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40

第40章 微子第十八

【题解】

此篇主要论赞古今人才、贤士,兼及孔子出世为民、执著其道的言行,凡十一章。盖以亦言政治,与上篇相类,故相次。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人焉。”

【校】

殷有三人焉,“人”旧作“仁”,义不谐,当属音误,今从定州简本及敦煌一本改。

【释】

微子去之:“微子”,殷纣王庶兄,名启。纣王昏乱,微子数谏不听,遂去。“之”,指纣。下同。

箕子为之奴:“箕子”,纣王叔父,谏纣不从,遂佯狂为奴。

比干谏而死:“比干”,亦纣王叔父,强谏纣,被剖心。

殷有三人焉:“殷”,指殷纣王朝。“人”,人才。 《雍也》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与此同。

【训译】

微子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仆,比干因为劝谏被(他)杀了。孔子说,“(可惜)殷王朝(只)有三位人才。”

【章旨】

此章叹殷纣失人。唯有三人而一去、一为奴、一谏死,皆失。《集解》引马融曰:“仁者爱人,三人行各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也。”说牵强。三人之行不关仁,且此篇皆论人才,不言仁。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校】

按:此章当脱孔子评论之语。

【释】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柳下惠”,鲁大夫展禽,僖公时人,居柳下,谥惠。“士师”,典狱之官。“黜”,罢废。

直道:正直的方法。

枉道:邪曲的方法。

父母之邦:自己的祖国。

【训译】

柳下惠做典狱官,(因为直,)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先生不可以离开(鲁国)吗?”

(柳下惠)说:“以正直的方法事人,去哪儿能不被多次罢免?(如果)以邪曲的方法事人,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

【章旨】

此章赞柳下惠为人才。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释】

齐景公待孔子曰:“齐景公”,见12·11注。“待”,止、挽留。

若季氏:若鲁君之用季氏,使专权也。

季、孟之间:鲁之季氏、孟氏之间。鲁三卿季氏最贵,孟氏为下。以其之间,下于季氏而尊于孟氏也。

曰吾老矣:“曰”,景公复曰。

【训译】

齐景公(开始)挽留孔子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那我做不到。(我)将以季氏与孟氏之间的(礼节)待他。”(后来却)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章旨】

此章记齐景公失人。

18·4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校】

齐人馈女乐,“馈”旧作“归”,改从《释文》所录郑本。

【释】

齐人馈女乐:“馈”,赠送。“女乐”,女乐人。

季桓子:季康子父,鲁定公时执政。

朝:上朝听政。

孔子行:“行”,指离鲁适卫。事在定公十三年。

【训译】

齐国人送来(几个)会音乐的女子,季桓子接受了她们,三天不上朝听政,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章旨】

此章记孔子离鲁之故,叹鲁之失人。时孔子为鲁司寇,季桓子执政,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故孔子行。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而德之衰也?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校】

何而德之衰也,旧无“而”、“也”二字,今从汉石经,合乎歌体。

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二“也”字旧无,今从定州简本及皇本等增。

趋而避之,“避”旧作“辟”,改今字。

【释】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狂”,疯癲之人。《高士传》云:楚狂姓陆名通。“接”,《说文》:“交也。”此指接触、触摸。“舆”,孔子所乘之车舆。旧以“接舆”为人名,非。又或以“接舆”为迎接乘舆之人,亦非。“过”,经过。

何而德之衰也:“何”,为何。“而”,用同“尔”,你也。“之”,语助词。“衰”,衰减、不如前。

往者不可谏也:“谏”,劝而正,劝孔子也。

来者犹可追也:“追”,犹及。言犹可及劝。

已而:“已”,止也。“而”同“尔”,语助词。下同。

今之从政者殆而:“今之从政者”,就楚国言。从政者,指执政者。“殆”,疑也。

【训译】

楚国一个疯疯癲癲的人一边唱着一边用手触摸着(孔子坐的)车子从孔子旁边经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为什么你的德行衰减?以往的不能劝(你)改正了,未来的还来得及。停下吧,停下!当今(楚国)执政的人怀疑(你)呀!”孔子下车,想跟他说话。(那人)快步向前躲避,(孔子)没能跟他说上话。

【章旨】

此章记楚狂劝孔子莫要之楚之事。《史记·孔子世家》载:楚令尹子西对楚王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是楚执政者疑孔子之事。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欤?”

