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是创意道路上的指明灯
灵感是成功的最基本的原因。爱因斯坦这样说过自己“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一个罗盘的时候,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现在还记得,至少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的后面。”这里的“惊奇”其实就是爱因斯坦的灵感所在,著名的心理学家朱光潜说:“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大科学家钱学森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思维在意识中的表现。”灵感在人的大脑中有相当大的活动区域,灵感区是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狭长地带,长时间地考虑某个问题,会造成大脑中血液缺氧,让思维变得迟钝。如果我们停止思考,让大脑休息一下,或者将思考的问题换成另外的一个问题,大脑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清醒敏捷,因而容易产生灵感,这就是激发灵感的最佳途径。
灵感的突然来临,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这是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灵感是个非常神秘莫测的东西,包含着许多种因素,但它的作用可以使你在创意道路上发觉奇迹,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灵感也是人脑对信息加工的产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质变和跨跃。由于它对信息加工的形式、途径和手段的特殊性,以及思维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使它变得更加复杂和扑朔迷离。尽管如此,灵感对于创意发明的神奇作用却是不容被忽视和低估的。
灵感有时会出现在睡眠之中。
格拉茨大学药物学教授洛伊在一天夜里醒来,想到一个极好的设想,他拿过来纸笔简单记了下来,翌晨醒来他知道昨天夜里产生了灵感,但使他惊讶的是,他无论怎样也看不清自己的笔记。他在实验室里整整坐了一天,面对着熟悉的仪器,总是想不出昨天夜里的那个设想,到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还是一无所获。但是到了夜间,他又一次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还是同样的顿悟,他高兴极了,作了细致的记录后,才回去继续睡觉。次日,他走进实验室,以生物学史上少有的利落、简单、肯定的实验方法,证明了神经搏动的化学媒作用,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就这样被发现了,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使洛伊获得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虽然灵感的产生看似是突然出现的,其实它是有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科学家执著于解决问题的苦苦思索。对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已经作了特别充分的准备之后,并强烈地期望着有所突破,由于对这个问题挥之不去、驱之不散,使得大脑建立了许多暂时的联系,一旦受到了某种刺激,就变得豁然开朗——“积之于平日,得之于顷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俄国画家列宾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不但应归于炉边的灵感,而且也应归于那之前的长期思索。不进行艰苦的探索而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心血来潮、灵机一动上面,那无异缘木求鱼、守株待兔。19世纪著名的俄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说:“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得知识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却不能代替劳动。”
灵感产生时,注意力常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时,人们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自己的创意对象上,仿佛要汇聚起全身所有的力量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也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其余的东西几乎都忘记了,甚至可以达到忘我的程度。难怪当牛顿专心致志的研究问题时,竟把怀表当做鸡蛋放进锅里。
灵感更是突发的、飞跃式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灵感出现在大脑高度激发状态,高潮多时很短暂,瞬息即逝。”科学家对问题长期进行探索,智力活动在出其不意的一刹那——在散步中、在看电影中、在闲暇中——产生飞跃,于是智慧从蕴积中骤然爆发,问题便迎刃而解。
而对于瞬间即逝的灵感,必须设法牢牢抓住,不要让思想的火花白白浪费了。许多科学家都养成了随时携带纸笔的好习惯,记下闪过脑际的每一个有独到见解的念头。爱迪生习惯记下他所想到的每一个新想法,不管它当时似乎多么卑微、渺小。他一生专利发明有1328项,这与他善于利用灵感是分不开的。爱因斯坦一次到朋友家吃饭,与主人讨论问题时,忽然来了灵感,他拿起钢笔,在口袋里找纸,可没有找到,然后他干脆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写开了公式。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说:“当我准备讲演的时候,我就先写一个粗略的题纲,在这以后的几天中,我感到灵感来临之际,都是与提纲有关的鲜明例子、恰当的词句和新奇的思想。我把纸笔放在手边,便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新想法,以免被淡忘。”
科学有赖于灵感,创意亦有赖于灵感,而创意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文艺工作者也有灵感,科技工作者也有灵感,灵感是创意过程所必须的,凡是有思维的人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能创意,不能突破的,要创意要突破就必须有灵感。
