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30

第30章 颜渊第十二(2)

十一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490年在位。鲁昭公二十五年(景公三十一年),孔子因鲁乱适齐,景公问政当在此年。“政”,指为政大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言君当如君,臣当如臣,父当如父,子当如子。

信如:“信”,诚、真。“如”,若。

吾得而食诸:“得”,能够。“诸”,“之乎”合音。

【训译】

齐景公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景公说:“好啊!如果真的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到它吗?”

【章旨】

此章论为政之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处理好社会及人伦关系,以保持社会安定。

十二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

【校】

其由也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释】

片言:“片”,半也。片言,一言半语。旧或以“片”为“偏”,释“片言”为一偏之言。以一偏之言而断狱,不可曰“可以”,且单凭一偏之言亦必不可以断狱。

折狱:“折”,断也。“狱”,讼事、官司。片言折狱,极言其明断。

【训译】

先生说:“一言半语(就)可以断官司的,大概是仲由吧!”

【章旨】

此章疑是讲子路行事果断。

十三

12·13子路无宿诺。

【校】

按:此句旧与上合作一章,义不蒙,今别。

【释】

无宿诺:“宿”,夜也,谓隔夜。“诺”,承诺。无宿诺,言当天必定完成对人的承诺。旧释“宿”为留、拖延,非,若为此义,当云“不宿诺”。

【训译】

子路没有隔夜的承诺。

【章旨】

此章赞子路能及时兑现诺言。《公冶长》(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正是无宿诺的表现。

十四

12·14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释】

听讼:“听”,治、审理。“讼”,诉讼。

犹人:如人也。

必也:指必使听讼。旧连下为句,非。

无讼:无有诉讼之事,即诉讼不兴。

【训译】

先生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差不多。如果一定(让我去做),(我会)使没有诉讼吧!”

【章旨】

此章记孔子对其听讼能力的自信,亦见其欲使天下无讼的意愿。孔子为司寇,盖以此也。

十五

12·15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释】

政:指从政、搞行政。

居之:居为政之位。

行之:行政、处理政事。

【训译】

子张问(怎样)搞行政,先生说:“在职没有懈倦,办事要用忠心。”

【章旨】

此章论为政,教人敬业奉公。居之无倦,是敬其业;行之以忠,是无私心。

十六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释】

成人之美:“成”,成全、促成。“美”,一切美善之事。

恶:一切丑恶不良之事。

【训译】

先生说:“君子成全人的好事,不成全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章旨】

此章劝人成人之美。君子有仁德,故成人之美;小人无仁德,故成人之恶。

十七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

季康子问政:“季康子”,季孙肥,哀公时执政。参2·2注。“政”,指执政。

政者,正也:以音训。“正”,端正、平正、公正。

子帅以正:“帅”,同“率”,率领、做表率。

【训译】

季康子问(怎样)执政,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就是正。您(如果)以正做表率,谁敢不正?”

【章旨】

此章言为政在于正身。

十八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不欲,虽赏之不窃。”

【校】

苟子不欲,“子”后旧有“之”字,涉下句衍,从皇本等删。

【释】

苟子不欲,虽赏之不窃:“苟”,如果。“欲”,贪欲。季康子贪,故孔子言此。

【训译】

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如果您(自己)不贪欲,即使奖赏他们(他们)也不会偷。”

【章旨】

此章言治盗在于不贪,就季氏实际说。在上者贪则民贫,贫极则窃。故治盗之根本在于治贫,在于均,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十九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校】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旧无二“也”字,后人误删,今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唐写本补。

【释】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若,假设之词。“杀”,诛杀。“无道”,不行正道之人,坏人。“就”,成就。

君子之德:“君子”,谓在位者。“德”,品德、德性。

小人:谓百姓。

草上之风,必偃:“上”,加也。“上之风”,加之以风。“偃”,仆倒。

【训译】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行政的办法道:“如果杀了坏人来成就好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您执政,哪里用得着杀人?您想让善良,百姓就善良了。(因为)执政者的德性像风,老百姓的德性像草;草被风一吹,一定会(顺势)倒伏。”