对曰:“然。”

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櫌而不辍。

子路以告,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校】

是鲁孔丘欤、是鲁孔丘之徒欤,二“欤”字旧皆作“与”,改今字。

悠悠者天下皆是也,“悠悠”旧作“滔滔”,从《释文》所录郑本及《史记·孔子世家》改。

避人、避世,“避”字旧作“辟”,改今字。

櫌而不辍,“櫌”旧作“耰”,从汉石经及《说文》改本字。

子路以告,“以告”前旧有“行”字,从汉石经、定州简本删。

子怃然曰,“子”前旧有“夫”字,后人所增,今从汉石经及定州简本删。

【释】

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二人外号,非真姓名。“耦而耕”,二人并排同力以耒耜翻地。

津:渡口。

执舆:掌车、驾车。

悠悠:忧虑之貌。

而谁以易:“以”,可以。“易”,改变。

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且”,况且、何况。“而”,同“尔”,你也。“避人之士”,指孔子。

避世之士:桀溺指自己与长沮。

而不辍:“櫌”,摩地的工具,做动词。

怃然:茫然自失之貌。

鸟兽不可与同群:叹不得居尘世之外。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在一起。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言天下若有道,则己亦不参与于“易”。

【训译】

长沮、桀溺二人并排用耒耜翻地,先生从旁边经过,派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

长沮问:“那个驾车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正是(他)。”

(长沮)说:“这就(应当)知道渡口了!”

(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问:“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回答说:“对。”

(桀溺)说:“忧虑不安的人满天下都是,谁能改变(这种局面)?何况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如跟随避世的人呢?”不停地敲打着地里的土块。

子路把这话告诉了(先生),先生茫然自失地说:“不能够与鸟兽同群,我不和这人的门徒在一起,和谁在一起呢?(只是)天下如果秩序正常,我也就不会参与改变它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为隐者所讥而不改其行,见其忧天下之心及执著其道的精神。虽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又曰天下有道则丘不与易也,见其还是不愿与。旧以此章有老庄思想,忽略下句,失孔子本意。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置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

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废,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校】

以杖荷蓧,定州简本“荷”作“何”,本字,参《宪问》篇(14·40)“荷蒉”校。

置其杖而耘,“置”旧作“植”、“耘”旧作“芸”,今改从汉石经。

使子路返见之,“返”旧作“反”,改今字。

长幼之节不废,“不”后旧有“可”字,衍,后人所增;“废”后旧有“也”字,从定州简本删。

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礼”旧作“义”,今从汉石经;末“也”字从定州简本增。皇本等作“如之何其可废也”,亦有“也”字。

【释】

后:落后、掉队。

丈人:扶杖之人、老人。

以杖荷蓧:“荷”,用同“何”,挑也。“蓧”,音掉,锄草器,《说文》作“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也。“分”,辨也。二句骂子路。

置其杖而耘:“置”,放也。“耘”,除草。

杀鸡为黍而食之:“黍”,黏黄米。“食”,读寺音,给……吃。

见其二子焉:“见”,读现音,使之见。

无义:没有“义”、不应该。

长幼之节不废:指丈人见其二子言。

君臣之礼:指臣事君。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而”,却也。“大伦”,指君臣之伦。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指孔子之道。

【训译】

子路跟在后面掉了队,遇见一位长者,用拐杖挑者锄草的工具。子路问(他)说:“看见(一位)老先生了吗?”

