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14

第14章 里仁第四(1)

【题解】

此篇共二十六章,总论修德修身,以仁为主。邢《疏》云:“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 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以义言仁当在前。今在后,则非编者之取义。此篇当承《为政》而来,以为政须礼乐,为政者更须有仁德,故为次。篇名取首章“子曰”下前二字,“里”实借为“邻”。

4·1子曰:“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智?”

【校】

宅不处仁,“宅”字旧作“择”,以音误,从翟灏说据《文选注》、《后汉书》注等所引改。

焉得智,“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里仁为美:“里”,动词,借为“邻”。《释文》云:“里,犹邻也。”旧如字释,误。“仁”,指仁者,有爱心之人。旧或释仁德,非。邻仁,做仁者邻居。

宅不处仁:“宅”,宅第、住宅。“处”,居、安置。“仁”,指有仁者居住之地。

【训译】

先生说:“做仁者的邻居是美事。住宅不安置在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怎么算得上聪明?”

【章旨】

此章论宅当处仁。仁者爱人,邻仁必能和睦相处,且得其关爱,故美。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校】

智者利仁,“智”字旧作“知”,古字,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不仁者:无爱心之人。

不可以:不可能,不能够。

久处约: “久”,长久、永远。“处”,指安处、安居于。“约”,穷困。

长处乐:“长”,长久、长期。“乐”,安乐、享乐。

仁者安仁:“安仁”,安于仁,以仁为安。后“仁”为动词,谓行仁,献爱心。

智者利仁:“仁”亦动词。“利仁”,以行仁为利。或释为利用仁,非。

【训译】

先生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以做仁事为安,有智慧的人以做仁事为利。”

【章旨】

此章论仁者与不仁者之别。不仁者无爱心,久处约必思害人以利己,长处乐必骄横欺人,故皆不能。仁者恒思爱人,故安于行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仁必得人报,故智者以行仁为利。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

好人:“好”读去声,动词,喜欢,这里指真正地喜欢。或如字读,则与“恶”不对,非是。

恶人:“恶”,亦动词,好恶之恶,厌恶、憎恶,这里也指真正地恶。

【训译】

先生说:“只有有仁德的人能(真正)喜欢人,能(真正)憎恶人。”

【章旨】

此章讲仁者爱憎分明。仁者爱人,好其人必行仁于人,是有其实;仁者亦有所恶,恶其人,必不为之行仁,亦有其实,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雷锋,即可谓仁者。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

苟志于仁矣:“苟”,假设之词,如果。“志”,立志。“仁”,亦谓行仁。

无恶:“恶”,指恶行,作恶。

【训译】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已经立志做仁事,(他)就不会(再)作恶了。”

【章旨】

此章讲仁者无恶行。作恶之人,必无仁德。若志于仁,则可改恶为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校】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字疑本作“脱”或“免”,涉前误。旧或疑前“不”字衍,非。人无愿得贫贱者,更不得有其道。或云“得之”当为“去之”,亦非。前句言“得”言“处”,得而处之也;此句如前后皆作“去”,则句法参差,且后“去”本为离去之义。又有疑此“得”当为“失”者,尤非,贫贱不可能自动失掉。

【释】

富与贵:“富”,富裕、物质财富多,与贫相对。“贵”,高贵,社会地位高,与“贱”相对。

不以其道得之:“其道”,正确的方法、正当的途径。“得”,得到。

不处也:“处”,居、享。

不去也:“去”,离去、离开。下“去”同。

恶乎成名:“恶乎”,于何,在哪里。

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背离、离开。

造次必于是:“造次”,仓促急剧、奔忙,与颠沛相对。“是”,此也,指仁。下同。“必于是”,谓心必在仁,即心里一定想着仁。

颠沛必于是:“颠沛”,倾覆、跌倒。旧或释颠沛流离,不确。

【训译】

先生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不能安享。贫和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脱离它,不能离开,(这才是仁。)君子离开仁,在哪里成名呢?君子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奔忙的时候一定想着仁,跌倒了(也)一定想着仁。”

【章旨】

此章论君子不去仁。不以其道得富贵,是夺他人之富贵。夺他人之富贵是不仁,故君子不处。不以其道去贫贱,势必陷他人于贫贱,亦不仁,故君子不去。不处、不去,皆是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校】

其为仁也,“也”旧作“矣”,今从《四书考异》据《三国志·顾雍传》注所引改。又:既为仁,不得又曰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仁”当是“人”字之误。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者”旧作“矣”,涉下“矣”字误,从《文苑英华》卢照邻《乞药直书》所引改。皇本“者”字“矣”字并有,非。

