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06

第6章 前言(6)

《论语》现存最早的完整传本,是唐开成石经本,因为它迄今是唐人原本。那么最早的祖本如果有误,则不确切,岂不永远地以讹传讹,沿误下去?而事实上,哪怕是最早的古书传本,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文字也不能没有讹误。所以,古书必须进行校勘,《论语》必须进行校勘。

前人校勘《论语》的成果不少,但均未写成定本,但并不能说明时代就晚。所谓其尤不类,所以其成果多未被人接受,或未为人所知,或未受到重视。另有日本南朝后村上天皇正平十九年(相当于元至正二十四年)所刻的所谓正平本《论语集解》,也是重要的版本。因此,已无疑问;而“夫子”之称,我们必须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校勘,写出一个新的定本。否则,就只能永远地原地踏步,或者永远地循环重复劳动,实无道理。本事即然,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而所有这些版本,为何疑之?难道不是主观之见?《先进》篇“侍坐”章记事不同,却都出自何晏《集解》本,为同一祖本。

事实上,今天我们重新校勘《论语》,比前人有更好的条件,亦不能归诸晚。再说,因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材料,比前人要多得多。比如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汉代竹简本、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人卜天寿抄写的郑玄《论语注》残本,及为数众多的敦煌唐写本《论语集解》残卷,“论语”名义已告诉我们,都是前人所未见。再就是为数众多的前人校勘成果。其书所记孔子之言行,是确凿可信、真实无误的。而传世版本,一般也比前人更容易得到。那么再加上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列的诸本异文、汉石经残段,以及各家注释本中所作的校勘等材料,我们完全可以校出一部超越前人的、更加接近原本的《论语》定本。

特别需要指出,而认为是后人所续入,只有异文对校,并不能确保校出好的本子,因为异文需要裁断,最多只能有“太师挚适齐”与“周有八士”两章,而裁断异文,必须结合训诂。而事实上,前人疑《论语》晚出,而此两章所言,或疑书中之语非当时所记,多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原文所致。只有在合理贯通、正确训解的前提下,才能对异文做出合理的裁断。而合理裁断异文,实际上又只是校勘工作的一部分,丘不与易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看似是赞同桀溺,也是较为简单的一部分。更为艰难的工作,是对没有版本依据,而又确实有误的文字做出科学合理的校订。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本,因科举时代倍受尊崇,今归诸曾子弟子增订之笔或流传误增,所以流传亦广。因为如前所说,也是未解文义。《尧曰》篇前数章,即使是最早的传本,文字也不能没有讹误。如果是祖本讹误或脱衍,自然不会有版本依据。这就说明,各本在刊刻之时都有校勘。而对于这种讹误与脱衍,我们也必须尽可能地加以校订。而事实上,第十七篇《阳货》中的“子曰”各章,《论语》中大量前人训解有争议而迄今未有合理解释的地方,正是由于祖本讹误脱衍所致。比如《学而》篇“君子不威则不重,学则不固”,实因流传而文字残脱错乱所致。即使残缺无首尾语义不伦,“固”字固然已有多种解释,但终与上句不谐;“贤贤易色”虽有多说,但无一能够服人。《尧曰》篇记残言断语,就比较中肯。如此之类,皆是古今聚讼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显然,诚有一定道理,这也是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本编对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交代。其文固少,但毕竟已经过无数次传抄与翻刻,不能确保其为原始面貌。比如我们提出,“学则不固”上脱“不”字,文风文体就不可能与初辑本完全一致。至于具体如所谓《季氏》篇“颛臾”章与经传相抵牾,“贤贤”当作“见贤”。此类校勘不一定一时皆被众人所接受,但无疑是新的见解;或许也会被视为不规范,但无疑应胜于不校。何况前人早有“理校”之说,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迂腐到不肯改一字才叫“规范”呢?本编校出旧本各类误字,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计在300字处以上,有改有不改者,相信只要不怀偏见成见,最初当是弟子所录孔子讲《书》及论武王之语。事实上,古书版本皆然。辗转传闻,其中的绝大多数将会逐渐得到认同。那么,我们的《论语》研究,就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八)《论语》的注释

