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300000025

第25章 盐道漫漫(上)

058

自从田虎离家出征之后,丹妹就度日如年,巴望田虎早早归来。

可是冬月已过,腊月又熬过了半旬,依然不见人影,她心里就越来越焦急不安。田虎临走时说只要一个月就可以回来,但如今前后已经快两个多月了,怎么还没有一点消息,该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吧?

丹妹便经常夜里做起恶梦来,有时梦见山谷里一阵撕杀打斗,然后就尸横遍野,她在尸首中翻来找去,突然发现田虎血淋淋的身体,便抱起他大哭起来。她从哭声中惊醒,方知是梦,心里却突突直跳,更加害怕田虎真有闪失。

丹妹寝食不安,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心思,穿衣梳头都随随便便,烧火做饭也草草了事,有时就一个人走到茶山上那棵枇杷树下守望,独自一呆半响。偶尔,她真的瞧见田虎从对面山路上朝她奔来,可凝神细看,却又一片空茫。丹妹只好失望地转身回家,可走着走着,又仿佛听见田虎在身后叫她,回头望去并无人影,又是空喜一场。

覃云山看女儿形容憔悴,心想这孩子也真命苦,从小就没了妈妈,日夜望妈妈回来,忘了这么多年没有音信,现在又望夫君,望得两眼出血,便安慰她说:

“丹妹呀,我到村寨里打听过了,去邬阳关的人一个都还没有回来,既然都没回来,你也不必太为田虎担心。”

丹妹心想也是,就苦笑笑说:“也该回来了呀!”

眼看年关将近,丹妹想到田虎家里二老一定愁苦得厉害,就去他家看看。没料到一进家门,田老头就告诉她一个吓人的消息,说去邬阳关的壮丁都被官兵抓走了,关在了夷陵大牢里,山寨里一些青年人的家属都急得要命,不知他们能不能被放回来。

丹妹一听,当时就心里猛地一沉,浑身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半响无语,两行眼泪止不住唰唰直往下流。田虎的母亲怕她支持不住,就抚着她的肩膀劝道:

“娃儿呀,女人家都是苦熬的命,这一关会熬过去的。”

丹妹稍微平静了些,就对两位老人说:“只要人有下落,您们就别急坏了身子,我去找他!”

田老头听了一惊,忙说:“使不得使不得,那夷陵远隔好几百里,你一个女儿家从来没出过远门,如何去找他?”

丹妹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当时心意已决,也不想多说,只道:“您们别担心,只管在家等我的回音。”说罢转身就走。

田老大还要阻拦,丹妹早已出了大门,只回头摆摆手,示意要他们别费心。田老大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也是个犟乖乖啊!”老两口儿只好站在门口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走了。

059

丹妹回到家里,便把田虎等人被关在夷陵大牢的消息告诉了父亲,急急地说:“我要去找他!”

覃云山深知女儿的秉性,听她这口气,便长叹一声道:“这么远的路,你一个女儿家,单身一人怎么去?去了又能怎么办?”

丹妹说:“路远怕什么,又不是刀山火海,只要能见到田虎的人,寻到天边我也要去。”

覃云山又劝道:“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一,快过年了,外出的人都往家里奔,你倒往外头跑,这怎么好?要去,还是等过了年再去吧。”

丹妹说:“反正不能团圆,这年有什么过头?”

父女俩正说着,忽听得外面吆吆喝喝,一群家丁奔到门前,原来是都镇王府里管家舍人。为首的一个站在门口问:

“丹妹在家吗?”

覃云山护住女儿上前应道:“你们找我女儿有什么事?”

那舍人嘻嘻笑道:

“好事喜事,我家大相公要我们来传话,请丹妹正月初一到王府去跳摆手舞。”说着就探头打量丹妹,啧啧连声:“呵,这位就是丹妹吧?可真是个大美人啊!”

丹妹见他们如此邪恶嚣张,气愤至极,当即挺身站出来,指着那人的鼻子厉声斥道:“谁去你们那里跳摆手舞?快滚!”

那舍人一愣,随即连连后退说:“好好好,我们只不过是奉命行事,反正话已传到,你不识抬举,到时候大相公会亲自来请你!”

丹妹啐道:“你叫他死了那条邪恶心!”

那伙人见丹妹厉害,只好嬉皮笑脸溜走。走到稻场边,那舍人又回身喊道:“实话告诉你,田虎已经被官兵抓进大牢,回不来了,你自己死了心吧!”

丹妹气得哭起来,覃云山连忙把她拉进屋里,两人都又气又急,半响说不出话来。沉默一阵,丹妹呼地抬头说:

“我明天就去找田虎!”

覃云山看待在家里也是不得安宁,就说,那你去吧。

那天夜里,丹妹忙了一宿。她先是把父亲衣服鞋袜清理,破了的地方缝补完整,叠好放在他的床头,又把食物柴火准备妥贴,让父亲在家里吃穿无忧。然后,她炒了些苞谷米,炕了些洋芋,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装在布袋里打成行囊。天快亮时,丹妹便做好早饭。父女俩吃罢早饭,她就用背篓背起行囊,说:

“爹,我走了!”

