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完美”可言
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个人也有优缺点,没有谁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因此我们不要用人生短暂的光阴去盲目追求完美。
事实上,我们是不完美的,可以形容为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然后丢弃在了人间。我们要想实现完美,就好像大海捞针,最后只会徒劳无功。
勇敢的人往往缺少智慧,聪明的人往往缺少勇气;豪爽的人往往心思过疏,谨慎的人往往怀疑过头……一种阳光性格的另一面必然是阴影,我们又怎么能达到完美呢?
我们不要求达到生活的完美。生活本身应该有些风浪,风浪正是我们出航的助力。如果我们生活在一帆风顺中,我们不会增长自己的才干,同时也很难体验生活的乐趣。
有一个人从来没有出过海,他的朋友约他一起前往。他有点犹豫,害怕出现翻船。朋友好说歹说地规劝他:“如果你总是这么杞人忧天,还不如从一出生就躺在床上,这样什么危险也没有了。”这个人经不住朋友的劝告,于是两人一同前往。
刚开始时,大海风平浪静,两人觉得心旷神怡。没过多久,风浪就来了。船有些摇摇晃晃,那个人有些紧张,朋友告诉他说没什么可担心的,这是常有的事情。这个人情绪有些舒缓。果然,没过多长时间,风浪就平息下来了。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那个人对朋友说:“虽然有点惊险,但是还真有趣。”朋友呵呵一笑。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畏惧这个风险,担心那个风险。当时就有过来人告诉我们说,一切顺其自然。事实证明,我们担忧的90%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回过头去看那段生活的时候,发现经历了这样的日子,生活才变得丰富起来,连痛苦的经历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完美,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完美,追求一帆风顺。我们要追求的是适应和驾驭生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大海上,要做的是适应和驾驭那条摇摇晃晃的船。我们没有办法祈求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生活,我们应该依靠的是自己。
我们不要求达到事业的完美。追求事业的完美容易陷入空谈,因为事业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你的资源和你的事业是否匹配。没有资源,一切都是枉然,只能陷入空谈。因此我们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做大事。事实上,事业的起步往往是从小事情做起的。如果一个人觉得小事情琐碎,不屑于去做,那么他也不大可能做大事情。任何庞大的机器都是由一个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的运转如何直接决定了机器的运转。大事情也是由一堆小事情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做好小事情,就成为成功运转大事情的基础。
一位才思敏捷的牧师对公众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最后他以肯定自我价值作为结尾,强调每个人都是上帝眷顾的宝贝,每个人都是从天而降的天使。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要用好上帝给予的独特恩赐,去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听众当中有个人不服牧师的说法,站起身来,指着令自己不满意的扁塌鼻子,说道:“如果像你所说,人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请问有哪个完美的天使长着塌鼻子呢?”
另一个嫌自己腿短的女子也起身表示同样的意见,认为自己的短腿不是上帝完美的创造。
牧师轻松而自信地回答:“上帝的创造是完美的,而你们俩人也确实是从天而降的天使,只不过……”
他指了指那名塌鼻子的男子,说:“你降到地上时,让鼻子先着地罢了。”
牧师又指着那嫌自己腿短的女子,说:“而你,虽是脚先着地,却在从天而降的过程中,忘了打开降落伞。”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婵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道理虽然浅显,可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时,却又总感到懊恼、烦躁。
其实,完美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因人的审美观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为美。古人以脚小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莲”走在大街上,路人肯定会笑掉大牙。
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怕的是追而不得后的自卑与堕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照样可以赢得精彩人生。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所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勤能补拙,先天的不足同样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孙膑因被刖足而作《孙子兵法》,司马迁因受宫刑而作《史记》。王羲之从小口吃,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乃发愤读书,终于书法冠绝古今,成为书圣。
缺陷并不可怕,完美也没有必要。面对不足,采取泰然处之、宽容的态度,生活中便会少一份烦恼,多一片笑声。
但丁曾说,尽心就意味着完美。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只要我们抱着“没有最好,但有更好”的态度,用心去做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缺憾,我们只要把它当作教训,引以为戒,并以此来激发下一步的行动,完全不必把它过于放在心上。
别用高标准来为难自己
生活中,常常听有人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较以后制定的,所以每天为了完成目标,不得不背着责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有的人不看实际情况,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必须学热门专业,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人生。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艰苦地区,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的背篓中背负太多的责任。这种以私利为出发点的个人抱负,已褪变为一个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有人却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许多人动不动就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说有的人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整天苦恼,因孩子没考上大学而内疚。
其实只要自己尽力去为孩子做该做的一切,而孩子因为其他原因而落榜,就不该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再者说,赛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呢?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成就。
了解自己,做你自己,就不必勉强自己,不必掩饰自己,也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自己。
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能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感到相当烦恼,可是后来把它想成:这种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所赐予的,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一想,也就不再责备自己,不再烦恼了。
生活中有许多不快乐与抱怨生活烦闷,感到人生不顺的时候,应该让自己明智一点,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卸掉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的内心。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并背负了恰当的适合自己的责任包袱,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即使失误,也要原谅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同一个错误一犯再犯,同一个地方跌倒数次,就成了人生的重大失误。人无完人,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细小的错误如果不及时修正,有可能会毁掉整个人生大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对我们的警示。不要忽视那些微小的错误,有时候那些细节带来的麻烦要远远比大困难要厉害得多。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经过漫长的7个月调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发表了长达248页的最终调查报告,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做出了总结。
报告指出,造成“哥伦比亚”号失事的直接原因是航天飞机外部悬挂着燃料箱,而这个箱子的外表面脱落了一块泡沫材料,就是这个小小的泡沫撞击了航天飞机的左翼前缘,从而导致热保护部件出现了裂孔。当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从裂孔处进入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全部宇航员殉职。
然而,这个报告不过是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事实上,“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和1986年的“挑战者”号发生事故的原因基本上是相似的,那就是管理人员漠视了航天飞机的一些细节问题,他们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飞机重要部件的运行和控制上,却唯独忽略这些细小的安全问题,一个小小的泡沫却毁掉了整架飞机和若干个年轻宇航员的生命,如此悲痛的失误不但给国家,也给我们每一个人深刻的警示。
小小细节可导致重大失误,这已经不再是一条新闻,更多的是一条深刻的人生启示。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对于那些大的困难,大的障碍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抗体,通过与之奋战,最后成功地把它击败或者跨越。然而,越是那些微小的细节,越是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最终演变成大的人生失误,阻碍我们前进。
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是纯洁的白纸,可是为什么若干年后各自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孩子倘若小时候就品性不端正,喜欢小偷小摸,而其父母觉得都是一些小事不加以管制,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了就很有可能发展为大偷大抢,整个人生就难以从头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