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40

第40章 微子第十八

【题解】

此篇主要论赞古今人才、贤士,兼及孔子出世为民、执著其道的言行,凡十一章。盖以亦言政治,与上篇相类,故相次。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人焉。”

【校】

殷有三人焉,“人”旧作“仁”,义不谐,当属音误,今从定州简本及敦煌一本改。

【释】

微子去之:“微子”,殷纣王庶兄,名启。纣王昏乱,微子数谏不听,遂去。“之”,指纣。下同。

箕子为之奴:“箕子”,纣王叔父,谏纣不从,遂佯狂为奴。

比干谏而死:“比干”,亦纣王叔父,强谏纣,被剖心。

殷有三人焉:“殷”,指殷纣王朝。“人”,人才。 《雍也》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与此同。

【训译】

微子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仆,比干因为劝谏被(他)杀了。孔子说,“(可惜)殷王朝(只)有三位人才。”

【章旨】

此章叹殷纣失人。唯有三人而一去、一为奴、一谏死,皆失。《集解》引马融曰:“仁者爱人,三人行各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也。”说牵强。三人之行不关仁,且此篇皆论人才,不言仁。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校】

按:此章当脱孔子评论之语。

【释】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柳下惠”,鲁大夫展禽,僖公时人,居柳下,谥惠。“士师”,典狱之官。“黜”,罢废。

直道:正直的方法。

枉道:邪曲的方法。

父母之邦:自己的祖国。

【训译】

柳下惠做典狱官,(因为直,)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先生不可以离开(鲁国)吗?”

(柳下惠)说:“以正直的方法事人,去哪儿能不被多次罢免?(如果)以邪曲的方法事人,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

【章旨】

此章赞柳下惠为人才。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释】

齐景公待孔子曰:“齐景公”,见12·11注。“待”,止、挽留。

若季氏:若鲁君之用季氏,使专权也。

季、孟之间:鲁之季氏、孟氏之间。鲁三卿季氏最贵,孟氏为下。以其之间,下于季氏而尊于孟氏也。

曰吾老矣:“曰”,景公复曰。

【训译】

齐景公(开始)挽留孔子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那我做不到。(我)将以季氏与孟氏之间的(礼节)待他。”(后来却)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章旨】

此章记齐景公失人。

18·4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校】

齐人馈女乐,“馈”旧作“归”,改从《释文》所录郑本。

【释】

齐人馈女乐:“馈”,赠送。“女乐”,女乐人。

季桓子:季康子父,鲁定公时执政。

朝:上朝听政。

孔子行:“行”,指离鲁适卫。事在定公十三年。

【训译】

齐国人送来(几个)会音乐的女子,季桓子接受了她们,三天不上朝听政,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章旨】

此章记孔子离鲁之故,叹鲁之失人。时孔子为鲁司寇,季桓子执政,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故孔子行。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而德之衰也?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校】

何而德之衰也,旧无“而”、“也”二字,今从汉石经,合乎歌体。

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二“也”字旧无,今从定州简本及皇本等增。

趋而避之,“避”旧作“辟”,改今字。

【释】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狂”,疯癲之人。《高士传》云:楚狂姓陆名通。“接”,《说文》:“交也。”此指接触、触摸。“舆”,孔子所乘之车舆。旧以“接舆”为人名,非。又或以“接舆”为迎接乘舆之人,亦非。“过”,经过。

何而德之衰也:“何”,为何。“而”,用同“尔”,你也。“之”,语助词。“衰”,衰减、不如前。

往者不可谏也:“谏”,劝而正,劝孔子也。

来者犹可追也:“追”,犹及。言犹可及劝。

已而:“已”,止也。“而”同“尔”,语助词。下同。

今之从政者殆而:“今之从政者”,就楚国言。从政者,指执政者。“殆”,疑也。

【训译】

楚国一个疯疯癲癲的人一边唱着一边用手触摸着(孔子坐的)车子从孔子旁边经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为什么你的德行衰减?以往的不能劝(你)改正了,未来的还来得及。停下吧,停下!当今(楚国)执政的人怀疑(你)呀!”孔子下车,想跟他说话。(那人)快步向前躲避,(孔子)没能跟他说上话。

【章旨】

此章记楚狂劝孔子莫要之楚之事。《史记·孔子世家》载:楚令尹子西对楚王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是楚执政者疑孔子之事。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欤?”

