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统治了长达2 000余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判断产生影响的第三种偏见来源于群体意向。现代心理学对群体所作的研究表明,同一群体的成员长期生活在共同的环境里,共同的劳动条件、共同的语言及共同的生活习惯,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群体意向
群体意向对隶属于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一种规约性,它通过湮灭个体的思想。使个体绝对服从群体来维持群体的一致。,波利亚的问题解决启发式训练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随后人们又设计了许多启发式训练。科温顿等人提出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便是其中一个较为着名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由16本自我指导的小册子组成的,主要是通过一些启发式训练来培养五六年级学生以下6种技能。这6种技能为:
第一,产生最初的念头;
第二,以系统的方式思考;
第三,受阻后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问题;
第四,专心注意重要的因素和事件;
第五,提出一些能深化问题解决的问题;
第六,避免匆匆下结论。
用这个项目进行训练后,人们通过严格的控制对训练效果进行多方检验,发现经过训练,受训者能产生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了思维效率。
四、思维发散能力训练
思维发散能力训练可以有许多做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做法,读者可以试用其中的训练题来训练自己。
(一)标题表述发散
这种训练的一般做法是给出一个短小的故事,然后要求培训对象在限定的时间内为故事列出一些标题。现举两个例子:
水里住着一只青蛙和一条鱼,它们常常一起玩耍,成了好朋友。有一天,青蛙无意中跳出水面,在陆地上玩了一整天,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如人啦,鸟啦,车啦……它看得开心极了,便决意返回水里,向它的好朋友鱼报告一切。它见了鱼便说,陆地上的世界真精彩,陆地上有人,身穿衣服、头戴帽子……于是,鱼的脑海中便浮现出鳍挟手杖,鞋子则吊在尾鳍上的鱼的形象,青蛙又说,陆地上有鸟,可展翼在空中飞翔;此时,在鱼的脑中便出现了一条腾空飞翔的鱼;青蛙又说,陆地上有车,带着4个轮子滚动前进;此时,在鱼的脑中便出现了一条带着4个圆轮子的鱼……
要求在10分钟内为这故事构思各种标题。
部分参考答案:
青蛙开心的一天
鱼的想像
水中鱼的陆地世界
青蛙和鱼
长见识
眼见为实
新鲜事物
有文无题,为文立题,这是一种语词发散训练的方法。反之,有题无文,循题作文,也是一种语词发散训练。不同的作家以《临街的窗》为题各写各的散文,不同学生同以《假如我是总统》为题各写各的作文,都是足以表明语词发散可以千差万别的好例,因此,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具有语词发散思维的潜能,通过训练把这种潜能充分展示出来。以上所列的部分参考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答案,读者可以发散得更多、更好。
(二)物品用途发散
物品用途的发散思维训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某一物品为发散点,想出它的可能用途;一种是以某一物品(通常是材料)为发散点,然后随意想出一些物品与之联系,以期发现作为发散点的某种材料的新用途。
第一种发散形式的例子:
橡胶是一种很有用的材料,现在要求尽可能多地说出以橡胶为材料的各种物品。于是信手写出几种物品:床用毛毯、书桌、浴缸、回形针、房子、大门把手、台灯、窗帘、插销。这样,可得到如下答案:橡胶制床用毛毯、橡胶制书桌、橡胶制浴缸、橡胶制回形针、橡胶制房子、橡胶制大门把手、橡胶制台灯、橡胶制窗帘、橡胶制插销。这种发散性思维方法强制性地使材料与想到的物品联接起来构成新的组合,它撇开了想到的物品的原始用材,代之以现在思考的材料,会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方案、思想。例如上面的橡胶制浴缸创意就很独特,很有开发的价值,把浴缸做成像轮胎那样可充气,要用时充气成为浴缸形状,不用时把气放掉收藏起来,又不怕磕磕碰碰,颇适合某些城市居民的住房情况。
(第六节)思考力的天敌
这个世界对思考的人而言是喜剧,对不思考的人而言是悲剧。
——海涅
一、成见
人生要面对许多挑战,学会思考,迎接挑战才能战胜你的敌人,到达胜利的彼岸。
杰出的商业经营者保罗·麦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1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是我们在看马戏表演时却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因为它们在幼小无力时,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无法动的铁桩上,铁桩对于幼象来说,是太沉重的东西,当然动也动不了。不久,幼象长大了,气力也增加,但是只要身边有桩,他总是不敢妄动。
这就是成见。成长后的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习惯地认为“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曾在英裔加拿大学生和法裔加拿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前,心理学家告诉这些学生,这次实验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录音带的声音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录音带上是10个人朗诵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人用的是英语,另外5人用的是法语。学生们并不知道,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结果心理学家发现,同一个人用英语朗诵时,人们说他个子高、有风度、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说时,人们的评价就没那么高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在加拿大,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通常好一些,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和态度也就比对法裔加拿大人好。而正是这种已经形成的态度,影响了人思考、判断问题。
由此可见,所谓成见,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入为主的执着;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肯更改。成见严重阻碍我们的思考,影响我们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它使我们总是戴着各种成见的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得出错误的结论。
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把17岁时写出的关于高次方程代数的文章,送到法兰西科学院,没有受到重视。20岁时,他第三次将论文寄去,审稿人波松院士看过之后的结论是:“完全不可理解!”
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想发明电话,就将这一想法告诉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那技师认为贝尔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还讽刺地说道:“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在胆囊里。少见!少见!”好在贝尔没有相信这家伙的一派胡言,凭着高度的自信将实验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1868年,英国皇家学会为研究碰撞问题而悬赏征文。荷兰人惠更斯文章最好,可是,因为他不是英国人,而被扣发文章。后来,他的论文被法国赏识,在法国出版,他本人也当上法国科学院院长,为法国在科学上赶超英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见使思考发生偏差的根源在于我们对知识的确定性和明晰性的片面追求。在认识过程中,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再依靠原有思想、概念来识别对象,通过某种相似性来获得关于外部对象的较为明确的认识。这种对确定性的追求,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对确定性的偏爱,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总是希望明确某一对象的属性,以建立对象与属性之间的联系,达到关于某一对象认识的“终结”。
但是由于这种“终结”不可能是真正的终结,并且它建构在外部信息和原有文化概念的某些内涵相似的基础上,受这些内涵的影响,我们在对外部信息作判断时,便会带有明显的意向,这种意向形成一种先入之见,它使得我们容易依据旧的印象对思维对象作出带有倾向性的断定,表现在:当我们的记忆存在着有利于某事或某物的证据时,我们便会作出有利于某事或某物的断定;当某事或某物与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等不相符合时,我们便会作出不利于某事或某物的断定。
对权威的过分崇拜也会影响着个体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在:人们在进行思考时,往往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权威理论划定的界限内,即使权威理论已不能解释现实中的某些问题,甚至这些问题已成为权威理论的反例,人们仍然相信权威的理论并力图找出新的证据来证明其正确。正如英国科学哲学家伊·拉卡托斯所指出的,崇拜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派物理学家是不会轻易反驳牛顿理论的,即使他们知道有一颗小行星偏离了他们运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公认的初始条件计算出的该行星的运行轨道,他们还是会认为牛顿力学是对的,并试图用一系列更新更巧妙的辅助假说来检验它。
所以,权威的理论对人们的思考起着多么重大的影响,即使权威的理论已不能解释新发现的事实,人们还是宁肯用假想的事实去维护权威的理论,而不愿根据事实来修正权威的理论,这说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使人们对其理论产生了一种无条件的偏信。在这种偏信的作用下,人们忽略了权威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