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300000007

第7章 文景时的无为而治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历史上所说的文景之治,一般认为主要是指在黄老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推行以黄老之术治国,恢复发展经济的活动。但这样说是不够全面的,从历史记载来看,文景之治不仅是西汉初期恢复发展经济的活动,而且应包括废除秦暴政苛法、完善以法治国;恢复发展道德文化;恢复发展学派思想文化等振兴国家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节主要讲在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活动。

《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垂衣拱手而治天下),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天下宴然。刑法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到了文景时,进一步废除秦的苛法,出现一个恢复发展经济的高潮。其表现是:

一、令民铸铁、开矿,促进工商业发展

从秦孝公用商鞅实行变法以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深入人心。《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法令说,“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据注家解释:末,指工商业;本,指耕织;怠,指懈怠懒惰的人;孥,指官奴婢。这就是说,从事工商业和因懒惰而贫困的人,包括妻、子都要没收为官奴婢。据《史记·孝文本纪》载,文帝元年(前179)十二月,文帝说:“今犯法已论,而使毋(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孥,朕甚不取。其议之。”经过朝议,有关机构一致同意“除收孥相坐律令。”这一条法令废除了罪人同产收孥连坐的律令,自然包括犯罪的经营工商业的人在内的。这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前述以道家清静无为而治作为汉初的指导思想,对发展工商业有利,对其工商业者及其家属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

不仅如此,《史记·孝文本纪》载,文帝十三年(前167)的诏书说:“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集解引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言农与贾俱出租无异也。故除田租。”这一诏书从农本与贾末都要向国家交纳租税这一点看问题,二者无异、二者相同,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文帝既要重视农业,又要发展工商业。只有二者都发展,才能增加国家收入。为了使二者有所差别,所以要让农民免去田租。虽然如此,既要重农,又要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已是其既定的方针。因此,可以说文帝已经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变为二者并重了。文帝当政二十三年、景帝当政十六年,文景共当政三十九年。

此外,为发展工商业,文帝又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促进其发展。这些措施的特点,就是废除秦妨碍经济发展的苛法,放手发展工商业。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五年(前175)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注引应劭曰:“听民放铸也。”这一诏令承认民间采铜铸钱为合法,促进了采铜铸钱与铸铁业的发展。这一法令对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然而,民间采铜铸钱业的发展,萧何去世,却引起了朝廷内部激烈的争论。《汉书·食货志下》引贾谊的话说,除盗铸令后,造成了“今农事弃捐(舍弃)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多,五谷不为多”等等现象。虽然如此,汉文帝还是不放弃这一措施,可能是由于私人铸钱当时还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商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铸钱也可以省去国家铸钱所花去的成本等等。所以,终汉文帝之世,没有禁止私人铸钱。

其二,《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后六年(前158)夏四月“弛山泽”。注引师古曰:“弛,解也,解而不禁,与众庶同其利。”这就是说,所谓“弛山泽”就是开放山泽的利益,让民众开发、利用、享有。如从事捕捞、采集、开矿、采伐森林等等。

其三,《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十二年(前168)春三月“除关无用传。”据注家解释,所谓传就是用缯帛或木材作的通行证。张宴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李奇曰:“传,启也。”师古曰:“古者,或用启,或用缯帛。启者,曹参为汉相国,刻木为合符也。”出入关不用通行证,对自由通商极为有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与各地物资的交流。然而,吴楚七国之乱后,据《汉书·景帝纪》载,“景帝四年(前153)春,复置诸关用传出入。”注引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用传,备非常。”这说明景帝时的复用传是从当时治安的需要出发的。

上述一系列的措施,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种情况,正是当时工商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从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深入人心。汉文帝能从国家赋税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本末一体、本末相同的思想,通过发展工商业,来发展经济,使国家与民众富起来。后来所说的文景之治,主要就是指文景当政时期而言的。应当说这在当时是个很了不起的创举,是发展经济方面的一个创新。

二、减轻徭役、田租发展农业生产

高祖在战争过程中,就注意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如《汉书·高帝纪》载汉王二年(前205)春二月令“蜀汉民给军事劳苦,复勿租税二岁。关中卒从军者,复家一岁”。此外,高帝在统一战争结束复员士卒与下级军官时也曾给其免赋役等优惠措施。