长者说:“(你们这些人)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先生?”(说完)放下拐杖就锄地。

子路拱手站立,(无奈地等着。)

(天色已晚,长者)留子路(在家)住宿,(并且)杀鸡做黄米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按长幼先后)出来见他。

第二天,子路赶上先生,并把这事告诉了先生。先生说:“(这是一位)隐者。”让子路(再)返回去见他。

(子路)返回到长者家里,(长者)已经出门了。(于是)子路(留下先生的话)说:“不出仕是无义(的表现)。长幼小节都不废除,君臣大礼怎么能废掉它呢?(你)想保洁自己的身体,却乱了大伦。君子出世做事,是尽他的义务。(我的)主张不能实现,(我早)已知道了。”

【章旨】

此章记子路路遇隐者事,反映孔子的出世思想及执著其道的精神。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伯夷、叔齐欤!”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校】

不辱其身者,“者”字从皇本、正平本增。

伯夷、叔齐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行中清,“行”旧作“身”,涉前文误,从《史记·孔子世家》改。

【释】

逸民:隐居逸世之民。

伯夷、叔齐: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之二子,不食周粟,后皆饿死。

虞仲:仲雍之曾孙周章之弟。《史记·吴太伯世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封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

夷逸:古夷人之隐者。《尸子》载:“夷逸者,夷诡诸之裔。或劝其仕,曰:‘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绣入庙而为牺。”

朱张:无考。

少连:《礼记·杂记下》载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降志:屈其志向,服非所服之朝。

言中伦:“中”,合也。“伦”,类,指逸民之类。

行中虑:“虑”,指逸民之虑。

放言:“放”,弃置、罢废。放言,即废言。

行中清:“行”,指其所行,隐居。“清”,清白、清高。

废中权:“废”,指所废,即放言。“权”,权宜。

我则异于是:“是”,指隐居废言,行中清,废中权。

无可无不可:犹今曰无所谓,实则意在不愿隐居放言,故曰异于是。

【训译】

(古今)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先生说:“不降屈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体的,是伯夷、叔齐吧!”认为“柳下惠和少连降屈了自己的意志,辱没了自己的身体,(只是)言语合乎(逸民)之类,行动合乎(逸民)所虑,大概如此而已罢了。”认为“虞仲和夷逸隐居废言,行动合乎清高,所废合乎权宜。(而)我却与此不同,全都无所谓。”

【章旨】

此章记孔子不愿做逸民而隐居废言。

18·9太师挚适齐,亚板干适楚,三板缭适蔡,四板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校】

太师挚,“太”旧作“大”,改今字。

亚板、三板、四板,“板”字旧皆作“饭”,不可解。以此章所言,诸名必皆为乐师之称,故“饭”本字必当为“板”。古无轻唇音,“饭”、“板”音同,故相误,今改正,以免徒生曲折。“板”,打节拍的木板。今所谓“一板一眼”,即由此来。民间称戏曲乐队司鼓为打板,即以其右手所执之器为板片之故。乐队击节打板者不止一人,故有亚、三、四之称。

【释】

太师挚适齐:“太师挚”,鲁乐师之长,即《泰伯》篇(8·16 )“师挚之始”之师挚。“适”,往也。

亚板干:“亚”,次也。“板”,节乐的板片。“亚板”,次于太师而击节打板者。“干”,其名。

三板缭:“三板”,次于“亚板” 而击节打板者。“缭”,其名。

四板缺:“四板”,次于“三板”而击节打板者,“缺”,其名。

鼓方叔入于河:“鼓”,鼓师。“方叔”,其名。“河”,黄河。“入于河”,当谓渡河西去。

播鼗武入于汉:“播”,借为“拨”,来回转动。“鼗”音桃,即今所谓拨浪鼓。“武”,其名。“汉”,汉江。“入于汉”,当谓涉汉水南下。

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少师”,太师之副。“阳”,其名。“击磬”,磬师。“襄”,其名。“入于海”,谓去了海岛。

【训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板干去了楚国,三板缭去了蔡国,四板缺去了秦国。鼓师方叔入了黄河,拨浪鼓师武进了汉江,少师阳和击磬师襄去了海岛。

【章旨】

此章记鲁国礼崩乐坏后诸乐师去向,反映鲁国人才流失。《泰伯》篇(8·16 )子曰“师挚之始”洋洋乎盈耳,则太师挚必孔子同时人,故或谓此为鲁哀公时事,当可信。旧或以“亚饭”、“三饭”、“四饭”为诸用餐时奏乐之乐官,不可信,古无三餐、四餐。《礼记》、《仪礼》等有“三饭”,皆指吃三口饭,与此不同。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毋求备于一人。”

