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0200000024

第24章 诗的春天春天的诗(4)

大概是为了补偿这个希望吧。张技师提出把培殖的扇贝,拿出给我们看看。张福绥说:“好!我们正要看看扇贝长得怎么样了!”他转身告诉我,“扇贝苗是前年十月放下海的,到现在快三年了。如果长得好,也正到了产卵的时候,我们要拿到试验室去繁殖。”

小船在海带的绳架上滑过去。张技师从海里扯起一个长圆形的绳网。这种绳网就吊在海带架的绳子上,他们叫它做养殖笼。把它从水里提起的时候,上面结集了不少野生贻贝,和一些黄色的泥沙。把它放在船板上,便听见里面贝壳撞击的响声。掂掂分量,听听响声,再看看上面的记号,张技师笑了。他从网笼里取出了七、八个扇贝,大的已经有肉包子那么大了。由于外面沾满了各种寄生物,扇贝的外壳变得黑乎乎的,并不好看。张福绥说:“不知到了产卵的时候没有?—可以打开来看看。”

我们同行的人拿起一个扇贝,想用手去打开它,却是紧紧的,怎么也打不开。我想,怕只有把它弄死,才能打开吧?我们在酒席上吃的一道名菜瑶柱海参中的瑶柱,就是这扇贝内壳上的肉柱。这种肉柱又粗又圆,紧紧地把贝壳扣合在一起,是很难打开的。我正在猜疑的时候,张技师从船板上拿起一根绳头,抽出一根麻丝,把它从扇贝下面的一个小洞里伸了进去。只稍微捅了两下,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放了锁中;贝受到轻微的刺激,便自己把紧闭的贝壳打开了。张福绥伸过头来一看,笑着说:

“长得很大了,马上要产卵了!”

张技师便用麻丝把十几个扇贝一一打开,告诉我们,里面有一块很美丽的朱红色肉的,是雌的。如果里面只是乳白色,便是雄的。我这时已被他这用麻丝打开贝壳的办法惊呆了。这是实践的经验,也是从劳动中得来的知识。这时候,我猛然记起我看过的一部关于海豹的纪录片,其中有摄影师拍下海豹偷食贝壳的方法。只见海豹胸前抱了一块馒头大小的石头,在海水中游来游去。当它找到贝壳后,便用前爪把贝壳用力往石头上敲打。很快贝壳打烂了,海豹便嚼起鲜美的贝肉来。我笑着想:如果海豹知道用麻丝去捅扇贝的小洞,那它吃起贝肉来就更方便了。同行的人看见我笑,问我笑什么,我没有把我想的告诉她,只说:“生活真美—!”她深有所感地接着说:“是呀,你看他们的海洋研究工作,像不像一首诗?蓝天大海,小船在波浪上漂荡。从肉眼看不见的贝苗,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海浪的冲击,贝苗生长成熟,又可以繁殖出千千万万,生产出成千上万斤的海鲜—!”

“如果实现了海洋牧场,从养殖海带到各种贝类,到各种鱼虾,又做到以海养海,多种经营,这岂不是一首更优美的诗?那时人民从海洋得到更多的享受,改善生活,就更幸福了。”

同行者打断我的话说:

“如果加上人的因素,把海洋研究工作者日夜辛勤的劳动,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阻力和破坏时产生的动摇和痛苦,再加上个人生活上的遭遇,和感情上的波折,那不就是一串一串的故事?—”

我默然未语。回到住所,我把从养殖场带回的一个雄扇贝,洗了又洗,擦了又擦。扇贝显出了大海和阳光赋予它的原有本色:鲜红鲜红的外壳。内壳却在玉白色的光彩中呈现出一层层五色霞光。我觉得它美极了。因为它是三年时间成长起来的希望。我这时的耳边,又响起了那天从海水养殖场回来的路上,张福绥同志一再叮嘱张技师的话:

“后天星期六,一定把扇贝养殖笼全部取出来,送到试验室产卵—你不要忘记!”

