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要忽视细节的意义,对于人生而言,细节犹如远足者鞋中的那粒沙子,往往是它决定了这个远足者是否疲倦,能走多远的距离。从很多细节中,可以观察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人品行。成功的人都是注意细节的人,多年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往往是一些细节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人生在世数年,那些罕见的大风大浪或许很多时候仅仅是由几个小小的云块碰撞产生的。你或许对付不了那些大风大浪,但是你绝对可以把那些微小的云块制服,阻止它们有机会碰在一起制造一场难以克服的人生巨浪。人生的一些重大失误或许就是由以前那些小小的细节问题引起,如果你早点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许你未来的人生将会风平浪静很多。
可见,有时候细节是能够决定成败的。如果你现在正行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那么你一定要携带上这条真理,用一颗敏锐的心来解决征途上的细节问题,相信把这些小事都做好,那么成功离你也不远了。千万不要忽略那些人生的小伤口,如果它们发炎了,恶化了,扩散了,那么或许腐烂的不仅仅是那一小块皮肤,而是你的整个人。
我们的人生可以允许失败,允许出现若干次的错误,但是我们不允许因为那些小细节,那些重复出现的错误而引发的失误。这种失误或许是毁灭性的,我们要坚决杜绝它的发生,做到防微杜渐,才能保证我们的人生大堤稳固地挺立在这个时代。
忘“我”一片清朗
生活中你有没有总是以“我”为中心?和别人争吵的时候,你是不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不是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是不是总抱怨运气差,老天对“我”不公平?
生活中关心自己、看重自己,这都没错,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太看重自己,则会让人刚愎自用,让人失去人生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友谊、人格等。忘“我”可以让天空一片清朗。好事不争不抢,先人后我,这是一种忘“我”;困难面前,不推不让,这也是一种忘“我”。忘“我”方显人格的高贵,才是英雄本色。忘“我”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才能让心灵的天空一片清朗。
卓别林是世界闻名的喜剧大师。一次他谈到成功的经验时,告诉人们,其实他的表演才能并不比别人高多少,相反,比他更富有才华的演员有的是,但是他有两样东西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第一,他能在舞台上把他的个性显现出来。他是表演者,了解人类的天性。他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语气者是精心考虑过的。第二,他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把别人放在第一位。他说,许多表演者面对观众,总对自己说:“嗯,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瓜,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逗得团团转。”但他却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的表演。他们使我能够过着一种很舒适的生活,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卓别林说,他每次上台后,都会忘却自己,全身心投入,都要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观众,我爱观众。”正是因为他能够处处为观众着想,所以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任何表演,最精彩的时候,也正是演员忘“我”的时候,人生的大戏也一样。
忘“我”之人,甘于做幕后英雄,甘于做无名英雄。19世纪中叶美国的实业家菲尔德率领工作人员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了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可就是这样的人,在举行接通庆典时,却坚持不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忘“我”之人,工作上不推不让,能赢得领导赞同;利益上不争不抢,能赢得一片宁静;挫折中,不卑不亢,能赢得最终成功;生活中不以“我”为中心,能赢得美好人生。
忘“我”不是丢失“我”,不是没有自我,不是一味地“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后退。忘“我”是一种高风亮节,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
事事求胜愚蠢之至
“胜利”是绝大多数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在人性丛林里,事事求胜,却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求胜”反而是“失败”的前奏。
有一部电影的部分情节是这样的:
男主角为了查案,想办法进入某一帮会。该帮会的规矩是,欲加入者,必须接受该帮会三名“高手”的挑战。结果男主角先后“摆平”了前两位“高手”,最后碰到帮主,两人在经过数十回合的交手后,男主角俯首认输。女主角知道男主角功夫高强,对他的认输大惑不解,男主角回答说,如果他打败那位帮主,自己就要取而代之,成为帮主,可是当帮主不是他所愿,也无助于查明案情,何况他也不一定能带得动这些人,为了收服他们的心,还得花很多心思,这对查案无益。因此他不求胜,反而故意求败,给了那位帮主及全体“弟兄”面子;男主角因此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接近权力核心,反而更容易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
这虽然是部电影,可是情节却相当合乎人性丛林里的法则,也就是:你的胜利是别人的失败,失败者的心情极端复杂,他可能真正臣服认输,但也有可能在心底埋下一粒复仇的种子,若卷土重来,两人光明正大再度对决则无大碍,怕就怕他在背后射冷箭。此外,胜利也会为你带来很多人际关系上的变化及负担,或许,这也算是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吧!
