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5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2)

他们为什么都团结在曾国藩的左右?因为曾国藩大量举荐人才,当时几乎所有只要有一点点名望的人,都是他举荐出来的。中国人非常讲渊源,谁提拔你,谁赏识你,谁给你机会,你都会感觉好像欠他一份人情似的。所以当时如果湘军首领联合起来造反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弄得曾国藩很为难。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都服从,这好不好?其实也有不好,因为这样连皇帝也怕他,也会感到受威胁,那他的处境自然就危险了。

“有清以来,汉人获得最大权力的,即曾国藩”,所以害得他“时时警惕,居安思危,审时韬晦”。咸丰皇帝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一个书生,竟有这么大本事。”他这一夸奖,就使众大臣产生妒意,于是便拼命在他旁边说曾国藩的坏话。所以老板要不要奖励干部,要好好想一想。我经常参加公司尾牙,我就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一般今年尾牙的时候,老板如果重奖一个人,我就知道明年我再来的时候他就会不见了。中国人最团结的就是“我们一起来把老板欣赏的人干掉”。谁叫你要夸他呢?你夸他干什么?你要夸他,就在私底下夸他就行了,公开夸他干什么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后果,考虑初衷与实际效果。

咸丰说了这句话以后,众大臣也回了一句话:“在籍侍郎居然一呼百应,恐非国家之福。”咸丰一听,半天不说话,心里就准备要杀他了。后来咸丰就找了一个满族人,名叫胜保,并赐他一把神雀刀,特准他可以先斩后奏。至于斩谁,大家就很清楚了。咸丰其实对湘军也一直想加以吞并,而这样一来就造成满汉之争,也进一步促使曾国藩必须要很谨慎地去因应,也就是“明哲保身”。我希望大家重新好好认识这四个字,因为现在一般人都反对明哲保身,“你只顾你自己而已,你不顾别人,不顾大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有什么能力去保别人呢?你要明哲保身,就得把自己先顾好,然后才有力气去帮助别人,这是很实际的。你本事再大,可你如果死于非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后你在历史上会被怎么评价,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历代改革派很少有成功的,王安石、王莽等人的变法改革,均告失败。这是曾国藩的顾虑,“你不要看自己现在势力那么大,真正等到你把野心暴露出来的时候,后果会怎么样?”所以最后他裁军自抑,保持低调。他最终打赢太平军之后,能不能辞官呢?如果你是曾国藩,当你把太平军消灭以后,你敢不敢说我要辞官回归故里?你说要辞官,那你明摆着就是在向皇帝挑战,“你准我辞官,我回去就跟你对着干”。你也不要说“我是真的想辞官”。因为你越说你是真的,他越会认为你是假的,你越说你很诚恳,他越会认为你不怀好意。

不能辞官,皇帝又对自己有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第一,一定要逃回家乡。但是有一个原则,你逃回家乡之前,要先看看家乡有多少人,如果只有三百个人,你可以放心地回去,如果有一万人你就不要回去,为什么?因为皇帝一听说你回家了,就会问你家那边有多少人,如果下面回话说是三百人,“那没有关系,让他回去好了,就算三百人总动员也没有用”,可是如果说是三万人,“半途就把他干掉,怎么能让他回家呢?”现代人完全不会有这种警觉心,跟年轻人谈这些事情,他们也不会有这些概念。所以为什么历史上有些人可以安全地逃回家,有些人半路就一定被打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跑多远呢?很多人可能会说越远越好。不是越远越好,而是得看你的官位大小。跑得越远的,往往官就越大,要不然他跑那么远干什么呢?他跑个十里、二十里、三十里,皇帝就会放心了,他会认为这个人官小,即便造反也不会怎么样。

同时大家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很名贵的文物,经常是在边陲或者很荒僻的地方发现的。因为一个人要跑,总会带几件贵重的东西。所以在云南、福建这些很边远的地方会出土那么多珍贵文物,就是当年那些大官跑的时候一路带过去的。

很多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好好去体会,好好去琢磨。不管怎样,一个人,低调一点总是稳当,高调一点总是危险。不得已才高调,尽量保持低调,这就叫“明哲保身”。

