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因而不能局限自己的思想。要灵活看待一切,要耐心地等待时光的流转,耐心地做好每时每刻应进行的事,尽到自己的生存义务,自然能够不断精进修为,超越平庸,让你的寻常人生闪烁光彩。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昏暮色中,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
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认真是形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形而上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亦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事实上,世界上任何难事都怕“认真”二字。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只有认认真真地去对待生活,我们才能从生活中收获更多。
为人所不为,成人所不成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粮食来养活这些僧人,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
有一日,归省禅师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柜里储藏的米做起粥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小师弟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米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面容枯槁,无精打采,于是就把应急用的米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地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
归省禅师有一次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这里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给房钱了吗?”
“没有。”
“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在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
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
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布:“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法远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住持的批评,寺外安身、行脚四处,终修得正果。不愧为肉身之佛。
在人生中,能够去忍受他人的侮辱,做别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踏实的精神。成功的机遇往往就在别人不肯为、不去做的事情当中,因而为别人不为,做别人不做,常能成人所不能成。
朝闻道,夕死可矣
久远劫前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愿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瞋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古语有云:“山重水复疑无路。”寻求真理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了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人生如秤,恰如其分称量自己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跌跤。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天早上,一位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彻悟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头搬到后院去,我就给你饭吃!”
乞丐很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砖头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这么捉弄人呢?”说完他怒气冲冲地向寺外走去。
方丈什么话也没有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头,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得到,你为何不愿去做呢?”
乞丐便不再争辩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话搬起砖头来。
他整整搬了一个上午,才把砖搬完。
最后,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的劳动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不久,这座寺院又来了一位乞丐。方丈把他带到后院,指着那堆砖头对他说:“你把这堆砖头搬到屋前,我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朝方丈瞪了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后院,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后院,还是屋前?”
方丈微笑着对弟子说:“对我们来说,砖头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以后,一位衣着体面的人来到寺院拜望方丈。他气度不凡,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左手,原来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头的那位乞丐。
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手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奋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而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如今还依然在村落中行乞。
那个一只手的乞丐,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他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已经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能力,从而自暴自弃,放弃了可以依靠自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可能。但是方丈的言行触动了他,让他有机会思考,有机会认识到他虽然少了一只手,可并不妨碍他以劳动给自己创造生存下去的机会,而且可贵的是他勇敢地去做了,所以他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个双手健全的乞丐,他很直接地放弃了给自己一个发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丝毫也不理会方丈的一番良苦用心,所以就注定这个人不可能走向成功。因为他不知道思索也不愿意去尝试,殊不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种子就出产什么果实。
人生要耐得住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