所以,不必事事求胜,竞技场上不求胜是孬种,但在人性丛林里,事事求胜的人却是愚者。然而也不是凡事都要做个失败者,而是你要考虑:
这个“胜利”对我的价值和意义如何?
为了这个“胜利”,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打败对方,将产生怎样的人际效应?
“失败”和“胜利”相比,哪个价值大?
有了这些思考,该求胜就求胜,并且也要承担求胜之后所发生的种种后遗症,如果没必要求胜,那么就求败吧。
不过,求败也要有一些技巧。不可不战而败,那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与怀疑,反而对你不利。你必须“假装”拼命,然后再“狼狈”地落败,否则想要求败都求不得。
求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隐藏实力,别人永远搞不清楚你到底有多少斤两,而这就是你在必要时求胜的最好本钱。
事事都胜,容易引起别人嫉妒,有时反而会影响你追求大胜利,所以宁可小事求败,大事才求胜。
不抱怨命运的不公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有一天,他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一下子便醒悟了:当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只要自己努力把自己变成金子就可以了。
当一个人凡事都怪运气不好的时候,他就很难跳出那个框框了。总之,最重要的是不要随随便便地就把一切的责任往命运身上推。宿命论者,大多非常灰暗、悲观。他们越是这样,幸运女神就越不会去眷顾他们,他们就更相信是运气不好,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人事情做得好不好基本上并不是问题,成为问题的是他们老是把一切推到命运这件事上。
能够开朗工作的人,大多不会是宿命论者。凡事请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
如此一来才有可能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好运,我们也就快乐起来了。
法拉第是一个穷孩子,住在伦敦的一个破旧不堪的马棚里,他每天都要背着一大捆报纸到街上去卖,每份报纸一便士,他就靠这点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还在装订商和图书出版商那里当过七年的学徒。
有一次,他在装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篇介绍电的文章,这篇文章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直到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为止。他完全被电吸引住了,只见他找来一个玻璃瓶、一个旧的平底锅,再加上几件很简单的工具,就开始做有关电的实验了。
有一位顾客被这个小男孩子的好奇心感动了,他把法拉第带去听著名化学家弗莱·戴维的讲座。法拉第听了戴维的讲座,斗胆给他写了一封信,并且把自己听讲座的笔记送给戴维审阅。
就在此后的一个晚上,正当法拉第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戴维的马车停在了他那很简陋的住所门口,一个仆人走下马车,递给法拉第一封戴维的亲笔信,信中邀请法拉第到他那里去。他读着这封神圣的信,简直就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早晨,他去拜访戴维先生。这位科学家请法拉第给他做一些清洗实验仪器和搬运设备的工作。这对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在做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时,戴维总是戴着一副玻璃做的安全面具,而法拉第一点也不怕这些东西,总是全神贯注地看着戴维的一举一动,戴维看到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心里也感到很激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法拉第开始做起实验来了。很快,凭着他的勤奋和悟性,他的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许多一流的科学家都纷纷邀请这位当初没有任何“机会”的穷孩子给他们作报告。这个自强不息的孩子,因为对知识的渴望,终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由于他的卓越成就,法拉第被任命为伍尔韦奇皇家学院的教授。
所谓命运者,是辛苦付出和积极拼搏的结果。抱怨命运不公或者感叹自己命不好的人,肯定是一个懒惰、懦弱、不肯努力付出的人。时间改变不了一切,付出却能改变命运。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点的差距。大多数人常会因为生活中的自己不够完美而烦恼不已。过于追求完美的自己,在生活中,苛求自己,苛求别人,抱怨环境,在自己的人生中设立起无法逾越的屏障。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个人也有优缺点,没有谁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因此我们不该用人生短暂的光阴去盲目追求完美。我们该宽容地对待别人,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乐观对待生活,凡事往好处想。生活是不可能完美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没有办法祈求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生活,我们应该依靠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