在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有些人一旦听到“灵感”两个字,便不免警觉起来。在他们看来,灵感似乎是个神秘的东西,谁承认灵感的存在,谁就是承认神秘主义,他们把承认灵感与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混淆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唯心主义者把灵感解释为一种神秘的精神状态,有的甚至把它归功于神的启示,或者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独有灵感,这些见解是错误的。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看待灵感的。他认为诗歌创作活动全靠诗神依附所产生的“迷狂”。他说:“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将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位诗人。”可见,在他看来,诗和创意发明和灵感是神赐的,没有这种“迷狂”是永远不会创意的。而历史上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今后的事实也将会进一步证明,灵感的存在,并不是依靠神赐,而是依靠人们自己对灵感的激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意大利、日本对各国的侵略战争尤为猖獗,由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开始着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为了名正言顺地反讨法西斯帝国,同盟国决定起草一份宣言,可当时那些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研究了好多次,也起了不少名字,但都因为不够恰当而不得不放弃。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刚刚起床,便不顾身份地大叫:“我的上帝,终于让我想出来了!”于是他匆匆忙忙地去找丘吉尔,而丘吉尔正在洗澡,罗斯福便迫不及待地在浴室门口大声对着浴室里的丘吉尔喊道:“亲爱的温斯顿,我终于想到了,你看《联合国宣言》怎么样?”丘吉尔听后非常高兴,从漂满香皂泡的浴缸里跳出来,像孩子似的拍着白胖胖的肚皮叫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就这样罗斯福的自发灵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到了1945年联合国成立的时候,也沿用了这一名称。
灵感的迸发是多种多样的,但细加考虑,它可以归纳为两类基本形式:联想型和省悟型。
联想式的灵感是指当人对某个问题经过一段紧张的研究,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然后在某一偶然事件的刺激、启发和感触下,思维顿时引起相似性的联想,感到豁然开朗,迸发出创意的新设想,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迸发形式一般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明或发现,在这里“原型启发”起着重要作用。所谓原型启发,就是从其他事物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的过程。起着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任何事物都可有启发作用,都可能成为原型,如自然景像、日常用品、人物行为、技巧动作、口头提问、自觉描述等,都可能成为对人有启发作用的原型。但是,一个事物能否起原型启发作用,不是决定于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内容,而是与思考者、创意者的主观状态(如思考者或创意者的创意意向、联想能力等)有很大关系。
灵感的联想式激发必须通过某个偶然事件的触发,刺激大脑进行联想,然后产生灵感,而省悟式灵感的激发则不同,它不需要借助于“触媒”的刺激,乃是通过内在的省悟、内部“思想火花”而产生灵感的,当人们对某个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思维达到了饱和程度,仍然没有进展时,在大脑神经系统中就像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电路”,却转来转去无法接通,后来,在潜意识的作用下,突然之间,猛然省悟,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迸发方式多见于文学创作,但在科学史上以这种方式获得灵感的也不乏其例。当思考者与创意者对问题进行了相当充分的研究,在大脑中储存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时,使人产生了种种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思维活动,在脑中大脑神经细胞能对曾经接受过储存的信息进行加工,对学得的东西也同时进行整理,从而制造出新的信息来。
灵感只在一念之间
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形成创意认识的刹那间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新颖性、突破性。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是“人的精神与能力之特别充沛的状态”“是浓厚情绪的充沛状态”。这状态保持着创意意识的高度明确、创意对象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创意过程的情绪高度专一。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思维活动中由思想集中、情绪高涨而表现出来的创意能力。创意主体在广博的知识、丰厚的社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紧张阶段,通过有关事物的启发,使得在创意活动中所探索和捕捉的某些重要环节得到明确的解决——这就可以说是获得了灵感。
弗莱明发现了盘尼西林(青霉素),他在做实验时,培养了一个实验皿的细菌。但是实验没有成功,因为实验皿中的细菌被别的细菌侵入,长成了绿霉。弗莱明经过仔细观察后,他注意到这个绿霉杀死了器皿中原有的细菌。在注意到这个霉菌的杀伤力之后,弗莱明经过分析、判断,产生了灵感:这个绿色的霉菌中,包含着可以杀死葡萄球菌的物质。于是,他把盘尼西林从霉菌中分离了出来。
在弗莱明之前,有很多科学家报告过霉菌杀死细菌这个事实。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产生灵感,没有形成创意的认识,所以没有发现盘尼西林。
灵感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因为你的智商有多高。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四岁才学会说话,上学后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并轻蔑地称他为“笨蛋”;勉强上了高中后,因为成绩极差竟然被开除了学藉;他后来的伟大巨作《相对论》完全是他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和一念之间的灵感所完成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全班成绩最差,因为他长了个“偏头”,老师带他到一个著名医生那里作检查,医生诊断后,煞有其事地说:“里面的脑子也坏了。”然而这位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说,自己的伟大创意都来自于自己的灵感——如果脑子坏了,怎么会有那么多影响世界的伟大的灵感产生呢?
