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600000028

第28章 醉爱红尘(4)

就在此时,他在街头偶遇卖盗版碟的夏小容,夏小容在都市打拼得累了,她想回家,和自己所爱的男人结婚生子,过安定的日子,而男人旷山舍不得自己的金钱梦,两人关系正处于僵持之时。空虚的夏小容约敦煌喝酒,酒醉后把敦煌带回了家,两人有了特别的关系,两个孤独的人靠在一起取暖,也萌生出一种特别的情意。夏小容眼里,小她三岁的敦煌就像她那个混日子的弟弟一样亲切。敦煌想找办假证的熟人东山再起,接过一连三天都未找到,只好跟随夏小容卖碟。敦煌是大学毕业生,他也是个善良的人,他一直为拖累保定而内疚,一直想赚钱把他弄出来。但他又是一个没有恒定道德的人,比如说卖假证失败后改为卖碟还是从事非法生意,答应保定照顾七宝,却与七宝鬼混到一起。爱上夏小容,却因旷山离开了她。小说结尾处,他因答应夏小容帮助旷山摆脱警察而被抓,此时七宝打来电话说她怀孕了。

把这样一些底层人生存的艰难道得彻底,他们漂在城市河流边缘,没有房子、户口,没有稳定的工作,因而不敢结婚不敢生子。但他们也有情感需求,也有爱,也有归宿的渴望,也会怀孕,这使他们的处境更为艰难。就敦煌来说,为了赚钱,敦煌是很拼命的人,不仅拼智力,也拼体力。他能吃苦、住那么简陋的房子,却总有一种创业的激情。在他获得夏小容许可可以独自卖碟时,“立马觉得整个人像刚从浴室里出来一样,清爽开阔,天高云淡,好日子说来就来了。”因为“最重要的,创业生活又开始了,等于在北京这地方开始了新生。”他也聪明,善于琢磨,在选择如何卖碟上面可见他颇有生意头脑,口才也颇佳,若能从事正当职业,也必将是优秀人才。那一段对顾客的心理分析很有意思,很见作家生活功底,他对生活是了解的,甚至可以说,作家至少有过一段底层生活经历,也曾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过,否则不会有这样深刻独到的领悟。某些句子不仅让人莞尔,也能引发思索,比如他分析那些坐办公室的,“翻翻报纸修修指甲那种的,为了解闷,坐办公室的文化人更如此,心思多,总觉得生活对不起他们,看碟平衡一下,比抱老婆老公有意思,还不失身份。”而从超市出来的家庭主妇,则推荐她们看爱情片,“女人其实好打发,只要你愿意把爱情抬高到生活的头顶上,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大半了。”“都扛不住‘爱情’这东西的小虚荣。”

然而这段貌似爱情实则互相需要的含混的关系在二十天时结束了,旷山在半夜十一点多发来短信,说要过来,敦煌于是收拾东西消失。他的到来原本就是戏剧性的,是一个找不到着落的人有了一个睡觉的地方,并找到一种活下去的方式,另一个男人原本就是这里的主人,是夏小容要结婚生子的男人,当然敦煌必须干净利落地离开。敦煌没有纠缠,干脆地收东西走人,夏小容倒有些不忍,这些天的相处,两人是愉快的,彼此关爱的,或者说也是有爱情的,所以她要他带上碟。

“天气预报说,又来沙尘暴了,气温开始下降,也许明天又会回到冬天。”几乎处处有隐喻,但都不显眼,很自然地过渡。“沙尘暴”既是自然状态的,也是人生中遭遇的无数个困境的隐喻。敦煌从夏小容处退出,意味着他将重新面对如何生存,在哪里食宿的大问题。善良的夏小容让他把碟片带上,并许诺持续供碟,而他二十多天所赚的钱也使他不至于露宿街头。临别的泪水表明他们之间并非仅仅互相取暖那么简单,二十多天的肌肤相亲已使他们之间有了新的情感。