对曰:“然。”

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櫌而不辍。

子路以告,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校】

是鲁孔丘欤、是鲁孔丘之徒欤,二“欤”字旧皆作“与”,改今字。

悠悠者天下皆是也,“悠悠”旧作“滔滔”,从《释文》所录郑本及《史记·孔子世家》改。

避人、避世,“避”字旧作“辟”,改今字。

櫌而不辍,“櫌”旧作“耰”,从汉石经及《说文》改本字。

子路以告,“以告”前旧有“行”字,从汉石经、定州简本删。

子怃然曰,“子”前旧有“夫”字,后人所增,今从汉石经及定州简本删。

【释】

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二人外号,非真姓名。“耦而耕”,二人并排同力以耒耜翻地。

津:渡口。

执舆:掌车、驾车。

悠悠:忧虑之貌。

而谁以易:“以”,可以。“易”,改变。

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且”,况且、何况。“而”,同“尔”,你也。“避人之士”,指孔子。

避世之士:桀溺指自己与长沮。

而不辍:“櫌”,摩地的工具,做动词。

怃然:茫然自失之貌。

鸟兽不可与同群:叹不得居尘世之外。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在一起。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言天下若有道,则己亦不参与于“易”。

【训译】

长沮、桀溺二人并排用耒耜翻地,先生从旁边经过,派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

长沮问:“那个驾车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正是(他)。”

(长沮)说:“这就(应当)知道渡口了!”

(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问:“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回答说:“对。”

(桀溺)说:“忧虑不安的人满天下都是,谁能改变(这种局面)?何况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如跟随避世的人呢?”不停地敲打着地里的土块。

子路把这话告诉了(先生),先生茫然自失地说:“不能够与鸟兽同群,我不和这人的门徒在一起,和谁在一起呢?(只是)天下如果秩序正常,我也就不会参与改变它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为隐者所讥而不改其行,见其忧天下之心及执著其道的精神。虽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又曰天下有道则丘不与易也,见其还是不愿与。旧以此章有老庄思想,忽略下句,失孔子本意。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置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

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废,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校】

以杖荷蓧,定州简本“荷”作“何”,本字,参《宪问》篇(14·40)“荷蒉”校。

置其杖而耘,“置”旧作“植”、“耘”旧作“芸”,今改从汉石经。

使子路返见之,“返”旧作“反”,改今字。

长幼之节不废,“不”后旧有“可”字,衍,后人所增;“废”后旧有“也”字,从定州简本删。

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礼”旧作“义”,今从汉石经;末“也”字从定州简本增。皇本等作“如之何其可废也”,亦有“也”字。

【释】

后:落后、掉队。

丈人:扶杖之人、老人。

以杖荷蓧:“荷”,用同“何”,挑也。“蓧”,音掉,锄草器,《说文》作“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也。“分”,辨也。二句骂子路。

置其杖而耘:“置”,放也。“耘”,除草。

杀鸡为黍而食之:“黍”,黏黄米。“食”,读寺音,给……吃。

见其二子焉:“见”,读现音,使之见。

无义:没有“义”、不应该。

长幼之节不废:指丈人见其二子言。

君臣之礼:指臣事君。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而”,却也。“大伦”,指君臣之伦。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指孔子之道。

【训译】

子路跟在后面掉了队,遇见一位长者,用拐杖挑者锄草的工具。子路问(他)说:“看见(一位)老先生了吗?”

长者说:“(你们这些人)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先生?”(说完)放下拐杖就锄地。

子路拱手站立,(无奈地等着。)

(天色已晚,长者)留子路(在家)住宿,(并且)杀鸡做黄米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按长幼先后)出来见他。

第二天,子路赶上先生,并把这事告诉了先生。先生说:“(这是一位)隐者。”让子路(再)返回去见他。

(子路)返回到长者家里,(长者)已经出门了。(于是)子路(留下先生的话)说:“不出仕是无义(的表现)。长幼小节都不废除,君臣大礼怎么能废掉它呢?(你)想保洁自己的身体,却乱了大伦。君子出世做事,是尽他的义务。(我的)主张不能实现,(我早)已知道了。”

【章旨】

此章记子路路遇隐者事,反映孔子的出世思想及执著其道的精神。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伯夷、叔齐欤!”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校】

不辱其身者,“者”字从皇本、正平本增。

伯夷、叔齐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行中清,“行”旧作“身”,涉前文误,从《史记·孔子世家》改。

【释】

逸民:隐居逸世之民。

伯夷、叔齐: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之二子,不食周粟,后皆饿死。

虞仲:仲雍之曾孙周章之弟。《史记·吴太伯世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封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

夷逸:古夷人之隐者。《尸子》载:“夷逸者,夷诡诸之裔。或劝其仕,曰:‘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绣入庙而为牺。”