【校】

君子不弛其亲,“弛”旧作“施”,今从《释文》及定州简本。

毋求备于一人,“毋”旧作“无”,改从定州简本。

【释】

周公谓鲁公:“周公”,周公旦。“鲁公”,伯禽。

君子不弛其亲:“君子”,指好国君。“弛”,废弛、罢置。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用也。

故旧无大故:“故旧”,指老臣。“大故”,严重过失。

【训译】

周公(旦)对鲁公(伯禽)说:“君子不闲置他的亲属,不使大臣埋怨不被使用。老臣没有严重过失,就不抛弃。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章旨】

此章记周公戒伯禽之言,讲为君之道,当是孔子所述。

十一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释】

周有八士:按下所云八人不可详考,郑玄以为成王时人,刘向、马融以为宣王时人,包咸以为周世一母四乳八子(四对双胞胎),《汉书·古今人表》列八士于周初,皆未可信。《逸周书·和寤》记武王伐商,有“尹氏八士”,亦与此异。此八士疑是后人于周士伯、仲、叔、季氏各选二人组成。

伯达:或疑即周初之南宫伯达。

伯适:“适”音括。《尚书·君奭》周公言文王之臣有南宫括。

仲突、仲忽:《汉书·古今人表》作“中突、中曶”。

叔夜:《宣和博古图》疑即《周叔液鼎铭》之叔液,《钟鼎款识》以为即《叔夜鼎铭》之叔夜。

季随、季騧:《广韵》“季”字下注:“晋有祁邑大夫季瓜忽,宋有季随逢。《世本》云:‘周八士季随、季騧之后。”翟颢说。

【训译】

周代有八个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章旨】

此章记周八士,亦当是孔子所述。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颜倾天下之黛玉

    颜倾天下之黛玉

    推荐偶滴一位朋友开的淘宝店,主营各种养生保健花草茶,爱美的MM可以去看看哦,怡心养生阁:http://m.pgsk.com/***********************************************推荐新文梦醉红楼情画颦眉: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文,《水月红楼》喜欢红楼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推荐月的新文《梦醉红楼水润珠华》本文简介:竹影婆娑,月影迷离,不时有唢呐喜庆的声音的随风传来,使本来死寂的潇湘馆增添一点点的生气。金玉良缘已经成真,木石前盟终是抵不过人间财势本色,一缕香魂,即将飞逝。。。不想太虚幻境,警幻托言,如今天下即将纷争四起,绛珠仙子需要重新回到人间,救世人于危难之间。林黛玉,清泪撒尽,本该香魂飘散!只因缘数不尽,又重归人世!只身离开贾家,等待她的又是怎样的多彩人生?!初见之云,那个如兰花一般、清贵无暇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对她百般疼爱,万千宠爱!任岁月流逝,一颗芳心,已然暗许!只是他有他的苦衷,他有他的无奈,纵然情锁青梅,无法阻挡别离。两年之约,他们约好了——穆离,阳光一样的美少年,俊朗如玉,幽默风趣,只是一眼,一见钟情,从此情牵黛玉!无怨无悔!是他,陪伴着黛玉度过了最为寂寞的旅途岁月!百转千回,直到最后,才知道,月老的红线,早已经把他们引到了一处!妖孽,只是黛玉第一眼见到肖黎溪的感觉!有着女子一般的玉颜,银色双瞳,妖孽邪魅!轻轻一笑,颠倒众生!是他,霸气地将黛玉留到他的身边,极尽宠爱,情牵一生!月月不会写简介了,此文有点颠覆原著,与原文背景、人物可能有较大的差别,与贾家的纠葛也会比较少了,在此说明,请亲们慎入坑。喜欢的亲,月月恭候,请进!若是不喜欢这样的风格,亲们可以直接跳过了。不过月月保证,一定会带给亲们不一样的视野!颜倾天下之黛玉的视频,?pstyle=1很美滴,看过的亲亲都留下小爪印啊,外加留言,哈哈~~~****************************************************多多支持,投票+收藏+留言,没有票票,就收藏+留言啦月月鞠躬,谢过。。。月月的群,书香红楼,QQ号79991570,敲门砖偶的两篇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字!欢迎加入!月的博客,欢迎大家访问!http://m.pgsk.com/liuyichen66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阎京本是一无业游民,在某次上网购物的时候,得到一本来路不明的医经,无师自通地学习医术,还开了一家小诊所,这里不但有奇形怪状的搏斗用具,还有见所未见的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喜欢往他这里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1896年,李鸿章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此行实为商谈《中俄密约》,达成中俄联盟,以遏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过分膨胀。临行前夕,李鸿章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深陷狼群,四面楚歌。大清外交官陆云起受命先行前往俄阔,为恩师李鸿章扫除危险与障碍,却不幸遭人嫁祸,陷入绝境,受到狼群与俄国警方的双重追击。在他逃亡与追逐的途中,各方势力交错对抗,一个隐藏在西伯利亚深处的狼人帝国,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阴谋赫然浮现。
  • 超级玄师系统