我觉得这几句话就是他们写在贝壳上的诗,一篇还没有写完的富有诗意的故事。他们那灼热希望的眼光,和充满向往的跳动的心,我似乎都感觉到了……

朋友!如果你来到海边,你也会希望能找到贝壳。请你相信:每一个贝壳都是一首诗,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

一九八○年九月十二日于青岛海疗。

[鉴赏]

作者柯蓝(1920~),湖南长沙人,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祖国的海岸》、散文集《起飞的孔雀》、《上海散记》等。柯蓝的散文,文思灵秀、词藻绮丽,爱美情深,诗意盎然。这篇《写在贝壳上的诗》是他文风发展到新时期的一篇佳作。它讴歌了自然美,赞扬了劳动,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章起手可谓不凡,开篇就紧扣住题目,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我甚至觉得每一种不同的贝壳,都是一首诗,或者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这既富于哲理,又蕴含深情的话语,一下子就打动了读者的心弦,激起读者情感上的涟漪。接着,作者记叙了几个关于贝壳的典型事例,并依次进行了有详有略、有声有色、生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尽情抒发了对美丽贝壳的珍爱之情。透过作者在贝壳上的得与失以及个人生活经历中的忧与乐,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思想感情上的波澜。正是这种艺术而真实的描写,赋予文章深刻的社会意义,深深地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些典型事例中,作者又以“在收藏南海贝壳二十年后的今年,我又在青岛拣起了一对红艳艳的贝壳”为重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海洋研究所张福绥、张技师等开发海水养殖场的事迹,赞誉“他们才是真正征服海洋的力量,”称道他们的海洋研究工作就是一首诗,“是一串一串的故事。”这实际上又是对人们辛勤劳动及优异成果的赞美与讴歌,寄托了作者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此篇散文篇幅虽不长,容量却很可观。从时间上说,文章写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前后长达三十年之久;从空间上说,文章由上海写到东海、南海,又从南海写到上海和青岛,南北相距有千里之遥。在这样久远的时空环境中,作者除了精心选取几件最能表情达意的典型事例,做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抒发感情的对象外,还在组织材料,结构文章方面做了精巧的安排。文章从篇首至篇末,有八处写到诗和故事。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不仅强调了作者对贝壳的一往深情,而且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极为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造成一种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精密严谨、天衣无缝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得力于作者对文章材料和篇章结构的精巧设计与安排。

总之,文章诗意漾然,又不失真实自然,它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让读者感到清新明丽。

枯叶蝴蝶。

徐迟。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鉴赏]

徐迟(1914~1996),浙江吴兴县(今湖州)人。30年代开始诗歌、散文创作,并从事文字翻译工作。60年代起著有报告文学《地质之光》、《歌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等。旨在歌颂知识分子的献身精神,影响极为广泛。

《枯叶蝴蝶》是一篇短小精悍、味道隽永的散文。作品既无汪洋恣肆的宏伟场面和人物,亦无惊心动魄的事件与细节。相反,作者将他的目光投注到自然界中一种小小的生物—枯叶瑚蝶,从这种善于伪装的小精灵的灭亡,迅捷地融入作者的主观意识,从而使短小的作品包容了较大的哲理性。

作者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来描写这类枯叶蝴蝶。文章开头先说“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嵋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再写它的“装模作样”,阖起两张翅膀,“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这一褒一贬让人对这种虚伪善变的枯蝴蝶产生了一种厌恶感。本来它有一个讨人喜欢的美丽的身姿,可它偏偏要合上美丽的翅膀,暴露出十足的丑陋,真是弄巧成拙!但写到这里,作者并没有急于抨击枯蝴蝶的虚伪,而是将笔锋一转,“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要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作者将锋芒立刻指向了自然界的主宰—人。至此,读者刚刚对枯蝴蝶的厌恶感中又不免多了几丝同情,如果说枯蝴蝶“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人类的装假作伪就完完全全是为了赤裸裸的私欲,为了贪婪和侵吞。

