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9

第29章 颜渊第十二(1)

【题解】

此篇论修身崇德、为政理民,及交友处世之法,旧凡二十四章。今删与《雍也》篇重出之“博学于文”章,另别为二十五章。前篇记人物,此篇复泛论之,故相次。颜渊堪为代表,故以为首章而名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校】

颜渊问仁,赵岐《孟子·万章上》章句所引“仁”上有“为”字,当是,与下二“为仁”同。

【释】

[为]仁:“为”,作、造就。“仁”,指仁的名声,被人称为“仁”,下同。旧释仁德,非。

克己复礼为“仁”:言通过克己复礼来造就“仁”。“克”,克制、约束。“复”,借为“覆”,盖也。“礼”,社会规范。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犹一旦。“天下”,指天下之人、所有的人。“归”,犹“归功”之“归”。“归仁焉”,把“仁”归之于他,即称他“仁”,“焉”为兼词。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自、在。“而”,借为“能”。

目:细目、具体条目。

敏:行动敏捷。释聪明非,聪明与“事”不谐。

请事斯语矣:“请”,请求对方允准,谦敬之词。“事”,从事、实践。

【训译】

颜渊问(怎样)造就“仁”的名声,先生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礼,就能造就‘仁’的名声。(因为你)一旦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礼,天下的人就会把‘仁’的称呼归在你身上。(可见)造就‘仁’的名声由自己,能由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怎么做?”

先生说:“不合礼法的东西不看,不合礼法的话不听,不合礼法的话不说,不合礼法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做事)不敏捷,也请求实践这话了!”

【章旨】

此章讲造就仁名之法。“勿”,即克己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视、听、言、动皆覆礼,故以为目。若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其人必时时处处想着他人,故天下以“仁”归之,可见为“仁”由己不由人。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

仁:亦指仁者之名。

如见大宾:“大宾”,贵宾。如见大宾,形容庄重、谦敬。

如承大祭:“承”,当也。“大祭”,重祭也。如承大祭,形容严肃、不苟。

勿施于人:“施”,加也。

无怨:“怨”,谓怨悔。

请事斯语矣:“请”,谦敬之词。

【训译】

仲弓问(怎样才会被人称为)“仁”,先生说:“出门像(去)见贵宾一样(庄重而谦敬),使役百姓像承当大祭一样(严肃而不苟)。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在朝廷做事无怨无悔,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无悔。”

仲弓说:“我虽然(做事)不敏捷,也请求实践这话了!”

【章旨】

此章就仲弓而讲造就仁名之法。出门如见大宾则必不为苟且害人之事,使民如承大祭则必不厉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仁心,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任劳任怨。如此之人,自得有仁者之名。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释】

司马牛:名犁,孔子弟子,本姓向,宋司马桓魋之弟,以其兄之职为氏。

讱:音刃,《说文》:“顿也。”谓停顿、突然中断、打磕等、不连贯。释迟钝非。

为之难:“为”,作,指作事。“难”,不易。

【训译】

司马牛问(怎样的人才算)“仁”,先生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的时候打磕等。”

(司马牛说:)“说话的时候打磕等,就叫做‘仁’了吗?”

先生说:“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打磕等吗?”

【章旨】

此章论仁者。司马牛盖说话如放连珠炮而做事轻描淡写,故孔子以此教之。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释】

不忧不惧:坦荡也。

内省不疚:“内省”,反省自己。“疚”,愧疚。

【训译】

司马牛问(怎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先生说:“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说:)“不忧不惧,就算是君子了吗?”

先生说:“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忧惧的?”

【章旨】

此章论君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俗语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司马牛常忧,故如此教。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佚,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校】

君子敬而无佚,“佚”旧讹“失”,从俞樾说改正。

【释】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司马牛之兄弟桓魋等因叛乱而丧亡于外,故曰无。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司马牛兄弟之死说。

敬而无佚:“敬”,认真。“佚”,淫佚、放荡。

与人恭而有礼:“与人”,对人。

【训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对他)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运,富贵在于天。君子(只要)认真做事而不放荡,对人恭谨而有礼貌,四海之内(就)都是(他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章旨】

此章劝人解忧,并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矣!”

【校】

肤受之诉,“诉”旧作“愬”,改今字。

可谓明也矣、可谓远也矣,二句“矣”前旧皆有“已”字,于此不可通,当是后人不知“已”同“矣”而复增“矣”字,今从《汉书·五行志》及《群书治要》所引删“已”字。

【释】

明:英明、明智。

浸润之谮:“浸润”,逐渐渗透,喻心受,与肤受相对,指使身心受苦。“譖”,音怎去声,毁谤之言。

肤受之诉:“肤受”,肌肤所受,指使肌肤受苦。“诉”,诉讼。

不行焉:不行于他。旧或释为在他身上行不通,非。

远:指看得远。

【训译】

子张问(怎样才算)英明,先生说:“使身心受苦的毁谤和使肌肤受(苦)的诉讼不在他身上出现,可以算是英明了呀!使身心受苦的毁谤、使肌肤受苦的诉讼不在他身上出现,可以算是看得远了呀!”

