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600000031

第31章 醉爱红尘(7)

父亲被弄伤的腿和手臂,在瞌睡状态被矿车撞死的孔老二,和母亲一起下井的三十二个女人,前去送饭被哑炮炸死的李小三,都构成夏榆作品底层悲伤的河流,它们在黑暗的地心汹涌澎湃,冲击着读者的情感。夏榆写来如家常便饭,其叙事的冷静淡泊使你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他们生存在这样凶险的环境里已经麻木,也日渐精神混沌,这是小说的尖利深刻之处。正是在这样艰难的生存中的家庭纠纷才更可悲,那个被父亲一耳光打疯的少年就是一例,而我虽未被打傻,却也一直是父亲矫正的对象,因为“在父亲看来人的精神的疾苦是自寻烦恼,和人真实的困苦和磨难比,我那些所谓的精神疾苦一钱不值。”不仅如此,人的欲求并不因贫困而有所收敛,而人与人之间并不因处境的困窘而互施关爱,反而撕扯出更大的伤痛和裂隙。

张锐强的《在丰镇的大街上嚎啕痛哭》是一篇关于矿难的故事,但截取的是矿难发生后的赔偿部分。散文笔法,却不乏悬念,传奇,创痛彻骨,惊断梦魂。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话:“认识黑暗,你便认识了世间所有的颜色。”这当然是一句隐喻,既指矿难发生后世间的黑暗,也实指矿井下凄惨的黑暗。那么了解矿工生活,他们的悲惨遭遇,处理矿难中人情人心的黑暗,也就洞察了这个世界第一部分。

这是一篇饱蘸内心疼痛的文字,它切己,切肤,切心。作品中“我”的姨父因矿难死亡,我作为文化人被家族派去协助料理后事。“我”所记录的正是这一伤痛的过程,“黑心的老板,开假死亡证明的医生,明知故犯的火葬场场长,从尸体上揩油的怪兽,不得不拿命赌运气的矿工,还有我们这群甘愿忍气吞声私了的家属,都有可怜可恨之处,但放在一起,却显得分外顺理成章。”

语言看似随意,实则饱含张力,掏肝沥肺诉衷肠的感觉,因自己是其中一员而愈发动人心弦。“我”作为文化人的无奈与妥协同样深深震撼了读者的心,“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处境尴尬。我唯一的武器,不过是知识。但那些东西要生效,需要一个大前提--法律。而对方根本不打算承认这个。我如果要坚持,只能成为堂吉诃德的当代中国煤矿版。”因为公了有风险,作者此时的笔是入木三分的,对中国基层的现状也是极为清楚的,他说“不能无端怀疑地方官员腐败,与黑煤有染,但再廉洁的官员,与煤矿老板的关系不好也不可想象。果真如此,不是官员廉洁,而是老板无能,不会公关,煤矿早晚要关张。”“即便官员足够廉洁,煤矿至少也是当地的经济增长点。税收啊,GDP啊,这些数字政绩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决定数字,数字决定官员前程。”即便能顺利立案能判决,那么能否生效又成为一个大问题,“判决执行难,乃中国国情,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只能私了,只能接受黑心煤老板的条件。这种现实的披露并不是小说的主旨,作者本人老早就以宽容的目光在审视他们,包括黑心煤老板,在他看来都情有可原,那么罪恶的根源在哪里?小说结尾归结为金钱。在“十四”节里两句话怵目惊心,一次看见胳膊上的煤粒,“怪不得煤是黑的。那一个个黑色的颗粒,与干结后又碎裂的血块何其相似。”“没有人知道,为财神做寿的鞭炮,最终会转化成矿工的丧钟与葬礼。”煤是血染成的,人的生命最终被金钱控制,一部分人用钱控制另一部分人,使他们为自己献出鲜血和生命。生存现实的不平等不平衡,作者心中的愤激都在貌似平淡的文字下现出凌厉的光。

小说中借杨猫之口透露,矿主带着几车矿工去夺别人的矿,真刀真枪,杀死人就扔下五十万,听上去像是某部描写旧上海滩的电影,可杨猫他们说都是真的。“我”遇见另一起矿难家属,枯瘦女人带着个孩子,她们得到的赔偿远低于我们,那个看起来白净儒雅的老板自是更为阴险狠毒。

更让人难受在于,我们这些弱势群体不仅在矿主那里找不到同情,就是在公安局、安监局、矿业局等执法部门也被推来搡去,根本得不到有用的帮助。所以那些黑心矿老板才会颐指气使,“你们要打官司也行,一分钱也别想拿到。”结果只有妥协,服从煤老板的安排。