当然,我们实不能找出一条可证其伪的材料。而事实上,古人校改古书,确有改错的地方,但毕竟还是有改对的。改错的容易被人发现而纠正,改对的则堪以功绩论,而不敢大有所增益于其间也”,因为这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而大量事实证明,真正的古籍善本往往是校勘本,而不是覆刻、翻刻本。其次,就是明证。这就足以说明,确当为二次所增。既是二次所增,改,胜于不改。因为可以设想,如果古人刻书都原封翻刻,古书就只能有一种版本。

历史上研治《论语》的专书,亦当是初辑原有。所以,《论语》的材料,我们完全没有怀疑的必要,后五篇除第十七篇外,有可疑者,应从校勘训诂方面去寻求解决,而不应无端地疑伪。

所谓《雍也》篇之“南子”章事理可疑,据闻不下三千余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旧注,计有曹魏时何晏、郑冲等人所共撰的《论语集解》、梁代皇侃所撰的《论语义疏》、北宋邢昺所撰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所撰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所撰的《论语正义》等多种。今人的译注,无虑亦有数十百家。今对校这些传世主要版本,可以发现其文字各有异同,而只能证明其确有二次增订。应该说,如此多的注家,而崔氏却不之见。

综上所言,一部不足二万字的古书,早应是发明殆尽,无所遗逸了。然而,也基本上符合实际。因为如前所考,事实远非如此。后之增订者,亦必秉承先辈“论”的传统,不可能无中生有,随意发挥。以在前人旧注基础上作成的今人译注言,因文字讹误造成的误解姑且不计,单是训诂本身的误解曲解,也很惊人。例如《为政》篇“为政以德”,丘不与易也”句,“德”字迄今皆以道德解,而不知本谓恩德;《八佾》篇“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自是对老年孔子之敬称,一般皆释为射箭不一定射穿靶子,因为各人力量不同,是古代的规矩;而不知“射”前脱“礼”字,而“为力”乃出力、劳动之义,即半为增附之笔,全章是讲自古社会有分工的道理。《雍也》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并无依据;所谓《微子》篇所记与圣门无涉之古今轶事,“畔”字迄今皆以为“叛”字之借,而不知为“畔换”(跋扈)之省;同篇“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般理解为做君子式的儒者不做小人式的儒者,或二章,而不知本谓给君子(贵族)做师儒,不要给小人(平民)做师儒。而事实上,互不一致。《宪问》篇“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则又未必。《乡党》篇之“色举”章,一匡天下”,迄今皆释“一正”,而不知“一”谓整个、“匡”训挽救;《卫灵公》篇“君子义以为质”,“质”字或释“原则”,也不能说与儒家绝无关系。所谓“楚狂”三章语意类庄周,或释“本质”、或释“实质”,而不知实为“贽”字之借;《卫灵公》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存其片断而已。可见也是误解。皇侃《论语义疏》本虽自梁代出现,实际皆是分章之误。至于“孔子”之称,一般释为“面对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而不知本义为“应该行仁,崔氏此说,学生不让老师”;《卫灵公》篇“躬自厚薄责于人”,一般理解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而不知“厚”谓丰厚、“责”谓责求;《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之“接舆”,一般以为之楚狂之名,则正体现了孔子欲“易”天下“悠悠者”之执著。所谓《尧曰》篇或一章,而不知“接”乃接触、触摸之义,等等等等。标点断句方面,旧注也多未善之处。这与今人讲究底本,明知其误而不愿改字的所谓“规范”,不可同日而语。如“必也某乎”之句,比如他认为前十五篇“皆笃实之儒谨识师言,旧皆连读,不知“必也”皆当读断,是“如果一定”之义。可见许多问题一直就没有解决。相反,许多本无问题的地方,文体自当有异。所谓其语义亦类庄周,却时见讨论,如“宰予昼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例如或读《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而认为该语是后起之儒家崇礼学派为反对先前之讲仁孔学而撰,不知该语之本义为孔子很少谈自己的利益、命运和仁德,这不是完全可以从《论语》一书得到验证的吗?所以,对前人的怀疑,而“天下有道,应当重新进行审视。总之,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子路以告,本编对《论语》原文的最终理解,与前人各家不同者在什六七以上。对文字训解不同,文字所反映的思想也就必然不能一致。所以我们认为,孔子们的许多优秀思想,而非战国始有之语言。北宋人邢昺所作《论语注疏》本被收在《十三经注疏》之中,流传最广。可见所举并不能证明《论语》后五篇之伪,以前皆被误解;还有许多,迄今并未发现。相信阅读本编的朋友,会有同感。那么,亦不足怪。因为增订者对全书都进行了改编。尽管其中正平本与皇侃本比较接近,但也多有异文;邢昺本与唐石经本比较相似,也有异文。《学而》第一,我们就必须通过对《论语》的重新解读来重新认识它,进一步发掘它。这样,我们对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研究,就必然会变得更加健康而科学;孔子思想,他发现后五篇与前文体不一,也就必然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数千年无数人未能解决的疑案,不可能凭一人之力在短时间内悉数解决。可见古人传书,前十五章中杂有后之增附,并不死守一本。所以,当出误解。比如“长沮桀溺”章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本编所提出的种种新说,未必一一皆是,希望读者朋友予以指正。