覃云山其实也一夜没有合眼,想到妻子早年走了峒婚,撇下自己和只有四岁的女儿,孤独凄苦伤痛了多少年。好不容易把女儿拉扯大,如今她又要离开自己千里去寻夫,万一有个闪失岂不又要剜却心头之肉?这餐早饭,他是和着眼泪勉强吞下的。此刻,他只好忍住哀痛,从衣袋里摸出一个红布包交给丹妹,说:

“这是我准备你出嫁时的几吊压箱钱,你带上应急时使用”

丹妹感激地接过来揣在怀里。覃云山又从墙上取下一把油纸雨伞,这是他早年唱丝弦跑码头用过的,放在背篓里要她带着遮雨雪,最后交代道:

“你到平沙渡过了清江河,就一直沿着盐道走。这盐道直达夷陵三斗坪,沿路有挑盐脚夫来往,隔几十里就有客栈,可以投宿。”

丹妹说:“女儿记住了。”说罢就低头出了家门。覃云山站在门口望着她上了大路,他发觉女儿的背影跟她的妈妈完全一模一样,忍不住又流下泪来。

他非常理解女儿现在的心情,想当年自己失去妻子以后,也是这样失魂落魄地找啊,找了多少遍,找了多少年。那凄惶的情形就好比一只失去伴侣的孤雁。双飞的大雁一旦和伴侣失散之后,它就会飞越山山水水苦苦寻找,一边飞一边哀叫,哪怕是天黑了也不肯独自投林。每当覃云山看见孤雁哀叫着从夜空中飞过的时候,他就会伤感落泪。

他知道丹妹现在也成了这样一只孤雁。

060

丹妹直奔清江平沙渡口而去,走到山垭,遇见一个姑娘独自站在垭口张望。丹妹走近一看,原来是田虎那个山寨里人,听田虎说过是和牛娃相好的,名叫秀儿,便喊她:

“秀儿,你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

秀儿原来望得忘形,猛听得有人叫自己,才回过神来,一看是丹妹,立刻拉着她的手说:

“丹妹姐,虎哥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呀?”

丹妹说:“喔,你是在望牛娃呀!”

秀儿脸一红,低头捏着衣角问丹妹:“你这是到哪里去呀?”

丹妹道:“不是说他们被关在夷陵大牢里吗?我去找他!”

秀儿瞪起那双大眼睛,惊叫道:“我的妈呀,夷陵在哪一方?隔山隔水的,你真的要去?”

丹妹转过身让秀儿看看背篓,说:“古人不是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吗?我怎么不能去探望田虎?”

秀儿两眼忽闪忽闪地望着丹妹,心里又感动又佩服。她低头寻思了一会儿,猛地抬头说:“我也要去找牛娃,我跟你一块儿去!”

丹妹犹豫着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真是又苦又危险哟!”

秀儿也是个敢作敢为有担待的人,起了心便无怨无悔,更坚决地说:“我要去,跟你做个伴儿,路上也可以壮壮胆呀!”

丹妹说:“两个人做伴当然好些,可是你也没个准备,也没跟家里说一声,哪能说走就走?”

秀儿说:“不要紧,我有个亲戚就住在附近,我这就去找他们借一点洋芋,要他们给我妈传个话。你等等,我马上就回。”说着就跑进了垭湾。

丹妹只好等等她。果然不过片刻,秀儿就跑回来了,背了一背篓洋芋,满面通红满汗珠直滴气喘吁吁地说:“走!”

丹妹看这妹子敦厚爽快,又喜欢又爱怜,心想有这么个人做伴儿也真好,便帮她捋捋蓬在脸颊上的头发说:“你背这么多洋芋,走得动吗?”秀儿笑道:“我背得起三斗谷,你不是说路远吗?这洋芋够我们两个吃半个月,未必还到不了夷陵?”

两人说着就上了路,不一会儿就下了山垭来到清江渡口。过河的人一趟接一趟,见到丹妹和秀儿上船,那长得像一头黑猩猩样的船驾佬就发起欢来,一边摇橹一边喊起山歌:

“妹娃子要过河,

哪个来推我?