“楼下的风大得要死,一下子就把敦煌吹歪了。”“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有限的几个也缩在车里,那些车穿过大风像一个个怪异的孤魂野鬼。杂货店和超市也都关着门,北京繁闹的夜生活在这个大风天里被临时取消了。”写出大风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一掠而过却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痕。在这样的夜晚,敦煌拎着三个大包,迷路的人一样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走,“他眼睛里的黑比北京的夜还黑。”冷、累、困,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大风天的夜里,其凄凉和孤独可想而知。我认为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很难写出来的。大部分旅馆都已经关门,而他也舍不得那点住宿的费用。于是熬着,“熬到几点算几点,天总会亮的。”“敦煌在大风里走走停停,嘴里源源不断地落进沙尘。”也因为他那颗受伤的心,虽很干脆地从夏小容处离开,但内心是很受伤的,他在大风中一直走到凌晨三点钟,终于找了间废弃小屋,在地上睡了一觉。第二天坐起来。“动一动嘴觉得满嘴沙尘,像吃了一夜土,连吐了十来口涂抹才清爽些。”他在路上交通用的大圆镜子中看见自己一幅流浪汉、乞丐的模样,浑身尘土,衣服皱得不像样。他卖完手中碟时不肯给夏小容打电话,没有路也撑着。这时小容打来电话,要他去拿碟,而两人一见面又纠葛在一起,几十天相处的情分还是温暖着他们。而上门拿碟看见旷山与小容吵架,忍不住出手打旷山。不打不相识,两人一起去喝酒,居然在有些事情达成共识,比如是在北京闯荡还是回故乡。

但小说也略嫌冗赘,七宝的出现和她与敦煌的爱情故事显得与整个故事不够贴切,“我”是信守承诺,替保定找七宝,结果发现保定痴情的这个女子有很多男人,“我”也在接触过程中与她有了性关系,并长期维持下来。似爱非爱地混着。作家在此写出了一种爱情观,在漂泊的生活中,爱是一种奢侈,能彼此关爱、互相取暖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比如敦煌刚买手机后给夏小容开玩笑,说自己被关进去了,夏小容话语中的关心使他开心了一整天。

贯穿小说叙述的是关于沙尘暴的描述,从小说一开始就切入了这一特殊的环境描写,把京漂一族的生存状态定格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生态中。此后,这种描写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小说的每个角落。总会在故事发展中起到一些推进作用。

“次日上午,窗外有人兴奋地说话,土啊尘的。”“敦煌看看脚下,一层细腻的黄土。跺一脚,溅起一团尘烟,再跺一脚又溅起一团尘烟。”“他看到周围所有东西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土。‘沙尘暴?’现在风停了,太阳在天上,因为浮尘的原因看起来发白。黄土白日。‘下土啦!’房东兴奋地说,‘老天下土啦!’”“他踹了一脚门前的槐树,一阵黄土飘飘悠悠落下来。真他妈的下土了。”

“他站在高处,看到眼前低矮的居民区和街道一夜之间变成了单纯的土黄色,如同冬天看见大雪覆盖世界。但和那感觉完全不同,落了土的房屋和街道看上去更像一片陈旧的废墟,是如此颓败和荒凉。”

“风小了,沙尘悬在半空上不去也下不来,大街上到处是带着眼镜、口罩和头蒙纱巾的人。”

将这种生态破坏带给城市的警示三言两语带出来,令人印象极为深刻。而敦煌居然在黄土中发现商机,他在落了黄尘的汽车上写下卖碟的联系电话,居然真有生意上门了。

“上公交车车敦煌买了份报纸,吓一条。报纸上说,昨夜北京下了三十万吨的土。”“报纸还说,这三十万吨土,一部分是北京自产自销的,北京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没风的时候都可能尘土飞扬;另一部分是从新疆、内蒙古和大沙漠里刮来的。想想风这东西真他妈伟大,硬挺着把一粒粒尘埃千里迢迢地送过来,大工程啊。”还列举一消息,新疆某列火车遭遇沙尘暴,一侧车窗玻璃全被击碎,乘客只好用被褥堵住窗口,千里迢迢地与天斗与地斗。这一插叙实则将沙尘暴带来的危害坐实了,它不仅仅给城市居住带来了不方便,更威胁了人们的生存安全。

敦煌的感慨:“当时把那半死不活的工作辞掉,满以为到了北京就能过上好日子,现在连人都半死不活了。”各色人等,尖刻市侩的房东,敦煌和保定被抓走后,她就把他们的行李能卖的卖了,仍的仍了,在敦煌回来后假装不认识,还有一个月的租期也仅用一百块钱打发了事。

