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自己,而应该综合考察、实事求是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多人常常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完美无缺。然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无法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我们只能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很少缺点的人。
我们要学会适当地宽容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某些缺点,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比较轻松,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然而,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渐进的,有时甚至让人灰心丧气。
纽约的精神病医生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酒精中毒,已经为此治疗了两年。有一次,病人来看医生,要进行心理治疗。
病人告诉医生说,前两天他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完毕后,病人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承受不住的。我想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我现在明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它,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就像成功一样,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医生认为,病人对自己如此宽宏大度,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正像医生所预测的那样,此后,在另外一个工作领域,这个前来求医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人们能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可能使他为之所动。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走向成功的因素。我们有时可以把自己想像得更好一些,有时候也可把自己想得差一点,但永远都不要再要求自己完美无缺。
客观评价自己
一个人如果想了解别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只有当你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能够正确地对自己做出评价,那么,你才能去评价别人。
纪伯伦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作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大师笔下的这只狐狸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某种能力或者无根无据承认无能。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块镜子,这块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照见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自信才去迎接机遇和挑战,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阳光雨露,但上帝是无私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不失自知之明,就能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美乐章。
正确认识自己,要给自己正确定位。美国汽车大国福特小时候在农场中干活,他从小就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机械师。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在农场当助手,而是把时间花在了自己喜欢的机械师训练上。他曾经花了两年时间去研究蒸汽机原理,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他又投入汽油机研究,每天花大量时间来从事这方面工作,不顾别人的劝阻与嘲讽。他的创意终于得到发明家爱迪生的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这正给予了他实现自己人生定位的绝好机会。经过十年努力,在他29岁时,福特终于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现在,底特律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而福特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汽车大王。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福特的成功,不能不归功于他正确的定位和不懈的努力。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谱写出更多的辉煌,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与快乐。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惟有自知,方能知人。
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自己吗?”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副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副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
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中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这样说。
这个故事幽默之中充满了讽刺意味,这样的“自知”还不如“不知”。
真正的自知是真正地了解分析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更多的是自己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特征。例如,当你遇到事情不急不躁,仍能十分冷静,说明你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当你遇到遇事急躁、手忙脚乱的人,你会发现他与自己的不同,这样你就可以评价他是一个浮躁的人。总之,正确认识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前提,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更谈不上去了解别人。
世间本无完美
一位才思敏捷的牧师对公众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最后他以肯定自我价值作为结尾,强调每个人都是上帝眷顾的宝贝,每个人都是从天而降的天使。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要用好上帝给予的独特恩赐,去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听众当中有个人不服牧师的说法,站起身来,指着令自己不满意的扁塌鼻子,说道“如果像你所说,人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请问有哪个完美的天使长着塌鼻子呢?”另一个嫌自己腿短的女子也起身表示同样的意见,认为自己的短腿不是上帝完美的创造。
牧师轻松而自信地回答:“上帝的创造是完美的,而你们俩人也确实是从天而降的天使,只不过……”他指了指那名塌鼻子的男子,说:“你降到地上时,让鼻子先着地罢了。”牧师又指着那嫌自己腿短的女子,说:“而你,虽是脚先着地,却在从天而降的过程中,忘了打开降落伞。”
一位朋友的弟弟高考时因为生病,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结果没能被他向往的清华录取,而是录取到另一所重点大学。为此,他十分痛苦,朋友让我去劝劝他。在他即将开学之前,我去他家看他。一见面,我就问他:“你们学校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能占多少?”他回答说:“大概不到10%。”我说:“你现在就在这10%里面,光你们学校就有90%的学生在羡慕你呢!”他想了想说:“这算什么,我们家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我这个重点在我们家只能排到末位。”“可你将来还有别的机会超过他们呀!”他听了,好长时间不说话,过了许久,才低声说:“可这次,我下定让他们失望了。”说完,他痛苦地低下了头。
很多时候,人的许多痛苦都是由错误的想法导致的,这就是:为了爱我们的人,我们要力求完美。
然而,人生确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或这或那的缺陷。其实,没有缺憾我们便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人生就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这就决定了人类不断创造、追求。没有缺陷,产品便不会一代代更新。没有缺陷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追求,便意味着停滞。人生圆满,人生便停止了追求的脚步。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真正完美的人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婵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道理虽然浅显,可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时,却又总感到懊恼、烦躁。
其实,完美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因人的审美观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为美。古人以脚小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莲”走在大街上,路人肯定会笑掉大牙。
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怕的追而不得后的自卑与堕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照样可以赢得精彩人生。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所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勤能补拙,先天的不足同样可以用后天的努力天弥补。孙膑因被刖足而作《孙子兵法》,司马迁因受宫刑而作《史记》。王羲之从小口吃,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乃发愤读书,终于书法冠绝古今,成为书怪。白居易曾经留下很多美丽的诗篇,可他却是生来体弱多病,又干又瘦,四十多岁时便头生白发,掉了许多牙,而且近视得很厉害。
缺陷并不可怕,完美也没有十分。面对不足,采取泰然处之、宽容的态度,生活中便会少一份烦恼,多一片笑声。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
肯定自己
认识自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全面地洞悉自我,为了估量自身的价值,为了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为了选择自己应处的地位,为了能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而不至于盲目虚妄,为了坚守目标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至于一生碌碌无为,我们必须尽力地探究我们自己。在了解我们自己的过程中,也许我们会偶尔困惑、不解,甚至痛苦,但是我们会相信,随着我们不断地探究,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