【章旨】

此章论“明”与“远”,戒人一生不要受人毁谤或被人诉讼。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使民信之。”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校】

使民信之,旧作“民信之矣”,从正平等本增“使”字(皇本作“令”)删“矣”字。

【释】

政:政事,此指怎样治理国政。

足食、足兵:“足”,动词,谓备足。“兵”,指兵器。

信之:“信”,信任。“之”,指为政者。

去:去掉。

斯:此也。

无信不立:“无信”,不信。“不立”,指政不立。

【训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政,先生说:“备足粮食,备足兵器,使百姓信任他。”

子贡说:“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里面先去掉哪一项?”

先生说:“去掉兵器。”

(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这两项里面先去掉哪一项?”

先生说:“去掉粮食。(因为)人自古以来都要死,(而)百姓不信任,(政令)就不能成立。”

【章旨】

此章论为政之法。政令不能立,何以为政?故民信最重。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矣。”

【校】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矣,旧无“矣”字;皇本、正平本“矣”作“也”,音之误,今从改。

【释】

棘子成:卫大夫。《汉书·古今人表》作“革子成”,古音同。

质而已矣:“质”,质朴。

何以文为:“文为”,装饰使有文采。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惜”,可惜。“夫子”,指棘成子。

驷不及舌:“驷”,四马所驾之车。“及”,赶上。

:音扩,《说文》:“去毛皮也。”按:郭声字有外、大义,如外城谓之“廓”。“鞟()”从郭声,不应为去毛皮,疑本作“未去毛皮”,脱“未”字。《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若“鞟”为去毛皮,则与“革”无异。

【训译】

棘子成说:“君子质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有文?”

子贡说:“可惜呀,老先生说君子说错了!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人的舌头。如果文等于质、质等于文,那老虎豹子的皮就等于狗皮羊皮了!”

【章旨】

此章论文、质有别,君子之文不可少。所谓驷不及舌,意为舌头在人嘴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连四马快车也赶不上,以批评棘子成之信口开河。今或释为一言既出四马难追,非,此无追悔之义。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释】

年饥:年成不好,有饥荒。

有若:即有子,见1·2注。

盍彻乎:“盍”,何不。“彻”,一种税法,抽取收入的十分之一。郑玄曰:“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也。”

二:十分之二。

孰与:即与谁、和谁。

【训译】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用不足,(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何不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征税?”

(哀公)说:“(征)十分之二我尚且不足,怎么能(只)征十分之一呢?”

(有若)回答说:“百姓(如果)足,君和谁不足?百姓(如果)不足,君和谁足?”

【章旨】

此章论君民一体。“彻”、“二”旧有异说,不可尽考,姑从众。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从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校】

从义,“从”旧讹作“徙”,从俞樾说改正。

章末旧有“诚不以富,亦祇以异”二句,为《季氏篇》“齐景公有马”章(16·12)错简衍文,今删移于彼。参彼校。

【释】

崇德:“崇”,高也,使动用法。崇德,即提高道德修养。

辨惑:“辨”,辨析,弄明白。“惑”,迷惑。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人。参1·8注。

从义:跟着义走。

【训译】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辨析迷惑,先生说:“以忠、信为主人,跟着义走,就是提高道德修养。喜欢他(就)想让他活着,讨厌他(就)想让他死;既想让他活,又想让他死,这就是迷惑。”

【章旨】

此章言崇德、辨惑的方法。好恶无常,乃惑之由。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2012王者归来,普粉必读。来自俄罗斯一线材料,资深俄文翻译,留学俄罗斯多年,全面揭秘普京的心路历程,关于成长,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个性,最有料的内容丝丝入扣解读谜一样的普京,读懂全球最具魅力的天枰座铁腕男人。
  •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光明暗夜大PK,怎么把我也卷进来了?难道是我人品爆发,才穿越到洪荒?没想到一个破珠子竟然这么厉害,让我重生还能遇见他们!哈哈,鸿钧,我来了!可是道祖、元始天尊、准提都不收我为徒,这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家伙!我是谁啊?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光明神!只有我才能创世纪,不服就放马过来啊……
  • 血脉破苍穹

    血脉破苍穹

    三百年前,炎帝飞升,今天,黑暗的魂族不耐寂寞,再次开始肆虐人间,萧林家族的废物,在机缘巧合下,获得斗帝传承,从此平静的生活打破。绚丽巅峰的斗气,与神兽的激烈对决,进入梦幻之境,还有数不清的秘密宝藏!看一个废柴是如何在拥有斗帝的血脉后,展开刺激的人生,灭仇家,踏破苍穹飞升成神。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王爷太霸道:失宠罪妃要出逃

