、澄澈的美。

新媳妇形象的设计是小说可圈可点的一笔,不是大姑娘不是大婶,是一个刚刚结婚三天还沉浸在幸福漩涡中的美丽女性,她只有一床嫁妆,就是那条洒满百合花的被子。所以当通讯第一次独自上门去借的时候,她矛盾、犹豫,没有借给他。但“我”和通讯员第二次登门时,她想通了。但她看着那个兀自不服气的通讯员的样子,就觉得好笑,“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而通讯员去抱被子时因紧张在门框上勾破了衣服,新媳妇是有歉疚的。所以看见死去的通讯员躺在担架上时,她去给他擦洗身子,用针细细密密地缝那个破洞,最后把那床新被子铺在了通讯员的棺材底。这样使这份感情既圣洁又温情,暖流一样流淌在读者心中。

作家写作《百合花》正是反右斗争的高潮,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压抑,相比之下,战争年代真挚淳朴的人际关系让人留恋。作家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那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同类推荐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热门推荐
  • 轻轻松松降血脂

    轻轻松松降血脂

    本书在介绍高脂血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从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降血脂食疗方,让大家做到轻轻松松降血脂。本书内容全面丰富,可供广大患者和基层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在凉莫相亲第N次后,她状似开玩笑地说:“和我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狭长的黑眸一眯,淡淡回应:“可有成年?”“二十。”“好,带上户口本民政局门口见。”于是,两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这样领证了……*顾少泽,家世显赫还帅的一塌糊涂,万千女人追捧的梦中情人,比灰姑娘还灰的凉莫做梦也没想到会嫁给这么一个富翁。*凉莫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喝得断片。醒来后,她一脸无辜地望着他,“老公,我错了。”他的眼角抽了抽,“还有呢?”“不该酒后乱来。”她吞了吞口水。顾大少的眼角抽的更为厉害,薄唇邪肆地一勾……奇怪的是,这个平淡无味的女人,让他越爱越上瘾。*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顾少泽,这个大她十五岁的沉稳男人,用浓情将她一点点融化,直到爱上他。凉莫说: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顾少泽说:亲爱的老婆,谁都可以说爱你,却唯独我在这里等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她可真是大胆,嫁不成太子就想嫁给他?哼,觉得他这个王爷配不起她吗?要知道他堂堂七王爷,从小到大都不是好欺负的主,他有的是时间陪她玩,就看她是不是玩得起!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秦淮世家

    秦淮世家

    南京。泰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春,多次调戏,遭到拒绝后,便怀恨在心,施毒计绑架并奸污了二春之后,又把二春施舍给保镖魏老八。自己不幸中弹身亡。杨育权变本加厉,对唐大嫂和小春施尽淫威,逼得母女苦不堪言。秦淮河畔下层社会的人们气愤已极,联合起来了……
  • 24校拽女斗邪少

    24校拽女斗邪少

    她,圣殿依是堂堂圣家的掌上明珠。但却因为太过玩略而被23所学校退学。本想在第24所学校好好待着的,可那个叫宫梓夜的家伙却偏偏和她对着干,还污蔑她撞人。现在好了,她彻彻底底变成“24孝女”了。可这家伙竟然还阴魂不散,她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宫梓夜,你以为你叫宫梓夜就是公子爷了吗?你去死吧!”
  • 景年知几时

    景年知几时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费尽心思才可以在一起的人,曾经是已经逝去的姐姐的爱人,如刁蛮阿紫一般的叶景知怎么可能忍受那个毒舌“姐夫”一次次辜负自己的真心?好不容易离婚成功之后,却又被一直爱着姐姐的另一个温柔“姐夫”给盯上。为了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小黄豆”,叶景知不得不与两个无敌“姐夫”开始长期攻坚战。爱情扑朔迷离,误会又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命运也突然给了叶景知一个狠狠地直勾拳。笃信爱能创造奇迹的叶景之最后能够和她的真命天子得来匪大的第一个十足真金大团圆吗?请你也相信爱能创造奇迹吧。
  • 异界机器人军队

    异界机器人军队

    张军一个未来的,机器人制造和设计者。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异界。他用一个铁锤打造出来一个让任何人都要闻之色变的机械军团。光明教会害死了自己在异界的父母!机械骑兵团给我蹋平光明教会!杀魔兽。平强盗。建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