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弗莱明感到很生气,心想这部分实验给毁了,得重新来做了。后来他把它拿到光亮处仔细观察,发现有些异常,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霉花附近的葡萄球菌有的死了,有的枯萎,葡萄球菌会不会是被空气中落入的霉菌杀死了呢?于是他特地把这种霉菌接种到其他的培养液中,果然霉菌附近的葡萄球菌也死了,经过反复的研究,弗莱明终于找到了答案,这种霉菌能分泌出一种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它能杀死许多种细菌,它就是青霉素。
在1929年6月弗莱明发表了相关论文,但由于这种杀菌物质很难提炼,他的发现也曾一度被人们遗忘,差不多过了一年,经莱明和钱恩的进一步研究找到了提纯和加速生产青霉素的方法,从而开创了抗菌素生产的新技术,迎来了化学疗法的革命。
如果弗莱明当初把没加盖的小碟子扔掉,他也许一生也找不到杀菌的方法,所以这一次机遇的成功创意使后人深深地记住了他,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所讲的更聪明的人。
在创意活动中,并非每一个偶然因素或意外情况都能导致成功的发明创意,放过可能创意成功的线索是一个判断性错误,去探索不可能导致成功的线索也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在研究中成功地发现了偶然现象后,思路要灵活。丰富的想象力会使研究者突破现有的科学认识和理论的束缚,提出假设和探索途径。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塑像下面也意味深长地写道:“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由于机遇是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新现象,机遇的创造更是难了一步,但你只要对一切细心观察并加以留心实践,则常常能够开创科学技术的新领域。许许多多科学技术的突破便由此为开端。射电天文学家是20世纪30年代开创的,这门学科开端于詹斯基的一次偶然发现。在1931~1932年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詹斯基用高度灵敏的天线来研究跨越大西洋的电话通迅问题时,一再接听到来历不明的干扰信号,最终弄清了这些信号来自外层空间的各种天体射电,从而奠定了射电天文学的基础。
不能创造机遇或根本无法正确把握住机遇的人通常有以下几点心理因素:
第一,注意力没有适当地进行分配,“视野”不宽。即研究者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研究对象上,对与实验本身无关,而又常出现或可能被外界影响而出现的偶然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二,联想与想象力不够积极、活跃。研究者观察到实验中的机遇现象,或已创造的机遇时,由于当时的联想与想象力不够活跃而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从而失去了对机遇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机会。
第三,讨厌和气恼的情绪。研究者在创意发明活动中发生了偶然现象和意外事件,影响了他们观察和实验的进行时,他们对偶然现象和意外事件的讨厌与气恼的情绪也使其错过了机会。
第四,缺乏好奇心。研究者在成功制造了机遇的时候,由于仅仅感到不可思议而放弃了机遇,他们对实验计划以外的偶然情况缺乏好奇心。不想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也会错过机遇。
第五,判断的失误。研究者对创意活动中出现或被创意出来的机遇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作出错误判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希望致力于创造发明的朋友,请你们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变被动为主动,做创造机遇的聪明人。
对机遇,永不放弃
机遇的发现,有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有的是在日常观察中,有的甚至是在闲玩中出现的,但是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们都存在着两个显著的共同点,即意外性和异常性。
机遇之所以具有意外性,这是因为事物的内存本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暴露出来,而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又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当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尚无法解释某种新现象时,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会感到意外。科学研究要探索未知的规律,为此,总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实验,但是既然是探索未知,因而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预想不到的现象、情况和问题,使人们感到意外,这是不奇怪的。
伽伐尼进行青蛙解剖实验时,原想研究青蛙机体的生理问题,却意外地发现了电流;著名的化学家拉姆塞原想从铀矿中找氩,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惰性稀有气体——氦;柏琴想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意外地发现了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如此等等,他们的发现相对于原来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来说确实都是意外。
机遇也有异常性,我们这里所说的异常,实际上只是相对于传统理论、习惯、见解和流行看法的异常。机遇的发现,特别是有些重大发现,由于它们突破了旧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往往会使人们感到异常。
X射线的发现,使原子成为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不可再分的旧观念受到了冲击;铀的放射性的发现,与能量不灭原理发生了“矛盾”;尿素的合成“违背”了“生命力论”;火箭棉的发明打破了“硫酸与硝酸都不会燃烧”的那种孤立看问题的观点;3K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推翻了星际空间温度为零,因而不存在能量辐射的传统观念,等等。
所有这些,人们在开始时之所以对它们感到异常,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它们的规律。当人们逐渐了解了它们的规律,就会感到正常而不会再感到异常了。例如电和磁,这是两千多年前便已经被发现了的自然现象,但在19世纪以前,人们还认为电和磁各不相干,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经过近20年的艰苦探索,到1819年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直导线时在导线附近与导线平行放置的磁针会发生偏转,这是多么“异常”!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进而发现电流产生磁力的基本定律,为电动力学奠定了基础,同年,阿拉戈等人又发现铁片能被围绕着它的金属线圈内流动的电流所磁化,于是发明了第一块电磁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指出了电与磁之间内在的联系,至此,电转化为磁,磁转化为电,就再也不会使人感到异常了。
意外性和异常性是一个问题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科技史上许多因机遇引起的新发现表明,任何机遇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内部依据,机遇的意外性反映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机遇的异常性则反映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联系的,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又通过偶然性大量地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偶然现象中揭露事物过程内部隐藏着的必然规律性。机遇之所以能够引出科学发现,也正是由于那些偶然发现的新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律性,因此,科学研究就可以借助于机遇,透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
同样,现象和本质也总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又都只从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但是,现象只是表面的,本质却是内在的,现象是本质的显现,要从现象去认识本质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现象只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人们不能把认识局限于表面的现象,需要从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意外的机遇透露了大自然的某些信息,它为人们提供了透过现象掌握事物本质的“向导”。一个创意者随时留心机遇,善于利用机遇,在机遇的向导下达到有所发现,这是他创意才能的重要表现。
而对于机遇问题,往往会有这样两种片面的,确切些说是不正确的观点:一种是完全否定机遇的作用,说什么“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企图把非常规的方法完全排斥于一般方法论之外,这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割裂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联系,用必然性来排斥偶然性,说到底是一种形而上学或宿命论观点。另一种是把机遇神秘化,过分夸大机遇的作用,以为科学发现与创意发明全凭借的是运气,归功于碰巧。盲目崇拜偶然性也是错误的,机遇只能给人们提供线索与向导,提供某些科学发现的可能性,至于能否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真正取得科学发现、创意发明,则有赖于研究者和创意者的种种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