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占领市场的人自然有无数好处,但是并不是第一个去闯新市场的人就能占领这个市场。
偏僻山区发现了金矿,巨额利润的黄金生意引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每个人都做着发财的美梦。可是没想到最后,赚钱最多的除了几个大淘金者,还有一个卖淘金工具的当地农民。因为大量怀着发财梦的青年只带着一腔热血来到这里,没有携带任何工具,这位原本小本精英的农民立刻改行专卖工具,价钱一涨再涨。
可是淘金者们别无选择,不可能长途跋涉去城里买工具,也没有别人在卖工具,只好接受他的高价。蜂拥而来的淘金者给这位农民带来了巨额利润。
这就是在商界成功的道理:做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人。
第一个进入市场,表示尚没有贸易壁垒,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价格参照,一切规则都由你制定。营销学上的撇脂法就是在自己率先占领市场后以高价出售商品,掘走这个市场的第一桶金。等到竞争激烈必须打价格战的时候再降价,这个公司已经赚得满锑满钵了。
但是一个新市场哪是那么好找的,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今天,各种商品和服务都有人提供,要找到一个全新的市场确实不易。所以人们倍加心目第一个吃上螃蟹的人,因为这是眼光、头脑、实力的集中体现。
至于那些尾随进入的公司,多半会得到跟风甚至抄袭之类的负面评价,公司的老板自然也就和没头脑、没眼光、不会创新之类的名声挂钩了。
Suki觉得自己的老板就是这样一个没本事,只会跟在别人后面捡点剩饭的家伙。要知道Suki所在的公司实力不弱,不管是研发团队还是销售团队都是Suki供职过的公司中最强的,完全可以做出更大的业绩。可是偏偏碰上一个不懂创新的老板,什么流行就跟着做什么,竞争又激烈,利润又低,害得公司发展的速度慢得像个乌龟。
这天是行业高峰论坛后的一个酒会,Suki作为跟着老板去开会的秘书也沾光混进这个高级别的地方,放眼都是总监CEO,Suki有点惭愧和拘束,于是乖乖地跟在老板身边,不像同事平常聚会一样大大咧咧到处跑。
老板正和几个同行讨论行业走向,也许是灵感,老板提到一种软件构思很新颖,大家都兴奋起来,争辩这个到底有没有市场,该怎么做,并且连声夸奖老板有眼光。
Suki第一次发现老板原来还是有点头脑,别人的夸奖让她也自豪起来。
原以为不久老板就会着手这个项目的研发和市场计划,不料一晃两个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Suki便有些遭急,对行业颇有些见解的她觉得点子不错,为什么不做呢?要知道当时在场的好几个人都表示会考虑开发这方面的产品,要是晚了让别人抢占了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可就不归这个创意者了。
可是又过了一个月,老板还是一点没提这方面的事情,Suki忍不住,趁着一天下午侧面提了提,不想老板竟然笑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事情,上次酒会你也在。不过我根本没打算做这个专案,就算要做,至少等个三五年,市场成熟了再说。”
可是等三五年市场成熟了,也就没有我们的位置了。Suki在心里大叫。看来跟着个没有企图心的老板真是让人伤心。
第二年年底Suki把公司年度财务报表送给老板的时候,老板突然问Suki:“你觉得我们今年业绩怎么样?”
Suki自然回答不错,因为这两年公司盈利都在30%以上,比起世道惨淡外面外哀鸿遍野,公司简直算得上一枝独秀了。
老板又问了一句知不知道木鱼公司倒闭,山颠公司被收购的消息,Suki也点点头。老板告诉她这两家就是当初酒会上一起讨论新项目,并且立刻上马的两家公司。看着Suki惊愕的表情,老板娓娓道来。
第一个占领市场的人自然有无数好处,但是并不是第一个去闯新市场的人就能占领这个市场。面对一个新市场,你得给用户洗脑让他们接受一个新概念,得面临全新的市场计划而毫无借鉴,并且难以掌控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你完全可能面临政策的突变,以及这个看似广阔市场下的陷阱。
这些风险,足矣让绝大部分想做先驱的聪明人成了先烈,葬送了手头所有的筹码。
跟风又有什么不好,一个成熟的市场拥有成熟的规则和前进之路,你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推进。虽然收益相对不高,但是风险却小得多,对于一件拥有好团队和资本实力的公司,这些小风险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既然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哪个笨蛋还会想去做聪明的先烈呢?
装傻指南
*聪明的脑袋随时可能冒出精彩的点子,但是市场绝对不是靠一两个点子就能打开。与其成天指望创意致胜一口吃成胖子,还不如稳扎稳打,赚到一点是一点。
*做学生不可耻,生意场上也一样。别人有好的就照着学,既省力,又减少风险,乃是成功的快捷方式。
*跟风也要讲究时机,生意场上最忌讳接最后一棒。就算是好大一座金山,如果你去得太晚,也只会剩下泥土和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