老子就来推你唦————”

丹妹和秀儿低头抿嘴一笑,也不理他。那站在船尾撑篙子的小伙子倒是比较老实,丹妹瞥了他一眼,不知怎么感觉有些面熟。回头细想,她忽然记起小时候跟妈妈去“嘎嘎”(外婆)家,看见姨妈带着一个小男孩,脸相很像他。自从妈妈走了峒婚,她再也很少走“嘎嘎”,也不知那个姨妈的下落。正回想间,船已靠岸,丹妹付了过河钱,便和秀儿上了岸。

丹妹和秀儿站在河边回头望了望对岸,只见那石径弯弯的山垭和后面的山寨,感觉格外亲切。从此要离别家乡,走向人生地不熟的茫茫远方,两人心里都有些惆怅。丹妹急忙将这念头挥去,毅然转身沿着那条盐道走去,秀儿连忙跟了上来。

同类推荐
  • 定鼎奇闻

    定鼎奇闻

    小说描写的是明末清初的故事,通过写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但是最终遭遇失败,满清入主中原的故事。文中插入了神魔,具有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 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

    中巴车从马尾河桥面向北拐去,开始颠簸起来。一条县区之间的等级公路,怎么会颠簸呢?刘扬看了一眼小何,压低了声音问:“怎么回事?这路咋会不平呢?”不待小何回答,就近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说:“新修的咋能平整呢?可惜了政府的钱啦!”小何刚要插嘴,司机提高嗓门大声说:“这个黑心的郑小桐咋不给枪决了呢?就是用钱糊,八千万也能把这点路铺到河阳去。”司机的话引起车上不少人的哄笑。刘扬静静听着,小何没敢吭声。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谁曾许我地久天长

    有人曾说,如果你一直不爱一个人,就不要忽然爱上他,否则当你爱上他,就是失去他的时候。恩雅遇上昀哲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宇枫。
  • 平阳奇冤

    平阳奇冤

    清嘉庆年间平阳知县徐映台私加田赋,中饱私囊,生员庄以莅上书举报,知县徐映台闻讯前去捉拿,遭当地武师许鸿志救走。于是,诬陷庄、许“煽动民变”。闽浙总督未经核查即下令镇压并将“民变”谎报朝廷。结果庄、许遭捕,后虽觉察平阳并无“民变”,但为维护嘉庆皇帝御旨“尊严”,屈杀庄、许二人。期间,庄以莅的表弟林钟英清白无辜,被疑私藏案犯,遭抄家毁产,林母及幼女惨遭严刑逼供。官场腐败、官官相护,即使个别贪官污吏遭到整肃,但为了维护其体制利益与皇权威严,真正冤案终不得平,庄、许一直含冤九泉,酿成真正的“平阳奇冤”。
热门推荐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柳墨妍传

    柳墨妍传

    江湖!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柳墨妍双眼冒出一蓬一蓬的红心,无限向往那片可以让人豪气云干,荡气回肠的地方。因此,在她第一百零一次女扮男装,到街上乱晃,妄图抓住一点点江湖的影子时,一个天神一样的盖世大侠终于出现了~她终于见到大侠了!她终于找到江湖了!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相思系有时

    相思系有时

    你觉得我残忍,你觉得我恶心,那我就让你尝尝,被这样一个恶心残忍的人爱着,是什么滋味!赵有时,我等你回来。然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叫做——赵有时。
  • 末世女王临世

    末世女王临世

    女主白凌微,正在玩一款最新风靡的末世游戏,杀丧尸杀得正起劲,却不想,突然穿越到了昨天才熬夜看完的末世小说里,那个跟她同名同姓,却像菟丝花一样过日子,最后惨死的小萝莉身上。原女主光环,原女主的那些男人“们”,彪悍的剧情等等,都跟她完全没关系,自有金手指,还走自己的女王之路,哼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非是想要为皇

    无非是想要为皇

    这是一个欢快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忍心让人难过的故事。故事中没有生离死别,也没有太多尔虞我诈,只是单纯地想让大家看着看着就露出会心一笑。虽然很喜欢两个主角,可是更喜欢那个拥有湛蓝色眸子的家伙,因为他啊,是个傻瓜。混蛋户殊书是女的女的女的!!!本来是想留个惊喜,结果几乎快成惊吓了。俗话说得好,东华国都产三宝,贤皇、雅官、浣熊遍地跑。又有俗话说,东华朝堂有三书,尚书、秘书、户殊书。前二为官职,后一为人名。至于这户殊书——年岁十三状元及第?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年岁十六官拜尚书?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身为男儿却对同僚情有独钟?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昭告天下对吾皇的爱慕?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婶婶

    婶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飞贼妈咪太狡猾

    飞贼妈咪太狡猾

    她不仅光明正大地闯入他的车城偷走了一辆名车,还扬言:“你再追我,我就偷走你的儿子!”嚣张的话出现在娱乐周刊的大标题上,一时间大家都好奇这霸气侧漏的女飞贼要怎么偷走大名鼎鼎的CEO的儿子,谁都知道他还没有结婚,更别说有儿子,那么这个女人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难道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收服?宝宝语录:“妈妈,我看到那个比点点帅但是妈妈说没有比点点帅的男人了。”“夏点点,你能不能说话简洁一点?”“不能啊,这句话就应该这么复杂。”“不行,必须简洁地说。”“好吧,妈妈,我看到男人了!”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只有基于人性的管理方法才是最好的;所有管理方法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分整合人才以发挥最佳功效。所有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第一个视角——通用管理方法。所谓项级企业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销售或利润上有着惊人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的成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