那种无家可归者的感受写得很到位:“声控的门灯灭了,他坐在黑暗里有种被彻底遗弃的孤独感。楼上几乎每家灯都在亮,暖气还没停掉,他们不知道现在冷风钻进裤腿里是什么滋味。他们在自己家里。”捎带地嘲弄了社会现实,“学生甚至比社会上的人还需要假证,尤其找工作时,成群结队地办假成绩单、荣誉证书,胆大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要,专科的要本科的证,本科的要硕士,硕士的要博士,当然也有倒过来的,为了逛公园景点半票,一把年纪的老博士也搞个本科的学生证。”

“干他们这一行的都明白,能进去就能出来,找到合适的人,打点也到位,就没问题。”

“那晚风大,窗外就像有一群小孩在集体哭泣。夏小容的窗户有点问题,风一吹就哐啷狂澜响,在屋里就觉得那群小孩不仅集体哭,还集体拍打窗户。”这种描写不止是精彩,简直让人喝彩,太形象生动了,且不落俗套。

“生活再简单也琐碎,你不知不觉就把它弄得膨胀了,毫无必要地铺张开来。过去敦煌只偶尔认为自己是生活的累赘,他总觉得自己站在世界的最外围,像个讨厌的肿瘤岌岌可危地悬挂在生活边上。现在,所有和他有关的原来都是累赘。”“他办假证的时候的确没卖过发票,看来能公费报销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样来写作敦煌之类人的状态颇具意味,不管他们怎样边缘,怎样赚钱,他们也都是人,有生存的权利,有幸福的权利,但似乎得到这些都比较艰辛。知春里女孩的故事的穿插也似与作品关系不大,不过也以个案方式说明都市生存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不沟通。

七宝是和夏小容完全不同女性,夏小容的安静本分渴望安定渴望结婚生子,七宝则张扬时尚,但她和夏小容同样是漂泊在外的女子,同样渴望温暖温暖和安定,正如七宝与敦煌的一段对话:“抱着你有种落了地的感觉。有时候一个人孤单了,想哭都哭不出来。”

“找个人嫁了不就完了。”

“你以为嫁人就容易啊。”

“难么?实在没人要,我就委屈一下吧。”

“做你的大头梦!钱呢?跟着你吃沙尘暴啊。”中包容的是二十三岁漂泊在外的女孩子的辛酸,而二十八岁的夏小容不敢结婚不敢怀孕,因为没有足够的保障。

尽管这样,七宝拒绝了敦煌一起租房的提议,“你住你的,我住我的。我一点都不想管别人,也不想别人把我系在裤腰带上。”

跟七宝在一起,敦煌心里还是牵挂着夏小容,两个恶梦和知春里女孩门上的封条使他又打了夏小容的电话。“敦煌一下子想到那些卖碟、办假证的女人,孩子背着、抱着,当众敞开怀奶孩子,她们说,要光盘吗?办证吗?”很快,夏小容也会成为那群女人中的一个。

“五月里又来了一场沙尘暴。天气预报说,这在北京的历史上也属罕见,但它就是来了。一天一夜的长风鼓荡,沙尘被送到天上。”“细密的沙尘在天上下不来,天地昏黄,空气污染指数高得可怕。”

旷山说夏小容,他们的店被警察一锅端,旷山被带进看守所,夏小容用全部积蓄才把他弄出来,“她到比我想得开。女人你真搞不懂,过去整天唠叨挣钱回老家,现在穷得光屁股了,反倒什么都不提了,就跟那些钱不是她辛苦赚来似的。折腾成这样,真有点对不起她。”此时夏小容已怀孕,满心期望他们又从卖碟开始,一切重新开始。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他们来说,一切都意味着没有稳定性,随时可能从头开始。“进去了就等于什么都没干。”

而敦煌得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呈现,他租住的小棚子一到夏天,“太阳一晒就透。小屋就像个温度计,外面温度一高,里面噌噌噌就跟着上去了。弄得他里外都焦虑,觉得生活漫无边际又无可奈何。”

小说结局留下了一个巨大悬念,这些京漂的命运都被悬挂在空中,夏小容当街临产,旷山跑得不见踪影,敦煌为了小容去救旷山,却把自己送进了警察手中,此时七宝打来电话,说自己怀孕了。卖毛片的结局会怎样?敦煌何时会出来?他与七宝又将如何?是不是七宝用尽积蓄将他捞出来,一切又重新开始?或者他将在监狱蹲上几年,爱情、金钱都将离他而去?