在这种处境下,曾国藩讲了一段话,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人以极品为荣,吾今实以为苦懊之境。然时势所处,万不能置身事外,亦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每一个人都应该抱这种心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现在都觉得这样不好,其实是误解了这句话。老实讲,你只需要把这个钟撞好就可以了。和尚不撞钟,那他该干什么?大家再看看,现在有些和尚在干什么呢?天天出去化缘,化不到就用讨的,讨不到就用骗的,无所不用其极,已经不像是和尚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后来因平太平天国有功而被封一等毅勇侯,而且还可以世袭的时候,他就让曾国荃尽快引退,同时奏请将湘军遣散,因为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会非常危险。但“只对自己去留,只字未提”。这就正和上意,于是上面就派他任两江总督,并遣散大部分湘军。

他也深刻地体会到“慎始才能善终,善终难于慎始”,开始的时候很重要,否则后面就会很麻烦。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言也即此理。

三、公私界限,务必划清

曾国藩在老家守母丧的时候,有一次外出不小心被太平军抓住,最后还暴露了身份。正在太平军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使他陷入两难境地之时,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侠士历来很多,这时候侠士康福挺身而出,将他从“火海”中救了出来。

康福救了曾国藩的命,是他的大恩人,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保举重用康福,为什么?因为康福是大字不识一个,只是有侠义,会救人,那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他把康福放在自己身边,不断地教导他,而且在生活上处处照顾他,还从自己的俸禄里抽出钱来,以康福的名义,买了一座大宅院,另外还给了他三百亩水田。

曾国藩就是这么了不起。不能不报恩,但是不应该出公账,不以官禄报私恩。康福救他是私事,他只能用自己的钱去帮助、照顾康福。他不能派康福去当个什么官,然后给康福俸禄。他不出公账,但是他照样要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这是他做事的原则。公私一定要分明,别人才会心悦诚服。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你帮过我,对我有好处,我就用公家的官位来酬谢你。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这对他而言本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他随便推荐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当时的风气就那样。但是曾国藩就能做到公私分明,这就是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孤傲、多言最易致祸

我们前面说了,曾国藩并不是生来就那么有修为的。他说自己在京为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时有傲气。年轻气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很多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现在时常想起以前一些事情,还会让自己脸红,这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把它纠正过来就好,让自己走上一条正道,这才是要紧的。总是后悔以前,总是回忆以前,不是好现象。以前无论怎么样,发生了什么,都过去了,结束了,当作教训,不再犯就好。

尤其是曾国藩还特别喜欢跟那些有大名大位的人为仇,所以导致他有十年非常辛苦,要钱没钱,要官也不给他当,让他感觉很委屈。但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谁叫他得罪的人那么多。

在长沙办团练的时候,动辄指责他人,与地方上的巡抚结怨很深。在江西打仗的时候,和地方官员也有隔阂。47岁那年,在家守父丧,经过一年多的反省,“深悟长傲、多言,是官场致祸的根源”。一是有傲气,一是话太多。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要不要说话?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在你不说话的时候,就会骂你:“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而在你说话的时候,他又会骂你:“你不说我也知道”。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很多年轻人就会说,“那干脆死了算了”,这叫自暴自弃。

我前面提过,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早懂得品质管理的人,总是上下给你卡住,让你在两端之间取得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多言必败,不言又会引起误会。当你什么话都不说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人心机太重,什么话都不说,老要我们猜,这样的人怎么跟他打交道?”可是你一多话,老实讲,这时候你的话多半是没有人听的。当你碰到一个人,他从头讲到尾的时候,他的话你会听吗?你根本不会听,你会感觉听着很累。

我就经常碰到这种人。有一次我讲完课出来,有个人跟上来说:“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我说好。然后我一路走,他一路讲,一直到停车场,他替我开车门,最后说再见。你说他这是要说给我听,还是要问我问题?我上车之后就很后悔:“听那么用心干什么?”我根本就不用听。你既然要人家回答你问题,就要留点时间给人家,你才会有所得。自己从头讲到尾,那只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但是老实讲,我最欢迎这样的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这样我就可以吃饭吃得很愉快,因为我就知道我完全不用听,可以安心吃饭。我讲的都是实例,只是我们常常不了解自己,才不知道问题所在。因此我们要把彼此当作一面镜子,相互提醒,然后慢慢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如果说一个人天生就是好人,那就说明他这辈子没有好好修炼,也没有修炼的必要,那就叫“不长进”。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五、熟读历史,灵活运用