小说同样酸辛写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样态,四十岁死于非命的姨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借口蚊子少而不肯回家的人,一个年纪轻轻老叫嚷手疼腿疼的苦力,一个到死都还不清帐的穷人,一个天天都要拿生命冒险的矿工,一生的目标绝非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只是脱离贫困。但即便如此,希望还是那么渺茫。即使侥幸逃脱了那天和今后的所有事故,他能逃过过劳后遗症的阴影,能逃过尘肺病的折磨,能逃过贫苦的困扰吗?我丝毫不敢乐观。”这段话痛彻骨髓,他的底层的苦难际遇已是无法更改,他死后,留下病病歪歪的妻子,刚上初一的女儿,同样凄凉。

瘦玉米和五岁的女儿的瘦弱无助使小说的厚度加深,苦难向周围漫溢,这不是一个人的挽歌,是整个底层,矿难家属的悲歌,作者强调:“车窗外,一辆又一辆煤车呼啸而过。没人统计过,采一吨煤需要流多少血。我只知道两个数字,姨父被送到医院是第六例,到火葬场的短短时间里,就有两例。”这样的频率背后所掩盖的悲伤和黑暗远远超过了文字承载的内容。在这样深重的苦难面前,“我”作为一个文化人,一个基层报社记者,一个作家,无能为力,只有痛哭。于是,“一条条尘土飞扬的北方街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我穿行其间,一边走一边嚎咷痛哭,如同他们根本不存在,他们或者偶尔冷漠地抬头看看我,或者根本视若无物。”“对我和对他们来说,这喧闹的集市都是空旷的原野,除了自己,没有别人。我们彼此离得很近很近,但却隔着无数个星球。”“我哭得肠断气绝,涕泗滂沱,地动山摇。眼泪溪水一般冲刷着自己的鄙薄无能与渺小。”痛苦和灾难在这里只有用眼泪去冲刷冲刷,全球经济化,所有人为金钱疯狂,无法停下脚步,只有像陀螺一样被金钱的鞭子抽打,不断抽打,直到最后坏掉,生命停止,才会停下来。

四、底层的梦想

关注现实,干预生活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从《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栗,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到杜甫三吏三别、李煜家仇国恨的悲凉,元曲中《窦娥冤》,到明清小说《三言二拍》、《红楼梦》等,贯彻中国诗歌的便是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关怀,是“言时政、刺时弊”的宝贵传统,以积极的态度反映现实、正视现实、批判现实。对民生疾苦,对社会疾病,诗人们是敏锐且愤怒的,他们拿起手中的笔,虽抒的是一己之情,实则放眼苍生,关怀着社会。诗人便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应自觉承担起这个社会的很多责任。

徐复观说,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中,一直蕴蓄着一种忧患意识,此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在他看来,“只有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实际是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1)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写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意识紧密联系。

莫言是乡土叙事里的大家,从《红高粱》开始,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深沉乡土关怀的作品,也是被评论界颇为看好的当代作家。在我看来,《天堂蒜薹之歌》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这部小说无论从情感的深沉,还是内容的尖锐,艺术形式的创新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莫言说小说写于十四年前,三十五天完成“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卷首,曾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近了政治。小说家总是想关心‘人的命运’,却忘了关心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这部作品里的莫言血气方刚,正气凛然,对苦难大地的乡亲满心悲悯与热爱。也是他自自己所称的“为农民鸣不平的急就章。”《自序》中他说:“这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事件,只不过是悬挂小说人物的钉子。蒜薹事件早已陈旧不堪,但小说中的人物也许还有几丝活气。”“在艺术的道路上,我甘愿受各种诱惑,到许多暗藏杀机的斜路上探险。”

小说从形式上来说双线并进,并常常缠绕纠葛在一起,最后融汇在一起。高羊的牢狱事件和高马、金菊的婚恋悲剧几乎同时发生,又各有首尾。其核心都是围绕蒜薹事件展开。

小说几乎以阵营鲜明的姿态描写了两类人,以杨助理、王泰父子、警察、仲县长等人为代表的权势阶层,当然权力有大小之分,有一县之尊,也有一村之长,甚至村中小办事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自己手中权力的近乎神经质的敏感和到极致的运用。他们视他人若草芥,为非作歹。另一类以高羊、马脸青年、方四叔、方四婶、高马等人则是被凌虐的弱势群体,或曰底层,他们处于任人鱼肉的位置,稍作反抗即会惹来塌天大祸。温良老实的高羊是小说主人公之一,他的悲剧命运是小说中的主线,作为地主的儿子,从童年开始饱受磨难,受欺负挨打是家常便饭。