郑小琼的《铁》对铁的叙说,就是对刚性制度的叙说,对压力和断裂的叙说,对亿万农民工的创伤和疼痛的叙说。作者如实叙说着与铁密切相关的生活,一根断指,其锥心刺骨之痛是终生的。关于塑料厂的描述,一样的真实,尖锐而沉痛。两篇文章的密度都很大,使用大段落,使人直接置身于文字的严密的压迫之中,毫无文学家所称颂的那种“空灵”、“飘逸”之感。

她的语言富有质感,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尖锐和锋利,铁一样的。她描写乡村的疾病,“疾病像尖锐的铁插进了乡村脆弱的躯体,我不止一次目睹乡村在疾病中无声哭泣。”“疾病像幽魂一样在乡村的路上,田野、庄稼地里行走,撞着一个人,那个人家里通宵的灯火便逐渐暗淡下去,他们挣扎,熄灭在铁一般的疾病中,如铁一样坚硬的疾病割断了他们的喉咙,他们的生活便沉入了一片无声的疼痛之中。”这样的语言是非常有力量的。

她只在乡村医院一掠而过,来到南方五金厂,坚硬的金属被切割和自己半个指甲的消失,然后她在小镇医院里看到了许多伤病的人,“大部分都像我一样,是来自外地的打工者,他们有的伤了半截手指,有的是整个的手,有的只是腿和头部。”“那些疼痛剧烈、嘈杂,直入骨头与灵魂,他们将在这种疼痛的笼罩中生活。”

这种切肤的疼痛体验使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和命运,开始走向诗歌和散文,用手中的笔把这种痛苦的思索记录下来,“这种假设性的思考让我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我们根本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太多的偶然性会把我们曾经有过的想法与念头撕碎。我不断地问自己,不断聆听着内心,然后把这一切在纸上叙述下来。在叙述中我的内心有一种微微的颤动,我体内原来有着的某种力量因为指甲受伤的疼痛在渐渐地苏醒过来。它们像一辆在我身体里停靠了很久的火车一样,在疼痛与思考筑成的轨道上开始奔跑了,它拖着它钢铁的身体,不断地移动。”她的这些文字里充满着一种铁的味道,它们是尖锐的、坚硬的,掺合着血与泪的,对工业社会,对农民工的艰难处境都有着呐喊式的控诉。

伴随着对苦难的描写,是她的灵悟的文字和对世界的独特的思考,比如她说:“眼泪是世界上最为坚硬的物质,它有着一种柔软而无坚不摧的力量。“

她以几乎激赏的文字描写铁在她们手中,在强大的机器面前的变化,一种称得上美的转变,然而这些操纵机器的人反而变得面目模糊,失去了人的特质。“我们的脸上,呈现的不过是一些碎片的光,只在短暂的时刻被它照亮,更多地剩下灰烬,苍老、迷茫,像堆在露天废物场的铁屑碎料一样,被扔下了。“

同类推荐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乞丐转世到异界

    乞丐转世到异界

    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向人乞讨。冷漠的人们要么不加理会,要么给一个钱就认为自己会成为佛祖。也许是老天没有开眼,他为了救人而死了。又或许老天真的开了眼,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充满梦幻的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能否让自己从乞丐转变成一个绝世的强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盗墓之王(全集)

    盗墓之王(全集)

    杨风接到身为盗墓之王的哥哥的小册子,自从哥哥失踪后,他一在追寻线索,仔细研读册子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明年就是2007年世界会毁灭。联系手术刀后,接受了泰国和日本的盗墓高手,而手术刀竟然说他的哥哥还活着,拿出一堆照片给他看,而照片中的都是古代的英雄和魔兽搏斗的场景,而其中一个如果加上纹身的话就是他的哥哥。这个时候,美国的卫星也开始盯上了杨风的目的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它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始终是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认识路线和指导原则。本书完整介绍《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揭示《孙子兵法》的重大学术价值,同时考察《孙子兵法》的历史文化渊源,认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并对《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启迪潜鉴意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兵家文化的成就和影响,理解和运用兵家领导艺术和管理智慧,在人生竞争中牢牢立于不败之地。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傲物逆天:驭兽草包小姐

    傲物逆天:驭兽草包小姐

    无情!狂傲!冷漠!她是杀手界的王牌,一朝穿越却沦为了人人口中的笑柄,草包二小姐。当草包二小姐惊艳重生,华丽蜕变,谁又曾想到,这具看似娇弱的身体里,已经换了一个饱经世事磨砺的强悍灵魂!锋芒展露,光芒万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夜轻尘,你求我,求我不要杀你吖。”“嗯,我求你,求你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