朱张:无考。

少连:《礼记·杂记下》载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降志:屈其志向,服非所服之朝。

言中伦:“中”,合也。“伦”,类,指逸民之类。

行中虑:“虑”,指逸民之虑。

放言:“放”,弃置、罢废。放言,即废言。

行中清:“行”,指其所行,隐居。“清”,清白、清高。

废中权:“废”,指所废,即放言。“权”,权宜。

我则异于是:“是”,指隐居废言,行中清,废中权。

无可无不可:犹今曰无所谓,实则意在不愿隐居放言,故曰异于是。

【训译】

(古今)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先生说:“不降屈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体的,是伯夷、叔齐吧!”认为“柳下惠和少连降屈了自己的意志,辱没了自己的身体,(只是)言语合乎(逸民)之类,行动合乎(逸民)所虑,大概如此而已罢了。”认为“虞仲和夷逸隐居废言,行动合乎清高,所废合乎权宜。(而)我却与此不同,全都无所谓。”

【章旨】

此章记孔子不愿做逸民而隐居废言。

18·9太师挚适齐,亚板干适楚,三板缭适蔡,四板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校】

太师挚,“太”旧作“大”,改今字。

亚板、三板、四板,“板”字旧皆作“饭”,不可解。以此章所言,诸名必皆为乐师之称,故“饭”本字必当为“板”。古无轻唇音,“饭”、“板”音同,故相误,今改正,以免徒生曲折。“板”,打节拍的木板。今所谓“一板一眼”,即由此来。民间称戏曲乐队司鼓为打板,即以其右手所执之器为板片之故。乐队击节打板者不止一人,故有亚、三、四之称。

【释】

太师挚适齐:“太师挚”,鲁乐师之长,即《泰伯》篇(8·16 )“师挚之始”之师挚。“适”,往也。

亚板干:“亚”,次也。“板”,节乐的板片。“亚板”,次于太师而击节打板者。“干”,其名。

三板缭:“三板”,次于“亚板” 而击节打板者。“缭”,其名。

四板缺:“四板”,次于“三板”而击节打板者,“缺”,其名。

鼓方叔入于河:“鼓”,鼓师。“方叔”,其名。“河”,黄河。“入于河”,当谓渡河西去。

播鼗武入于汉:“播”,借为“拨”,来回转动。“鼗”音桃,即今所谓拨浪鼓。“武”,其名。“汉”,汉江。“入于汉”,当谓涉汉水南下。

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少师”,太师之副。“阳”,其名。“击磬”,磬师。“襄”,其名。“入于海”,谓去了海岛。

【训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板干去了楚国,三板缭去了蔡国,四板缺去了秦国。鼓师方叔入了黄河,拨浪鼓师武进了汉江,少师阳和击磬师襄去了海岛。

【章旨】

此章记鲁国礼崩乐坏后诸乐师去向,反映鲁国人才流失。《泰伯》篇(8·16 )子曰“师挚之始”洋洋乎盈耳,则太师挚必孔子同时人,故或谓此为鲁哀公时事,当可信。旧或以“亚饭”、“三饭”、“四饭”为诸用餐时奏乐之乐官,不可信,古无三餐、四餐。《礼记》、《仪礼》等有“三饭”,皆指吃三口饭,与此不同。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毋求备于一人。”

【校】

君子不弛其亲,“弛”旧作“施”,今从《释文》及定州简本。

毋求备于一人,“毋”旧作“无”,改从定州简本。

【释】

周公谓鲁公:“周公”,周公旦。“鲁公”,伯禽。

君子不弛其亲:“君子”,指好国君。“弛”,废弛、罢置。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用也。

故旧无大故:“故旧”,指老臣。“大故”,严重过失。

【训译】

周公(旦)对鲁公(伯禽)说:“君子不闲置他的亲属,不使大臣埋怨不被使用。老臣没有严重过失,就不抛弃。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章旨】

此章记周公戒伯禽之言,讲为君之道,当是孔子所述。

十一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释】

周有八士:按下所云八人不可详考,郑玄以为成王时人,刘向、马融以为宣王时人,包咸以为周世一母四乳八子(四对双胞胎),《汉书·古今人表》列八士于周初,皆未可信。《逸周书·和寤》记武王伐商,有“尹氏八士”,亦与此异。此八士疑是后人于周士伯、仲、叔、季氏各选二人组成。

伯达:或疑即周初之南宫伯达。

伯适:“适”音括。《尚书·君奭》周公言文王之臣有南宫括。

仲突、仲忽:《汉书·古今人表》作“中突、中曶”。

叔夜:《宣和博古图》疑即《周叔液鼎铭》之叔液,《钟鼎款识》以为即《叔夜鼎铭》之叔夜。

季随、季騧:《广韵》“季”字下注:“晋有祁邑大夫季瓜忽,宋有季随逢。《世本》云:‘周八士季随、季騧之后。”翟颢说。

【训译】

周代有八个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章旨】

此章记周八士,亦当是孔子所述。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前妻来袭(影视出版)