【章旨】

此章言执政在于从上化之。

二十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矣’?”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校】

尔所谓达矣,“矣”,旧作“者”,改从正平本及敦煌诸本。

【释】

士:男子而任事者。

达:显达、通达。

闻:闻其名、有声望。

邦:国,指朝廷。

家:卿大夫之家。

质直而好义:“质”,本质、品质。“直”,正直。“而”,而且。

虑以下人:“虑”,思也。“下人”,居人之下。

色取仁而行违:“色”,貌,表面。“行”,实际行动。“违”,指违仁。

居之不疑:“居”,处也。“之”,指仁名。“疑”,怀疑。

【训译】

子张问:“干事的人怎样就可以称之为通达了?”

先生说:“什么意思,你所说的‘通达了’?”

子张回答说:“(就是)在朝廷(做事)一定知名,在卿大夫家(做事)一定知名。”

先生说:“这是出名,不是通达。那通达,(是指他)品质正直而主持正义,察言观色而思居人下,在朝廷做事一定显达,在卿大夫家做事一定显达。那出名,(是指他)表面上取向仁而行动上违背仁,(又)以仁自居而不怀疑,在朝廷(做事)一定知名,在卿大夫家(做事)一定知名。”

【章旨】

此章论闻、达。闻者多沽名钓誉,达者乃有实际行动。

二十一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欤?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欤?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校】

修慝,“修”旧作“脩”,改本字。

按:三“欤”旧皆作“与”,改今字。

【释】

舞雩:祭天求雨用的土台,在曲阜城南。

崇德:提高道德修养。

修慝:“修”,治而去之。“慝”,恶念。

辨:析也。

先事后得:“事”,做事、劳动。“得”,获得、收获。

攻其恶:“攻”,攻击。“其”,用同“己”。

无攻人之恶:“无”,犹不。

一朝之忿忘其身:言因一朝之忿而忘其身。“一朝之忿”,偶然的忿怒。

【训译】

樊迟跟着(先生)在舞雩台游玩,(顺便)问:“请问(怎样)提高道德、根治恶念、辨析迷惑?”

先生说:“问得好!先做事后获得,不是提高道德吗?攻击自己的恶不攻击别人的恶,不是根治恶念吗?因偶然的忿怒而忘了自身,并连累到自己的父母,不是迷惑吗?”

【章旨】

此章就樊迟实际而言崇德、治慝、辨惑。盖樊迟有不事而得、好攻人恶、怒而犯浑之毛病,故孔子如此说。

二十二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校】

问智,“智”字旧皆作“知”,从皇本及敦煌诸本改。下同。

向也,“向”旧作“乡”,改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诸本。

举直措诸枉,“措”旧作“错”,改本字,与《子路》篇一律。

【释】

举直措诸枉:“措”,置也。“枉”,曲也。

富:弘富。

皋陶:音高摇,舜辅臣。

汤:商开国之君。

伊尹:汤辅臣。

【训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先生说:“关爱人。”

(又)问(什么是)智,先生说;“了解人。”

樊迟不明白,先生(又)说:“把直的拿来放在曲的上面,能使曲的变直。”

樊迟退下来,见到子夏,问:“刚才我去见老先生问什么是智,先生说‘把直的拿来放在曲的上面,能使曲的变直’,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是)寓意弘富的话呀!(比如)舜当天子,从民众里面选人才,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远去了;汤当天子,从民众里面选人才,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远去了。”

【章旨】

此章论仁、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一举而两得,故曰智。子夏所解,未必合孔子知人为智之义。

二十三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校】

忠告而善导之(皇本等作“忠告而以善导之”),“导”旧作“道”,从皇本改今字。

【释】

友:指与朋友相处。

导:引导、劝导。

不可:指不听忠告不从劝导。

【训译】

子贡问(怎样)与朋友相处,先生说:“忠心地告诫他,好好地劝导他。(他)不听从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章旨】