小说中政府鼓励村民种蒜薹,蒜薹丰收结果政府无法及时收购,而是让丰收的蒜薹烂掉,丰收成灾,所有希望成为泡影。愤怒中的农民到县政府讨要说法,结果县政府大门紧闭,县长拒不现身,急怒中,人们冲进政府办公室,砸烂了房中设施,警察出动,逮捕90多人,其中包括上面所提到诸人,他们被残酷殴打、关押,饱受折磨,后被判刑定罪。

小说借鉴一点宋代话本的形式,每一章都引用了一段天堂县瞎子张扣所演唱的歌谣,比如:

“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队,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1987年5月,瞎子张扣行走在县城青石大街上演唱得歌谣片断。”

“翻脸的猴子变脸的狗,忘恩负义古来有,小王泰你刚扔掉镰刀锄头,就学那螃蟹霸道横走--蒜薹滞销后张扣在街上演唱歌谣,痛骂新任县供销社副主任王泰,节录四句。”

“说俺是反革命你血口喷人,俺张扣素来是守法公民,共产党连日本鬼子都不怕,难道还怕老百姓开口说话--张扣收审后对审讯者演唱歌词断章”。

“唱的是八七年五月间,天堂县发了大案件,十路警察齐出动,逮捕了百姓九十三,死的死,判的判,老百姓何日见青天--张扣在县政府西侧斜街演唱”

这些歌谣紧扣事件,且用语俚俗生动,极真切地反映了群众心声,且以这样一位仗义直言、侠肝义胆的张扣形象写出了底层的力量。他在整个蒜薹事件中代表着普通群众的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一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哪怕被毒打,被用电棍电嘴,鞋踢嘴,胶封嘴,被威胁,都不肯停下这一声音,最终死于一片疑团:在一次被威胁后的第二天死于一片烂泥,嘴里满是淤泥,且身边有一只被斩首的猫。

莫言义愤填膺,描画出了县乡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法制混乱,对老百姓滥用威权,直接将平民推向生存的深渊。复员军人高马只因爱上金菊而导致一系列人生惨局,金菊上有两位哥哥,大哥身有残疾,三十多岁尚未娶亲,于是出现三家换亲的一幕。金菊随高马私奔被抓回,被毒打,仍坚持要嫁高马,于是方家提出一万元彩礼娶亲。高马辛辛苦苦种下几亩蒜薹,为娶心爱的女人,却遭遇滞销,在几千名群众围在县政府门前要说法时,他因喊出“反对贪官污吏,打倒官僚主义”的口号而被抓入监牢。金菊的父亲被村委书记的车撞死,母亲被抓,临盆的金菊上吊自杀,而监牢中的高马也为求死而逃跑,被哨兵打死。

如果说高马和金菊的爱情悲剧既有社会因素的话(蒜薹未及时卖出,高马无法娶回妻子孩子,又不幸卷入暴力反抗事件,成了囚徒,金菊是在极度绝望中自杀的),又有人性和乡村陋俗的因素的话(换亲。要彩礼钱,金菊两位哥哥只顾贪财,凶狠暴戾。)。那么高羊的悲剧才是底层灰暗人生的代表,他被捕时,妻子刚刚生了孩子,尚在月子里,八岁的女儿是个盲人,连自己都无法照料,他这一进监牢,那个家不啻为天塌地陷。而他从被捕开始屡遭毫无人性的警察的毒打,到进监牢后被先进去的囚犯欺辱折磨,所展现出来的犹如地狱中的惨景。他亲眼目睹马脸青年的正直刚烈和被毒打,最后被乡政府车撞死,悄无声息消失的一幕,人的生命在此时还比不上一个动物。“法制”二字在这里完全消亡,执法人员自身的对法的漠视才是真正让人不寒而栗之处。

在高羊他们被警察虐打时,高羊想起的是自己的地主婆母亲被批斗、殴打的场景,母亲后来可疑地死去,为埋母亲一事,高羊被村里的民兵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被逼喝尿。