在翰林院的那九年里,因为北京人才荟萃,曾国藩便到处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唐鉴,是当时很有名的理学家。唐鉴告诉他:“经济不外读史。”这句话如果让现代人解释就糟糕了,因为现代人一听到“经济”就会想到赚钱。“喔,你要赚钱,你就赶快读历史。”这肯定不对。这个“经济”是治理国家,救助老百姓,是指经国济世,而不是现在所讲的“经济”。可是读历史,是要读历史的什么呢?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读历史背后的道理,而且主要是要有历史意识。

就像看人一样,一般人看相只是看外表而已,这没有用。人有三层,第一层是表皮的,第二层是骨肉的,而最深层的则是人的心。最会看相的人都能直透人心,能马上看出你的心在怎么想,可是这种人太少了。所以为什么有人要看八字?就是因为看不懂心,那就只好看八字。八字也不懂,就只好看面相。人有三层,要一层一层深入,否则你一定看错人。读历史如果只记得年代,只记得皇帝,只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这些表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我们读历史是为了现在,为了当前能用,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话,就悟出一个道理:“以礼为本,发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用”。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本,这个“礼”跟道理的“理”是相通的。中国人经常把读音相同的字相互借用,我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为什么《易经》的乾卦主要讲龙,为什么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如果大家懂闽南话,就会更容易理解。闽南话中“龙”的读音是“灵”,“一尾活灵”,这里的“灵”就是灵魂的意思,就是灵光、灵巧,就是让别人没法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如果一下就被摸清楚了,那你还有什么用呢?现在都讲透明化,透明化有什么用?很多人就是脑筋太简单,眼光太浅,思想也不够灵活,这些都需要慢慢去改变。

“以礼为本”是没错,但是“礼”如果形之于文字就叫制度,而制度往往就比较僵化了。我没有反对制度,但是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我认为制度是把人箍得死死的,让人动弹不得的东西,绝对不是最好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一定要有制度,可是如果百分之百按照制度去做也不行,制度是要有弹性的。可是有了弹性也会麻烦,同样一个案子,这个法官判三十年,那个法官判两年,这怎么行?所以最后还是要靠人。我们现在都讲法治,依法不依人,其实这是行不通的,都只是自我安慰而已。一定要记住,天人是离不开的。怎样在天人的关系当中,走出一条于当前亦合理的路,这就叫“经济”,也就是说最后一定要真正化为自己能用的治国治民之道。

(第三节)激励的艺术

一、看人给奖励

曾国藩的激励原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武人给钱,文人给官”,文人一心想的就是升官,所以只要有好职位,有空缺,我就推荐你,就让你升上去。可是武官需要的是钱,因为他的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那当然是钱第一位,升他职有什么用?官位是虚的,钱是真的。对任何人,你都要设身处地想想他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人的需求,给予他不同的奖励,才能充分发挥奖励的效用,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都不是为名利而来。你为公而来,该给的我一定给你,你一来就是为名利,那我宁可不要你,也绝对不会给你名利。

二、第二次再罚

当领导的人,一定要能容人之过。任何人都会有过错,第一次犯错你都要当他是无心的,第二次再罚。如果第一次就当他是有意犯错的,那就太严厉了,就会让很多人不敢做事情,既不敢动,也做不好,因为他有担心,就不会完全放开。能够改过的,你就告诉他下不为例就好了,“第一次犯错我当你是无心的,我不会计较,我会给你一次机会,但你绝对不可以再有第二次犯错。”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第一次就杀人,也说是无意的?那肯定不行,可见还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这样才能得人心,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能包容他,能给他机会,他当然会感激。

三、担责不抢功

体现这一点最明显的是,在把太平军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攻破以后,李鸿章前来贺喜,曾国藩带着曾国荃去迎接,他亲手拉着李鸿章的手,只讲了一句话:“全赖你了。”我相信李鸿章当时一定想:“下一次我一定更加拼命。”因为他肯定非常感动。如果换了是现在有些人,李鸿章来了,很可能会先让他在外面等一等,过一会儿才从里面出来说:“你来啦,这次打得不错吧?”这样下次肯定就没有一个人会来了。有时候,一个字或者一句话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李鸿章的辈分比曾国藩低,曾经是他的幕府,而且还称他为老师。可曾国藩却当着他自己的亲弟弟,而且是主力将军的面,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全赖你了”。李鸿章感动,在场的所有人听了也都会感动。

当领导,最忌抢功。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有难都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背黑锅,担责任,有功劳就全部独占,舍不得让别人分一杯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人心,怎么会有人愿意追随?他又怎么能留得住人才,怎么依靠人才的力量,创一番事业呢?