从标题来看,这篇作品是写蝴蝶的,但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单纯对自然界的描写,而是引入了社会关系的主体—人,不过这是一种不太光彩的人!他们居然比善于伪装的枯蝴蝶还要让人可怕,作者这样写,似乎想道明自然界生存规律中的一种现象:枯蝴蝶越以为伪装可以保护自己,绝灭得越快,不善伪装的蝴蝶虽然被捕捉却反而生生不息。所以作者在篇末点题时呼唤:“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那么人呢?他的规律同样如此,所以作者结尾时写道:“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这篇作品语言简洁、明朗,如文章一开始仅以“峨嵋山下,伏虎寺旁”八个字就点明了枯叶蝴蝶的所在地,叙述方式简练、实用,摒弃了曲折多变的长句子,大量采用了节奏明快的短句,绝少旁涉他务,冗言赘语。并且注意叙述的起承转合,文章第一节点明枯叶蝶的产地、性质后,接下来的五个小节,每节几乎都以一个“它”字来带动,笔墨始终没有花在枯蝴蝶之外。

此文一反《黄山记》等散文的语言风格,运笔简洁干净,不事雕琢,用类比法将主题阐述得通俗而深辟,于朴素的文字中闪烁出思想光辉来。

黄山记。

徐迟。

一。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冈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

二。

鸿蒙以后多少年,只有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来游。以后又多少年,才来到了人。第一个来者黄帝,一来到,黄山命了名。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40公尺的光明顶之傍,炼丹峰上,飞升了。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也不愁。在他足下,险阻山道阻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1860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有诗为证: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惜升绝顶,俯视天目松。李白在想象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吹笙舞风松”。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

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看来那时候只能这样,白天登山,当天回不去。得在山顶露宿,也是一种享乐。

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汪瑾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执剑戟以随。”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公尺,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三。

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一路总有石级。装在险峻地方的铁栏杆很结实;红漆了,更美观。林业学校在名贵树木上悬挂小牌子,写着树名和它们的拉丁学名,像公园里那样的。

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的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同类推荐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她,上官筱膤,不过只是个普通人家的独女。家庭分裂,父母离婚,导致她离家出走,一脚踏错,却是走进了神奇的神农世界!五年后的强势归来,继承神农,成为神医,却带着那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过是那被困于神农世界的魔界之主,一招错算,主仆契约已成,却是成了她的附属黑执事。从此唯她命是从,和她并肩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不知是谁先动了心底的那根情弦;不知是谁先步步沦陷;不知是谁为她守候,为她浴血奋战,从而打开那颗冰封的心。。。。。。【诺诺还是个新人,不过诺诺保证文文不会弃坑,望亲们多多支持诺诺!】
  • 先婚后宠

    先婚后宠

    “你是新调来的左颜青?我是公关部罗蒂,马上去换身衣服,跟我出门一趟!”罗蒂看着自己面前容貌清秀、五官精致的女子,对晚上的应酬立刻升了几分希望。白色抹胸短裙丢到左颜青身上时,左颜青抱着从编辑部搬来的纸箱,左脚才踏进公关部而已!几乎不容她有下一个动作,罗蒂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她的手里的箱子接过放下,拉着她进了休息间。“这下有戏了!早听说左颜青沁体发香样貌不凡,果然香啊果……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六界心宠:血染沙

    六界心宠:血染沙

    伴着一声啼哭,屋内原本寂寂无动的纱幔瞬间如舞般的轻扬了起来,故而为刚刚降生的女娃取名,冉纱,梨冉纱。她一出生便被下了批言:梨花飞,冉潇歇,沙如寂,血满天,乃祸水之红颜。难道,右手臂上有一条与生俱来便嵌入皮肉的银色光链,就能断言她是祸水么?难道,左脚踝处有一块现世之时便印着的紫色雕花图,就能定论她是祸水么?她到底是何人,又为何情牵六界?
  • 魔医世子妃