此章言处友之方。

二十四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释】

文:文德、文雅。

辅:辅助。

【训译】

曾先生说:“君子以文德会朋友,以朋友辅仁德。”

【章旨】

此章言会友的方法及其目的。“以文”,谓不以粗俗鄙野之道,非必《诗》、《书》。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缘聚陌上情

    缘聚陌上情

    风打残菊,窗骤开,疑是君又至。一袭嫁衣,两人情伤,负君相思意。念君难忘,音渺茫,天涯无处觅。曲阑深处,梦醒唯见残红舞,一纸红笺朝谁寄。辗转成灰,泪撒香尘,浮生瞬息,追忆当年景。原以为与爱情会永远绝缘,没想到意外穿越到初唐,却是桃花朵朵开。一个情深似海,一个生死相随,一个爱恨交织。
  • 财富的秘密:亿万人幸福生活的指南

    财富的秘密:亿万人幸福生活的指南

    关于财富的巨大秘密:1923年,一个重大的秘密被重新发现!一个无数亿万富翁保守的秘密!一个让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人成为富人的秘密,被富兰克林·霍布斯重新发现!
  • 穿越之虫族主宰在异界

    穿越之虫族主宰在异界

    获得星际争霸世界锦标赛五连冠的虫族之王赵云杰,在对手打出GG后,还没来的及退出时,面前电脑突然爆炸,赵云杰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赵云杰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穿越附身在一个被丢入妖星的少年身上,而且拥有了主宰的身份,那么面前这个亲昵的添着他的脚的大怪物,难道就是虫族的工蜂?赵云杰顿时雄心壮志,豪情万丈的说:“我必将把整个修真宇宙中所有冷艳高傲的仙子都调整成刀锋女王!”好吧,此文越来越暴君了……
  • 灵怪笔录

    灵怪笔录

    一场普通的跳大神捉鬼会,竟引出诡秘墓穴千古玄案!徐、王两家后人探寻诡墓疑云,却遭遇鬼打墙、妖勾魂,件件惊人心;又遇上人面獾、僵尸王,招招要人命!更见识了炼魂秘术、鬼胎复仇、凶灵入梦!且看灵师后人如何占卜阴阳,趋吉化凶,揭开诡墓背后的终极秘密……
  •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爱伦.坡关于小说创作的著名理论是“效果论”,即力图在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具体的创作和思考要围绕这种预期的效果。 这个小说选本《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既有侦探类,也有恐怖类、神奇类、心理类、象征类等,能够大致囊括他的总体风格。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威廉.维尔逊》、《被藏起来的心脏》等文章。
  • 1944大崩溃

    1944大崩溃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一年,日军发动了“一号计划”,豫中大战爆发,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司令官蒋鼎文、汤恩伯抛下数万大军,狼狈而逃。最终,日军连下郑州、许昌、洛阳等数城,直取长沙、衡阳,意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直逼重庆,兵锋所到之处,遍地狼烟。随着战事推进,日军开始进攻衡阳城,国民党第10军驻守在此,大战爆发,持续四十余天,为抗战以来最为惨烈的攻防战,身为士兵的佟满堂兄弟、督战官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等人的命运因这场战事而被捆绑在一起。
  • 漂亮朋友 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

    漂亮朋友 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

    本书是“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代表作的合集。《漂亮朋友》描写了小职员杜洛瓦发迹的经历。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由于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一家报馆工作。他依仗自己的外貌赢得了人们的欢心,并以各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向上爬,最后竟成为百万富翁的女婿,巴黎新闻界的红人。《羊脂球》通过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敌人献身的遭遇,刻画了有产者为了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丑恶嘴脸,生动描绘了战时法国的社会图景,被誉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堪称楷模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亲情冷漠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生活的残酷性和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