    超级玄师系统

    加倍技能,暴击技能,分身技能,治疗技能,......,各种技能不断出现,诸多技能完爆敌人,狂虐天骄,越阶挑战,伴随着这些逆天技能,林枫将一步一步踏上巅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锦绣嫡女

    锦绣嫡女

    她本是梁朝唯一布衣皇后,扶帝登基却被嫁祸巫蛊之祸,最后身怀六甲竟被活活害死,重生后,她发誓她定要复仇!指腹为婚的傻子王爷到底是有什么背景?前世渣夫再度垂青,她又该何去何从?阴谋诡异,重生这一世,她定然将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大杀天下,我曲无容想要,必定到手!
  • 道门法则

    道门法则

    q群:订阅群1701556,盟主群954782460,其他书友群657860597。道门掌控的天下,应该怎么修炼?符箓、丹药、道士、灵妖、斋醮科仪......想要修仙,很好,请从扫厕所开始做起!符诏到来的时候,你需要站在什么位置?
  •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女杀手,她一生只为追求更为强大的力量。在一次特殊人类的争斗中她最终陨落。再醒来时她已是大明帝国第一家族,荣字世家即将迎来的“小王爷”。自此巫临九州!白衣胜雪,绝代风华,灼花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多少人的心为她沦陷。只见她站在高高的祭台上,用灵魂来倾诉,墨绿色的符文瞬间拔地而起,以她为中心蜿蜒盘旋出九宫阵型。那九宫符文的中央一股强大的力量借助亿万生灵的念力凭空生出,让正处于虚空之中的各大主神也为之颤抖。她浅笑着望向虚空:看到了吗,这便是巫的力量!巫现九州,暗星当出!乾坤动,则天翻地覆!片段一:站在山崖之颠,佩康一身白衣,风华无双。浊世疑惑的看着明明已经魔法耗尽的少年,她不是法师吗,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冷静呢?回眸一笑,佩康抬手一道冷气将浊世美人化成冰雕。浊世:你的魔法还没有耗尽,所有人都上当了!佩康:我的魔法确实是耗尽了,不过“巫”靠得可不是魔法,而是巫术!片段二:大明帝国的死刑牢狱内佩康从自己的尸体上坐起,地上的尸体则慢慢的缩小变成一个破碎的草人。岳秦空:这就是巫的力量吗?佩康浅笑:是!岳秦空:那么请你将我变成巫吧只要能够拥有这种不死的力量,他又何愁不能强大,有何愁无法报仇!————————————————————————————————————————————————————————————这是我在网上搜的关于“巫”的一些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巫:上为天,下为地,乃能沟通天地之人!上古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精怪、妖灵乃至神、怪、鬼、魅等物统辖大地。上古之民,吾等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之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吾等先祖,近乎灭族,痛哭哀嚎之中愤怨之气直冲九霄,天地震动。天心最仁,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力,是为巫者!——————————————————————————————————女强+腹黑+玄幻+宠文!美男多多,过程NP,结局NP!——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同时申明,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