小说并未给出一个常有的的喜剧结局,而是以张扣、高马、四婶、金菊等人的死结束了小说。而第二十一章,莫言别出心裁地以一张《群众日报》上的三篇文章直录而当作小说尾声。“新闻”中天堂县委书记、副书记撤职,因为他们的官僚主义和失职导致了天堂蒜薹事件。而“反思”一文中将县委领导被撤和打砸抢分子的被捕均当作蒜薹事件的成功结束。貌似公正客观,实则强辞夺理,代表官方用自己的话语权来解释事件,而“社论”中“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与小说行文中的粗暴执法形成鲜明的反讽。而最妙的是张扣的徒弟告知的小道消息,两位被撤职查办的官员已异地就职,成小说中最辛辣的一笔,小说注明写于1987年8月10日至9月15日。

在这里,“人的价值”已湮灭,有权的人(无论这权力有多大或多小)都能决定他的权力管辖内的人行为、语言甚至生死。方四叔和四婶以父母的权力把女儿金菊当作工具换亲嫁给一个四十岁的病人。金菊的哥哥们以兄长的权力把高马几乎揍死,把金菊捆绑吊打,又将她的尸骨卖给他人作阴亲。杨助理俨然代言政府,将前来说法的高马打出乡政府。方四叔被黄书记的车装死后,方四婶一家被威逼劝诱接受极不合理的赔偿条件。前来执行逮捕任务的警察对逮到的嫌犯极尽毒打虐待……等等。“权”成为暴力的后盾,成为暴力随时可能爆发的土壤。

这时的叙述传达出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深刻的焦虑,不仅仅是悲悯那些苦难中挣扎、辗转的人们,也对我们的现行的诸多制度、规则、法律、生态环境、文化、文明等提出了尖锐地质询。

同类推荐
  •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唯见南风不见君

    唯见南风不见君

    天才少女穿越古代农村,被第四任未婚夫退亲,人言可畏,没成亲就传成了黑寡妇。她不屑理会那些谣言,利用现代学的知识,多赚银钱奔小康,改造渣男成贤夫,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宝贝,我宠你

    宝贝,我宠你

    她,平凡无奇,突然身价上百亿,迷雾重重;他,艾沙尔集团总裁,冷傲邪魅,妖孽腹黑,突然对她展开猛烈攻势;是一见钟情,抑或一时冲动?无数次温柔缱绻,抵死缠绵,身体的欢愉震颤外,是否有心灵的契合?当一个个真相揭开……他对她说:宝贝,以后的每一天,我来宠你……他对她说:离开他,我会用我所有的爱来包裹你……他对她说:我不想再做你的弟弟,我已经有能力给你幸福,其实我的身份是……
  • 又见红楼

    又见红楼

    原来她本身就是一株仙草幻化而来,她深知自己最终的命运是如何,但她不愿受到摆布,只会化尽这一世的眼泪,经历重重磨难与思想斗争之后,从小在学校饱受欺凌家庭蒙受阴影的16岁小姑娘竟然穿越到了明代,她最终在牛郎之女相会之期在云端与宝玉在一起。“”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在”大观园中的危机四伏是她无法想象的,寄人篱下的她几乎到了绝望欲死的地步,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自己丑陋不堪的穷家女竟会变成大观园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宝玉是否真的可以放下自己
  •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 惊世风华:废材要翻天

    惊世风华:废材要翻天

    沐灵雨,异世大陆一个白痴废物。十四年来,受尽欺凌。最后被谋害致死。一霎间,天才雇佣兵穿越重生。凤眸张开,风华尽显,屈辱欺凌,统统给我还回去。我沐灵雨的口号是:龙戒在手,钱财我有,美男成堆,一脚踢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鸾

    斗鸾

    这年头流行穿越,她也穿了一把成了侯门千金,正室嫡女姨娘庶弟堂姐表哥样样齐全,她以为这是个宅斗文忽然发现自家跟朝廷夺嫡拉上了关系,原来是个权谋文一转眼,父祖获罪流放,家眷回乡,好吧现在是种田文了什么?她也要跟着去流放?其实这是个坑爹文吧?!
  • 蜀山剑侠传2

    蜀山剑侠传2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新文《重生归来:女王万万岁》正式发布!重新归来,你若护我,我定不离不弃,许你盛世红颜可好?她是世家暗中培养的希望,一旨圣婚,却被诊出身孕,灵力尽失,被人暗下毒盅,万里追杀,名声尽毁,世家不容,无力自保,险先丧命!“今日欺我者,待到他日,我必百倍千倍万倍还之!”灰飞烟灭前,她狰狞至极以命契誓!血红满天!他本是上古遗留的神祗,龙族歼灭,他带着精心护养的龙筋来到凡间,借由禁术将它孕养到了她的腹中……本该毫无牵连,龙子竟让两个冷情淡薄的人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