    魔医世子妃

    她是卓曜国右相家女扮男装的嫡三公子,自小深山学艺十年,练就一身绝世的毒术,却在归家的途中别摄魂夺去了性命——她亦叫东方倾。当强魂入驻!当医术碰上毒术!当然看她高兴!要么脱胎换骨!获得重生!要么蚀骨焚心!生不如死!片段:“谁让你一在的时候就对本公子动手动脚的”东方倾气的脸蛋涨红。“我只是想讨回一点我为你暖身的利息而已”某男气定神闲的说道。她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世家的掌上明珠,亦是医学界的天之骄子,敢跟阎王抢人的她被誉为医界杀神,纵有天纵的医术,却治不好家族的遗传病,不到三十岁就被阎王收了性命——她叫东方倾“好”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你给我下了什么?”“就爱软绵绵”东方倾邪恶的笑道,让你占我便宜,我让你不举。“那正好,我正愁没有赖着你”某男微笑的圈住东方倾娇软的身子。⊙﹏⊙b汗、、、、、、“太子殿下我们都是男人”东方倾大声的劝解。“男人我也要”某男不以为然。尼玛,太重口味了、、、、、、、、、、、、、、、太医院“三公子,我家小姐说最近月事不是很顺,能不能劳烦公子去给看看”一丫鬟说道。“三公子,我家小姐最近也吃不下饭,心口闷得慌,请三公子看看”丫鬟一也不甘示弱。“三公子,我家公子、、、、、、”、、、、、东方倾一脸黑线。“不看!”另外两男异口同声的说道,早已黑了脸,恨不得将这家伙打包装起来不让人看。、、、、、、更多精彩内容详,请亲们看书里!
  •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只是成为朋友之前,他们只是一些陌生人。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朋友都隐藏在陌生人中,他们不难接近,更谈不上可怕,只要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结交陌生人的方法,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 独霸冷妻

    独霸冷妻

    六年的默默守护,为了不过是想在他心里有一个小小的位置!可换来的却是被送入另一个男人的怀里!他,独霸影视界的鳌头!撒旦的化身,有着俊美外表,却总是笑挂着一副无害的邪笑!让她毫无抗拒的沉沦了下去。他说;救她,因为她有商业价值!养她,因为她有利用价值。他说,他永远不会爱上她…终于,她累了,想要逃离了…精彩片段一“你来干什么?”昔日的温柔早已经被一道刺骨的冷漠替代。横跨在门框上,某个怒火横溢的强势男,攥过眼前冷漠如冰的女子;“你竟然敢跟别的男人搂搂抱抱,你别忘了,你是我的女人。”他的女人?某女冷淡扫了眼他,抿紧的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抽回手,下一秒,“砰”的一声甩上了门,冷淡声音隔着房门传出;“你被踢出局了。”门外,怒火的红光烧红到了半边天,只见某霸势男在抱脚痛呼中叫嚣着。片段二Xx民政局。“你往哪去呢?这边才是结婚签证处。”某男霸道的揽过往另一边走去的女子邪笑道。某女抬头冷淡望着他,眼神突然闪烁了下,嘴角扬起一抹媚笑,在众多羡慕眼光下踮脚环抱上他,柔淡的缓慢道;“顺便先把离婚手续办好,免得隔天多跑一趟。”闻言,众生皆倒……只见青筋暴跳的某男,怒火冲天的把人扛起就往结婚签证处而去。片段三“下次来我家请先经过我同意。”看着在自己厨房搞破坏的男人,刚刚进屋的她只是冷淡扫上一眼。一个身穿草莓围裙,一手拿锅铲的俊美男子从厨房冲了出来,脏兮兮的俊脸凑了上去;“那么晚才回来,你干嘛去了?”“关你什么事?”“你是我老婆,你敢在外面招风沾草的,我就跟你急。”某男笑脸下沉怒道。某女冷瞥了眼他,冷淡扯开嘴角,边往自己房间走去边道;“那你慢慢急吧,出去时记得关门。”“林芊影……你敢再给我说一遍。”一道惊天怒声霎时揭开屋顶似的响起。特此声明;此文并非虐文,先小苦后甜蜜,女主表面柔弱冷淡,实则性格倔强冷傲,手段强大,有仇必报的腹黑女。此文除楠竹,还有非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帅哥连番上阵,妒忌,醋意满头飞……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