高祖去世,从惠帝开始,就十分重视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如:据《汉书·惠帝纪》载惠帝三年(前192)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修长安城,“三十日罢”。惠帝五年(前190)春正月,“发长安城六百里内十四万五千人”修长安城,“三十日罢”。从这两次修长安城看,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就成为汉初治国的之导思想的。从历史纪年上来考察,征发民工的地区限制在长安城六百里内、时间为三十日、人数为十四万多人。到了文帝,更加重视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二年(前178)冬十一月下诏说:“务省徭费以便民”。文帝后二年(前162)夏六月下诏书说:“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所以要与匈奴和亲而“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汉书·文帝纪》赞曰中说:汉文帝为了“利民”,“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修建的他自己的陵墓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如果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征发七十万人,又无时间限制相比,真不知减省了多少徭役。景帝中二年(前148)春二月规定诸侯王、列侯薨,“其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这是对其办丧事征发徭役的限制。总之,西汉初比秦徭役减轻了很多。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国家所收赋税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商、周三代分别用贡、彻、助的方法向农民征收赋税,征收的数量均为十分之一。到春秋末年,鲁国与韩赵魏等晋国六卿征收赋税的数量,达到了十分之二。所以,孔子指斥鲁国的统治者“贪冒无厌”。到了西汉初,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书·食货志上》)。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去世,五月惠帝即位,又“减田租,复十五税一”。(《汉书·惠帝纪》)这说明,高祖所令“十五税一”没有贯彻下去,所以惠帝即位后又下“复十五税一”的法令。

在此基础上,汉文帝即位后,最初出现在齐国。在惠帝二年(前193),又两次下令“田租减半”。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二年(前178)九月,下诏说:“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文帝十二年春三月,“其赐农民今年田租之半。”这两次下令都是在一年内减田租之半。惠帝当政七年、高后当政八年,共十五年。到文帝十三年(前167)六月下诏“其除田之租税”。这就是说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租税。此后,一连十二年没有向农民收田租。《汉书·食货志上》载,景帝二年(前155)规定“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田税最轻的税率。田租很轻,在文景时期确曾对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点是应当给以充分肯定的。但当地主阶级发展起来之后,地主却要向佃农征收“见税十五”的地租。所以,这种“三十而税一”的政策对地主阶级是最为有利的。

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能那样地减免全国农民田税呢?减免田税以后国家需要的粮食从那里来呢?用什么办法来补偿国家少收的田租呢?据《汉书·食货志上》载,汉文帝采纳了晁错在《贵粟疏》提出的意见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内云: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疏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幕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取于有余,以共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减),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夫得高爵与免罪,民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第二等爵),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第九等爵),万二千石为大庶长(第十八等爵),在惠帝的认可之后,各以多少级数为差。”“错复奏言:‘……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上复从其言”。

上述这段话把文帝采纳晁错的意见,讲的是很清楚的。其内容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利用富人换取爵位与免罪,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心理,让他们大量辅送粮食给国家;国家有了这些粮食,再去减免农民的租税,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其二,这样作的指导思想是便民、利民,也就是所谓“便万民之利”。所以,受到了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其三,这一方法,不仅在文帝时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景帝时又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田租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立下了大功。

总之,文景时期工商业、农业都得到了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汉书·食货志上》载:“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记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等等。这一点,为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汉朝成为拥有辽阔疆域的多民族国家。而这一点对后来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文景之治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门推荐
  •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拜金皇后:皇上,给点钱来花

    “皇上,我这一生就只爱钱,求求你休了我,让我回去赚钱吧。”自从被这个狡猾的皇上给拐进了皇宫,无端的就被封了个很派头的位置,皇后,那之后,钱不够每天都想逃跑,却屡屡给抓了回来。终于,她爆发了,揪着这个把自己从好不容易挖的逃跑路线,狗洞拉了出来的皇上,钱不够苦着脸说着。“皇后,你现在爱的是钱,但朕能保证,一定能让你爱我胜过爱钱的,所以我不会让你离开的。”看着眼前这个只爱钱的皇后,石傲武真的觉得自己真够悲惨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要跟冷冰冰的钱争宠。但有什么办法,他自己一个人留在皇宫里面太无聊,一定要拐个能天天让他想抱抱,想亲亲的钱不够在身边,所以,他一定不会让他的皇后离开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嚣张小皇妃

    嚣张小皇妃

    穿越也就罢了,竟穿成一个懦弱的九岁和亲破公主?搞什么玩意!贵族小姐还敢欺负她?哼,让你们见识一下她的手段!拳殴小主,暴打奴才,炼药救皇帝,什么炼药秘籍、功法大全皆不在话下!自恋狂妄又怎样,她就是那个嚣张小皇妃!
  • 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决定工资

    风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锻造卓越员工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万种减肥方法

    一万种减肥方法

    医学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减肥方法!
  • 天仙路

    天仙路

    天仙者,举形升虚,久住长生,与造物同参,经万古而不朽。世人畏枯朽,惧瞑目,千方百计,欲寻长生之途,谋求天仙之路。殊不知大道千般劫难,万般险阻,陨落者无数。唯心志、悟性、机缘诸般不缺者,方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前生误入邪道的女修,今生重归正途,追求无上大道的故事。PS:新文《覆长生》求支持!(づ ̄3 ̄)づ