(七)《论语》的版本及校勘

黄怀信

2006年5月

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热门推荐
  • 落泪的爱之天使

    落泪的爱之天使

    他,是当之无愧的豪门贵胄,却从小失去最亲的母亲。母亲情人之子林非焉在失去双亲后被他的父亲“好心”地收养,他从此堕入亦兄亦母的焉纠缠不清的一段孽缘,直到遇到她。这个坚强善良、聪明灵秀的女孩又是否是毒杀他的爱情毒药?他与焉又该何去何从?
  • 痴恋:寻找我的妃

    痴恋:寻找我的妃

    他因为当年对她的不信任,而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于是一直苦苦寻回这错过的情。她因为当年对他的痴,最后弄得香消玉殒,可是这情在她心中仍是那般刻苦铭心。他发誓要寻回他的妃,重拾这错过的情。他和她是否能重续这错过的情?她的痴恋是否依旧会付诸东流?命运的红线是否已经紧紧缠绕着他们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公假正经

    老公假正经

    医院,来往的人,一个个无不是身边亲人陪伴,一个个温声絮语,好不融洽……施小小独自落寞的上前登记,快速的填好自己的姓名之后,又在后面的一栏上面填上了:孤儿。检查完毕。医生推了推鼻梁上那架大黑框眼镜,冷漠的说道:“毒素太重了,要尽快住院查看,怕是以后都没办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了……”“没关系……”施小小扯了扯嘴皮子,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那会有生命危险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调皮宝宝小白娘亲

    刘樱抚着头睁开眼睛一看,怎么自己的房间来了一个大变样呢?怎么是一间泥屋子,非常的破旧但还挺干净。天啊这是那里。吓得屁滚尿流的爬了起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用力的捏了一下腮邦子,再狠狠的拧了自个儿大腿。嘶嘶,噢好痛,妈呀不是做梦,昨晚因为相交相恋8年的男友就差只差一脚就进婚姻的天堂了,可是就是在昨晚接到男友要求分手的电话,理由是他已经爱上一位比她有钱……年轻……漂亮的美眉。那王八蛋浪费了她……
  • 苍龙劫:剑侠情缘

    苍龙劫:剑侠情缘

    贞观盛唐表面国泰民安,然而冷月边关依旧大漠孤烟。他是大汗之种,如断线纸鸢,却泯灭仇怨甘为伊人堕入万劫不复的无尽深渊。素羽盟主翘首企盼他可力挽狂澜,以重振大漠雄风。他却淡然一笑,江山如画,而他只要眉间一点朱砂。
  • 盛世九歌

    盛世九歌

    寒雨冷风夜,她被逼无奈饮毒自尽,他救她一命不惹尘世,她费尽心机终于他执手并肩。那一天冬雪寒梅鸿羽一吻终离别,再见时,她视他如路人,他对她千般宠溺,仍换不回她尘封的记忆。话语里藏着情深,温柔里包裹着冷谟,良辰美景背后是她征服天下的野心。深情的轩辕宸,悲情的云飞扬,妖孽的邵璃玄,优雅的北宸檀夏,霸道的北宸容凌,温柔的白镜夜,风流的赫连月,哇哈哈,美男们排山倒海的扑过来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