当然,说这些并不意味着大家在学校里可以“不务正业”,而是要向大家说明无论你智商如何,无论你曾经多么失败,只要你有进取心,总会有某些突发奇想的念头,而只要你牢牢把握住,这一念之间的灵感就会成为你伟大的创意。
从人的大脑中有潜意识和潜思维的观点来看,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是这样的:一个人很长时间反复思考某个问题却得不到答案、而中间休息或娱乐时,也就是放松一下的时候,这时人的显思维就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了,而潜思维却仍在那里“工作”,因为潜思维比显思维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因而它能获得显思维不能获得的思维成果。当潜思维对问题有了一定结果的时候,它会将这一结果输送给显思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了。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的名作《月光曲》,但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被大师创意出来的吗?贝多芬在一次演出结束后出来散心,走到了一个破屋前,听到里边传来优美的音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门口。“哥哥,要是我们能买到音乐会的门票该多好啊!”弹琴的女孩忽然停下来说道,“可是我们的温饱还不能解决。”“那都是有钱人去的地方,我们穷人是进不去的。”一个男人说道。女孩子说:“我多么希望能亲耳听到他的琴声啊!”说完她低下了头。这时贝多芬推开门走了进去。“先生,您找谁?”男人先开了口。“我只想借用你们的琴弹一下,可以吗?”女孩站了起来,给他让了位置,说道:“可惜我们的琴太破了,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们非常欢迎。”贝多芬坐了下来,把他的作品都弹了一遍,女孩和那个男人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之中。忽然贝多芬站起来走了出去,因为在他的心里又酝酿出了一首伟大的作品,而且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了他要找的东西,所以他快步离开了破屋,而男人和那女孩还陶醉在他的琴声之中。
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公认为物理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在谈到它的形成过程时,爱因斯坦说:“我躺在床上,那个谜一直在痛苦地折磨着我,像是没有一丝希望能解答这个问题,但突然黑暗里闪出了我期待已久的光明,终于答案出来了,于是我立即进入了工作,连续奋斗了五个礼拜,然后写出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那几个星期我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形成广义相对观点时,”他又回忆说,“一天,我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假如一个人自由落体时,他会不会感到自身的重量?我为自己的这一假设大吃了一惊,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给我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这是我创意引力的灵感。”难怪这位大师向世人郑重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灵感的形成,虽然是在一刹那之间,但是,它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分析、判断等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灵感的形成离不开个人长时间的积累。而且,在一次灵感形成之后,还要进行验证、充实和完善。
那么如何使自己产生令人羡慕的灵感呢?科学上指出:灵感使创意过程中新观念的产生带有突发性,灵感现象自古以米就曾经使许多人感到神奇,历代都有众多著作和学者对它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灵感问题是对人类很有诱惑力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对于人类在历史上对于灵感的漫长研究和争论过程中,我们发现,进一步开发和提高我们自己的智力和创意能力,对灵感现象要有所了解,尤其要善于捕捉利用灵感,使它给我们创意出惊人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