同类推荐
  •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热门推荐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她是身世飘零的美貌女子,年幼时承蒙奶奶收留,才得以长大成人。她有心心念念的男友,对方却对她有所保留。奶奶弥留之际,希望看到她成婚,她找到男友却遭遇拒绝。一直在身边默默守护的富家子弟,主动提出要和她假结婚,其实是想慢慢拉近和她的距离。她会放开心结接受幸福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举世独尊

    举世独尊

    混沌大帝死去之时盘古从他的身体里爬出来,从此盘古肩负起了开天辟地的任务,然而开天辟地何等容易,传说,因此,他边开天边停下来喘气,然而这些神秘的气息在盘古不经意的时候悄悄的凝聚……他是拯救世界的空间之主,盘古的气息凝聚成的第四空间竟能为他所用?慕容林一朝翻身,势要翻覆个天地,把所有让他不爽的人通通踩在脚下!
  • 杠上无良妃

    杠上无良妃

    现代她是一个21世纪的顶级特工。而重生到音灵国成为了世家宠爱的八小姐。所谓八小姐也就是上头有七位哥哥!在亦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富可敌国的家世、倾世的容颜、更有超群的武艺、试问这天下谁与之争锋?此女主天生顽皮,且毒舌,爱整人,更爱扮猪吃虎。且看女主如何扮猪吃虎,吃尽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相天尊

    法相天尊

    孔雀明王历劫重生于废柴之身,两人合二为一,将创造何等奇迹?筋脉尽断怕什么?我有易筋洗髓!没有功法怕什么?我有至尊秘籍!司徒云咸鱼翻身变成天才,门派征战中崭露头角,天骄比拼傲视群雄。修法相,铸金身,得大道,再踏仙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看,隔壁那只帅哥

    看,隔壁那只帅哥

    凌蕴——大学刚刚毕业,即将要享受美好生活,惬意人生的好姑娘一枚,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嘎嘣一下就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她真的没想到自己会再次睁开眼,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她再次睁开眼,身边居然躺着一个好看到令人发指的美男。于是她彻底懵了…好吧,在这个流行重生的年代,不管她凌蕴占据了谁的身体,怎么样都要恣意潇洒的生活下去,何况身边的那个人是首屈一指,令全城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可是,当她发现自己上辈子的死,并不是偶然,却是人为的刻意,她又该怎么样?可是,当她发现自己重生的那个身份,并不如外人看来的那么鲜亮,她又该怎么样?再可是,当她发现和她有着露水夫妻的绝色美男,也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她又该怎样?有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马列思想(观众吐口水,丫的,真没文化,哪个伟人说过这样的话)关于此女重生——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四十五度小忧伤仰头看天——大人,昨夜卑职夜观天相,此事必有蹊跷。…片段一:温瑜也就是这个身份的亲生妹妹,扭着杨柳腰,款款有型的走到她身边,“温郁,我的好姐姐,真的很谢谢你,让我成功的远离了这个野种。”啪,震耳欲聋的巴掌声回响在奢华的客厅里,某个女人吹了吹手掌,脸上的表情始终是漫不经心,“再让我听到‘野种’两个字,我听到一次,抽你一次!”半边脸都浮肿起来的美人,捂着脸,落荒而逃,“你这个贱人,你等着,我一定不会放过你!”某女依然淡定,端起茶几上的茶杯,轻轻呷了口,“我等着,就怕你不来!”…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雷罚

    雷罚

    修炼的极至是什么,只是飞升神界而已吗?意外得到一本不完善的上古法诀乾坤典,从地球来到修真界,由心思单纯的小白,步步成长为各大势力间游刃有余的煞星,仙界遇天照大神,却是某国祖先,一怒下杀之。
  • 舞魂

    舞魂

    如果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幸福,那么穿越又有何妨?如果只有为你亲手带上耳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终身的依靠,你又会选择谁呢?一个是拥有绝世武功冰冷孤傲的前朝皇子,隐姓埋名只为报国仇家恨;一个是温柔执着的突厥王子,只愿为一人倾心;一个是手握重兵的护国将军;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内定夫君。谁才是为她戴上耳环的人呢?又有谁能陪她舞尽此生?小蓝要开新坑了,《双面夫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蓝在这里鞠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