【释】

好仁者、恶不仁者:指真正好仁与真正恶不仁之人。

无以尚之:“尚”,上也。无以上之,无法超越也。

其为仁(人)也:为人,即做人。“也”,表时。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一日”,一整天。“仁”,动词,指行仁,献爱心。

盖有之矣:“盖”,表示推测,大概。

【训译】

先生说:“我还没见过(真正)喜欢仁的人和(真正)憎恶不仁的人。(真正)喜欢仁的人,是无法超越他的。(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他做人的时候,不让(任何)不仁的事在他身上出现。有能够一整天都把他的气力都用在做仁事上的吗?我还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

【章旨】

此章劝人行仁。真正喜欢仁的人,全身心行仁,故无以尚之;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不容任何不仁,故其为人之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人鲜有一日行仁,非其力不足,乃不好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人矣。”

【校】

斯知人矣,“人”旧作“仁”,从翟氏《考异》引陆采说,据《后汉书·吴祐传》所引改。

【释】

人之过也:“过”,过错。

各于其党:“党”,类也。“各于其党”,言不出其同类范围。

斯知人矣:“斯”,则、就。“知”,知道。“人”,指其人的类型。

【训译】

先生说:“人的过错嘛,各自都在其同类(范围之内)。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了。”

【章旨】

此章论以过可以观人。人各有过,但各类人之过皆有其普遍性,故观过可以知人。此章编于此篇而与以上各章相次,说明《论语》编辑之时“人”已误“仁”。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

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路线。

【训译】

先生说:“早晨听到正确的思想主张,(即使)晚上去死也可以了!”

【章旨】

此章劝人闻道。道为人生信仰,闻道则信仰真,故死而无憾。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这个道理。不闻道,则浑浑噩噩,枉活一世。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

士志于道:“士”,任事之人,四民之一。《说文》:“士,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志”,谓有志、立志。“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

恶衣恶食:即粗衣粗食。

未足与议:“未足”,不值得。“与”,与之、在一起。“议”,议论、讨论,这里指议道。

【训译】

先生说:“干事的人有志于正确的思想主张,却以穿粗衣吃粗食为耻辱的,(就)不值得跟他一起讨论了。”

【章旨】

此章诫年轻人不当讲究吃穿。“道”为天下之事,志于“道”,是其理想高远,志于“道”而讲求吃穿,是其所重不在“道”,故不足与议。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慕也,义之与比。”

【校】

无敌也,“敌”旧作“适”,借字,今据《释文》改从郑本,用本字。《逸周书·柔武解》:“靡适无下。”“适”亦借为“敌”。

无慕也,“慕”旧作“莫”,亦借字,今从郑玄读改本字,以免徒生误解。

【释】

君子之于天下:“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于”,对于。“天下”,指天下之国、之人。

无敌也: “敌”,仇敌、敌对。旧作“适”,或如字释无所适从之适,与下文“比”义重,非。或释“肯”,亦非,适无肯义。

无慕也:“慕”,爱慕、向慕,与“敌”相对。旧作“莫”或释不肯、反对,与“敌”、“比”不谐,不知通假故也。

义之与比:“义”,宜也,谓行事合理、合宜之人。“比”,相并、合作、在一起。

【训译】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只)跟正义(者)在一起。”

同类推荐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本书以名人名言的方式,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教育孩子的有关知识、家教艺术及带领家长走出误区,并给以科学指导和建议,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 网游之天网恢恢

    网游之天网恢恢

    李羿收到神秘网络游戏《善与恶》邀请函,在游戏中,他意外接到特殊转职任务成为隐藏职业,手持绝世神器,闯火焰龙穴、智斗凶兽,一人独自单挑银龙骑士莱特以及幽冥之王华来兹,自此名声大震,成为《善与恶》第一霸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霉蛋女侠闯江湖

    霉蛋女侠闯江湖

    她不过是个隐退江湖的无名小辈,却因争执惹上了他的有意报复。沦为时限三月的侍女,还以为时日过后自己就能离开,却不想将心留下。她的暗自爱慕却成了束缚的枷锁,明知道他即将成亲却还是放不下那些回忆。她为他挡剑,他为她试药。无数次的相忘,无数次的相恋,却换来无数次的错过。他的无奈,他的不舍,他的绝情,却始终让她无法放下心中的爱意,当尘埃落尽之时,还能否相濡以沫,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