    前妻来袭(影视出版)

    李敖说:世间最凶猛的动物叫前妻。前妻究竟是种什么动物,她对婚姻的杀伤性有多大,在离婚的那一刻,没人知道!林朵渔、纪琴、颜樱是三个年过30岁的离异女人。她们因不同原因走出婚姻的围城,在如何走出自我否定的困境,如何对待那个伤害过他们的男人,如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她们有着各自的选择。三个失婚女人一个未婚女子之间的情感迷惘与困惑,期间穿插着三个女人的友谊……当当购书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0944743&ref=search-1-pub另:作者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因为爱过,所以慈悲》也在当当有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0944745&ref=search-1-pub读者群:112510704欢迎加入。
  •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他说,阿黎,待我荣登大宝,必十里红妆迎你入宫。但他朝权稳固之时,不但灭她满族,还将她送给他人做妾。赫连清绝,我若不死,必要你血债血偿!不堪受辱,濒临死亡前赌下血海誓言!***再次醒来,她竟成了将军府嫡女,千方百计入宫,争得荣宠,为的就是他的命!悬崖边,女子长发乱飞,红衣妖娆,魅惑众生的笑容下,是血肉入腹的滋滋声。“为什么?”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尽没入腹的匕首,面色苍白如纸。“因为,我要你陪葬!”苏家一百多口的性命,还有他……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后,她笑,风华绝代,入目里,却是他惊恐跌来的声音。“阿黎——”她身形一震,笑容在脸上碎裂开,震惊的看向他泣血的双眸。你早就知道我是苏黎,对不对?所以才容我,纵我,宠我,对不对?可是清绝,阿黎已经死了。人生没有第二次……***再次归来,她已成当朝清王疼爱的宠妃,再见,她眉眼温润,往昔不在。他声声唤她,“阿黎。”她回过头来,笑容灿漫,“皇上认错人了吧。”【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大气磅礴的复仇重生文,喜欢的亲一定不要错过!】
  • 心灵鸡汤精粹版7

    心灵鸡汤精粹版7

    简单快乐——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面对残酷的现实,快乐总是差一步。但是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臭小子,看你拽还是我拽!

    她是XX‘雪组’老大,作风冷冽闻风散胆,无人不知。在杀手界被称为‘冷’他是霸道冰山帅哥,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且有着不为人知的XX背景。她隐匿真实身份迈入学校,只为寻一知己。却不想活生生的撞到他。她骂他,她诅咒他,不甘心被他随意使唤。而他却翘起二郎腿,斜眼戏谑的露出难得一笑,暧昧不清。她拼了命的想要逃离开他,却被一团花痴女生当做是纠缠不清。而就在她绞尽脑汁,筋疲力尽也摆不脱他的时候。他却一脸乏意装作无聊的看着她,嘴里还不忘嚷嚷着。“跑腿的,去给我买杯果汁……。”“跑腿的,给我捶捶肩……”“跑腿的,限你十分钟给我订好餐厅……!”天呐……!行行好,直接劈死她吧……!然而这对冤家又会如何展开他们的爱情呢?是争斗?是吵闹?是死缠着不放?还是最后收入囊中!?
  • 诛天狂妃

    诛天狂妃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飞扬跋扈,傻子废物是她的代名词,可殊不知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傻子小姐,仗势欺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恶制恶,重生穿越到这个莫须有的王朝,光芒万丈。--情节虚构,你还不够格!”当着所有皇亲贵族,请勿模仿,她天赋异禀。报复王爷,“娶我,惩治小姐,她嚣张拒绝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小恶魔老公

    小小恶魔老公

    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景象,在尤为繁华的西市,外商的店铺很多,而最受唐朝众多文人喜欢的便是来自波斯国的胡姬歌舞。市井繁华的中心,胡姬酒肆中,波斯女子正在排练歌舞。琴曲声、打拍声、还有柔美而欢快的歌声,好不热闹。在酒肆中二楼的木阁房间,不时的有道光芒从缝隙中射出……阁门内,流光照射的源处,是一圆形的水晶球,那水晶球周身淡蓝光芒,此时正射出万道光束,在光束……
  • 盛世暖婚

    盛世暖婚

    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阎王,手持权柄,尊贵非凡。她是急求结婚待嫁的大龄女青年,手握白刃,杀鸡宰鱼。防火防盗防闺蜜,当她亲眼目睹闺蜜和未婚夫搅在一起时。一怒之下,她就在街上随便找了个人结婚。却没想到,闪出个不可惹的大人物。他说:老婆,这么晚,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