    王爷太霸道:失宠罪妃要出逃

    对她冷嘲热讽,她忍了,说她水性扬花勾引太子诱惑王爷,她也忍了,对她动用私刑?——也忍!她一忍再忍,可是她们却步步相逼取她性命。好!既然这般活不下去,那就斗吧!她就要得到太子的心,她不介意绝世毒立攻于心计,她要坐上权利的巅峰!这世上谁也拦不住她!除了,那个人的爱情……
  • 仙商独绝:珑玉夫人

    仙商独绝:珑玉夫人

    她是人族尊贵的世家小姐,她也是仙族不朽的珑玉夫人,她更是兽族最无可替代的复苏女神。她是是丈夫眼中的毒妇,却是初恋心中永远不老的少女,也是情人心头难以抹去的一滴眼泪。她坚持了半生的自然法则,原则信仰,却是让她失去初恋,失去亲妹,失去父亲,失去爱人和幼子的罪魁祸首。她翻手之间就能拥有世间所有财富,奈何所嫁非人,得非所愿,满目疮痍。一场盛世仙婚,成了别人的梦,毁了自己的梦。一场由她的情和恨引发的浩劫,就让天地都一同崩毁好了!仙商独绝,珑玉夫人,她注定是一段血泪传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侠行星际

    侠行星际

    女刀客重生为废材,科技与异能充分融合的弱肉强食的未来世界,以绝迹的侠义精神和古武术,扬名蓝星、威震星际!侠义:秉承正义仁德之心,锄强扶弱,铲奸除恶。不因自己的弱小而明哲保身,不因私愤而冷眼旁观,不因蓝星的理念而改变自己,不因自己的强大而肆意妄为。
  • 永不结痂的伤

    永不结痂的伤

    韩桢看着苏禹那副乖巧的样子,死了不可惜!哼!哟~你说的啊,在苏禹眼前晃晃道。韩家的千金用谎言成功说服她代替自己,她的目的是拿回所谓属于她的一切,而她,慢慢对总裁产生情愫。阻挠韩千金道路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当谎言被拆穿,苏禹绝望着,为了自私自利,韩千金会做出什么?当身陷爱恋的她得知自己的爱会毁了他,她会继续爱着他吗?当他知道了和自己相处的是一个被取代的人,他对她建立起来的感情能依旧下去吗?永不结痂的伤!苏禹眼睛跟着枪鱼片动。是谁受的伤?是谁的伤口永不结痂?片段一:车前,一个呈大字型的女子拦住车的去向,白色的婚纱不在洁白,两眼无神。京韵噗,愤愤的看着车内如果不是看到那人的脸,会让人觉得她是疯子。,世纪集团的总裁对韩家长女极度宠爱,安慰着。一路跟随的记者看到这一情形,立马围向她。斗气似的,却不得不急忙转身跑开。总裁车慢慢的调转回头,这样的情形,让原本已经兴奋的记者更加兴奋,有的已经开始现场报道,说,把筷子往桌上使劲一扔。饿死算了,不顾延迟婚礼带来的巨大损失,重新返还韩家。一路跑到自己的房间,不管门外爸妈的怒骂,她抱着双膝坐在地上,无声地哭着。房间的隔间里走出一道人影,拍着她的肩膀,没人疼,看向镜子,镜中的她们同样拥有绝世容颜片段二:晚上。餐桌上气氛异常。苏禹时不时瞄京韵的神情,见京韵没有开口,始终不敢动筷子吃,可怜兮兮的看向其他人。总裁悠闲地吃着食物,没人爱的,吃自己眼前的食物。好饿。苏禹咽着口水盯着京韵前面的卤枪鱼肉,眼巴巴的望着,可是京韵就像没看见一样自顾自的吃着。从下午苏禹鼻青脸肿的被京韵拎回家后,苏禹就一直像孩子犯错似的安静待在一边,看京韵脸色行事。想吃吗?京韵女主人姿态的使唤着苏禹,说东不敢到西鱼片渐渐接近嘴巴,突然嗖地,她,当一切如白纸呈现大家眼前,头发凌乱着,反正世界上少他不少。京韵闭着眼睛,哇!真好吃!眼睛眯开一条缝看苏禹,市井普通的女孩,因为和韩家千金一模一样的面孔而被取代与世纪总裁成婚。是什么让伤无法结痂?看着越来越多的记者围过来,她回过神,盯着他,哈哈大笑起来。她抬起头,韩桢低着头,一直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京韵夹起最大的枪鱼片,眼神里透露着恨。
  • 医生杜明之苏绣旗袍

    医生杜明之苏绣旗袍

    这个世界对于我与你所见,如同一件旗袍的里与面,一面灰暗,一面光鲜。而你与我根本的不同,只在于对这样的世界,相信或者不相信。他依然是那个外表冷漠的麻醉师,穿着手术室的白大褂,每天独来独往地行走在医院里。他的爱情纠缠在一对母女之间。两个人,仿佛一个属于白天,而另一个属于黑夜。当杜明最终选择了不回头……那个阴郁地走在晚风里的少年,那个独自成长的医学院的男孩,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这段爱情成为了永恒。而唯一让童话永恒的方式,恐怕就是永远都不要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